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铁道部资讯     
温家宝出席京沪高速铁路通车运营仪式并考察运营情况 1 据《人民铁道》报道,6月30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南站出席京沪高速铁路通车运营仪式,并乘坐首发列车G1次考察运营情况。温家宝指出,京沪高铁工程建成通车了,但实现高铁安全、科学、有序、高效运营,充分发挥京沪高铁的效益和作用,任务还很艰巨。铁路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安全第一,切实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务院温家宝6月30日出席了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仪式,并登上首列京沪高铁列车。在北京南站举行的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仪式上,温家宝说,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对于完善现代交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们出行需求意义重大。据了解,京沪高铁是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的,也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是中国快速铁路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沿线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6月30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南站出席京沪高速铁路通车运营仪式,并乘坐首发列车G1次考察运营情况。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慰问广大铁路工作者,向京沪高速铁路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4.
2020年1月16日上午,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仪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成为"中国高铁第一股",标志着国铁企业股份制改造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陆东福出席仪式,他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京沪高铁上市为新的起点,深化铁路法治化市场化经营,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不仅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高铁建设带来的优质旅行生活,而且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高铁优质资产的溢出效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出席仪式,他向京沪高铁上市表示热烈祝贺。陆东福、应勇共同为京沪高铁鸣锣开市。  相似文献   

5.
据《人民铁道》07月20日报道2010年07月19日上午,中国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在徐州东站举行京沪高铁铺轨仪式。这是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节点,标志着京沪高铁建设已从线下工程施工转入轨道工程施工阶段。  相似文献   

6.
<正>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是当今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设计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是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集大成者。把京沪高铁打造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样板工程,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殷切希望,也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对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沪高铁公司)的高标准要求,更是京沪高铁公司加快发展的自我内在需要。管好用好京沪高铁,确保京沪高铁持续安全稳定高效运营,关乎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关乎铁路市场化改革进程,关乎中华民族的形象。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京沪高铁公司董事长吴强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京沪高铁公司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历史赋予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一批与北京相关的高速、客运专线等铁路项目将相继通车或开工建设。京沪高铁将于6月中旬开通运营,京沪间4 h将可通达。京广高铁年内将通车,通车后两地运营时间将缩至8 h。此外,1 h通达的京张城际铁路和2 h通达的京沈客运专线将年内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以下简称"京沪高铁")实现持续安全运营8周年,累计发送旅客10.3亿人次,年均增长17.9%,有效满足了广大旅客的美好出行需求,有力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水平提升。京沪高铁于2008年4月18日开工建设,201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是当时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开通运营8年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协同中国铁路北京、济南、上海局集团有限公  相似文献   

9.
宋玉芳董事长会见珠海振戎公司总经理张东泉17月5日,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玉芳会见珠海振戎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东泉,双方就业务合作事宜进行了友好交流和探讨。中国铁物副总裁申兆军、王采参加了会见。宋玉芳董事长一行参加京沪高铁通车运营仪式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满6周年,累计发送旅客突破6.3亿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年来,京沪高铁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领导下,安全持续稳定,运量逐年大幅增长,运输效率不断提高,服务周到、品牌响亮,向世人展示了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铁最新成果。京沪高铁于201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2013年2月25日通过国家验收,2016年1月8日获2015年度国  相似文献   

11.
新建铁路德大线与在建京沪高速铁路交叉,原设计方案采用德大线上跨京沪高速铁路。但根据铁道部相关通知的要求,为了减少对京沪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与京沪高铁交叉的客货共线铁路原则上应采取下穿方案。在工程投资、下穿工程措施、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养护维修等多方面对德大线改线下穿和原位下穿京沪高速铁路两个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与研究,并与原上跨方案一起对方案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比较,最终选择了原位下穿京沪高速铁路作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系统运用于京沪高速铁路,京沪CTC中心网络安全成为保障京沪高铁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CTC中心网络安全进行风险识别与分析。从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2个方面论证,总结了解决京沪CTC中心网络安全风险的途径。实践证明,采用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相结合的策略,有效规避了京沪高铁北京局CTC中心潜在的内、外网络风险,保证了系统网络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经过13万建设者3年多顽强拼搏,终于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前夕胜利地开通运营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国家有关部门、沿线各省市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建设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部署和要求,用辛勤汗水,聪明智慧,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晋中南重载铁路下穿京沪高速铁路立交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中南重载铁路与京沪高铁在山东泰安地区交叉,其上跨京沪高速铁路方案存在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风险,而下穿京沪高速铁路方案,其线路在交叉处北临大汶河,设计的路肩高程低于大汶河百年洪水位。如何使晋中南铁路设计既满足铁路防洪要求,又避免重载列车运营时的动应力对高速铁路桥墩产生不利影响,是两线立交方案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提出采用路堤式U形槽下穿京沪高速铁路的方案,解决了上述关键技术问题,使得方案顺利通过技术审查并实施,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11年6月30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自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全长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自此.曾经见证世纪沧桑,连接京沪两地的“百年之轨”,由于京沪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而揭开世界文明史上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16.
《铁道建筑》2008,(5):116
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全面开工建设。2008年4月18日上午9时05分,温家宝总理在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上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为京沪高速铁路奠基。 京沪高铁通道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七个省、直辖市,连接中国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四省三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5%,人口占全国的四分之一,GDP占全国的40%,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机车车辆工艺》2011,(2):39-39
国务院京沪高铁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确定,京沪高铁将于今年6月中旬开通。 京沪高速铁路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  相似文献   

18.
<正>9月9~10日,在"9·21"新图实施前夕,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专程到京沪高铁进行现场办公,检查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建设和"复兴号"按时速350 km运营准备工作情况。他强调,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最务实的举措和严紧细的作风,精益求精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以京沪高铁"复兴号"350 km时速运营的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成果,响应人民期盼,树立世界高铁建设运营新标杆,以铁路改革发展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文新参加现场办公并主持现场办公会。  相似文献   

19.
正自中国标准动车组命名"复兴号"并在京沪高铁成功首发以来,上海局作为全路高铁大局、客运大局,要以"复兴号"命名为契机,把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建设作为龙头工程、示范工程,创新思路举措,狠抓推进落实,着力把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打造成一条精品线、标杆线,全面提升高铁安全保障水平和运营品质效益,为打造中国高铁品牌添光彩、当先行。将京沪高铁管内区段道岔融雪装置  相似文献   

20.
将京沪高铁开通初期在市场定位、产品设计及营销策略与武广高铁在运营初期1年的策略效果进行比较,探讨了京沪高铁开通初期策略实施的初步效果。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之策,并在客流组织上如何与既有线、城际线进行协调分工进行了探讨,以期改善当前京沪高铁运营亏损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