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生铁是冶金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料和产品,而生铁中锰、硅元素含量是生铁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传统的锰、硅含量分析方法[1-2],分析周期长,操作繁琐。本文采用稀硫酸溶解试样, ICP-AES法同时测定锰、硅,结果令人满意,适用于日常分析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控制标样分析。1实验部分1·1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添加微量稀土钇和硅对银合金物理性能的影响.微量硅元素的加入改善了银合金的铸造性,细化了合金组织,显著提高铸态合金的硬度.稀土元素钇的加入细化了银合金组织,在银中加入钇,实现固溶强化.含量为0.03%的添加量在实验中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合金结构钢板表面的花斑缺陷,分析了花斑成分及形成原因,对加热工艺、轧钢工艺、钢种成分对花斑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降低加热温度、提高终轧温度、降低钢坯成分中硅元素含量等工艺优化方法,有效控制了花斑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甘肃冶金》2020,(4):36-37
针对硫系易切削钢1215冶炼过程中硅元素含量控制、硫元素收得率控制、钢水氧含量控制及浇铸过程中铸坯裂纹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制定了相关攻关方案。  相似文献   

5.
16Cr20Ni14Si2属于经典耐热钢牌号,标准中碳、锰、硅控制范围较宽,元素含量的高低对钢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为了了解碳、锰、硅元素等对16Cr20Ni14Si2耐热钢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碳、锰、硅含量试验钢的力学性能比较,以及Thermal-Calc析出相计算与比较,初步了解这些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数据表明,700℃以下拉伸时,碳、锰、硅元素的含量对16Cr20Ni14Si2耐热钢高温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烧结矿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对高炉炉渣产量以及冶炼能耗有重要影响,因此探索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烧结矿中硅元素含量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拟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对30个烧结矿实际样品进行快速分析,收集其190~300 nm范围的光谱信号,先建立特征线(Si 288.16 nm)的标准曲线,分析特征线信号强度与元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再以不同数量的特征作为输入,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分析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法预测性能较差,相关系数为0.230 9;以55个特征建立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出现了过拟合现象,无法满足检测需求;以5个特征建立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3个模型中最优,针对测试集,相关系数为0.886 3,均方根误差为0.209 0,相对误差为1.42%。此外,随着特征数的减少,模型平均训练时间从11.9 s缩短至0.3 s。LIBS技术结合神经网络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烧结矿中硅元素的含量,将为冶金过程快速调整配料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沈忱  太井超  殷宏 《天津冶金》2012,(1):35-37,46
对ARL-4460型直读光谱仪测定生铁中硅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评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及其组成分量进行分析与计算。计算结果得出生铁中硅元素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012%,扩展不确定度为0.024%。由评定结果可以看出,工作曲线的变动性分量是影响合成不确定度的最重要因素,工作曲线的变动性分量同时也受到未知样品浓度及测量次数的影响。在测量条件与评定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此次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可直接应用于日常测定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荀红斌 《山西冶金》2004,27(2):48-48,54
主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讨硫酸亚铁铵浓度的变化对钢中硅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低碳钢板材生产过程复杂,为此提出低碳钢板材生产工艺及板形控制研究。首先对低碳钢板材成分中碳元素、锰元素、磷元素、硫元素、硅元素、酸溶铝、钛元素、氮元素等化学元素含量进行了设计,然后利用RH炉对钢坯进行熔炼加热,最后对钢液进行冷却轧制,实现低碳钢板材生产。通过对冷轧过程中板材下压量、轧制时间、轧制速率的严格控制,实现了低碳钢板材板形控制。  相似文献   

10.
脱碳退火时间是决定Fe-3%Si钢表面内氧化行为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继而影响着后续渗氮及二次再结晶工艺。在1 103K的退火温度及N2+H2+H2O的退火气氛下进行了脱碳退火实验,研究了退火时间对Fe-3%Si钢表面氧化行为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及辉光放电质谱仪观察了Fe-3%Si钢表面氧化层的演变过程,分析了氧化层内硅、氧含量分布趋势,建立了氧化层结构与氧化物含量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脱碳退火后,Fe-3%Si钢表面氧化物由二氧化硅和铁橄榄石组成。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内氧化层增厚,硅元素在内氧化层中的富集程度增加。当硅钢表面氧化深度相同时,氧化物含量随退火时间的增加而增多。  相似文献   

11.
鲁平 《铁合金》1999,31(6):6-8
介绍了对高硅锰硅合金进行炉外还原脱磷的原理及方法。结果表明,使用CaSiCaF2CaO作脱磷剂,采用倒包法和喷吹法高硅锰硅合金的平均脱磷率分别为3154%和4132%。脱磷同时,也降低了合金中碳含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煤系高岭土电热法生产铝硅合金的节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生 《铁合金》2009,40(2):32-35
利用煤系高岭土、烟煤和黏结剂经球团处理后,在大型矿热炉中直接电热还原生产高硅铝硅合金,进而用纯铝稀释成各种牌号的铸造、压铸铝硅合金,是目前唯一区别于利用电解铝、金属硅掺兑生产铝硅合金的工业化技术。同时从节能方面阐述了电热一步法直接从矿石中获取有用金属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炉外法生产铌铁过程中碳元素和硅元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践证明,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中的杂质含量,合理控制配铝系数,用铝热还原法生产低硅低碳铌铁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朱万军  区铁  李光强  王春锋  沈继胜 《炼钢》2012,28(2):48-51,64
为减少低碳低硅钢冶炼过程增硅,通过工业试验对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CSP流程精炼过程硅含量控制作了分析。结果发现:钢水增硅主要发生在LF精炼过程,除转炉下渣量和钢水AlS含量外,钙处理工艺也是影响钢水增硅的重要因素。热力学计算也表明:精炼结束时钢水中AlS与渣中SiO2反应未达到平衡,增硅还会继续进行;钢水中钙对渣中SiO2的还原能力远大于AlS;通过调整精炼渣中SiO2含量,可减缓钢水增硅。  相似文献   

15.
苏家健  顾阳 《铁合金》2005,36(4):31-35
介绍了微碳铬铁炉前快速测硅仪的原理和仪表的组成,包括测硅探头(传感器)、V/F转换、温度控制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对控制算法及数据处理技术也作了一定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硅钢中磷的分析条件。试样用硝酸溶解,以氢氟酸加热挥发除去硅,控制酸度在0.8 mol/L~1.6 mol/L范围内显色,采用加硫脲还原Fe3+离子,增加磷钼蓝的稳定性,对干扰离子进行掩蔽实验,以试验方法绘制工作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 6。该方法用于硅钢标准样品中磷的测定,分析结果相对标准偏差(n=6)为1.36%~2.75%。  相似文献   

17.
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建立了高炉铁水w(Si)的模糊控制预报模型,用某厂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检验得到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8.
工业硅电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海霞 《铁合金》2005,36(3):40-43
介绍了工业硅电炉烟气的产生,电炉烟气和烟尘的特性。工业硅电炉烟气除尘系统常见流程,除尘系统的控制,系统中的主要设备空气冷却器、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的性能及选择方法。并对粉尘加密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选用钙系脱磷剂、CaO—CaF2渣,对锰硅铁合金进行沉淀脱磷,着重研究脱磷剂加入量和锰硅铁合金中硅含量增量对脱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脱磷剂加入量由2.5%增加到7.5%时,脱磷效果增加5.56%,而合金中硅含量由19%增加到25%时,脱磷效果将至少增加23.22%,说明锰硅合金中硅含量增加对脱磷效果的作用远大于单一增加脱磷剂的作用。合金熔体中硅含量的增加降低了氧势,同时提高了磷的活度,这将有助于脱磷剂中的钙以Ca2P3而非CaO形式进入渣中;此外,采用沉淀脱磷工艺的锰硅合金熔体中碳含量也有明显下降,有利于中、低碳锰铁生产中碳含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高铁低硅高强度烧结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生产高铁低硅烧结矿的发展情况,并通过试验提出了武钢生产高铁低硅高强度优质烧结矿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