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信息时代及视觉文化的背景下,文学消费进入一个新的个人阅读的时代即"读图时代",媒体演变成整个社会,整个社会被图像所反映,图像在文学消费领域确立了霸权,对文学消费产生了市场化、直观化、欲望化、去内容化和去想像化、个人阅读经验单一化的影响,一度使图像不需要阐释乃至反对阐释的思想甚嚣尘上,但图像具有很大的意识形态欺骗性,只有阐释才能使我们真正理解和把握图像.离开阐释的拯救,图像不能保证文学的纯洁、高雅与神圣.  相似文献   

2.
当今图像时代的中国文学创作无疑陷入了危机。图像时代颠覆了文学创作的美学倾向,使其陷入了道德危机。图像时代解构了文学创作的中心地位,使其陷入了价值危机。图像时代破坏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工具,又使其陷入了语言危机。由此提出了面对图像时代文学创作的可能选择,一方面作家应积极介入和利用视觉媒介,他们应为大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视觉文化产品,改善和提升我们的视觉文化环境;另一方面文学创作应回归言志传统。文学在被政治和经济力量左右之后,应该重新回归文学自身的审美情感力量。作家们应沉潜下来,培养和发挥自己的独立意识,对我们这个日益变化着的现实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提炼,才能创造出真正有时代内涵、有普世价值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3.
雅克·德里达文学终结论的预言并不新鲜,在西方美学界早就有人提出过艺术终结论.电信时代出现的"世界图像"并不会直接导致文学时代的终结,世界的图像化,将使文学的女神插上高科技的翅膀更加自由地飞翔在艺术的天空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在电子媒介主潮中已成的新貌和可能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媒介类型、时代特质、文学面貌这三方面相互关联的背景看,电子媒介使文学出现了一系列新质影视中与图像结合的文学元素,电脑中的杂语景观和QQ对话,手机中的短信文体。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这些电子媒介新质,又与中国文学的固有特质形成一定互动关系,这一关系可能决定着中国电子媒介中文学样式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传媒时代的"语-图"互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媒时代图像文化的泛滥不仅使文学边缘化,同时也将文学传媒化和图像化;我们的文学受众不仅越来越少,而且正在放弃面对白纸黑字的"阅读"而转为通过图像"观看"文学.对于文学所遭遇的这一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的文学理论不应该一味的诅咒和责难.而应该从学理上探讨个中原委,特别应该就其不同的媒介形式及其互文关系进行美学研究,从而有可能将亚里斯多德所设定的文学媒介理论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6.
语言艺术和图像艺术的相互模仿,在中外文艺史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就其互仿效果而言,却存在非对称性态势:图像模仿语言是二者互仿的顺势,语言模仿图像则表现为逆势。莱辛在其《拉奥孔》中就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将其纳入文学遭遇图像时代的语境中重新探讨,就会有新的发现:二者互仿的非对称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有不同的符号属性;语言是实指符号,图像是虚指符号;实指的所以是强势的,虚指的所以是弱势的。因此,当二者共享同一个文本,就有可能导致语言对图像的解构和驱逐,或者延宕和遗忘。由是观之,在所谓文学图像化的境况中,语言作为强势符号的性质决定了它不会有损自身,图像仅仅充任了工具和载体,图以载文,使文学藉此得以自我放逐。  相似文献   

7.
浅谈图像时代的英国文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当代高科技和新媒体的兴起,我们迎来了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图像时代。视觉文化的普及使英国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英国文学教学中,将影视改编作品与文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图像化文学的流行并不意味着图像艺术取代语言艺术,也不会颠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性质,而是意味着文学突破了语言的垄断地位,以多元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与其说图像使文学边缘化,不如说文学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借助图像丰富、再生,乃至无穷。图像化文学是市场经济、读者需求、文化环境等因素催生的产物。市场经济为图像化文学的流行奠定了物质基础,读者“读图”的偏好为图像化文学的流行提供了必要条件,宽容的文化环境为图像化文学的流行提供了现实支持。  相似文献   

9.
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是语言并非文学的全部,这一观念使文学和图像的关系研究成为可能,而"语-图"关系则是其中的关键."一体"、"分体"与"合体"是语图关系的三大历史体态;与此相应,"以图言说"、"语图互仿"和"语图互文"是其各自的特点,其中包含并可能引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学术命题.特别是"语象"和"图像"的关系,作为语图之间的"统觉共享",当是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的平台.只有这些深入的学理分析,而不是止于情绪表达和表态,文学遭遇"图像时代"的困惑才有可能自然释解.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9):89-94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世界图像时代",图像文化对传统以印刷媒介为基础的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学图像化的趋势不但重组了文学的审美构成,而且导致了文学审美接受方式由读文到读图的转变,由此产生了审美对象的图像化、数字化与商业化,审美主体的大众化、自由化与从众化,审美经验的生活化、娱乐化与表层化。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介文化时代中,图像文化狂欢之下语言的式微,使当代文学文本创作处于前所未有的边缘化处境。当代文学的发展态势也主要体现为图像与文字的博弈,其深层实质乃是直观与自由的较量。图像文本与文字文本不同的美学特征,则充分说明和预示着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态势,即其现时的边缘化生存境遇与未来的多元化渗透中的品质型发展趋势。当代文学创作的生存危机只是暂时的,图像文化不会成为文学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12.
文学边缘化近年来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图像时代和物质欲望膨胀的时代,文学将何去何从呢?从大众媒介的影响和文学观念的变迁来看,研究结果认为:大众传媒对文学而言就如同双刃剑,文学市场的边缘化之争背后隐含的是不同文学观念的较量;对比文学中心化与边缘化地位的不同景象,可知意识形态让文学“中心化”,而文学边缘化昭示的正是文学的正常化;在不同时期,边缘化与被边缘化体现了大众不同的文学追求,当前文学尽管被边缘化,但是文学的各种元素仍然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那正是文学的常态,人类还需要文学,文学依然长存。  相似文献   

13.
当代文学媒体化生存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皓 《北方论丛》2005,(4):44-49
媒体的变革彻底改变了文学的生存方式,文学的数字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的本质.数字化媒介的引入,特别是文学的网络化生存,是技术革命对传统文学的一次从观念到现实的颠覆.它不仅改写了传统的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原则,而且正在解构文字决定一切的传统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模式,一个新的"图像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4.
在前大众媒介时代 ,文学借助于书籍的稀缺性获得了表征领域的垄断地位 ,并使自己被建构成文学权力。对于两种有代表性的文学观即诗言志和摹仿说的考察 ,可以揭示文字书籍时代的文学与统治者的同谋关系。在前大众媒介时代 ,文学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传统的权威 ,其实质是一种话语霸权形式的符号权力  相似文献   

15.
李旭 《兰州学刊》2012,(11):80-8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媒介对传统文学样态造成冲击,文学话语的图像转向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学研究应该改变文学观念,采取新的策略,将媒介纳入到文学研究中来,注重媒介发展和变化对文学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更好地为文学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图像化和数字化时代,大众的审美接受由传统的文学阅读转变为对图像文化的接受.文学经典命运坎坷,或被冷落,或被戏说,或只能借图像发展.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文学经典是指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和当代存在性,能够不断与读者对话,为读者带来全新发现,让读者在审美静观中充分体现主体价值的文学作品.与图像文化相比,进行文学经典的审美教育对于读者思维的开拓、创造力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发挥,以及对整个社会大众文化精神生活的开拓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应立足于文学经典文本阅读,借图像张扬经典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传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不可回避、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全球化浪潮滚滚袭来之际 ,文学传统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从而发生了某些蜕变 ,如文学与文化的合流 ,文学功能向娱乐功能的转移 ,文学从语言艺术变成了图像艺术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传统行将消亡 ,在当今电子媒介时代 ,语言媒介仍有其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独到之处。种种迹象表明 ,文学传统仍将活在人类生活之中 ,仍将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依托与人类同行。  相似文献   

18.
文学具有诸多潜在的功能因素,它因社会时代的需要而被彰显和确定,由于不同社会时代人的需要有所不同,同一社会时代人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从而使文学的功能的显现也呈现出主次、变化和不断丰富的特点。本文就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分析了文学的教育、审美和娱乐功能如何在社会时代的需求中演进和交替变奏。  相似文献   

19.
赵敬鹏 《学术论坛》2016,(4):103-108
“文学图像论”当属新世纪的“新学问”,就这项回应图像时代的课题而言,百年来的中国“诗画关系”研究,脉络清晰并且极具启发性。现代意义上的“诗画关系”问题域在20世纪20年代便初具规模,较之古代学术的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文人雅趣。但是,由于脱离了文学现实,“诗画关系”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悄然演变为纯粹的文献考证与叠加。进一步研究表明,现代学人在与西学的对话中开创了“语-图”符号比较方法,由此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这一方法既能够切中当前“文学危机”之肯綮,同时又是“文学图像论”自身的学理逻辑使然。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吉林文学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进程中走过了30年。从改革开放之初“堀起的诗群”到80年代的先锋小说、黑土地文学以及90年代以来吉林影视文学创作的异军突起,突显了吉林作家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尤其90年代以来的吉林文学在地域文学与时代精神的互动中、在开掘民间笑文化、建构和谐社会娱乐精神上以及在图像时代的审美诉求中呈现出吉林文学不断超越的探索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