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4)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并将创业板上市公司区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文中采用Jones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及创业板公司IPO及IPO前后年度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估计比较,发现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高于创业板平均水平;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是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回归分析发现,上市公司IPO年度盈余管理程度与是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4)
文章以2011—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分析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股权结构对两者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大股东股权质押率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成反比关系,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成正比关系。股权集中度既能促进大股东股权质押率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反向关系,又可以促进大股东股权质押率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关系。同时,股权制衡度对大股东股权质押率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向关系、大股东股权质押率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关系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6)
为获取上市资格,IPO公司通常存在盈余管理动机,而风险投资(VC)机构作为投资第三方,对创业板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以2009—2014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IPO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VC参与和创业板IPO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无VC参与的公司,有VC参与的公司在IPO时盈余管理程度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VC参与的公司中,相比低声誉VC参与的公司和单一投资的公司,高声誉VC参与的公司和联合投资的公司在IPO时盈余管理程度更低。研究结论证实了VC参与对创业板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非经常性损益的位置是越来越重要。2008年,证监会对非常性损益项目重新定义,这次的修改主要强调了"特殊性和偶发性",对其发布的内容同披露的事项进行了补充说明与修改,让上市公司操纵非常性损益的行为得到抑制。因多方面因素,上市公司通过非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没得到解决。无论是盈利公司还是亏损公司,多十分重视非常性损益。它们利用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关联方交易或者是变更会计政策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利用非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是各不相同。高利润公司主要是为了平滑利润和避免利润下降,微利公司为了避免亏损,亏损公司则是为了扭亏为盈。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
近几年来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象越来越突出,银广夏和郑百文的例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问题越来越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从新准则出台这一大背景出发,明确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目的,指出了盈余管理利润操纵与利润操纵之间的区别,分析了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留下的空间,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0)
文章以2012年我国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74家公司为样本,对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在其IPO过程中均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且有风险投资参与的IPO公司其盈余管理水平高于没有风险投资参与的IPO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风险投资的认证监督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6)
本文以2002—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在IPO前后等五个重要阶段风险投资支持公司经理人盈余操纵方式的选择策略,同时分析公司盈余管理的阶段性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IPO当期的盈余管理程度高于其他各阶段;风险投资支持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在IPO前后阶段的动态变化更为显著,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在风险投资完全退出后大幅下降,显著低于解禁退出前阶段,成功IPO以及配合股份减持等多重动机促使风险投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督水平发生波动;公司经理人对风险投资应计盈余管理监督水平调整的敏感度小于对风险投资真实盈余管理监督水平调整的敏感度,公司经理人的盈余操纵方式在各阶段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交替和并存,但更倾向于选择真实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0)
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一种重要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但是也可能会诱发经营者操纵盈余的行为。文章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利润操纵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经营者为了攫取私利,在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前普遍会进行负向的利润操纵;股权激励的水平越高,其股权激励方案公告前一个季度的利润操纵程度越大;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上市公司激励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这一研究发现可为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规范和监督提供借鉴,为上市公司设计股权激励契约开启新的思路,并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4)
文章以2007—201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的净计提行为中的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存货跌价准备实现扭亏为盈、大洗澡、利润平滑等盈余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3)
文章以2009年我国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为样本,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的成长持续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持续性在整体上不存在明显的IPO效应,但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上市公司在IPO之后,有些实现了持续性高成长,有些则出现了明显的成长性衰退。进一步对成长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成长持续性与IPO前的盈余管理水平呈负相关,与IPO前后的主营业务利润比例的变动情况呈正相关;而公司规模、是否存在风险投资以及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变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