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医药》2008,(1):I0013
验方养阴软坚方方药:南北沙参、天冬、麦冬各30克,瓜蒌皮、浙贝、桑白皮各15克,仙鹤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30克,小蓟炭10克,半枝莲2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养阴清热,软坚散结。主治:阴虚内热型肺癌。  相似文献   

2.
正[汉语名称]胖大海。[来源]该品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干燥成熟种子。[炮制]除去杂质,筛去泥沙即可。不能用水洗。[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治干咳无痰,喉痛,音哑,骨蒸内热,吐衄下血,目赤,牙痛,痔疮漏管。用于开肺气,清肺热。常配蝉退治肺热声咳。[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泡茶。  相似文献   

3.
马融教授治疗小儿急、慢性扁桃体炎以"清、消、补"为治疗法则,注重辨证论治,临证分为实热乳蛾和虚火乳蛾.实热乳蛾在疾病初期,邪热在表,尚未入里者,治以疏风清热、宣肺利咽,方用银翘散加减;若表邪未解,入里化热,尚未成腑实者,治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方用消瘰丸加减;若表邪已解,里热炽盛,腑实便结,当泻火解毒、消肿散结,方用凉膈散加减.虚火乳蛾根据症状又分为2种情况,或治以甘寒养阴、清肺利咽、软坚散结,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或治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相似文献   

4.
崔桂霞 《淮海医药》1998,16(1):46-46
1 汗证1.1 盗汗 病证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止为特征.轻型盗汗:一般在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出汗量一般不多,醒后始觉全身稍有汗湿,醒后汗即止,一般不伴有其他兼证.重型盗汗:入睡后不久或刚闭眼即有汗液大量泄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汗出量较多,一般常伴烘热,五心烦热、头晕、眼花,身体消瘦,疲乏等.以阴虚盗汗为多.治以养阴敛汗.处方:五味子6—9g、山萸肉12—15g、龙骨30g、牡蛎30g、首乌15g、远志6g、白芍25g、地骨皮12g.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肺阴虚型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心病肺阴虚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方法  对 34例肺心病肺阴虚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 结果 中西医治疗组显效 2 4例 (70 .5 9% ) ,有效 7例 (2 0 .5 9% ) ,无效 3例 (8.82 % ) ,比常规治疗组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认为平素久咳不已或久病不已 ,皆能引起肺气肺阴不足 ,出现咽干口渴 ,咯痰不爽 ,舌质暗红 ,无苔 ,无津液 ,脉细数等肺阴虚表现 ,单纯使用西药抗炎治疗常无法改善 ,在配合使用养阴、清热、润肺、化痰方剂后 ,肺阴虚表现可以得到改善 ,并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养阴清肺糖浆系1998年版《部颁标准》上所载的成方制剂,其处方源于清·郑板涧《重楼玉钥》中专治白喉的养阴清肺汤。现临床上对其衍化发展,以其养阴润燥、清肺利咽之功,主治阴虚肺燥、咽喉干痛、鼻干唇燥口渴、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适用于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症候者。为了进一步给临床应用本品提供药理实验依据,我们对其镇咳、化痰等药效学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咽合剂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 63例慢性咽炎患者,病程3个月~15年,用自拟利咽合剂进行治疗,2周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63例慢性咽炎患者,治愈22例,显效25例,好转10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90.5%。结论慢性咽炎之病机主要为邪热乘虚犯喉,热灼肌膜,津炼成痰,痰热久滞,津液不能正常敷布,日久不化,气血郁结,咽喉失养,而致咽炎缠绵难愈。因此以清热养阴生津、活血化痰散结为治则治疗慢性咽炎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匡氏体质观是由匡调元教授对人体体质做出的总结,包括正常质、燥红质、迟冷质、腻滞质、倦质、晦涩质等六大体质类型,其中燥红质、腻滞质、晦涩质与性早熟关系密切。在匡氏体质观下,燥红质易导致性早熟阴虚内热型,宜采用滋阴清热润质法治疗;腻滞质易导致性早熟痰湿阻滞型,宜采用除湿化滞利质法治疗;晦涩质易导致气滞血瘀型,宜采用行血消瘀活质法治疗。附验案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9.
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秋冬季节多发且以青少年发病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37.539.5℃)、畏寒、咽痛、吞咽困难。检查: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Ⅱ~Ⅲ度肿大,充血,表面上有黄色脓性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笔者自1998~2002年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0例该病患者。“利咽解毒汤”组成:双花30g、连翘15g、板蓝根15g、白花蛇舌草12g、柴胡15g、葛根15g、荆芥9g、牛蒡子9g、生甘草6g。伴有高热者加生石膏30g(先煎),知母9g;咳吐黄痰者加桔梗9g、鱼腥草30g;恶心者加竹茹9g;小便黄,…  相似文献   

10.
杨俊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9):768-768
例1 :喉痒咳嗽。患者,男,38岁,2001年12月就诊,诉反复喉痒咳嗽2月,2月前不慎伤风感冒,自服药后发热、身痛等好转,惟喉痒咳嗽反反复复,久治未愈,日渐加重,伴咽痛,痰少带血丝,咽干口燥,声音嘶哑,舌红苔薄,脉细数,证属风燥伤肺,治宜祛风润肺,处方蝉蜕9g、僵蚕9g、地龙9g、炙枇杷叶30g、木蝴蝶6g、百合15g、知母15g、连翅15g、甘草6g,服药3剂喉痒咳嗽大减,再守方3剂而愈。例2 :血管性头痛。患者,女,30岁,2002年4月就诊。诉左颞部头痛反复发作3年,每次发作均因感受风寒或劳累后诱发,发作时头痛难忍。近1年来发作频繁,发作间隔时间缩短,曾作头部C…  相似文献   

11.
例1,马某,男,62岁,离休干部.于1996-09刁0初诊.该患咽干,灼痛2年余.近日加重,伴咽痒,咳嗽无痰或有疫,D干喜饮,二便自调,舌红,少苔,脉沉弦.查:咽后壁粘膜充血,色较暗,淋巴滤泡增生,并散在小溃疡.曾用先锋霉素片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辨证属肺管阳虚,咽喉关养,治宜补益肺紧;滋阴利咽,药用自拟利咽喉方:元参259,白芍15g,桔梗159,麦冬15g,山豆根、丹皮、牛著子、芦根各12g,甘草10g,薄荷109,5剂,水煎服.服上药后咽部感觉良好,咽喉痒、痛及咳嗽症状明显减轻,但仍有口干,舌淡红,苔少,脉沉。L方去薄荷…  相似文献   

12.
依据小儿体质辨治外感咳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小儿体质特点,辨证治疗外感咳嗽。正常质患儿风寒咳嗽治宜疏风散寒、宣肺化痰;风热咳嗽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痰湿质患儿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气虚质患儿治宜疏风宣肺、化痰止咳。佐以健脾益气。阴虚质患儿治宜在风寒或风热基本方的基础上,酌加养阴清热之品,慎用燥湿化痰之药。  相似文献   

13.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根据中医辨证 ,应用自制养阴利咽茶治疗证属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30 0例 ,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标准 患者咽部不适感 ,异物感 ,干痒 ,热痛 ;检查可见不同程度咽黏膜弥漫性充血增厚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咽侧索充血及肥厚。1 .2 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 60 0例门诊病人 ,男 31 7例 ,女 2 83例 ,年龄 1 4~ 64岁 ,平均 33.6岁。病程 6个月~ 38年 ,平均 3.7年。按就诊顺序分成两组 ,一组应用自拟中药“养阴利咽茶”治疗 ,另一组应用西医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陈辉清主任中医师从"风""痰""虚""瘀"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将此病分为痰湿咳、肺热咳、阴虚风伏咳、气阴两虚咳4个证型,分别治以宣肺行气、化痰降逆,清热泻肺、宣肃肺气,滋阴润燥、宣肺止咳,益气健脾、养阴润肺,临床疗效显著,为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治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附案例4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5.
肺癌的临床辨证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整理近十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文献报道,探求肺癌临床中医辨证分型的规律,希望为临床肺癌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先导性认识.目前临床医生提出的肺癌中医辨证分型共有10种,其中常见中医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型、阴虚内热型、气滞血瘀型、痰热蕴肺型四型,又以气阴两虚型的出现频次最高.  相似文献   

16.
朱巳旲  谢鸣 《中国药师》2021,(11):2081-2088
摘要:百合地黄汤是中医清热养阴的著名方剂,原方主治心肺阴虚内热、扰乱心神所致的百合病,现代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本文对近30年来关于百合地黄汤临床运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评析。目前有关本方的临床研究较多集中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面,治疗的病种主要包括失眠、抑郁、焦虑等在内的神经精神类疾病,同时还涉及内分泌、免疫系统及心脑血管等疾病;各种疾病的中医辨证多以阴虚内热为基本病机,该方的临床运用多以原方基础上的加味及其与西药联合使用,故原方的确切疗效仍有待评估。  相似文献   

17.
慢性咽炎属中医的喉痹范畴,治疗方法大多采用养阴清肺、利咽清喉、滋补肺肾或清热降火等法。但临床上还有不少病例则属虚阳上浮所致。若过用、久用滋阴药或清热药,往往不但不能解除咽痛之苦,反而出现脘腹冷痛、遇寒加剧、大便稀溏等变证。此即喻嘉言氏所谓:“凡用凉血清热火药者,皆以水治火之常法,施之于阴火,未有不转助其虐者也。”当此之时,运用引火归原法往往奏效。正如《石垒秘录》所说:“阴娥之症,乃肾木方乏,火不能藏于下,乃飞越于上,……惟补阴虚,用引火归原法,而痛顿失也。”由此可见,古代的很多医家对本症的治疗,并非专主寒凉。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天气变化大,不妨在家煲一道"沙参玉竹桑叶麦冬煲猪横脷(脾脏)",可以滋阴生津,还有降糖调脂等功效。据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黄汉超博士介绍,玉竹是滋阴类代表药材,主要适用于肺胃阴虚表现为咳嗽痰少、咽干口渴、阴虚外感、筋脉挛痛者。如痰湿气滞的患者表现为痰多且清稀或脾虚便溏者,则不宜服用。原料:猪横脷1条约200克,玉竹30克,沙参30克,桑叶10克,麦冬15克。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至2004年以来,我们用利咽饮治疗167例慢性咽炎患者,其中男77例,女90例,年龄6~50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余年。1.2治疗方法双花3g,玄参6g,麦冬6g,桔梗3g,橄榄3g,胖大海6g,赤芍6g,浙贝3g,木蝴蝶3g,生甘草6g。每日1剂,开水泡代茶饮,15天为1疗程。依据患者年龄、体质调整用药剂量。2治疗结果167例中痊愈102例(61.1%),显效56例(33.5%),有效9例(5.4%)。3讨论慢性咽炎,多由反复外感风热邪毒,日久伤阴,咽喉失养或阴虚火旺,郁热化痰,痰火熏灼咽喉所致。利咽饮中双花、桔梗、橄榄、胖大海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玄参、麦…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绝大多数是良性腺瘤,少数为癌(仅占5%~10%)。中医称甲状腺肿瘤为“瘿瘤”,是外邪七情致肝郁气滞、血瘀痰凝所为,又可因化火伤阴致气血两虚。故甲状腺肿瘤治以解毒祛邪、行气活血、化痰解凝为主,佐以养阴清热、益气补血,常用消瘰丸、海藻玉壶汤、逍遥散、小金丸、犀黄丸等方剂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