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鞘瘤是一种起源于有髓鞘神经的肿瘤,脊神经根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在气管内或肺实质内的极为罕见.目前文献报道多为外科手术治疗[1].我院进行了经支气管镜,联合使用高频电凝、氩气刀和冷冻治疗,成功切除患者气管内的神经鞘瘤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8岁,2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伴胸闷.6个月前,出现痰中带血,无明显发热、胸痛、盗汗.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应用螺旋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及中药治疗,疗效不佳.后因症状加重于当地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左主支气管病变".为进一步诊断及治疗入住我院.既往体键,否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大于400支/年,不嗜酒.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啸鸣音,左下肺散在湿性哕音.  相似文献   

2.
霍承瑜 《临床误诊误治》2007,20(1):43-45,F0003
女,32岁。因间断右侧胸痛伴发热2年入院。患者于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胸闷,伴发热,自测体温38℃左右,偶有咳嗽、咳黄黏痰,无午后低热、盗汗、咯血。在当地医院就诊,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此后间断发作,均经抗感染治疗好转。2个月前症状再发,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肺团块状影,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下叶内侧段外在膨出,病理活检报告为右下肺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痰培养未见结核菌生长,考虑为继发肺结核(结核球),转我院。询问病史,无子宫平滑肌瘤病史,  相似文献   

3.
一例左主支气管断裂吻合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外伤致主支气管断裂较为罕见,我科于1995年1月收治一例因车祸引起左主支气管断裂致左肺不张40天的患者,经行左主支气管袖状吻合成形术,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于1994年12月3日因乘坐拖拉机翻车,从车上坠落后,左上肢活动完全受限,胸部疼痛,呼吸困难。当地医院诊断为“胸外伤,左肩关节脱口”。给予复位及抗生素治疗。但气短、左胸壁疼痛等症状无明显减轻,30天后来我院就诊。经支气管镜检查及胸部CT检查,确诊为右脑部第1~4后肋骨骨折,左主支气管断裂并左肺不张,1995年1月9日在全麻下行开…  相似文献   

4.
以肺部感染为首发表现的皮肌炎误诊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女,47岁。主因间断咳嗽2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咳嗽,呈干咳,不伴有发热,无头晕、气短、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痛等。于某市医院就诊,行胸部X线检查示支气管炎。当地卫生所给予头孢唑啉钠、左氧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性,14岁。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血,多为成口鲜血,一天数口,量不多,无发热、盗汗、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增强CT示气管下端(近分叉处)右侧壁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肿瘤性病变。肺动脉血管造影示支气管内占位,考虑为肿瘤性病变。肿瘤标记物全套检查正常。局麻下行纤支镜活检术及全麻下电子支气管镜气道肿瘤切除术。术中见气管远端近右主支气管开口处有一个椭圆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创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3月至2009年10月诊治的27例创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气管主干完全断裂1例急诊手术.其他24 h至1周手术18例,1~2周手术6例,伤后2、6个月手术各1例.主支气管断裂均经第5肋间或肋床后外侧切口完成手术;气管主干断裂1例在颈部切口.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肺部感染,无吻合口瘘发生.3例术后出现阻塞性肺不张,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愈;1例术后3个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吻合口略狭窄.所有患者术后1~3个月复查X线胸片示肺复张良好.结论 提高认识、尽早做出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创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9岁。主因"间断心悸胸闷4月余,加重3天",于2018年5月7日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因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不适,自诉心率快,伴有胸闷,气短,持续时间数分钟至1小时不等,活动后加重,无目眩、眼花,无胸痛及肩背部放射痛,无头痛、呕吐及视物模糊,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心电图示: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胸片示:心肺膈未见异常。给予控制心室率治疗(具体药物  相似文献   

8.
主支气管肿瘤切除手术非常罕见 ,在我院尚属首例。我院于 1999年 8月 4日成功地为 1名主支气管肿瘤患者施行了主支气管肿瘤切除、气管端端吻合术 ,患者现已痊愈出院。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 ,12岁 ,诊断为主支气管肿瘤伴双下肺阻塞性肺炎。患者于 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费力 ,伴喘鸣音、胸闷 ,时有咳嗽咳痰及低热 ,但无咳血。行胸部CT检查示主支气管内结节样肿物 ,大小约 3cm× 1.2cm ,向管内生长至管腔明显狭窄。2 手术前准备2 .1 术前讨论 手术室护士、麻醉科医生和手术医生进行术前讨论 ,…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男,42岁。因间断胸闷、气短14个月入院。患者14个月前突发胸闷、气短,自服速效救心丸症状无缓解。结核菌素试验(±),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脏超声示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抽出淡红色液体320ml,考虑为结核性心包炎,给予抗结核治疗。12个月前症状加重,胸部CT检查示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右心房轻度扩大,心包有极少量积液;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左下肺叶外基底段支气管内膜结核?行左侧胸腔穿刺抽出草黄色积液300ml,查抗结核抗体弱阳性,未见瘤细胞。继续予抗结核治疗,症状略缓解。6个…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2岁,因“胸痛、咳嗽、喘憋10个月”,以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polychondritis,RP)于2008年5月收入我院。患者于10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伴咳嗽、咯少量痰、发热,9个月前开始出现胸闷、呼吸费力,以呼气时较明显,进行性加重,7个月前鼻鞍处出现疼痛,腰骶部及双下肢关节隐痛,于当地医院气管镜检查示气管黏膜呈鹅卵石样改变,宫腔明显狭窄,右肺不张,右中叶支气管截断,右侧少量胸腔积液。给予抗炎抗结核治疗2周后效果不佳,于外院就诊,气道三维重建示:气管及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考虑为“复发性多软骨炎”,给予激素治疗后症状改善。3d前患者憋气加重,无法耐受轻度活动,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入院后给予行气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并予抗炎平喘化痰雾化吸入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平稳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期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35例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特点,总结临床经验。结果:35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痰血、咳血、气急、胸闷、胸痛、发热等。13例(37.1%)患者早期误诊。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3例行术后放疗。术后31例完成随访的患者中,26例存活,5例死亡,无瘤生存时间平均为(34±16.2)个月(16~4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50个月(16~138个月)。结论: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应及早行气管镜和胸部CT检查;确诊后积极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李勇  李拥军  张辉  王梅  高万峰  宋达 《临床荟萃》2008,23(14):1037-1037
患者,男,52岁。主因胸闷、气短1年,双下肢水肿4个月于2008年3月18日入院。患者缘于1年前开始出现劳累后胸闷、气短,不伴有咳嗽、咳痰、晕厥等症状,曾到多家医院就诊,查心脏超声提示心室壁增厚而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经给予针对性治疗后症状无缓解。4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在  相似文献   

13.
【病例】 男 ,6岁。2个月前因咳嗽、发热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 ,抗感染治疗症状不见好转 ,转我院就诊。查体 :患儿间断咳嗽 ,呼吸略急促 ,听诊右下肺呼吸音低 ,X线胸片示右下肺局限性炎症 ,异物史不详。诊断 :气管异物。行支气管镜检查 ,发现右下叶支气管口有堵塞物 ,遂钳取 ,感觉质脆易出血 ,未能确定异物种类。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 ,症状无明显缓解 ,且出现胸痛。 1周后第 2次支气管镜检查 ,发现同样部位又有新生物堵塞 ,再次钳取 ,但未刷检及活检。经对症治疗症状仍未缓解 ,复查 X线胸片仍示右下肺炎。第 3次支气管镜检查 ,取活组织送…  相似文献   

14.
张萍  聂红峰  孙武装 《临床荟萃》2012,27(7):634-634,638
例1,男,50岁,主因胸闷、气短15个月于2005年5月25日入院。患者胸闷、气短,活动后为著,伴喉中喘鸣,伴咳嗽、咳白痰,无发热、胸痛、咯血。胸片未见异常。当地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间断给予激素、支气管舒张剂及抗生素等治疗。上述治疗有效,但胸闷、气短不能完全缓解,运动耐量进行性下降。入院查体:体温,呼吸次/,不吸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肿瘤的麻醉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本组10例中采用气管节段性切除术4例,支气管纤维镜下电切及烧灼2例,气管楔形切除2例。隆突半切除重建2例。上段气管肿瘤麻醉先行气管切开插管,中下段气管肿瘤及隆突手术病人先经口(鼻)气管插管麻醉,开胸后切开气管或右(左)主支气管再插管。【结果]10例均治疗成功,9例随访4个月至8年,3例分别于5、11、18个月后死亡,余6例存活。【结论】怀疑气管肿瘤病人需早期行CT及支纤镜检查,气管癌手术的麻醉及手术方式因人而异。气管节段性切除长度最好控制在5cm以内。行左(右)主支气管插管是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对于低度恶性的气管小肿瘤支纤镜下电切及烧灼加术后放疗是一种打击小,效果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因"咳嗽咳痰,偶痰中带血20余天"来我院就诊。病程中无发热、无胸闷气短,偶有胸痛。患者既往无肿瘤病史及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入院后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平扫示右肺上叶见类圆形巨大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5.2cm×5.6cm×6.4cm,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右肺上叶支气管受压,肺门及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头颅CT检查示中枢神经系统未见异常。气管镜刷片病理示:灌洗液未见癌细胞。临床结合胸部CT考虑"右肺上叶肿瘤",予右肺上叶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2岁,因"左侧胸闷、胸痛1个月余加重1周"于2006年12月4日收住入院.患者于2006年10月30日训练劳累后,出现胸闷不适,以左侧为重,伴阵发性咳嗽,咳血性黏痰,测体温37畅5℃,逐渐出现左侧胸痛,在单位卫生队给予对症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效果不佳,2006年11月初就诊于解放军某医院,查胸部CT示:左上肺占位;左上肺气肿.肺部增强扫描示:左肺上叶良性占位可能性大,肿瘤待排;左肺上叶气肿.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男,51岁。因咳嗽、发热伴气短反复发作4年,咯血20 d入院。上述症状每年发作2或3次,当地医院予抗感染治疗后可缓解。近20 d出现咯血,为明确诊断来我院。查体:气管左偏,左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及胸部CT扫描示左肺不张、实变。支气管镜检查示左支气管有一圆形肿物,表面光滑。行左肺切除术,术中见肺与胸壁胼胝样粘连,肺组织实变,无功能,切  相似文献   

19.
女,56岁。主因左侧胸闷半个月入院。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闷,夜间及平卧位加重。无胸痛、咯血、咳嗽及呼吸困难。查体:左肺上叶叩浊音,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性哕音。X线胸片:左肺上叶肺不张。16层螺旋CT:左上叶支气管肿物伴左肺上叶肺不张。支气管镜检查:左主支气管通畅,粘膜光滑,无充血水肿;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处可见肿物阻塞,表面光滑,呈暗紫色,周边见血性渗出,部分阻塞左下叶支气管开口。怀疑血管瘤,未作活检。临床诊断:左肺上叶支气管腔内肿物,左肺上叶肺不张;不除外血管瘤。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为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秦军  高媛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10):758-759
【病例】 女 ,2 1岁。因反复咳嗽 2个月就诊。曾在多家医院多次行X线胸片、胸部CT及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 ,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予抗感染并止咳、化痰治疗 ,效果差。来我院行肺功能检查发现患者呼吸道阻力明显增高 ,考虑支气管哮喘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 ,即予平喘药并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10天后患者咳嗽症状明显加重 ,再次就诊。查体无阳性体征 ,肺部听诊未闻及哮鸣音。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 :气管、主支气管及各段支气管黏膜均可见多个黄白色小结节 ,局部有白苔样增厚及干酪样坏死物。活检病理证实为支气管内膜结核 ,予异烟肼、利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