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曾世荣,字德显,号育溪,元代著名的儿科医家,自少至老,活人之幼无效,被誉为“活幼宗师”。著有《活幼心书》《活幼口议》两部儿科专著传世,对后世儿科发展影啊很大。本文仅就《活幼心书》对曾氏学术思想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活幼心书》为依据,探讨曾世荣辨治汗证的思想。曾氏善从阴阳、气血、虚实出发,倡脏腑辨证,认为小儿汗证虚多实少。治疗上,曾氏也从气血阴阳入手,补虚泻实,顾护脾胃,重在治本,不忘治标。《活动心书》辨治思想对小儿汗证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读元代医家曾世荣著作《活幼心书》,发现曾氏深谙小儿腹泻病因病机。曾氏认为,小儿腹泻与脾胃功能最为密切,又与小儿功能未全而感受六淫之邪、乳食失宜、易受惊吓等相关,临证细分9种腹泻类型,包括冷泻、热泻、伤食泻、水泻、积泻、惊泻、风泻、脏寒泻、疳积酿泻,基于此创立小儿九泻九治法。但防治本病时,曾氏不拘泥于“九治”,其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复杂网络熵聚类方法探讨《活幼心书》治疗儿科疾病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医籍《活幼心书》是元代名医曾世荣在1294年所撰的一部儿科临床专著,对该医籍治疗儿科疾病方剂进行校对整理,共计230首,对其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关联规则分析算法及复杂网络熵聚类等方法进行挖掘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可知,229首内服方所涉及中药221味,使用频数10次的有43味,频数最高药物依次为甘草片、生姜、人参、半夏、陈皮、川芎、枳壳、大黄、茯苓、当归等;在设支持度个数为15及置信度为0.8的条件下,频数在15次以上的药物组合共31个,关联规则为14个;在设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的条件下,演化出3~4味药的核心组合Ⅰ和Ⅱ分别为19个,在以上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类得到23个新处方。结论:《活幼心书》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体系,以及曾氏临证治疗儿科疾病常用经典方二陈汤加减,为辨治儿科疾病用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元代儿科医家曾世荣的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世荣(1252~1332年),字德显,号育溪,湖南衡州(今衡阳)人,为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氏著作,据现存所知,有<活幼口议>、<活幼心书>二书.<活幼口议>20卷,是曾氏行医60余年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对于小儿生理病理、平素乳保鞠养、初生儿证候、小儿伤寒、小儿形证诀歌、小儿面部气色、胎中受病、治诸病杂方及前人方书等均有详细的论述.对小儿保育、审脉、辨证、用药等提出新的见解.<活幼心书>共3卷,上卷"决证诗赋"75篇,以诗歌形式择要论述了儿科病证,便于记诵;中卷"明本论"43篇,专论儿科疾病的证治;下卷"信效方",共载丸、散、膏、丹等验方230首.以上二书乃曾氏毕生经验之精华,对小儿疾病的诊疗具有实用价值,是我国儿科文献的重要著作,在中医儿科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灯火燋”疗法未有专书传世,但《幼科鉄镜》、《幼幼集成》及《中国医学大辞典》等书都有记载可治小儿疾病。本法在民间称为“打灯火”,我县则称为“出火”,在治疗疾病上运用相当广。笔者几年来,曾运用本法进行治疗各病,有一定的效果,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活幼口议》是宋元时期流传甚广的一部儿科著作。关于其作者,明清以前的医家均认为是演山省翁,而近世学者大都遵从丹波元胤的论断,认为其作者是元朝曾世荣,演山省翁乃曾世荣之别号。笔者通过查阅史志、地方志,对比《活幼口议》、《活幼心书》在风格、体例、内容上的不同,考察演山省翁与曹世荣从医经历、处世哲学的差异,得出结论,演山省翁并不是元代曾世荣而是南宋时期的江南世医,他才是《活幼口议》的真正作者。  相似文献   

8.
“乳贵有时,食贵有节”为祖国医学对小儿“乳哺”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后人常用以作为合理喂养小儿的保健方法之一。祖国医学对小儿喂养的论述,内容是很丰富的,如元代的《活幼心书》中说:“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明代的《幼科发挥》中说:“乳多则饱,乳少则饥,饥饱之伤,内因也”;“节其饮食,则不伤饥饱矣”;《幼科证治准绳》中亦说:“乳后不得便与食,哺后不得便与乳”。由于小儿肠胃娇嫩,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必须在保证其生长发育需要的基础上,规定乳食的时间、次数、食量及种类等,这就是“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的  相似文献   

9.
王銮,字文融,号容湖,世居浙江乌程,明代儿科医家。名不见传,生卒年代不详。王氏先祖,皆以医名,至銮继业尤精,神知幼术。先生治学,严谨有方,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所著《幼科类萃》一书,其学术思想,溯源《内》、《难》、《伤寒》,下至仲阳及金元四家等,皆猎取所长,萃其精华。名曰:“类萃”,即此意也。是书共28卷,按病种分为26门,为一部论理精要,临床实用,“保婴活幼”的儿科专著。兹就其主要特色,评析如次。  相似文献   

10.
曾世荣,字德显,号育溪,又号演山翁,湖南衡阳人,元代儿科医家.著有〈活幼心书〉及〈活幼口议〉.曾世荣习医六十余年,以活幼之心,潜心专研儿科."参前辈之奥义,伸自己之独见",对小儿生理病理、面部望诊、指纹诊、脉诊、疾病治疗、护养保育等方面,均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曾氏重视四诊,认为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面,但在强调四诊合参的同时,尤重望诊,认为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儿科望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活幼心书》为元代医家曾世荣所著,其临证经验丰富,形成了“重胎养,慎产护,应产前调摄”、“谨寒暄,节饮食,重科学护养”、“善发散,重脾胃,养后天之本”的幼儿养育观。  相似文献   

12.
元代(1280~1368) 《活幼心书》三卷,《活幼口议》二十卷以上二书,衡阳,曾世荣(1252~1332),字德显,号育溪,晚号演山省翁撰。世荣幼从李月山先生习儒,及长,改从世医刘思道学医,思道五世祖刘茂先得宋徽宗朝有“活幼宗师”之称的御医戴克臣的传授。世荣继承了刘、戴两家的学术经验,在衡阳市业医六十余年,活人无算,深受市民爱戴。大德丙午(1306)衡阳市失火,将殃及世荣宅,市民得悉,并力灭火,世荣宅得不  相似文献   

13.
《遂生福幼编》为清代中叶、江南名医庄在田所作。它同《小儿药证直诀》,《活幼心书》等一样,亦是一本颇有值价的儿科专书。虽书薄字少,但对儿科四大证(痘,疹,惊,疳)中痘、疹、惊三证的认识尤为深刻,至今  相似文献   

14.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而著称于世,同时其在儿科方面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所著的《幼科要略》一书,对儿科温热病的辨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笔者仅就书中叶氏所提出的小儿之“最”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幼科铁镜》一书 ,乃清初儿科名医夏鼎所著。夏鼎 ,字禹铸 ,安徽贵池人。生卒无考。康熙八年中举人 ,自幼得传于其父 ,夏初明儿科之术 ,尝言 :“予两代以医术济人共约七十余年 ,治活婴儿不下千万数”(卷二 )。康熙三十四年写成了《幼科铁镜》这部极有价值的儿科专著。其后在陈复正著《幼幼集战》、鲍相 王敖撰《验方新编》中多引用夏氏学说。清雍正时 ,此书被编入《钦定四库全书》。现将儿科学术特点浅述如下 :1 形色苗窍 诊疾之首“小儿病于内 ,必形于外。外者内之著也 ,望形审窍 ,自知其病”(卷二·望形色审苗窍从外知其内 )。儿科俗称…  相似文献   

16.
小儿科前人谓之“哑科”,因为不会自述症状,且切脉察舌不易,给辨证论治带来困难,正如《幼科发挥》所说:“小儿方术,号日哑科,口不能言,脉无所视,唯形色以为凭”。但前辈医家努力探索,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大可供我们借鉴。已故业师江心镜(1916~1991),是江西省的名老中医,他根据小儿易寒热积滞,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摸索出一整套叩按小儿肚腹的辨证方法,结合观形及其它辨证方法,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江师谓热为阳邪,热生“腹胀”,“要知有热肚腹求”。《幼科发挥》认为小儿有…  相似文献   

17.
叶天士系清代吴中杰出之医家。后世一般但知其专业于大方,为我国温热病学创始之功臣,而未审其早年即世袭家学,精通于儿科,在儿科领域中独树一帜。清·黄退庵谓先生“始习幼科,后学力日进,扩充其道于内科一门”。徐灵胎谓叶氏之“太翁为幼科专门,名闻远近”,生前就诊者,车马盈门,门庭若市,无暇于著书立说。叶氏遗著《幼科要略》(以下简称《要略》)疳症门治沈姓小儿案中“余幼科久疏”一语,足证叶氏早年即精专幼科,而后扩充到大方。关于《要略》一书,王士雄谓“叶氏医案乃后人所辑,惟此卷为先生手定”,洄溪对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批笔甚多,而对《要略》却推崇备至,并于本书扉页朱批:“此卷论幼科及看痘之法,和平精切,字字金玉,可法可传,得古人之真诠而融化之,不仅名家,可称大家矣。敬服!敬服!”全书要言不繁,涉及内容甚广,文字精练,用词朴素,紧扣“四气常法”纲领,罗列痧、痘、惊、疳等幼科常见疾病。正如作者自述是“四十年来,治效颇多,略述其概”的经验总结。王士雄责怪前人将该书“刻于《医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编辑的《中药材鉴别原色图谱》(以下简称《图谱》)一书,将314种中药材拍成彩用,正品与假药对比,并描述主要鉴别特征,图文并茂,是一本较好的中药材鉴别书。但笔者认为《图谱》书中对“混淆品”一词使用不当。“混淆品”一词的确切含义在中药鉴定书刊中均未见记载。故名思义“混淆品”应是指使用者、经营者都混淆不清的品种。《图谱》17页“混淆品—紫菜莉”、19页“混淆品—大理菊”是指把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菊科植物大理菊的块根当作天麻出售。种植者、采集者、销售者并不含混,而是有意以假充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三条关于假药的规定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分的名称与国家药品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19.
万全,字密斋。明代著名的儿科医生,著有《幼科发挥》、《育婴秘诀》等书。他强调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对于小儿肝脾的生理、病理、调治、保健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人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卷三十九方论十七列有《华佗尤候》一书,其下注是:“按右见于《幼幼新书》。”今检《幼幼新书》卷四十前代方书第十三列有《华佗尤候》,后文是:“后汉华佗撰,佗字元化,沛国谯人。”由此可知则宋人刘防等著《幼幼新书》时,认为《华佗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