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土地市场进行流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城乡关系进一步突破的客观要求.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实行城乡分割管理体制以来形成的城乡壁垒,特别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性原因.  相似文献   

2.
晏群 《城市》2009,(3):37-41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和城镇规划部门落实新农村建设任务的重点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重城轻乡、城乡分离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致使广大农民未能同步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给社会带来了不和谐的隐患。在二元结构体制下.城镇规划工作同样是城乡分治.城镇规划的重心始终放在城镇.很少顾及乡村.存在着严重的城镇偏向。目前.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基本具备了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如果再继续忽视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韩士元 《城市》2007,(5):12-13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作用下,我国实行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封闭式、索取式、城乡分割的"二元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政策取向是重城轻乡、厚城薄乡,以致形成了城乡之间非正常的城市利益倾斜,造成了农村地区的功能和经济地位不应有的落差.  相似文献   

4.
王应春 《现代妇女》2014,(10):107-108
本文通过对城乡公共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巨大和城乡体制分割是导致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两个关键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适当调整城乡人口结构,适时取消城乡户籍制度等路径以期缓解城乡二元体制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正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大格局下,以河北省第一经济增长极定位的唐山市曹妃甸区,在新的战略机遇面前,如何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以实现第一经济增长极发展目标,是需要全市、全区上下共同探讨并认真加以实践的。目前唐山市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客观上还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别。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则成为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大格局的必然选择。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笔者认为,首要的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建立起城乡统一制度,以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只有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好,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减少农民,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降低农业比重,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有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
盛广耀 《城市》2005,(6):16-18
一、对城乡分割的城市化道路的反思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业、农村和农民(简称"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实现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985年的23.7%提高到2004年的41.8%,提高了18.1个百分点,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由1.9:1上升到3.5:1,农民人均纯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由35%下降到28%.农村居民并没有分享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相反,城市建设过程中"三农"利益受到损害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扭曲了城市化进程,弱化了城市化对"三农"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助推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看作一个整体,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规划中去,把城市和农村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统筹解决,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以期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市管县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正式普及,目的在于破除城乡分割,促进城乡融合,却逐渐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市管县体制悖论制度性诱因的探索,对今后我国的行政区划改革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及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粤港澳大湾区内阻碍要素流动聚集和产业关联互动的城市边界广泛存在,不仅有"一国两制"下的关境阻碍,也有珠三角9城市间的行政分割和地方利益竞争。区域协同发展则需要从"去边界化"着手,本文尝试从空间协同关系的边界效应视角,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边境增长潜力和"去边界化"空间协同模式,以期获得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葛洲  韩蕾 《社会学》2007,(1):11-13
倡导和谐社会,保障问题是基础。我国农村人口年龄65岁以上的占人口总数的7.5%,这已经超过国际老龄社会7%的比例。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二元社会结构的分割造成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几乎空白,占绝对比例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现状的不乐观,给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打破现有利益格局。我国正处在一个复杂的、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和技术进步等因素所引发的社会转型,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转变过程。面对渐变的社会、激荡的时代和严峻的考验,如何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和利益调整机制,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非常重要的。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谐的本质在于化解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利益平衡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完善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2.
青舟 《城市观察》2013,23(1):1-1
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然而,在原有体制框架下,忽视了城乡有机联系,孤立地进行城市和乡村建设,传统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我们只有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才能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才能促进城乡互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进而实现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发展;我们只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才能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进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论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实践提出的课题 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求得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一些同志将这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称之为“城乡一体化”。本文即拟就城乡一体化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付晓 《科学发展》2009,(7):12-26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改革开放相伴而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冲突,由于现有体制下的考核体系不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悖论。一是规模和功能的悖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并没有随着规模扩张而提升,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逐步弱化,服务功能发育缓慢。二是体制创新和回归的悖论: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推进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却逐步向旧体制回归。三是市场分割和融合的悖论: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本应该促进市场的融合,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形成了市场的分割。四是产业集聚和企业扎堆的悖论: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优惠政策促进了企业扎堆,但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五是开放和封闭的悖论:经济技术开发区本来是对外开放的产物,但在现实发展中却走上了封闭的道路。如果不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悖论,加快转型,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后续的发展中就难以发挥自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明斗  毕佳港 《城市》2020,(4):46-55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对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鉴于此,笔者通过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现状及成因的全面解析,基于制度视角从需求的总动力、供给的总动力、阶段性发展动力和持久性发展动力四大维度对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进行论证阐述,并构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运行框架,提出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制度、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制度、城乡劳动力教育培训制度以及城乡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等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胡琪 《科学发展》2012,(5):92-99
当前,上海人口新二元分割的特征还很明显,城市外来人口渴望融入和认同的心态非常迫切。随着国家对城乡关系的战略调整,确实需要反思长期以来执行的对外来人口"经济吸纳、社会排斥"的管理政策,积极引导和吸纳外来人口融入城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不断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帮助外来人口从经济、社会、文化多层面融入当地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行政体制分割和部门利益争夺,空间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造成空间管理无序、土地资源浪费及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笔者以固原市为例,首先分析中央对空间规划改革试点的要求以及市域国土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而以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划定"三区三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城乡空间布局,建立空间管控体系,最终形成市域空间规划一张图.  相似文献   

18.
谢思全  王蒙 《城市》2010,(7):14-21
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城乡关系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国家的发展进程是否顺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科学地阐述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城乡关系,强调“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灭”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历史任务。城市与农村的不平衡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却日趋明显,因此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发轫于农村的改革,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奠定了随后的城市改革的基础,并开始动摇建国30年以牺牲农业支撑工业发展的城乡关系格局。但是,随着改革的全盘展开,长期城乡隔绝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的矛盾,在一度缓解后终因损失到业已“贵族化”的城市既得利益又出现强化趋势,这种局面已经阻滞了全局范围改革的逻辑和现实的进程。国际经验表明,城乡关系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整体目标和道路选择。改革中出现的许多困难和矛盾应该到城乡关系中去求解。  相似文献   

20.
不断提高对和谐劳动关系重要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关系调整体制,建设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个社会的劳动关系,不仅反映着一个社会的劳动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而且关系着劳动的效率和质量.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得到保障时,劳动关系才能和谐稳定,劳动质量和效率才能有效提高,才能创造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