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氯霉素泼尼松搽剂抗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方法 C57BL/6/ICR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基质组、模型组、莫米松乳膏组和氯霉素泼尼松搽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高、中、低浓度(含氯霉素20、10、5 mg/mL,泼尼松1.00、0.50、0.25 mg/mL)的氯霉素泼尼松搽剂]。采用二硝基氯苯(DNCB)丙酮溶液诱发小鼠IV型变态反应,观察耳肿胀度、胸腺/脾脏指数;以4-氨基吡啶(4-AP)诱发小鼠皮肤局部瘙痒模型,观察舔体反应次数;用磷酸组织胺的累计剂量为指标测定小鼠致痒阈。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氯霉素泼尼松搽剂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度增加(P<0.05),显著抑制胸腺指数的增加(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脾脏指数的增加(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舔体反应次数显著下降(P<0.05);各剂量组的磷酸组织胺致痒阈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基质组(P<0.05);且作用均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氯霉素泼尼松搽剂局部外用具有良好的抗Ⅳ型变态反应和止痒作用,该制剂适用于临床具有Ⅳ型变态反应特征的皮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昆明种小鼠,分为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30 d,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碳粒廓清试验,血清溶血素检测试验。结果:卡马西平对2,4-二硝基氯苯引起的小鼠右耳肿胀无明显作用。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胸腺重量明显下降(P<0.01),胸腺指数也显著下降(P<0.05)。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吞噬指数显著下降(P<0.01)。卡马西平高、中、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半数溶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卡马西平对小鼠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未见明显增强或抑制作用,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南药学》2017,(10):1387-1390
目的基于半仿生技术,探究全蝎酶解物是否能增强小鼠免疫力。方法通过小鼠迟发型反应、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NK细胞活性实验,考察其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蝎酶解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P<0.05),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中剂量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高、低剂量组,NK细胞活性高剂量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剂量组对小鼠体质量、脾脏与胸腺系数、小鼠抗体生成细胞以及小鼠血清溶血素能力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蝎酶解物具有一定的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破壁灵芝孢子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大组,高中低(0.99、0.33、0.165 g·kg-1)3个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30天灌胃给药后,对小鼠各项免疫学指标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破壁灵芝孢子粉高、中剂量组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同时高剂量组能促进小鼠NK细胞活性。结论 破壁灵芝孢子粉可增强DNFB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增强效果;同时能促进NK细胞活性,有助于增强小鼠免疫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消疹乳膏的药效作用. 方法 观察消疹乳膏高、中、低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磷酸组胺所致豚鼠致痒阈、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影响. 结果消疹乳膏高、中、低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能显著提高磷酸组胺所致豚鼠致痒阈(P<0.05或P<0.01);对DNCB诱发豚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且能下调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4水平. 结论 消疹乳膏具有抗炎、止痒及抗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研究骆驼刺茎枝粗多糖(ASSBP)对正常及衰老小鼠的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正常小鼠及腹腔注射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模型小鼠,分别测定高、中、低剂量ASSBP对小鼠脾、胸腺等脏器指数、小鼠血清中超氧岐化酶(SOD)、丙二醛(MDA)活力水平、以及对总抗氧化能力(Trolox等效抗氧化能力,TEAC)的影响,并与阳性药物香菇菌多糖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相比,ASSBP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脾、胸腺指数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ASSBP中、高剂量组小鼠脾、胸腺指数明显增高(P<0.05);阳性对照组小鼠脾、胸腺指数高于ASSBP各剂量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ASSBP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 ASSBP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TEA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ASSBP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模型+ASSBP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TEA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阳性药组相比,模型+ASSBP各剂量组小鼠血清SOD、MDA和TEA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SSBP对正常及衰老小鼠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能增强免疫活性。ASSBP中剂量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可通过调节免疫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发挥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7.
羊胎盘复方制剂对小白鼠免疫功能和缺氧耐受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山羊胎盘为主要原料配制成胎盘复方制剂,研究其对小白鼠免疫功能与缺氧耐受力的影响。方法雌性小鼠40只随机等量分成羊胎盘复方制剂高(1 g/kg.体重)、中(0.5 g/kg.体重)、低(0.1 g/kg.体重)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30 d后测定各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耳重差、中毒与缺氧的存活时间)。结果免疫功能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5),中剂量组有极显著水平(P<0.01)。小鼠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组能显著影响小鼠的脾脏指数(P<0.05)。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中只有高剂量组耳重差与对照组耳重差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缺氧耐受力试验中,除中毒存活试验的中剂量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它剂量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羊胎盘复方制剂具有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和增强机体缺氧耐受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田鹏程  黄国军 《医药导报》2008,27(10):1184-1186
目的 探讨扶正胶囊对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方法 150只小鼠分为3大组, 每大组50只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高、中、低剂量药物组. 阴性对照组给予纯化水, 阳性对照组给予15.0 mg&#8226;mL-1灵芝全粉溶液300 mg&#8226;kg-1, 高、中、低剂量药物组给予扶正胶囊内容物溶液1 320, 660, 330 g&#8226;kg-1, 各组灌胃体积均为20 mL&#8226;kg-1, qd, 连续灌胃15 d. 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DTH)、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小鼠碳廓清实验和NK细胞活性测定. 结果 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高、中剂量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足跖增厚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吸光度值(A值)差值高于阴性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表明扶正胶囊能提高小鼠细胞免疫的作用. 高剂量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溶血空斑数均高于阴性对照组, 中、低剂量药物组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不明显, 表明扶正胶囊高剂量能够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 提示扶正胶囊具有增强小鼠体液免疫的作用. 扶正胶囊高、中剂量具有增强小鼠单核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低剂量作用不明显, 各剂量具有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的作用, 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有增强作用. 结论 扶正胶囊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氯强油对小鼠渗出性皮肤病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实验小鼠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基质组、空白组,用DNCB丙酮溶液诱发小鼠渗出性皮肤病模型,以耳肿胀度、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皮损厚度为指标观察氯强油对变态反应的影响;用4-AP诱发小鼠局部瘙痒模型,以舔体反应次数为指标观察氯强油对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低剂量组予氯吡格雷75 mg,1次/d,连续3个月。高剂量组予氯吡格雷150 mg,1次/d,连续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用药1个月及3个月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恶化率、再发脑梗死率及颅内外出血率。结果 治疗1个月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入组时下降,但高剂量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治疗3个月时,低剂量组NIHSS评分与1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NIHSS评分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高剂量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程度较入组时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低剂量组神经功能恶化率、再发脑梗死率分别为11.7%、10.0%,显著高于高剂量组(5.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颅内出血率分别为5.0%及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更能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能降低再发脑梗死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氯霉素泼尼松搽剂对小鼠急性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8只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及实验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小鼠均用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建立特应性皮炎模型,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1%吡美莫司乳膏,实验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氯霉素泼尼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霉素泼尼松搽剂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4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均使用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观察组皮损处外搽氯霉素泼尼松搽剂,对照组皮损处外涂莫匹罗星软膏。结果:治疗5 d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皮损尼氏征转阴时间、干燥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氯霉素泼尼松搽剂能够加速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皮损愈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籍涛  王丽英 《中国药业》2010,19(18):27-28
目的研究辛芩口服液的抗过敏作用。方法利用动物模型进行评价。采用卵蛋白(OA)致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和豚鼠鼻黏膜过敏,测定其吸光度值(OD),观察药物过敏抑制率;采用磷酸组胺致豚鼠过敏反应,计算过敏反应的致敏阈及持续时间;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的DTH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模型,计算肿胀度与脾指数、胸腺指数,观察辛芩口服液对迟发性超敏反应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辛芩口服液能显著抑制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和豚鼠鼻黏膜过敏反应,提高豚鼠对磷酸组胺的致敏阈并缩短过敏反应的持续时间,抑制DTH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大剂量时还可增加小鼠的胸腺指数及脾指数。结论辛芩口服液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银屑灵片止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传坚  闫玉红 《中国药房》2008,19(6):409-411
目的:研究银屑灵片止痒的作用。方法:用低分子右旋糖酐-40诱导内源性组胺释放,制备瘙痒模型,观察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40后至小鼠首次搔抓所用的时间(潜伏时间)和30min内的搔抓次数。皮下注射磷酸组胺同时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染色,30min后剪下腹部蓝染皮肤测量蓝斑面积。结果:银屑灵片高、中、低剂量组较空白对照组潜伏时间显著延长,搔抓次数亦显著减少,其中银屑灵片高、中剂量组与扑尔敏未见差异;银屑灵片高剂量组较空白对照组小鼠腹部蓝染的风团面积显著减少,与扑尔敏未见差异;银屑灵片高剂量组的潜伏时间、搔抓次数、风团面积,结果均优于迪银片。结论:银屑灵片具有较好的止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蜂胶胶囊对正常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19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批,每批动物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和一个溶剂对照组。其中第一批小鼠进行脏器/体质量比值和小鼠碳廓清实验;第二批小鼠进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和血清凝血素测定(HC50)和绵羊红细胞诱导小鼠足趾增厚(DTH);第三批小鼠进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第四批小鼠进行乳酸锂脱氢酶法(LDH)测定NK细胞活性和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结果高剂量组蜂胶胶囊可提高小鼠碳廓清能力(P<0.05),增强绵羊红细胞诱导小鼠DTH能力(P<0.05),促进NK细胞活性(P<0.05)和血清凝血素的生成(P<0.05),并且能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P<0.05)和抗体生成细胞数的生成(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蜂胶胶囊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吞噬百分率P<0.05;吞噬指数P<0.05);但对免疫器官/体质量比值无明显影响。结论蜂胶胶囊对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功能有促进作用,即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菊洗剂抗过敏、止痒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并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观察0.054、0.108、0.216 g·mL^-1参菊洗剂抗过敏作用。采用右旋糖酐致小鼠全身瘙痒、磷酸组胺致豚鼠局部瘙痒2种模型,观察0.054、0.108、0.216 g·mL^-1参菊洗剂对小鼠、豚鼠瘙痒反应的影响,并测定炎症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探讨参菊洗剂止痒机制。采用0.108、0.324、0.540 g·mL^-1参菊洗剂进行小鼠口服给药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参菊洗剂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抑制DNCB所致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高剂量组能明显升高胸腺指数及脾指数,显著减少右旋糖酐引起的小鼠瘙痒发作次数和持续总时间,提高血清SOD活性(P<0.05),降低血清MDA、TNF-α水平(P<0.05),抑制磷酸组胺致豚鼠局部瘙痒,提高致痒阈。小鼠未出现中毒反应和死亡。结论:参菊洗剂外用具有抗过敏、止痒作用,其止痒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有关。小鼠口服给药基本无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痔舒息洗剂止血、止痒和抗肛周溃疡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组、痔舒息洗剂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采用小鼠断尾法测定各组止血时间;通过磷酸组胺致痒实验测定各组豚鼠的致痒阈;采用醋酸致大鼠肛周溃疡法,评定溃疡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痔舒息洗剂能缩短小鼠尾部出血时间,提高豚鼠致痒阈,对醋酸所致大鼠肛周溃疡有一定治疗作用。结论:痔舒息洗剂具有良好的止血、止痒和抗肛周溃疡功效。  相似文献   

18.
抗糜灵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糜灵 (Kangmiling ,KML)治疗宫颈糜烂的药理作用。 方法用苯酚胶浆建立大鼠宫颈糜烂模型 ,取其阴道及子宫进行病理学检查。小鼠二甲苯致炎、大鼠踝关节角叉菜胶致炎、豚鼠磷酸组胺致痒 ,观察抗糜灵的抗炎及止痒作用。结果病理学检查 ,模型组大鼠宫颈黏膜下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 ,小血管扩张 ,出现黏膜溃疡 ,治疗组上述改变不明显。抗糜灵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一定的抑杀作用 ,减少小鼠耳肿胀及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 ,提高豚鼠磷酸组胺的致痒阈。结论抗糜灵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炎、止痒作用 ,对宫颈糜烂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花生蛋白多肽对正常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BALB/c小鼠按随机原则分为4个批次,第一批进行动物进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绵羊红细胞诱导小鼠足趾增厚(DTH)和血清凝血素测定(HC50);第二批动物进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第三批脏器/体质量比值和小鼠碳廓清实验四批动物进行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乳酸脱氢酶法(LDH)测定NK细胞活性。每批动物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和一个溶剂对照组。结果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花生蛋白多肽可增强小鼠碳廓清和绵羊红细胞诱导小鼠DTH能力(P〈0.05);高剂量组花生蛋白多肽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吞噬百分率P〈0.O5;吞噬指数P〈0.05)、促进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P〈0.05)、抗体生成细胞数的生成(P〈0.05)、血清凝血素的生成∽〈O.05)和NK细胞活性(P〈0.05);但对免疫器官/体质量比值和无明显影响。结论花生蛋白多肽对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单核一巨噬细胞功能和NK功能有促进作用,即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