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少腹逐瘀汤直肠灌注治疗子宫腺肌症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梅  李亚平 《北京中医》2002,21(5):292-292
子宫腺肌症是正常位置的子宫内膜向肌壁内良性侵入,伴随子宫肌层弥漫性增生。以往曾认为是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但侵入到肌壁的子宫内膜来自基底层,因此常不受孕激素的影响,并且其组织发生、病史、临床所见及治……  相似文献   

2.
子宫腺肌症(abenomyosis),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子宫内膜可以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前者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在不同部位其侵入范围和深浅或不同;后者异位内膜仅侵及某部分肌壁,形同子  相似文献   

3.
少腹逐瘀汤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症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平 《中医杂志》2003,44(1):49-49
子宫腺肌症是正常位置的子宫内膜向肌壁内良性侵入,伴随子宫肌层弥漫性增生。以往曾认为是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但侵入到肌壁的子宫内膜来自基底层,因此,常不受孕激素的影响,并且其组织发生、病史、临床所见及治疗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不同,所以不应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类型。本病多发生在35~50岁经产妇。笔者自1998~2001年对经门诊确诊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32例,采用少腹逐瘀汤直肠灌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又称内在性子官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腺肌病是由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约半数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人群发病率的1%~2%。主要发病原因与多次妊娠分娩、引产流产和上环取环时子宫壁的创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李鲁炎 《河南中医》1995,15(2):107-108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腺病12例李鲁炎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225002)主题词子宫内膜异位/中医药疗法,@子宫肌腺病/中医药疗法子宫肌腺病是妇科中的常见病之一,据报道妇科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中6~40%有子宫肌腺病。此病是由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淤法治疗子宫腺肌症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腺肌症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问质侵入子宫肌层,临床症状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笔者以活血化淤,理气止痛为主治疗子宫腺肌症10例,取得一定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鲁炎 《山西中医》1994,10(3):19-20
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初探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225002)李鲁炎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据报道[1]妇科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中6~40%有子宫腺肌病。此病是由于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失调、不孕等,目前西医对...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侵入肌层的良性病变 ,在入侵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周围可见增生的肌纤维 ,以往曾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1]。现认为其为独立的子宫疾病 ,是妇科的常见病[2 ] 。近年来 ,此病在诊断方面已取得不少进展 ,笔者结合近期文献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在标志着其与肌层分界的基底膜下生长。正常情况下 ,子宫内膜基底层有阻止内膜向肌层内生长的能力 ,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时 ,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且向肌层内扩散 ,有两种扩散方式 :1直接由内膜基底层向肌层内生长 ,异位内膜来源于基底层内膜 ,具有基底层内…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病变。临床表现多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子宫增大。笔者自1998年10月至今,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灌肛及西药丹那唑治疗本病60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所致[1]。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痛经、不孕、月经异常、性交不适以及子宫增大等,严重影响了患病妇女的身心健康,主要以丹那唑、孕三烯酮(米非司酮)或CnRH-a等治疗,但副作用大,价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肌病(AM)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我们采用动脉栓塞术配合自拟活血消癖汤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了子宫肌层,多发于育龄期妇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多及经期延长.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子宫腺肌病的中西医药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达-个高倍视野以上称为子宫腺肌病.以往认为它是内在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现认为是-种独立的疾病[1].进行性痛经,月经过多及不孕为主要临床表现,超声检查是协助诊断子宫腺肌症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准确性与技术人员培训和个人技术有很大关系[2].  相似文献   

15.
子宫腺肌病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子宫腺肌病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但并未超过子宫之外,之前名日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受卵巢激素的影响产生少量的阴道流血而发生痛经、月经失调、不孕等临床表现。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7月B超诊断36例子宫腺肌病,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其好发于30-50岁的经产妇,其发病率约为20-30%,约有50%的患者可同时合并子宫肌瘤,约有15-40%的患者可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2].既往曾称该病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将非子宫肌层的内膜异位症称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3].子宫腺肌病常会伴发痛经、月经增多、不孕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故需进行积极治疗.现回顾性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后经病理学证实的子宫腺肌病59例,将其具体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子宫腺肌病是因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至子宫肌层所致,多次刮宫是其致病原因之一,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的经产妇,约15%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经B超诊断子宫腺肌病156例,年龄在32-50岁,其中138例患者的主要症状有  相似文献   

18.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少数子宫腺肌病病灶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似肌壁间肌瘤,又称为子宫腺肌瘤[1]。子宫腺肌病和腺肌瘤是一种危害青、中年女性健康的妇科疑难病症,当被确诊为该病后,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恐慌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内膜和肌层交界的深度大于2.5 mm,并向其内弥漫性生长而引起的疾病,给广大妇女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中医将子宫腺肌病归属于"经行腹痛""月经过多""癥瘕""不孕症"等范畴,病机为瘀血内阻.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药领域研究特色之一,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从症状是体质...  相似文献   

20.
子宫腺肌症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寓肌层中,在激素的影响下伴随周围肌层细胞的代偿性肥大、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发生出血,形成弥漫性病变或局限性病变的疾病。它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达21.5%,由其引起的月经异常、痛经、不孕等典型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女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