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华 《新闻世界》2012,(7):84-85
民生新闻在响应大众的同时,渐趋媚俗化,时政新闻则有浓厚的官本位思想且墨守成规,无法顺应时代。本文对如何将"时政"与"民生"相结合,更好地发展民生类新闻节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时政新闻节目报道存在的误区问题,探讨了科学的新闻报道策略与传播途径。对优化时政新闻播报质量,丰富新闻传播形式,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亲和力与影响力,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目前媒体多样化、信息传递多渠道的形势下,传统时政新闻因其存在节目内容、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致使观众大量流失。因此时政新闻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工作实际,以《驻马店新闻联播》为例,从深入挖掘题材、做出新闻深度、保证传统优势以及节目形式的创新等多个方面浅谈地方电视台如何把时政新闻节目做出彩,从而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4.
韩承峰 《视听界》2006,(5):93-94
由于人、财、物的限制,县级台的自办新闻节目一般只开一档以时政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新闻栏目。笔者长期在县级电视台工作,认为县级台新闻的现状实在不尽如人意,“八股”现象始终未得到改善。所谓“八股”,是指把新闻节目中的时政题材,长期以一种空洞的、陈旧的内容和机械的、单一的形式进行采编播的现象。“八股”一天不破,县级台新闻改革便一日难成。一是新闻题材上“惟官”。二是报道角度上“惟工(作)”。三是报道手法上“惟旧”。同样的画面,今天能用明天也能用,这儿能用那儿也能用,有也行,没有亦可,终于把时政新闻磨成一张几十年不变的“…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作为电视新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时政新闻也是比较难以制作和表达的一类新闻,本文通过对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节目的分析,探析时政新闻不受关注的原因及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要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重点,但不同程度存在画面不规范和画面单调、枯燥等情况,本文重点介绍了时政会议新闻和领导调研活动的一些拍摄技巧。  相似文献   

7.
韩强 《新闻世界》2010,(5):47-48
时政新闻在媒体的报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时政新闻报道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缺乏亲和力,导致百姓不愿意看,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文在介绍了时政新闻缺少亲和力的现状后,重点从报道思维、报道角度、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语言等五个环节来论述如何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地市台工作多年,播报了几年的时政新闻,现担任本台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在工作中深感以播报时政新闻时的状态主持民生新闻节目,很难与节目风格统一。那么,在民生新闻节目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应以怎样的状态主持节目呢?笔者在实践中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王丹容 《青年记者》2009,(12):43-44
时政新闻是一座“富矿”,各大媒体均视之为最重要的新闻资源。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党报的时政报道成为说空话和套话的程序性报道。时政新闻的创新,往往被称为“带着镣铐跳舞”。如何跳出传统的时政报道思维,以崭新的视角和手法,让时政报道好看、耐看,各地党报一直都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胡可可 《视听界》2010,(1):100-101
地方电台的时政新闻节目多年来受会议和领导报道活动过多、过滥、过长的困扰,节目的收听率和美誉度不佳。广播新闻从业人员对提高新闻节目质量信心不足,因循守旧,不愿提出改进意见,时政节目沉闷有余,鲜活不足。在媒体竞争十分激烈、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的态势下,广播新闻从业人员陈旧的意识不改变,就不会进发内生动力,广播新闻节目也就没有活力。  相似文献   

11.
池毓滉 《东南传播》2013,(9):138-139
一般重要的会议、领导视察、调研类的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现阶段,这些重要的时政新闻却无法吸引观众眼球,无法满足观众需求,无法真正做到"三贴近"。那如何拍摄好时政类新闻,笔者在总结多年的拍摄经验基础上,谈谈对时政新闻拍摄要做到的几个细节。  相似文献   

12.
在全媒时代,如何做到让重大时政报道在地方媒体精彩“落地”?作为市州级媒体的恩施日报,就重大时政新闻创新报道视角,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抓住重要节点、突出新看点,全媒矩阵传播、拓宽传播力,让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政治活动等时政报道精彩“落地”。一、紧扣时代主题,唱响重大时政报道主旋律在党媒的新闻宣传报道中,重大时政新闻担负着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日益复杂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里和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挥主流媒体的报道优势,弘扬主旋律,报道好重要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13.
电视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主打内容,起着主导和引领的作用,要想获得受众和关注,必须要走民生化道路。但这并非让电视时政新闻节目专门地报道民生方面的内容,而是要求其从理念、语态以及思路等方面,积极探索民生化创作之路,从而拍摄出高质量、高水平群众喜闻乐见的时政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决定着新闻节目的总体形象,是电视新闻采制过程的最终产品,代表着电视台的立场和态度。新闻节目的编排一方面受报道内容的制约,但反过来又对报道的内容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合乎事理情理的时政新闻编排,能极大地增强新闻的表达力和影响力。本文以台州电视台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台州新闻》为例,拟对城市台在时政新闻栏目编排的创新和改进方面的探索作一番梳理。一、以提要吊观众胃口新闻节目的内容提要是新  相似文献   

15.
当前情况下新媒体发展,热门阅读新闻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读报、看电视的行为正在一步步瓦解,人们选择更加轻松的手机新闻客户端、新闻网站等,这给传统的电视新闻带来极大冲击,又因时政类新闻节目具有严肃性、严谨性与敏感性,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较远,这些都造成了地方电视台时政类新闻节目的收视率走低的情况。如何改善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了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四化"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化,新闻节目有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新闻内容、报道范围、节目时长、节目形态,从量到质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多种节目形态不断涌现出来。从宏观上来看,大体分为两种: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那么,目前的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播音有哪些特点呢?下面笔者结合业务实践,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强 《新闻世界》2011,(2):31-31
如何走出电视时政新闻写作的误区?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念上创新,在报道中突出人文关怀。新闻定位要以人为本,写作中变官本位为民本位。选取新颖的角度是时政新闻为广大观众接受的关键。树立"短、平、快"思想,新闻写作要以短取胜。恰当运用同期声,使时政新闻生动而独特。  相似文献   

18.
时政新闻在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有很大比重。在融媒时代,如何创新报道方式,让时政新闻"活"起来,提高受众的关注度是新闻记者的必修课。本文从时政新闻概述、存在问题、创新策略三个方面论述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谢金华 《视听纵横》2009,(2):113-114
作为一名基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经常会听到受众的感叹:“电视新闻里都是一些会议和某某领导活动”。特别是县(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更是占据电视屏幕上风。时政新闻在老百姓的眼里就是官方新闻,这类时政新闻表现形式一成不变,过于呆板,为报道而报道,毫无生气可言。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是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党政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本文从新闻编辑角度,简要分析了地方时政新闻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地方时政新闻编辑职能创新、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具体内涵。指出:树立"编辑负责制"是盘活时政新闻的机制保障;观念创新要做到新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收视性与宣传性的统一、话语权与舆论引导的统一;此外,注意编辑技术的创新,要与时代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