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是一个正在迅速老龄化的国家。据统计,2000年日本全国人口中每六个人当中有一位老年人,预计到2025年,每3.3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位老年人。因此,日本面临着老人照护人力极为短缺的情形,老年人护理问题成为日本严重的社会问题。日本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全力应对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问题,而日本产业界更抓住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机遇,致力于新技术的研发,希望能用新技术来应对社会老龄化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00-2018年、2000-2010年山东省及17地级市的人口、经济等数据为基础,运用Geoda软件、MATLAB软件,计算Moran’s I 指数、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了经济水平、医疗服务、教育水平等六个因素对17地级市老龄化指数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山东省老化系数呈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加快;老龄化指数明显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没有出现明显改变;老龄化指数存在显著空间滞后性;经济水平、社会医疗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均能显著正向影响老龄化指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城市化率的滞后因素对老龄化指数有显著的正效应;社会医疗服务水平对本地区与周边城市的老龄化指数具有显著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日本军迷:枪械狂+书虫日本是一个有悠久尚武传统的国家,在已经进入到商业社会、老龄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的今天,仍有一群人享受着对军事的爱好。日本军事迷中最常见的是两类,一类是仿真枪和军事用品迷,另一类是军事书籍和资料迷。先说枪迷们。在日本街头行走,很容易就会看到“镜炮店。或者“Gun”的招牌。虽然不像美国那样允许平民拥有各类枪支,但日本对仿真枪的管制也是较为松散的。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房间     
随着社会上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甚至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保持人们愉快的生活方式,用机械化和机器人化的系统来支持人们的日常生活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日本的老龄化问题较其它国家更为严重,所以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更大,相继推出了机器人化轮椅、病人护理机器人、病人康复机器人等。最近日本又研制成功了一种机器人房间。所谓的机器人房间不是指一个有大量机器人的房间,而是房间本身是一个机器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的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的加快,但是与之相对应的老年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工作却还在起步阶段,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和现今的老龄化社会不相适应,为了改善这一点,加强老年人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主要分析了老龄化等相关概念和老年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原则,然后针对当前长春市老年居住区景观的现状进行分析,使老年居住区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能够更加的人性化。综上所述针对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与老龄化社会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并且以成都市为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老年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与老龄化社会的适应性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国家。本文阐述了建立和完善社会老年保障体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并就当前我国社会老年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老年保障体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跨世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以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老年保障体系是解决我国老年社会问题的根本措施,只有抓住这个“根本”,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老龄社会出现的诸多社会矛盾,使我国顺利进入健康的老龄化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7.
基于老年群体的健身器材交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社会问题,中国也在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行列,然而现代信息社会正向年轻化发展。两者的矛盾不言而喻,这让老年人与现代社会脱节越来越严重。文章以老年人健身器材为研究对象,在了解老年人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老年人交互式产品的设计原则,总结老年人健身器材设计现状,并提出老年人健身器材交互设计的方法,希望对解决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进入21世纪后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大幅度的老龄人口增长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老龄化设计需求,而情感化设计则是老龄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设计思想。老龄化设计不仅关乎着老年群体,同时也影响着经济、社会、人文等多个方面。我国的老龄化增长速度、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人口基数在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虽然针对老年群体的产品屡见不鲜,但是在情感层面、人文关怀层面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却是凤毛麟角。基于这一迫切的需求,要求设计师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重新思考情感化、老龄化和产品设计这三个方面,应用设计的手段去切实解决老年人对老龄化产品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将人文关怀和心理需求作为设计的侧重点,以此来体现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区移动健康养老服务现状出发,分析了社区移动健康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社会的转型,社区养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基于此,对社区移动健康养老服务进行了思考和研究,给出了一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邵琨 《网友世界》2014,(17):225-225
日本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符合形势特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本的职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早,影响了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改进。本文通过分析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当今形势,参照我国国情,提出了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具体对策,希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能够快速、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机器人技术是全球看好的高新科学技术,也是科技部重点关注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服务机器人研究已经引起欧美各国、日本、韩国和我国的普遍重视。我国“十一·五”规划重点支持的服务机器人项目——助老助残机器人系统,正是在这种契机下,于2009年11月24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2.
分析当前国内外医疗养老管理平台的现状与不足,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提出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O2O医养结合一体化电商平台的设计方案,该平台对接老龄化社会需求,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老年人医养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养老模式的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但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存在着制度准备不足、老龄保障和服务发展滞后等薄弱环节。一种叫“智慧养老”的模式的正对传统养老方式进行一种革命,成为一条实现新兴养老模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企业信息管理师首次全国统一鉴定-考试于2004年6月6日正式举行了,这意味着整个社会已经开始意识到为企业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看看邻国日本这两年的发展,就会发现,日本政府和企业早已意识到在信息化方面与欧美之间的差距及其这一差距对日本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信息化进程,已期到2005年建成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社会,成为信息化方面的先进国家。为此,日本国会还于2000年通过了《日本高度信息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  相似文献   

15.
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养生给予了空前的关注。文章从女性与中国桃文化、桃与传统养生文化的角度,详细解析了"寿桃"出现在民间寿星图案里的多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伴随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变和产业模式的发展,各国传统工艺产业均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应对这种现实压力,文章主要分析日本传统工艺产业的现状及政、企、商协会的振兴方法和扶持对策,同时揭示日本对传统工艺传承教育的思考、方法和新方向。研究与探索的目的在于为我国传统工艺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方法,并引发学界从多维度关注传统工艺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悖论对策中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应文  周力 《计算机仿真》2003,20(10):123-125
社会悖论是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多人非合作博弈问题,但用经典对策论难以得到有意义的结果。该文应用计算机试验的方法,对一类多人重复悖论对策过程进行仿真研究,以进化对策的观点,研究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模型的各种策略法则的性能,以及对策的优化解。这个结果为社会悖论的进化对策研究及其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应用提供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智能住宅的发展。老年人生活的安全保障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通过对智能住宅中红外传感器发回的实时探测信号进行分析.得到一种有利于提取出习惯性行为的数据表格式,构建出习惯性行为的模型,并根据遗传算法的特点,对此模型进行了实现,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红燏  朱霞 《网友世界》2013,(24):49-49
社会保障历史债务,是指因我国社会保障体制转换,从没有任何积累的现收现付制过渡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所产生的养老金缺口。但未来的养老金缺口,公共养老金隐性债务,并不完全由社会保障体制转换造成,人口不断老龄化和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至今未进入养老保险体系所产生的“视同缴费”问题,也会使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冰风 《微型计算机》2011,(12):27-28
日本强震不仅从自然形态上对日本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也从产业链的某一端影响到某一领域的生态环境,乃至整个IT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