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族与殖民—西方族际政治观念的一个思想史考察陈建秘(1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社会发展总问题”涵义商榷···························……郑昆亮(1·13)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独立建国后,围绕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主题,甩掉百年被殖民的历史遗产与独立建国的现实困境,立足国情,从政治角度促进族际整合,以组屋为平台,以“族群比例”为手段,利用转换空间位置弱化族群集体差异,强化个体差异,培育公民意识,智慧地将多民族国家治理中棘手的种族矛盾、族际冲突化解,成功地打造了国家认同,柔性地实现了民族国家建构的宏大目标.作为塑造国家认同的一种策略和手段,形成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新加坡经验”,它的意义是世界性的,这对于我国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殖民统治及其意识形态构建和固化了图西与胡图两族群之间的边界,并以种族化的方式定义了两个族群之间关系的性质。胡图与图西,由殖民时代之前拥有同一个父亲的兄弟变成了殖民时代的“优秀”的外来(alien)“含米特”种族与低劣的本地(indigenous)“班图”种族。后殖民时代,图西与胡图对彼此和自身群体的界定,也深受西方殖民统治及其种族化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族际政治及族际政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族际政治是族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它在族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并在民族国家出现以后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一种族际互动的形态,族际政治有自己的特殊本质和丰富内涵,并对民族关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族际政治并未被作为一种正常的政治形态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经常化、越来越具有影响的族际间政治互动,逐渐把族际政治凸显为一种常态化的政治形态。现实中越来越突出的族际政治现象,也强烈地呼唤着族际政治研究。因此,必须拓展民族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开展族际政治研究。  相似文献   

5.
走出西方民族主义古典理论的误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各地族际政治互动的历史经验不同 ,由此形成的族际政治理论或理念也不相同。西方民族主义古典理论所宣扬的“一个人民 ,一个国民 ,一个国家”之理念 ,是对西欧族际政治经验的片面总结 ,不合乎西欧族际政治的事实 ,更不合乎世界各地普遍是多族体国家的事实。民族主义古典理论并未如理想的那样解决了族际政治问题 ,相反却是引发族际冲突的诱因。今日各国处理族际关系的不同模式 ,是族际政治实践的当代发展 ,预示多民族国家理念必将成为族际政治思想的主流。 2 1世纪的政治学需要对多民族国家框架下的族际政治实践继续进行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失败国家"是个敏感的西方政治术语,指代运营困窘惨淡的国家。"失败国家"常伴有民族冲突滋生。"失败国家"与民族冲突之间的内在逻辑表现为统和权威乏力与族际政治动荡相伴、资源匮乏引致族际争夺、认同差异导致族际关系断裂。"失败国家"难以抑制民族冲突,民族冲突发过来又常常导致国家更加失败。  相似文献   

7.
现代民族国家中的族际政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 ,源自现代世界体系的政治建构。国家领土范围的确定性和生活在领土上的人民的非均质性 ,是族际政治存在的既定前提。探索不同种族文化集团在民族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和睦相处 ,讨论如何公正地对待各个群体和个人 ,正确处理群体之间的利益和关系 ,求同存异 ,在共同接受的价值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是族际政治的目标和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族际整合是多民族国家整合的重要议题,关乎国家认同和合法性的缔造.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以“三大差距”为表征的社会利益结构失衡,影响到多民族国家的有效整合.协调族际利益关系,是族际整合中最为根本的问题.消解多民族社会结构紧张,应在公正协调的发展逻辑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发展优先.特剐是要发挥社会政策的调控作用,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优先缩小人类发展差距,确保各民族、各阶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维护族际利益整合的公正性及建筑于其上的政治合法性,创造中国族际整合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族际政治整合是现代国家构建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运用政党吸蚋和嵌入、行政性自治和盖异性公民权三个概念分析和探讨了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的族际政治整合逻辑.中回共产党通过政党组织整合、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安排以及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基本实现了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的族际政治整合,其中基于"吸纳"和"嵌入"的政党组织整合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族际政治整合的关键所在.随着制度环境的变迁,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也面临着挑战,实现族际政治整合机制的有序更新和适应性是必然的选择,而如何在政治整合的基础上加强文化整合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族际整合的应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族际友谊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目前对族际友谊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外.笔者在阅读相关英文文献后归纳出与族际友谊相关的因素有: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认知能力;环境因素主要是班级和学校的民族成分构成,其次是同时也受社会经济状况影响的居住环境;文化因素包括民族认同、集体主义—个体主义倾向以及涵化.当前国外族际友谊研究对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研究较多,对文化因素的探讨还不系统.  相似文献   

11.
在利益分化渐趋深入特别是各民族间的利益差异越发明显的情况下,以利益竞争为核心的族际政治互动在民族自治地方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日益凸显出来,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族际政治互动过程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的,随着族际政治互动的常态化发展,这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治理族际政治互动,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相应地,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族际政治互动的积极作用,消除其负面影响,也取决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程度.  相似文献   

12.
冲突与整合是民族关系、民族与国家关系的恒常旋律.回首过去,红极一时的民族国家构建以及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激荡都给人类历史留下了民族冲突的恐怖魅影.举目现今,世人都在殷殷期冀和平,悉心守望难得的民族和解与共处.然而,不时复燃、间或新生的民族冲突总是在告诫人们:民族冲突是人类关系难以治愈的顽疾,民族差异的长期存在,往往使族性成为政治动员的工具.族群动员理论是揭示民族冲突缘何发生的西方族际政治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3.
族际通婚是研究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时异文化的认同和接受,而且客观上反映了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是我国民族政策合理有效运行的有力证明.文章通过对四个具有典型族际通婚特征的移民村落的考察,在分析当地族际通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大规模族际通婚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语境下的族际通婚与族群认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族际通婚研究是人类学、社会学有关群体关系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专题.族群认同意为族群身份的确认.从族群认同与互动方面去考察族际通婚则既体现了人类学对婚姻的关注,也表达了人类学对婚姻中的人的关怀.本研究旨在人类学的语境下从族群认同的角度对族际通婚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所有制是理解蒙古族封建社会的钥匙,学术界有私有制论和公有制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用西方法学概念去解释蒙古族的传统法律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必须从蒙古族社会游牧经济的特点出发,才可以对蒙古族的土地所有制做出科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场所,而且也是他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在新形势下,中国清真寺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从对族内的和谐上升到对族际的团结,扩展到国际闻人民的团结、互助.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首先选择了"分"的思维,深受西方"排他性"民族主义的影响,以他为首的革命党人起初希望在中国建立"排满"的汉族国家;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分裂的危机,孙中山单一民族建国的理想向现实妥协,提出带有"和"的色彩的"民族统一"、"五族一家,不分种族"的思想理路,进而最终选择了"合"的思维,"中华民族"的概念成为主导,实现了"民族国家"理想和多民族现实矛盾的调和,为中国式"民族国家"的建构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从"单一民族国家"到"多民族国家"构建的思想变化也反映了中国人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的模式转变,以及从"西方化"到"中国化"的历程。必须明确的是:在本土化过程中,既要善于吸收并借鉴西方的历史经验,但绝不能照搬,否则,就会铸成大错。  相似文献   

18.
卢旺达1994年发生的针对图西人的种族屠杀的历史根源是欧洲殖民者基于"含米特假设"的种族主义观念和制度安排。独立后胡图精英执政的第一共和国继承和强化了殖民时代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第二共和国高度集权的全控体制为种族矛盾的操纵提供了条件。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以及以图西人为主的卢旺达爱国军引发的内战成为种族屠杀的直接推动力。胡图极端势力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和利益,利用民众的恐惧不安和生存困境,借助于国家控制的宣传和武装力量,将广大民众裹挟到种族屠杀的罪恶机制之中。对卢旺达案例的剖析有助于理解民族矛盾和冲突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学术界围绕着与民族矛盾原因有关的问题展开了不少的研究 ,其中有的研究实际上已经在理论上建构了彼此不同或有一定区别的民族矛盾原因体系。主要有 :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因素、主要因素和多种原因”论 ,民族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论 ,民族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论 ,民族关系或民族问题的“诸影响因素”论 ,“国内族际冲突导源于民族国家构建和族体发展之间的矛盾过程”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裕固族的婚姻习俗、婚姻圈和择偶标准都发生了变化,族际通婚比例逐年增加;族际通婚是多种因素综合互动的结果,是一种动态的社会现象;在当前社会中,裕固族族际通婚还受到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人口分布格局、人口流动和外来移民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