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黑龙江某三级医院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参保老年住院患者费用变动的影响因素,为医疗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收集整理2014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住院的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住院病案首页和明细账单基本信息,通过SPSS29.0软件,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住院患者群体住院费用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天数(t=54.948,P<0.001)、年龄(t=12.911,P<0.001)、疾病类型(t=7.618,P<0.001)老龄化直接医疗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费用构成监管,稳步推进分级诊疗模式,更好利用基层医疗机构,改善服务条件、医疗服务管理和医疗资源利用,减轻患者和社会经济负担,同时继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基于不同病种的付费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儿童住院费用进行调查,了解其住院药品费用高低情况,为有效的控制药品费占住院医疗费用的比重,做到合理用药提出建议。方法对调查的儿童住院医疗费用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广东省15岁以下儿童的住院费用中,药品费占医疗费用的32.57%,人均药品费为798.16元/人,日均药品费为135.00元/天;二级医院的人均药品费和日均药品费分别为580.10元/人和113.97元/天,三级医院的分别为1016.22元/人和150.90元/天,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药品费用有差别;广州人均药品费(1660.61元/人)和日均药品费(201.47元/天)都比其他城市高。结论广东省的住院费用主要构成部分是药品费,人均费用与日均费用最大的也是药品费,必须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基层涉药机构)为公众提供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等专业技术服务,关于如何加强基层涉药机构药械监管,笔者谈点看法仅供参考。存在的问题1.基层涉药机构准入审批分散。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农村社区医疗机构不设病床  相似文献   

4.
李娟  付伟  杜光 《中国药师》2013,16(9):1403-1405
目的:了解目前湖北省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北省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进行调研,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67家医疗机构中有88.1%配备了专职临床药师,其中三级医院配备专职临床药师人数高于二级医院.本次调查的医疗机构共有141名专职临床药师,以40岁以下的主管药师为主;在开展的药学服务项目中,以处方点评(85.5%)、药师参与查房(80.4%)、药物信息服务(71.9%)和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70.2%)居多;在临床药师人员发表文章及论著方面,三级医院也明显高于二级医院.结论:湖北省临床药学工作已在各级医院开展起来,但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异.总体上优秀人才匮乏,导致高水平的临床药学工作无法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实施住院药房单剂量配发药品。方法建全机构,添置设备,配备专人;建立制度和程序,明确责任,纳入医疗常规质量控制考核;开设专栏、建立内网交流平台,把培训落到实处。结果医、药、护人员应知会用,推动单剂量配发药品工作顺利开展。结论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单剂量配发药品工作体系,对提高药剂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减少药品浪费,节约医疗资源,保证安全、合理、经济用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自我测评量表,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用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方法:结合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现状的文献及问卷调研结果,组建专家咨询团队,应用德尔菲法对测评条目进行筛选与修订,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测评指标权重,形成适用于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安全自我测评量表并开展初步测评。结果:经过3轮德尔菲法专家调研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最终形成涵盖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84个三级指标的基层用药安全自我测评量表,在23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开展了初步测评。结论:构建了一套适合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用药安全自我测评的量表,可为基层医疗机构评估用药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进军  王安珏  江启成  吴斌 《安徽医药》2012,16(10):1556-1558
目的 了解新医改试点前后基层医疗机构总体运营状况和财政补偿现状,为医疗服务价格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层随即抽样选取安徽省首批零差率销售32试点县区中的五县四区,调查基层医疗机构2009年和2010年机构收支构成和医疗服务开展情况,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新医改试点前后财政补偿大幅增长,但是基层医疗机构收支结余减少;次均医药费用明显下降,但检查费用增加、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下降.结论 适当改善地区间财政补偿的比例,调整基层医疗机构规模和技术力量,以达到"大病去医院,小病在社区"就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中要求,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为贯彻中央医改精神,加强我省信息化建设和卫生计生行业监管,应用《山西省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评估系统》[1]对全省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为医疗决策和医院管理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到目前为止,该系统覆盖了全省53所三级医院(其中三级综合医院31所)和130所二级医院。定期收集我省二级以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8,(6):843-847
目的:为探索提高基层药学人员药学服务能力的途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抽取全国9个省(区、市)的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学人员(包括药剂科主任),主管药学工作的院长/副院长、医护人员、患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7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本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 273份,回收有效问卷2 248份,有效回收率为98.9%;有效问卷中药学人员填写的有278份(包括药剂科主任填写的68份),主管药学工作的院长/副院长填写的有48份,医护人员填写的有771份,患者填写的有1 151份。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中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仅140人,占50.4%;受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药学服务项目有限,开展比例较高的是用药交待(85.7%)和用药咨询服务(84.4%),而为老年患者建立《健康服务记录卡》(19.5%)、开展慢病管理(23.4%)、在基层开展慢病相关药学知识宣传(37.7%)等项目开展比例则较低。受访医护人员对药学人员药学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一般(77.2%);受访患者对药学人员服务态度的总体满意度较高(85.5%),对其专业知识水平的总体满意度一般(78.2%);受访药学人员对药学培训内容的需求比例较高的项目依次为用药交待(74.5%)、用药咨询服务(71.9%)和提供药学信息(64.0%),而对开展慢病管理(22.3%)、生活方式指导(27.0%)等项目的培训需求比例则较低,较偏爱的药学培训形式从高到低依次为去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65.4%)、专家讲座(60.1%)和基层培训基地的进修培训(57.9%)。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药学服务项目很局限,需进一步拓展并统一服务标准;基层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药学人员药学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不高,尚需进一步提高;基层药学人员的相关药学培训仍需加强,可根据其偏爱的培训形式组织实施培训,以提升其药学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床现状展开调查,为探索老年护理服务新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各中心所辖区域经济水平划分为好、中、差三层,随机抽取8家,针对老年护理病床的服务现状,全面调查机构和辖区的一般情况、老年护理病床基本情况、资源配置以及老年护理服务需求与要求等方面。结果①所辖区域60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21.92%,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15.55%;②需要老年护理床位7782张,实际开放数为803张;③调查日当天住院患者主要经济来源是退休金,医疗保障以城镇医保和居民医保为主;④714名住院老人或其家属对居住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病床老年护理服务工作的知晓率为37.81%,而中心承担上门服务工作时间占年服务量比例平均为10.2%。结论①我区人口老龄化;②老年护理病床供需矛盾异常突出;③老年人群中医疗保险基本覆盖,70.91%的患者及其家属有"看病贵"感觉;④目前以机构护理为主、家庭护理为辅的状况阻碍了老年护理工作推进。  相似文献   

11.
<正>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某个区域内的1~2家三级医院、数家二级医院和若干社区医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联系在一起通过纵向或横向的资源整合而形成一个相互协作的医疗团体。建立医联体,形成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是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根本保障,是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温州市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老龄人口的服务状况。方法:选取温州市某社区卫生院周边4个社区共300名老年人纳入城市组调查对象,另选取温州市某乡镇卫生院周边3个村庄共300名老年人纳入乡镇组调查对象,比较两组老年人健康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调查结果、医疗服务需求调查结果以及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结果:两组老年人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入院就诊率和护理服务需求率评估结果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城市组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率、健康教育需求率显著高于乡镇组(P0.05);乡镇组老年人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环境高于城市组(P0.05);城市组老年人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收费状况、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就诊方便等满意度显著高于乡镇组(P0.05)。结论:城市老年人对医疗服务需求更多,社区卫生院医疗服务状况也更好,但仍需加强建设,而乡镇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更加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丁晓英 《中国药房》2012,(4):361-363
目的:为合理用药、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和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参考。方法:对某统筹区26家医院2011年1-6月药品使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药品费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作为指标,采用金额、DDDs、DDDc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三级医院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品种使用率为30.53%,二级医院为48.61%,一级医院为5.01%。三级医院药品费用占住院医疗费用百分比(药占比)为50.42%,二级医院为59.74%;一级医院为77.35%。作用于循环系统类和抗微生物类药品费用占较大比重。结论:该统筹区住院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品种使用率有待提高;二级医院药占比控制较好,三级和一级医院药占比偏高,应加强用药管理和指标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国家鼓励三级医疗机构依法开展疫苗临床试验,但目前开展疫苗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还是少数,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疫苗临床试验开展现状和特点,结合疫苗临床试验相关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建议三级医疗机构开展疫苗临床试验需密切关注机构资质、人员资质、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受试者招募与访视、伦理审查和标准操作规程等方面的特殊...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7,(24):3325-3328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门诊药房药品拆零分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上海市选取两个区共6家一、二级医疗卫生机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二级医院)就其药品使用情况和门诊药房药品拆零分装开展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并就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机构调查问卷6份、药剂人员调查问卷6份,均全部回收且均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015年,受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基本药物平均配备品种数分别为496.50、542.00种,平均销售药品品种数分别为530.75、1 052.00种。受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药房拆零药品品种数为10~21种,均为基本药物和甲类医保药物,拆零药品销售额为5.56~16.70万元;2家受访二级医院门诊药房拆零药品品种数分别为17、23种,大多数为基本药物和甲类医保药物,拆零药品销售额分别为13.19、158.06万元;两类受访机构拆零药品品种数占销售药品品种数的比例均不足5%,拆零药品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均不足1%。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在两类受访机构拆零药品销售额排名中均位列前5。受访机构均未在门诊药房配备自动分包机,仍主要以手工拆零方式进行药品拆零分装;有4家以定期安排拆零为主,拆零频率通常每周1~3次,辅以按需安排拆零,另有2家实行每天拆零;有5家制定了机构内部的拆零工作制度,但相关制度尚不完善。结论:上海市一、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药剂人员开展或从事拆零工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拆零药品相关说明书无法按要求提供,拆零方式仍需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老年综合征是指在老年人中出现一系列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显著缩短预期寿命的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老年综合评估是指全面关注与老年人健康和功能状态相关的所有问题,对老年患者的疾病、体能、认知、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但中国大陆多数医疗机构还未将老年综合评估列入服务范畴,本文就从老年综合征的概念、特点,老年综合评估的工具、应用及老年综合征及老年综合评估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述,强调临床医生应重视老年综合征与老年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患者的用药知识掌握情况,为促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给予指导.方法 对前来该校医院就医的380例60~80岁非住院老年患者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380例老年患者中,正在使用药物占73.95%,长期服药占65.53%;未经医师诊断自行用药占47.89%,曾服用过期或变质药物占56.32%;不知药物有不良反应占24.21%,不遵医嘱占51.84%.同时服用4~8种药物占17.63%,最多者同时服用8种,平均服用3.2种.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占79.47%.结论 亟待提高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能力,加强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教育,加强指导,帮助老人进行自我药物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患者的用药知识掌握情况,为促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给予指导。方法对前来该校医院就医的380例60~80岁非住院老年患者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380例老年患者中,正在使用药物占73.95%,长期服药占65.53%;未经医师诊断自行用药占47.89%,曾服用过期或变质药物占56.32%;不知药物有不良反应占24.21%,不遵医嘱占51.84%。同时服用4~8种药物占17.63%,最多者同时服用8种,平均服用3.2种。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占79.47%。结论亟待提高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能力,加强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教育,加强指导,帮助老人进行自我药物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安徽省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现状,为药事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和建立药师培养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全省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在线填写调研表,内容包括医院信息、药事管理组织建设、药学部门人员结构、药学部门基本情况、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制建设、药学会诊情况、药品质量管理、药品使用、药品短缺。对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收到885家医疗机构有效调研表,其中三级医疗机构62家(7.01%),二级93家(21.8%),一级81家(9.15%),基层549家(62.03%)。不同级别、性质的医疗机构之间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应以三级综合医院牵头,建立全省三级质控网络体系,逐步提高二级、一级和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水平;医院药师培养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继续教育模式,以适应新时代药学服务转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各级用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对输血指征掌握、成分血使用的熟悉程度,为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9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287名临床用血专业人员(临床医生、护士、检验技术人员等)进行临床合理用血问卷调查。结果成分输血的意识普遍被临床医务人员接受。但在临床输血指征的掌握上,不合理用血观念依旧存在。对临床常用血液制剂的认知和对输血适应证的掌握程度,三级医院略好于二级医院,医院输血科检验技术人员好于其他专业人员(P<0.05)。结论医疗机构应充分发挥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输血相关法规、输血适应证、临床输血前评价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等的培训和监督管理,发挥输血科检验技术人员的输血指导作用,供血机构应积极发挥输血前沿引导作用,协助医院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安全合理输血理论培训,同推进整体医疗用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