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小梅 《广西蚕业》2005,42(2):44-45
消毒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来杀灭养蚕环境中的病原体,以控制蚕病的发生,是夺取蚕茧丰收的必不可少措施之一。养蚕生产中所采用的消毒方法按性质来分有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法两种;按消毒范围来分有蚕室蚕具消毒、蚕体蚕座消毒和卵面消毒三种;按消毒时期分有养蚕前消毒、蚕期中消毒和蚕期结束消毒三种。  相似文献   

2.
覃海全 《广西蚕业》2010,47(1):10-13
针对我市新蚕区蚕农轻视消毒防病环节,养蚕管理粗放,导致蚕儿体质差、抗病能力弱,蚕病暴发,单产低、蚕茧质量差等状况,详述养蚕过程中消毒防病技术,为今后蚕农克服消毒防病薄弱环节,增加养蚕收入,稳定蚕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养蚕前后及养蚕过程中,对蚕室、蚕具等进行灭菌消毒,控制病原菌蔓延传播,是保证蚕季生产安定的重要因素。各种消毒药剂,性质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在蚕区生产调查中发现普遍存在消毒药剂使用不当,消毒效果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全南县种桑养蚕的历史较长,广大蚕农在养蚕过程中有使用石灰消毒的习惯.笔者就如何使用石灰消毒进行了总结,以供蚕农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一年的养蚕过程中,蚕农最担心、最头痛的就是如何夺取夏秋蚕的丰产和丰收。我们在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只有切实把住以下八大关口,才能实现夏秋蚕的无病高产。1严把消毒关1.1养蚕前消毒由于经历了春蚕的饲养,养蚕场所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原,因此,切实搞好养蚕前的消毒至关重要。要求严格按照“一扫、二刮、三洗、四消、五熏、六蒸“六步消毒法”进行全面消毒,药物消毒最好用2%的新鲜石灰粉、1%的漂白粉澄清液(或消特灵)、2%的福尔马林和1%的石灰浆混悬液分别消毒三遍。消毒时要面面俱到不留死角,以喷至“三下见水”为度,即顶棚上…  相似文献   

6.
<正> 一、养蚕期前的消毒 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由病蚕尸体、蚕粪、旧蔟具三大污染源等而来的病原体对蚕室、蚕具及养蚕周围环境的污染是严重的。因此,在蚕期前必须对蚕室、蚕具和周围环境进行认真消毒,以消灭病原。 1.消毒的步骤和要求 (1)步骤:为提高消毒效果,蚕期前消毒必须按:扫——洗——刮——刷——消的步骤进行。具体做法是:蚕具搬出,把蚕室内外  相似文献   

7.
严相顺 《四川蚕业》2002,30(4):34-35
家蚕在饲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原的侵害 ,诱发蚕病 ,蚕桑生产离不开消毒防病。随着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大多数蚕农有了良好的消毒防病意识 ,能够做到常规的消毒防病处理。然而蚕期季季消、蚕病期期有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在生产实践中 ,蚕农用药步入误区者甚多。1 蚕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 1 重视养蚕期中的防病治病用药 ,忽视养蚕期前后的药物消毒多数蚕农忽视环境消毒 ,忽视蚕病的潜伏期 ,不重视预防。特别是春蚕期 ,不少蚕农心存侥幸心理 ,以为经过了冬天会把病菌冻死了 ,养蚕前不进行药消 ,而使用药物进行回山消毒的近似于零。养蚕…  相似文献   

8.
聂良文 《广西蚕业》2006,43(1):57-59
众所周知,在农村养蚕的条件都不是很好,许多养蚕村屯道路没有硬化,鸡鸭猪牛放养,不仅不利于环境消毒,而且卫生状况也很差.蚕房的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六面光"的标准,一般都是老式的泥瓦房,这样的蚕房很不利于彻底的消毒,而且有的不利于通风排湿,有的不利于防晒隔热,有的不利于防鼠、蟑螂、马蚁等等,存在诸多弊端.其次,没有降温和加温设施,所以农村养蚕对恶劣气象的抵抗力都是很脆弱的.另外,有的农民对于肥料、消毒药品不大舍得投资,桑叶质量不好,又不消毒,养蚕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虽然在农村养蚕的条件差,但广大农民朋友在养蚕过程中,只要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养蚕成功也就有希望了.  相似文献   

9.
程淑红 《广西蚕业》2006,43(2):37-38
掌握科学的养蚕技术、规范的操作程序、严格的消毒方法是桑蚕饲养成功的秘诀。分析蚕农养蚕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蚕农养蚕成功,提高养蚕经济效益很有帮助。1存在问题1.1蚕前消毒不严格,病原难以彻底消除如养蚕前消毒不认真,消毒药水配制不按说明书上的要求配制  相似文献   

10.
周帅  孙树勇 《广西蚕业》2007,44(3):76-77
在生产中,广大蚕农对养蚕前的消毒工作一般较为重视,但对养蚕后的消毒工作往往比较马虎,不能及时消毒,易造成大环境污染。事实上,养蚕后的消毒是养好下一批蚕的基  相似文献   

11.
曹丽玲 《广西蚕业》2003,40(1):45-46
随着我县蚕业生产的发展,养蚕量的增多,蚕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在下乡进行技术指导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蚕农说:“我每批蚕都进行消毒和添食蚕药,小蚕发育还可以,但到了五龄后期还是发病严重,甚至死完”。根据调查发现,蚕农养蚕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对消毒防病认识浅薄,造成在消毒防病过程中出现许多疏漏,也就是本文所要讲的“误区”,正确认识并纠正这些“误区”,对提高养蚕经济效益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误区”的具体表现1.1 养蚕前消毒过于马虎:一是在配制消毒药液时,不按要求去办,而是胡乱配制,以至药液浓度不够,达不到消毒效果;二是用失效变质的消毒药品配制,如用发糊了的漂白粉、存放很久  相似文献   

12.
梁雄顺 《北方蚕业》2000,21(4):32-32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在农村养蚕生产中,不少蚕农虽在养蚕前、养蚕中也十分重视消毒防病工作,但由于方法掌握不当,消毒效果不佳,蚕病仍时有发生,甚至暴发,轻者减产减收,重者粒茧无收。在一些村户,年年养蚕,季季发病的恶性循环,对养蚕生产已造成了严重威胁,不少蚕农因此而不再养蚕,造成桑叶资源的白白浪费。究其主要原因是,在消毒防病上存在许多误区。只有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配套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大丰市是苏北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目前具有投产桑园2.1万亩。大丰市的桑园主要分布在新丰、刘庄、大桥、万盈等乡镇,区域化程度较高。笔者根据多年的农村工作经历,将蚕农养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1消毒不彻底养蚕过程中,因为缺少卫生制度,日常防病和规范操作意识差,蚕沙和病死蚕处理不当,导致病源扩散,形成消毒不彻底或交叉传染。另外,养蚕常与农  相似文献   

14.
丁建军 《广西蚕业》2004,41(2):45-46
俗话说:“养蚕全靠一把灰”。这充分说明了石灰在养蚕生产中的重要性。石灰虽然价格便宜,却是养蚕生产中的主要消毒药剂之一,在养蚕防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蚕室、蚕具、蚕体、蚕座,桑叶叶面消毒等许多养蚕生产环节,可谓是量大而面广。本人就在养蚕生产中使用石灰的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总則 为使养蚕及蚕种培育繁殖塲所的蚕种生产工作能够保証丯产提高質量,防止蚕病傳染蔓延,进一步达到彻底消灭蚕病的目的,特制定养蚕防病消毒规范。通过养蚕防病消毒规范的貫彻执行,要求在养蚕及蚕种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工作,能做到普遍合理,节約药品器材,发揮最大效果。本規范內容,应根据科學研究的不断进步和蚕业的发展形势,随时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16.
石灰浆消毒叶对家蚕饲养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灰是养蚕消毒的主要药剂之一,在养蚕防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300年前明朝时代的《天工开物》古籍中已经有了关于养蚕农家使用石灰的记载。当今.石灰在养蚕业的使用可谓量大面广.应用于蚕室蚕具、蚕体蚕座、桑叶叶面消毒等各个消毒环节。石灰对家蚕病毒病的病原体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病菌污染叶、农药污染叶、氟化物污染叶等均有一定的消毒解毒作用。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石灰浆消毒叶对养蚕成绩的影响,于2002年秋季进行了该试验。  相似文献   

17.
祁德林 《当代畜牧》2013,(27):27-29
家蚕血液型脓病常发于夏、秋养蚕过程中。笔者针对宁洱家蚕脓病的发病规律,从蚕品种、养蚕环境、饲养管理、消毒防病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防治措施,以减少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使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18.
<正> 蚕药是确保养蚕优质高产的必需物资,其药效是否安全有效,关系到蚕茧丰歉。近年来,我省养蚕单产不高,重要原因之一是消毒防病不彻底,蚕药品种单一,药效不够稳定,不能有效控制蚕病发生。建国以来,养蚕消毒药剂一直以漂白粉为主,它杀菌范围广,使用简便,消毒效果好,成本也不高。但是,漂白粉有效氯易于挥发,由于运输、贮藏等影响,致使有效氯含量降低。同时,在使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养蚕前三步消毒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荣汉 《四川蚕业》2011,39(1):31-31,37
老养蚕地区已将养蚕前的消毒固定为打扫清洗、药液消毒和熏烟消毒三个步骤,能够达到全面彻底消毒的目的.方法易记,便于掌握,本文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养蚕生产过程中如何提高产量、质量、省工、省本,是我县今后蚕桑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关键之举。多年来养蚕过程中蚕体消毒,采用纱布袋、细筛等工具撤防僵粉或石灰粉,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通过探索,改装出一种电动喷粉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