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小儿呼吸科就诊的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妥洛特罗贴剂(阿米迪)和盐酸丙卡特罗片剂(美普清片剂),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患儿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日间症状、憋醒等夜间症状以及肺功能的改善率;比较两组患儿咳嗽、喘憋、哮鸣音的持续时间及治疗时间,观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治疗组日间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夜间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前后FEV1的改善率△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儿睡前及晨间PEF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咳嗽、喘憋、哮鸣音持续的时间以及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不良反应为皮疹、瘙痒,且均为局部症状,反应轻微。结论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较好,特别对夜间症状的改善及使用的方便性和安全性明显优于盐酸丙卡特罗片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8)和试验组(n=58),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肺部啰音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以及喘息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显著缩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案上应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为小儿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盐酸马布特罗片(平喘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与盐酸丙卡特罗片比较,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设计;240例病人分为2组:试验组120例,对照组120例;所有病人连续给药7 d,观察临床疗效、肺功能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脱落21例(8.75%),符合方案219例,其中试验组107例,对照组112例.连续给药7 d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及肺功能指标(FEV1,PEF)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盐酸马步特罗片的症状体征综合疗效的有效率为86.67%(91/105);而盐酸丙卡特罗片为82.73%(91/110)(P>0.05).肺功能(FEV1)有效率,盐酸马步特罗片为20.51%(24/117);而盐酸丙卡特罗片为18.48%(22/119)(P>0.05).盐酸马步特罗片与盐酸丙卡特罗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80%,11.76%(P>0.05).结论 盐酸马布特罗片治疗支气管哮喘与盐酸丙卡特罗片一样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2例CV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以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对照组则予以酮替酚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两组均于症状消失后停用盐酸丙卡特罗,总疗程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 (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23/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是治疗小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口服联合布地奈德雾化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的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丙卡特罗组与特布他林组,每组各60例。丙卡特罗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联合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口服治疗,特布他林组予以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比较两组成本-效果。结果 特布他林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丙卡特罗组(86.67%,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FEV1、FVC、PEF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特布他林组患儿FEV1、FVC、PEF显著高于丙卡特罗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EOS和Ig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特布他林组患儿EOS和IgE水平显著低于丙卡特罗组(P<0.05)。特布他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丙卡特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卡特罗组治疗经济学显著优于特布他林组(P<0.05)。结论 与丙卡特罗口服液相比,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可能具有较好效果及安全性,但丙卡特罗口服液具有更高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儿童慢性咳嗽应用盐酸丙卡特罗进行改善症状和诊断性治疗并探讨盐酸丙卡特罗在儿童慢性咳嗽诊断性治疗中的价值。方法:3—14岁的慢性咳嗽患儿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应用盐酸丙卡特罗进行改善症状和诊断性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56.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3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7,P〈0.05)。显示应用盐酸丙卡特罗对儿童慢性咳嗽进行改善症状和诊断性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丙卡特罗可在临床实践中有效改善多数慢性咳嗽儿童的咳嗽症状,显示盐酸丙卡特罗在儿童慢性咳嗽中诊断性治疗咳嗽变应性哮喘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盐酸丙卡特罗对慢性咳嗽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某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入院的94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采取氨茶碱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相关生活质量与咳嗽评分等。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人际关系、环境支持、生理状况与心理状态评分分别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显著性上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人际关系、环境支持、生理状况与心理状态评分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儿者治疗后咳嗽评分与对照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茶碱联合盐酸丙卡特罗对慢性咳嗽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葫芦散联合盐酸丙卡特罗片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治疗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22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61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睡前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片,25μ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小儿葫芦散,0.6 g/次,2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肺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97%、98.3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肺部啰音、喘憋、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峰值呼气流速(PEF)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儿肺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葫芦散联合盐酸丙卡特罗片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促进肺功能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丙卡特罗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成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24),治疗组用盐酸丙卡特罗片25μg,一日2次口服:对照组用茶碱缓释片0.1g,一日2次口服。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和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丙卡特罗片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成年患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方秀  卢小燕  岳豪祥 《黑龙江医药》2014,27(5):1097-1099
目的:观察讨论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因肺炎就诊小儿11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分别予以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观察组)和单用盐酸氨溴索(对照组)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3.61±1.7 d明显少于对照组4.62±1.52 d,咳嗽消退时间3.49±1.48d明显少于对照组4.71±1.89 d,肺部啰音消退时间4.49±2.11 d明显少于对照组6.11±2.81 d,显效率86.2%显著高于对照组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症状体征消退快,临床效果好,适合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妥洛特罗贴剂联合氯苯那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口服氯苯那敏基础上,试验组加用妥洛特罗贴剂(每帖0.5 mg,1<3岁每次0.5 mg,3<3岁每次0.5 mg,35岁每次1.0 mg)贴于前胸,每日一次;对照组加用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15岁每次1.0 mg)贴于前胸,每日一次;对照组加用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1<2岁每次1 mL,2<2岁每次1 mL,25岁每次2 mL),口服,每日三次。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儿日间和夜间的咳嗽症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日间、夜间咳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0 d后,试验组日间、夜间咳嗽评分分别为(0.54±0.37)、(0.39±0.42)分,对照组分别为(0.78±0.42)、(0.86±0.63)分,试验组日间、夜间咳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2%(33/40),对照组为62%(25/4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出现给药部位红斑1例,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妥洛特罗贴剂联合氯苯那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患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治疗组同时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咳嗽的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1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的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5~14岁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5~14岁哮喘患儿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孟鲁司特5 mg睡前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睡前口服,记录两组患儿晨间最大呼气峰流速值( PEFam)、晚间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pm)、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日间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咳嗽评分、夜间憋醒天数、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天数.结果:治疗组肺功能各项指标PEFam( 356.23±11.32) L/min,PEFpm( 334.32±12.34) L/min,FEV1(1.64±0.78)L,FEV1/FVC(87.3±7.76)%;对照组肺功能各项指标PEFam( 323.67±10.32) L/min,PEFpm( 298.32±11.54) L/min,FEV1 (1.23±0.56)L,FEV1/FVC( 81.5±7.97)%.治疗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咳嗽评分、夜间憋醒天数、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孟鲁司特能显著改善5 ~14岁哮喘患儿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婴幼儿喘息疗效.方法 将80例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儿在出现急性喘息发作时均给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颗粒,每次4mg,每天1次,连续6个月.观察临床控制情况,评价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治疗组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喘息性婴幼儿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丙卡特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咳嗽转归情况、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完全消失时间以及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咳嗽转归率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P<0.05);实验组用药后咳嗽缓解时间、咳嗽完全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用药期间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实验组为10.00%(3/30),对照组为6.67%(2/30),差异不大(P>0.05)。结论:使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咳嗽症状,且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喘舒片联合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症状改善、全身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之上,对照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另外给予喘舒片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日间症状积分、夜间症状积分、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日间症状积分、夜间症状积分、CRP、TNF-α、IL-6、PEF、FVC及FEV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间症状积分、夜间症状积分、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EF、FVC及FEV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显著性(χ2=0.154,P=0.695)。结论:喘舒片联合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和肺功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抗菌药物及常规止咳化痰等基础治疗,并口服丙卡特罗口服溶液,联合组患者加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联合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联合组咳嗽消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联合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0. 00%比8. 33%,P> 0. 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减轻炎性反应,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早晨与夜晚咳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以及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早晨与夜晚咳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晨咳嗽评分(1.15±0.26)分与夜晚咳嗽评分(1.43±0.2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2±0.31)、(1.89±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且降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以及IgE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药治疗攀西地区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5例亚急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15例和西药组110例,其中每组又分为感染后咳嗽亚组、咳嗽变异性哮喘亚组及细菌性鼻窦炎亚组。中药组予以自拟润肺止咳汤口服治疗,西药组予以泼尼松及复方可待因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感染后咳嗽亚组咳嗽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西药组咳嗽变异型哮喘亚组咳嗽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西药组低于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细菌性鼻窦炎亚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据患者不同病症情况给予不同药物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