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17,(3)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景物为创作主题,尤其以表现山水题材最为普遍。古典园林的艺术营造与中国传统山水画可谓是殊途同归,山水造园之理和绘画之理有诸多相通之处,园林设计中的很多造园理论都与山水画的绘画理论密切关联。中国园林从中国山水画中汲取养分并发扬了中国绘画的民族特色,尤其是中国皇家园林中对山水画艺术元素的运用十分典型,为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研究素材和设计范例。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
文章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想中"相"与"生"的论述以及对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分析,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美学特征的"相生"论,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法则是通过"相生"关系的处理而体现出来的。通过分析"相生"论中虚与实、藏与露、小与大、扬与抑等"相生"关系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中的运用,从而佐证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相生"论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4)
园林是中国造型艺术的综合体,在古典园林营建过程中,绘画一直与其交相辉映。历史上许多直接和园林作品相关的山水绘画作品均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复原,并通过虚拟互动实现绘画与园林文化根源的视觉化解读,绘画虚拟是一个全新的研究古典园林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梁励园 《门窗》2013,(7):382-384
中国的造园与绘画素有渊源,众多古代的造园者在没有系统理论的情况下,多是借鉴画论中的各种技法来指导造园实践,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性与绘画等艺术是如此相通,充满"诗情画意"。文章便是通过对国画技法的认识来了解中国园林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由绘画、雕刻、山池、园艺以及多种艺术组成,是东方建筑的代表。本文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及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来剖析现代城市景观与古典园林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期予以充分的继承与运用。  相似文献   

6.
绘画是古典园林造园的一支源流。古典园林的发展与山水画的发展亦步亦趋,山水画的变化影响着古典园林的变化。在我国历史上,古典园林与山水画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芥子园画传》堪称中国山水画的教科书,其中很多画理亦为园理。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意象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其中"桃源"意象是被古典园林反复再现的典型意象。"桃源"意象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源景象为起源,其所蕴含的田园思想、隐逸情怀成为中国文人理想园居的典范,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桃源"这一典型文化意象的研究,以圆明园武陵春色、留园缘溪行两处园林景观为例,探讨古典园林中"桃源"意象的表达,解读其在选址、布局及造景要素组织中所呈现出的设计思想以及园林意境创造手法的异同,从而为中国园林意象论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山水画和古典园林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情结"所蕴含的自然观。通过反映自然山水在体现自然观的绘画以及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挖掘艺术与园林中的"山水情结"的指导价值与文化意义,以期在当今景观设计中体现这种文化思想。同时指出"山水情结"与生态理念道并行而不相悖,"山水情结"是我们具有特色的文化财富,在当代的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中不应该忽视"山水情结"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由《芥子园画传》看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兰  包志毅 《中国园林》2003,19(11):62-65
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共同的文化和思想基础,具有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对《芥子园画传》的分析,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的方式及特点,以增进对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张兰  包志毅 《华中建筑》2005,23(Z1):111-113
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被认为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组成部分,三者具有相同的思想基础.中国古典园林史表明,山水画与山水园林关系尤为密切,以画论代园论指导园林设计和建设的案例屡见不鲜.以王维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为例,分析中国山水画中的园林思想,并从中讨论中国古典园林的功能、造园手法及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