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杭州滨江庆春大厦基坑支护设计及实施情况的介绍,分析了在粉土地基中开挖深基坑时,结合周边环境情况采用土钉、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及预应力锚杆结合井点降水等不同支护形式及其组合的应用情况,工程实践表明该类型支护形式在粉土地基深基坑工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及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太仓某基坑工程采用土钉墙代替内支撑,与稀疏灌注桩组合的基坑支护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该基坑组合支护设计优化方案、主要技术措施,并对支护结构及周边位移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该支护形式合理可行,能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并对类似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志军  许利东  曹慧  王自忠 《建筑施工》2014,(12):1309-1311
随着基坑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同一个基坑根据不同的周边环境采用不同的支护形式也越来越普遍.以云南昆明市某城中村改造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重点介绍以内支撑、桩锚、局部土钉墙等多种支护形式组合的深基坑设计和施工,为今后类似组合式基坑支护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锚杆与SMW工法组合在某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州万达广场工程采用钢绞线预应力锚杆代替内支撑,与SMW工法组合的基坑支护技术.该工程采用管井降水,基坑周边上部用土钉墙支护,下部除西侧紧邻地铁隧道预应力锚杆无施工空间,选择内部型钢斜撑外,其它三侧均为SMW工法+预应力锚杆支护.详细介绍了基坑降水及组合支护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措施,并对支护结构及周边建筑沉降和位移及基坑内地下水位进行观测.结果证明,该支护形式能保证基坑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土工基础》2020,(2):127-130
山东半岛东南部广泛分布片麻岩和花岗岩,基岩埋藏较浅甚至出露,基坑工程自上而下一般分布有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强风化岩层、中~微风化岩层,具有"上土下岩"的特殊结构。依托实际工程,提出一种钢管吊脚桩支护结构型式,即上部土层为钢管混凝土桩+锚索支护结构,下部岩层为微型钢管桩+岩石锚杆支护结构的组合支护形式,此方案解决了坚硬岩层灌注桩成桩困难的问题,施工工效高,工程造价相对较低,通过单元计算和现场监测数据分析,该方案可满足基坑的变形要求,保证了基坑的稳定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某基坑工程为背景,应用Plaxis 2D有限元软件、采用土体硬化本构模型(HS)对新型桩–土–撑组合支护体系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该组合支护体系在基坑开挖时的变形规律。计算值通过与现场实测值对比分析发现:Plaxis2D能够较好地预测新型桩–土–撑组合支护体系实际基坑开挖的围护结构变形;钢管斜撑的存在改变了传统双排桩的变形规律,能够有效减小围护桩顶位移;基坑变形满足基坑安全和变形要求;该基坑支护体系无内支撑,不仅方便基坑开挖,而且不会因为临时支撑的施工和拆除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安全经济、绿色环保,可以为软土地区的深大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钉墙指以土钉支护为主,辅以其他各种措施提高土坡稳定性的复合支护形式。在闽东南基坑工程中该支护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福州某基坑为例详细介绍了土钉支护形式。文中首先根据基坑的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支护形式;其次结合支护设计方案和工程实际,采取相应的施工步骤和措施;最后介绍了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工程采用土钉墙的支护方案,既安全又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可以为粘性土基坑边坡的设计与支护提供参考。对于土钉墙在粘性土基坑中的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坑支护结构强度和变形分析与计算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工程是一个有很强时代特点的岩土工程课题,主要包括基坑围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目前经常采用的主要基坑支护形式有:水泥土搅拌桩围护(采用重力式挡墙,不加支撑)、排桩围护加内支撑(或土锚)、地下连续墙围护加内支撑(或土锚)、土钉墙支护、SMW工法等。对于各种基坑的支护形式,按受力特点可将它们分成四类:悬臂式支护结构、单(多)支点支护结构、重力式支护结构和拱状支护结构。分析与计算它们的内力、变形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种:极限平衡法、土抗力法和有限元分析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基坑内支撑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首先回顾了目前土压力与基坑侧壁水平变形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然后在水平位移-土压力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水平支撑受力、变形、基坑侧壁水平变形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同时,结合一工程算例,分析了支撑受力、支撑的位移和基槽支护形式的最初状态以及土体和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土压力作用点等诸多因素变化时的相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其与基坑的初始位移基本无关,不过随着基坑总的水平位移增加、支撑作用点位置的增加、支护结构和土体之间的摩擦角的增大等,均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同时,其与土压力作用点高度之间呈现出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朱继宁  朱安宁 《城市勘测》2004,(4):i003-i006
本文以杭州海华广场基坑支护工程为例,论述了在基坑上部采用土钉,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加锚杆的支护形式,并在基坑周边设置井点降水等措施,此种支护方案不仅造价较低,基坑稳定性好,且方便施工.可大大缩短工期,并在类似地质环境下推广。  相似文献   

11.
击入土钉具有施工简便快捷、经济等优点,在基坑支护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击入土钉设计、构造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若干问题讨论,结合实际基坑工程应用,指出了击入土钉支护注意要点及施工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措施,为类似的基坑支护工程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绍兴好望大厦半逆作法工程为工程背景,考虑软土本构关系与结构空间效应,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和ANSYS评估开挖过程中支护体系动态响应、基坑安全性以及环境影响,有效地解决了半逆作法基坑的支护结构、支撑系统及变形预测等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监测数据表明基坑安全可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陈默 《山西建筑》2012,38(11):77-78
针对基坑开挖造成周围土体扰动的问题,为保证基坑周围边坡的稳定性,采用SMW法对某软土基坑进行了设计支护,采用规范的构造要求进行设计,并完成了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完全满足规范要求,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位于复杂地层中的某基坑工程 ,开挖深度达 9 5m ,采用土钉墙作为基坑支护结构 ,当基坑开挖到淤泥土层时 ,其中一侧土钉墙发生塌滑 ,另一侧土钉墙也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在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土钉施工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上 ,研究了土钉墙产生塌滑的原因 ,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土钉墙基坑加固设计方法 ,做到既安全 ,又经济  相似文献   

15.
铁路通过不具备暗挖条件的深厚土层地区,通常采用浅埋隧道方案。当放坡开挖受限制时,基坑支护和支挡结构成为工程设计的难点。基于《欧洲岩土设计规范》土压力的规定,笔者对新型框架组合支挡结构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了理论计算模型、荷载、配筋等关键技术问题,完善了细节设计。研究表明:该结构既可解决基坑支护问题,又可作为铁路两侧支挡结构,并广泛适用于地下水丰富,放坡受限,且开挖深度较深的地区。该框架组合支挡结构整体刚度大,抗弯刚度、抗剪强度高,可有效降低悬臂高度和顶部位移。最后,结合某工程实例,说明了该新型框架组合支挡结构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深基础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三十年来 ,我国深基础工程发展很快 ,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目前事故频出 ,浪费惊人。本文根据国内外深基础工程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深基础工程中的八大问题 ,即概念设计、力学问题、计算机应用、沉降控制设计、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整体共同作用、逆筑法、深基坑支护、设备和技术创新等 ,并提出若干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深基坑开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分布形式、计算参数的选择、围护结构支撑系统的变形等问题 ,直接影响到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本文结合基坑开挖围护设计的实例 ,对围护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砂土覆盖岩溶地层基坑开挖引起地层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地层上部为松散的砂性土与粘性土沉积地层,软土层下面则存在较多的石灰岩地层,岩溶分布广泛,溶洞内含大量泥砂与岩溶水。本研究针对广州这种浅埋岩溶强烈发育的上软下硬地层的特殊性,建立了广州市花都区地铁车站工程基坑开挖的有限元模型,考虑开挖过程、围护结构和土的共同作用以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实现对开挖、支撑装拆的动态模拟,结合工程实际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围护结构的内力、变形及开挖引起的环境效应。数值模拟结果符合实际工程情况和规范要求。结果表明,土体沉降及侧向位移随开挖过程增大。开挖结束后,土体沉降与地下连续墙侧移范围均在规范的控制范围之内。说明本工程所采用的基坑开挖设计方案满足要求,很好地实现了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有效控制。所以,本文得出的结论适用于广州地区类似基坑工程的变形预测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林振德 《福建建筑》2013,(5):113-115
根据沿海某软土地层大型基坑工程的水文地质资料、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条件以及造价经济要求等,对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进行了设计,在基坑支护设计中除了考虑基坑支护本身的安全外,还考虑工程桩的选型及施工对基坑支护的影响,为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国家大剧院工程基础埋深大(最深达32.5m)、地层不均匀、地下水赋存条件复杂、承压水头高、结构荷载很不均匀,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重点对这些问题及所采取的分析评价方法和工程措施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基坑支护、施工中地下水控制、抗浮设计水位的确定、采取结构措施降低基底浮力和沉降分析5个方面内容。对大面积深基坑采取分步支护方案,用隔离、疏干和减压相结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保证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对北京市水资源供求平衡关系的分析,根据场地饱和-非饱和土的渗流分析结果,采取合理的结构措施,确定并大大降低了基底浮力,保证工程的抗浮稳定性。最后,采用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原理,比较准确地预测整个基础平面内的沉降与差异沉降的分布。通过上述分析方法及建议的工程措施,使本工程的地基基础方案得以安全、经济地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