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油水分离技术与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油水分离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面对越来越困难的油水分离现状,基于不同工作原理,针对不同分离对象,多种油水分离技术随之诞生.通过对现代油水分离技术进行分类,深入分析了不同油水分离技术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原理列出相应的应用实例,评价了不同油水分离技术的分离效果,并根据油水分离的难度、使用对象、应用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建议采用相应的油水分离技术,实现经济高效地油水分离效果.最后,提出了现代油水分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关于该研究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油水分离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面对越来越困难的油水分离现状,基于不同工作原理,针对不同分离对象,多种油水分离技术随之诞生。通过对现代油水分离技术进行分类,深入分析了不同油水分离技术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原理列出相应的应用实例,评价了不同油水分离技术的分离效果,并根据油水分离的难度、使用对象、应用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建议采用相应的油水分离技术,实现经济高效地油水分离效果。最后,提出了现代油水分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关于该研究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油水混合物普遍存在于各类工业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其高效分离是化工分离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首先阐述和分析了油水混合物的类型、分类依据、油水分离方法、聚结分离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然后归纳和分析了聚结分离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常见模型优缺点和适用情况,最后基于乳化油水体系的稳定性和机理的复杂性,展望了乳化油水聚结分离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重力油水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力油水分离是分离水中油的一种物理方法,同其他分离技术相比,重力分离过程具有不需外加动力、装置制造成本和运行费用低、维护简便、大规模推广容易、回收的油可再利用等优点.作者重点介绍了重力油水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阐述了重力油水分离技术装备研究的进展状况,并讨论了重力油水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杯等流型分离器来提高油水分离效果的技术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对其大量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分离器内部填充物料的类型会对其油水分离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研究其影响程度,我们采用理论分析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沉降杯中所能添加的15种滤料,在不同含水率的油水混合液下进行了油水分离实验,并分析了产液量、分离器进液量、滤料直径等对油水分离效率的影响,为多杯等流型分离器的油水分离效果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深水海底油水分离的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海底油水分离系统不仅能够减轻立管压力、降低举升动力消耗,而且降低了井口背压、进而可以提高采收率。在阐述深水海底油水分离技术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跟踪国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静电预聚结、管式分离等适用于深水海底油水分离的最新技术,为国内相关人员自主研发深水海底油水分离技术提供了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5):1011-1013
着重综述了目前主流的两类油水分离技术(过滤分离和吸附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分离技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高性能过滤/吸附材料的构建和制备、分离性能的表征和优缺点分析。油水分离技术的研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新型高效的过滤/吸附材料,提升其分离性能和抗环境干扰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是该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辉煌  栾江峰  赵志阳 《当代化工》2017,(11):2356-2359
介绍了现代石油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油水分离工作在石油行业内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是一项顺应时代发展,提高资源充分利用与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并综合概述油水分离技术的现状。叙述了重力沉降与离心分离两种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前辈对分离技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新的油水分离结构,即内循环式水力旋流油水分离器。通过设计制造设备,利用实验来研究新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着重综述了目前主流的两类油水分离技术(过滤分离和吸附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分离技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高性能过滤/吸附材料的构建和制备、分离性能的表征和优缺点分析。油水分离技术的研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新型高效的过滤/吸附材料,提升其分离性能和抗环境干扰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是该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油水混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类工业过程中,其体系性质、强化分离技术一直是化工分离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沉降、旋流、电聚结等常规物理分离技术配合化学药剂破乳的传统分离方法,存在分离效率低、二次污染等问题,近年来以多物理场耦合、新型分离材料等为代表的强化分离技术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石油工业中大体量的油包水型原油乳状液和水包油型含油污水乳状液的分离为对象,阐述了油水混合物的形成、体系分类及其基本理化性质,通过分析微观界面膜指出打破乳状液的稳定性是强化分离的关键,并从常规分离技术、外场强化、分离材料、耦合强化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各类分离技术及其特点,最后对油水强化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马杨  王佳铭  贺高红  阮雪华 《化工进展》2020,39(6):2145-2155
石油炼制和化工过程存在大量油水混合物体系,影响生产过程稳定性,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亟需高效低成本的油水分离技术。与气浮、离心、化学混凝等传统油水分离技术相比,微孔膜技术通过油或水的选择性渗透实现分离,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众多优点。然而,微孔膜处理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和加工能力同时取决于膜材料的表面性质(表面浸润性能)和微孔结构(分离通道的尺寸效应)。本文首先基于表面润湿现象和尺寸筛分机制介绍了膜法油水分离的原理,然后从上述两个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微孔膜法油水分离的相关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微孔膜法油水分离在迈向工业化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膜材料表面性质和微孔结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水力旋流器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水力旋流器在油田油水分离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对井下油水分离新技术的工作原理、可行性和应用受益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17,(12):2467-2471
油水分离是当前处理处置各类含水工业废油,修复环境水体油液污染的关键技术;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在各个领域,包括能源、环境及医学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结合传统材料的特点制作超疏水-超亲油性、超亲水-超疏油材料用于油水分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几年来纳米材料在油水分离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超疏水、超亲水、磁性等几种主要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油水分离的效率,适用范围等。综述有望为开发高效的油水分离技术和设计新型分离材料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电磁油水分离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的油水处理技术,在导电性油水处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胜利油田典型联合站采出液实测电导率,理论分析了油田采出液的电磁分离过程,并对不同含油量油田采出液的电磁分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油田生产过程,提出了电磁油水分离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方式。结果表明:油田采出液电磁分离具有超重力分离和气浮分离的优势,分离效率高;对含油104~105 mg/L的采出液,电磁分离可实现原油富集;对含油103 mg/L的采出液,电磁分离可用于回注水处理。电磁油水分离技术为高含水油田采出液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对未来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新技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22,(12):2467-2471
油水分离是当前处理处置各类含水工业废油,修复环境水体油液污染的关键技术;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在各个领域,包括能源、环境及医学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结合传统材料的特点制作超疏水-超亲油性、超亲水-超疏油材料用于油水分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几年来纳米材料在油水分离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超疏水、超亲水、磁性等几种主要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油水分离的效率,适用范围等。综述有望为开发高效的油水分离技术和设计新型分离材料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上采油浮动平台由于受到波浪、海风及水流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摇摆将影响重力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重力油水分离器在不同摇摆情况下的油水分离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摇摆的频率和振幅对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剧烈的摇摆会明显降低油水分离效率,频率越高、摇摆幅度越大,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7.
管式油水分离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分离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基于管式油水分离原理,设计一种Y型管式油水分离结构,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Y型管内部流场特性以及外部参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型管对流体扰动小,内部流场特性稳定不易产生涡流,能够实现油水分离,支管与主管交汇处存在油水分离现象;油水分离效率随着油滴粒径的增大而逐渐提高,油滴粒径越大越利于油相上浮聚集在Y型管上层,能有效提高油水分离效率;入口速度对油水分离效果的影响很大,速度越大,油相上浮时间越短,Y型管的分离效率越低;分离效率随支管分流比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口速度为0.5 m/s时,分流比超过0.4后,分离效率不再增加。研究结果为油水分离提供了新思路,可为Y型管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具有超疏水⁃超亲油和可生物降解特性的新型聚乳酸(PLA)油水分离材料,并对比分析了纯PLA和PLA基油水分离材料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得出利用PLA作为主原料或基体材料制备油水分离薄膜,不仅可以达到理想的油水分离效果,并且经过后处理后还可以多次循环使用,是目前理想的油水分离材料之一。最后,对PLA在油水分离应用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都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因此含油废水的分离,特别是乳化油水的分离面临全球性的挑战。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且操作简单的优点,在处理乳化油水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在制备具有高渗透性、高选择性以及抗污染性油水分离功能膜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的膜材料如聚合物膜、陶瓷膜,以及基于纳米材料制备得到新型功能膜。为了评估膜性能,讨论了不同类型膜的分离通量、分离效率、抗污染性以及运行稳定性。最后总结和展望了油水分离功能膜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党钊  刘利彬  向宇  方文元 《化工进展》2016,35(Z1):216-222
综述了超疏水-超亲油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油水分离材料的特殊润湿性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理念,主要包括Young方程、Wenzel模型、Cassie模型以及制备油水分离材料的两种途径。然后全面介绍了金属网膜类、纺织品类、合成膜类等二维结构的油水分离材料,以及海绵、泡沫、气凝胶等三维网络状类油水分离材料和智能型油水分离材料。最后总结了目前在油水分离这一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油水分离的基本机制和理论研究不够完善,并指出开发和研究能够分离特殊油品的材料以及智能响应性可控的油水分离材料仍然是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