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结肠淋巴肉瘤少见,男性为女性的2倍。临床无特异性表现,主要有腹痛、消瘦、肿块或出血。少数成年患者因肠套迭而有结肠梗阻的体征和症状。结肠淋巴肉瘤的各种 X 线表现反映了肠壁内病变的不同部位。粘膜弥蔓性、结节状受浸时,钡灌肠可见比较特征性的肥皂泡样改变,结  相似文献   

2.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较少见,其临床表现与某些肿瘤相似。1937年金显宅、司徒展首先报告本病7例,认为是一类新的肿瘤性疾病,并命名为"嗜伊红球增多性淋巴母细胞瘤"。其后20年间,金氏等又收集16例,连同原报导7例共23例,对该病作进一步观察,重新考虑了本病的性质,认为并非肿瘤而提出将此病改称为"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化疗对胃癌复发转移的影响,在胃癌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Ⅲ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淋巴化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改良根治术前3-5天,淋巴化疗组于肿瘤周围或瘤床注射纳米炭+丝裂霉素+氟脲嘧啶混合液,在内镜下经专用注射针向病灶旁0.5-1.0cm处分4-6个部位进行注射,每个部位注射0.5-1ml上述混合液,内镜注射化疗药后尽快进行肠道手术前准备,3-5天内进行根治性手术,对照组:选注射用丝裂霉素和5-氟脲嘧啶,常规进行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病人用药后的不良作用。对照组全身静脉化疗后手术,比较两组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手术视野染色情况、肿瘤组织及区域淋巴结变性坏死情况。结果:淋巴化疗组和对照组原发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7%(23/30)和70.0%(21/3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以白细胞数下降的发生率最高,淋巴化疗组发生率达77.6%,Ⅲ度以上发生率为24.3%;对照组发生率达100%,Ⅲ度以上发生率为35.0%,发生率明显高于淋巴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化疗组和对照组清除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5.1%(64/142)和44.6%(58/13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坏死率分别为90.6%(58/64)和50%(30/6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肿瘤内抗癌药物注射是消化道癌肿病人辅助化疗、预防淋巴组织转移和复发的有效途径。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内镜下肿瘤内给药效果较好,应用也较广。  相似文献   

4.
胃癌的淋巴化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化学药物预防和治疗胃癌淋巴结转移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胃癌淋巴化疗能通过三种方法提高疗效:①胃镜下胃粘膜内、癌灶内注药、术前或术中胃周动脉给药、术中由浆膜胃壁内注药;②使用抗癌药的乳剂型;③日本研制的丝裂霉素C-右旋糖苷已应用于临床,其淋巴组织浓度为乳剂的50倍,抗肿瘤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5.
报告9例淋巴间质型胃癌,占本单位同期切除胃癌629例的1.4%。男性7例,女性2例。患者年龄36岁~64岁,中位52岁。7例在胃窦,贲门及胃体各1例。巨检,肿瘤边界清楚,8例为溃疡型,1例为局限浸润型;肿瘤直径4cm~8cm,中位6cm。镜下,癌细胞异型轻,明显退变,排列呈小巢,形成细小梁、小腺泡或原始小管状,瘤巢内有淋巴细胞浸润。肿瘤间质无纤维化,为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其广泛分开瘤巢,并在肿瘤外周环绕。本癌预后甚好,8例术后8年以上生存,可认为已治愈。鉴于本癌形态独特和预后甚佳,应单独分型,称淋巴间质型胃癌,以与普通型胃癌相区别。  相似文献   

6.
肺原发性淋巴肉瘤是少见的。其预后较好,即或不予治疗也见有长期(?)本文报导 Brompton 医院20年来观察到的7例肺原发性淋巴肉瘤。4例女性,3例男性,平均年龄48岁(36~67岁)。4例有持续胸痛(1例伴声嘶),1例消瘦,2  相似文献   

7.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组织和淋巴结的肉芽肿性疾病。1937年由金显宅首次报导7例“嗜伊红球增多性淋巴母细胞瘤”。1957年金氏再次著文,认为是非肿瘤性疾病,故改称为“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1964年林丛根据病理特点,建议命名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至今国内报告约有225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化疗对胃癌复发转移的影响,在胃癌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Ⅲ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淋巴化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改良根治术前3-5天,淋巴化疗组于肿瘤周围或瘤床注射纳米炭+丝裂霉素+氟脲嘧啶混合液,在内镜下经专用注射针向病灶旁0.5-1.0cm处分4-6个部位进行注射,每个部位注射0.5-1ml上述混合液,内镜注射化疗药后尽快进行肠道手术前准备,3-5天内进行根治性手术,对照组:选注射用丝裂霉素和5-氟脲嘧啶,常规进行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病人用药后的不良作用。对照组全身静脉化疗后手术,比较两组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手术视野染色情况、肿瘤组织及区域淋巴结变性坏死情况。结果:淋巴化疗组和对照组原发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6.7%(23/30)和70.0%(21/3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以白细胞数下降的发生率最高,淋巴化疗组发生率达77.6%,Ⅲ度以上发生率为24.3%;对照组发生率达100%,Ⅲ度以上发生率为35.0%,发生率明显高于淋巴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化疗组和对照组清除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5.1%(64/142)和44.6%(58/13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坏死率分别为90.6%(58/64)和50%(30/6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肿瘤内抗癌药物注射是消化道癌肿病人辅助化疗、预防淋巴组织转移和复发的有效途径。与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内镜下肿瘤内给药效果较好,应用也较广。  相似文献   

9.
淋巴化疗对胃癌淋巴转移灶的临床治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淋巴化疗对胃癌淋巴转移灶的直接治疗作用.方法实验组(淋巴化疗组)术前经内镜胃粘膜下注射,加手术时胃浆膜下及腹膜内注射化疗药与活性碳的混悬液;对照组(血液化疗组)术前经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的水溶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前后的胃癌组织及化疗后的转移淋巴结.结果淋巴化疗后,检测术后阳性淋巴结,其SPF(S期细胞比例)、APO(细胞凋亡)发生率及bcl-2表达与动脉灌注化疗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经血液途径给药的化疗对淋巴系统转移灶作用甚微,而淋巴化疗能促进淋巴系统肿瘤细胞凋亡的发生,对淋巴转移灶具有直接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37年金显宅等报告“嗜伊红球增多性淋巴母细胞瘤”7例,认为这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新疾病。1957年金显宅等又补充报告了16例,确定该病并非肿瘤,而是肉芽肿,按形态特征命名为:嗜伊红细胞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后简称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本病并不罕见,却较少引起注意,临床与病理皆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报告3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胃癌的淋巴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超鸿  高仁中 《肿瘤》1990,10(5):234-235
本文收集并分析了1964~1989年间国内文献五篇、国外文献十八篇中有关胃癌淋巴转移的资料,旨在掌握胃癌淋巴转移规律,进行合理的淋巴切除,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术后生存率。 胃癌淋巴转移概况 综合1,657例胃癌资料,淋巴转移率在52%~88.7%之间。收集淋巴结43,818枚。转移度14.5%~32.5%。淋巴转移率和转移度与病期早晚成正比。分站转移率为Ⅰ站41%,Ⅱ站41%,Ⅲ站18%。  相似文献   

12.
自1984年7月~1989年4月,我院共行肺癌切除并淋巴结清除术61例。转移率为62.3%,转移度为15.6%。本组资料表明。中央型肺癌较周围型有更高的淋巴转移率。肿瘤大小与淋巴转移间为正相  相似文献   

13.
目前,普遍认为淋巴性甲状腺肿系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发其他甲状腺疾病。现将我院1例淋巴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及淋巴肉瘤报道如下: 患者,女,70岁,于1979年6月16日入院。于一年前发现颈部右侧有一豆大的肿块,生长缓慢;半年前左颈部发现同样的肿块;约一月前,又发现颈部正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淋巴转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远期治疗效果仍难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淋巴转移癌的残留及局部切除的不彻底所造成的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研究大肠癌淋巴转移规律,确定合理的淋巴清除范围,对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意义重大。为此,我们从形态学角度对国人大肠癌淋巴转移规律进行了研究,进而确定了合理的淋巴结清除范围,指导了临床手术治疗。一、大肠癌淋巴转移的解剖学基础国内外一些解剖学家研究认为,结肠的集合淋巴管多注入位于结肠壁与结肠动脉弓之间的肠旁淋巴结,也可先注入位于结肠浆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SLNB)或腋窝淋巴结清扫( ALND)过程中,进行腋窝逆向淋巴示踪( ARM)以保留引流上肢淋巴液的腋窝淋巴结的可行性,及其对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本科71例全乳房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患者( SLNB组)和13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 ALND组)进行临床研究。将SLNB组和ALND组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示踪组,即:SLNB对照组36例,SLNB示踪组35例;ALND对照组64例,ALND示踪组70例。 SLNB示踪组和ALND示踪组的手术方式除与其对照组相同外,还需进行ARM以保留引流上肢淋巴液的腋窝淋巴结( ARM淋巴结)。前哨淋巴结和ARM淋巴结定位方法如下:术前2 h,在患者乳房肿块周围及患侧上臂内侧皮下注射^99Tc^m-Dx标记的同位素,并于术前5 min在患侧上臂内侧皮下注射2 ml亚甲蓝进行ARM淋巴结显色,术中用同位素γ探测仪探测放射性核素热点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并用γ探测仪结合蓝色染料定位ARM淋巴结。术中注意观察ARM淋巴结蓝染情况及其与前哨淋巴结有无重合,若无重合则保留所有蓝染的ARM淋巴结,若有重合则同时切除前哨淋巴结和ARM淋巴结;术后统计切除的淋巴结数量、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引流液体量及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定量资料分析采用 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在SLNB示踪组35例患者中,26例(74.29%,26/35)术中检测到ARM淋巴结,其中1例患者前哨淋巴结与ARM淋巴结重合,此患者在SLNB过程中也接受了ARM淋巴结切除,因此SLNB示踪组ARM淋巴结保留率为71.43%(25/35)。在ALND示踪组70例患者中,67例(95.71%,67/70)术中检测到ARM淋巴结,其中5例患者前哨淋巴结与ARM淋巴结重合,此部分患者在ALND过程中同时接受ARM淋巴结切除,因此ALND示踪组ARM淋巴结保留率为88.57%(62/70)。在SLNB对照组与SLNB示踪组之间以及ALND对照组与ALND示踪组之间,腋窝淋巴结切除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体量及置管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136、-0.570、0.032、0.903,P=0.264、0.570、0.975、0.370;t=1.149、0.416、1.405、-0.547,P=0.253、0.678、0.162、0.585),但是SLNB示踪组和ALND示踪组的手术时间均长于其对照组[(90.26±6.04) min比(86.61±5.62) min,t=-2.616,P=0.011;(112.24±7.94) min比(92.33±6.88) min,t=-15.399,P=0.000]。术后随访6个月:SLNB对照组与SLNB示踪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1.11%(4/36)和8.00%(2/2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ALND对照组与ALND示踪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31.25%(20/64)和6.45%(4/6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0,P=0.000)。结论乳腺癌患者行SLNB或ALND的过程中可以行ARM。 SLNB过程中保留ARM淋巴结对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无意义,而ALND过程中保留ARM淋巴结可有效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是临床上少见的非癌性恶性肿瘤,而原发于食管的淋巴肉瘤更属罕见。现报道1例如下。 男性,45岁,因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1月余于1978年8月11日入院。患者于1978年7月初开始进固体食物时感吞咽困难,继之吃半流质饮食  相似文献   

18.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为重要的CC族趋化因子成员,主要分布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对多种免疫细胞有趋化作用,其趋化的归宿主要是次级淋巴组织或器官.SLC发挥抗肿瘤机制主要表现为对免疫细胞的募集和抗血管生成.研究发现SLC和受体CCR7相互作用与肿瘤外周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3例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有关的临床病理学因素进行了分析。13例结肠癌术后标本共检取淋巴结623个,平均每例48个,其中转移淋巴结22个,转移度3.5%。13例中有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3例呈“跳跃式转移”。作者认为,研究结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应尽可能多地检取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3例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有关的临床病理学因素进行了分析。13例结肠癌术后标本共检取淋巴结623个,平均每例48个,其中转移淋巴结22个,转移度3.5%。13例中有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3例呈“跳跃式转移”。作者认为,研究结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应尽可能多地检取淋巴结,这样才能充分反映淋巴结转移的实际情况。因此,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尚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