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制造质量及管理不完善等原因,不同性质的发电机事故时有发生,给电厂和电网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提高现有发电机监测系统对转子接地故障的识别能力,同时给出故障危险程度的信息,提出一种新的发电机转子接地故障检测原理,并开发出相应的“发电机转子接地故障监测装置”。该装置能够在线监测发电机转子绕组的绝缘情况,判断发电机转子绕组是否发生一点接地故障和两点接地故障,确定故障位置,并能够直观地显示故障的危险程度,同时给出发电机跳闸的判据,现场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上海漕泾热电燃机发电机频繁启停,易引起转子匝间断路故障,引起绝缘损坏,严重危害机组运行的问题。论证了开展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工作的必要性,并对监测系统进行分析说明,研究结果表明,燃机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监测系统有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效果显著,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的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现有发电机监测系统对转子接地故障的识别能力,研究了一种新的基于切换采样原理的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并开发出相应的微机保护装置,该装置能实时监测发电机转子绕组的绝缘情况,判断转子绕组是否发生接地故障,确定故障位置,且灵敏度较高。该装置已投入现场试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现有发电机监测系统对转子接地故障的识别能力,研究了一种新的基于切换采样原理的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并开发出相应的微机保护装置,该装置能实时监测发电机转子绕组的绝缘情况,判断转子绕组是否发生接地故障,确定故障位置,且灵敏度较高.该装置已投入现场试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核电厂TBB-1000-2Y3型发电机转子绝缘低的缺陷,通过对发电机启停过程转子绝缘的监测,结合大修期间发电机转子解体检查的情况,确认故障根本原因是发电机转子端部通风结构设计不合理,而机组密封油系统控制不良、制造期间工艺控制不严是促成因素;同时通过机组运行期间相关参数的分析,逐步优化了发电机大修项目.  相似文献   

6.
针对三峡电源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在初期运行中频频出现发电机转子绝缘降低的故障,分析了电源电站机组发电机转子绝缘降低的原因,介绍了技术改进的措施,总结了处理机组发电机转子绝缘降低故障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射频监测仪     
射频监测仪用于在线监测发电机内部由于定子绕组绝缘损坏、铜导体疲劳破裂、转子系统绝缘老化等引起的电弧故障,通过电弧在发电机中性线引线上所造成的射频电流及频率特征的检测和识别,该装置能在电弧发展成大的事故之前对异常现象及早探测和报警。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大型发电机转子振动导致线圈绝缘损坏和匝问短路的问题。指出线圈的匝问短路会引起磁场的不平衡,从而导致转子的机械振动,促使线圈匝间短路故障的加重。这种恶性循环,使发电机无法达到额定输出功率,甚至还会导致转子烧毁和突然强迫停机。还介绍了现有在线或离线监测的缺点,灵敏度不高和要求必须调节发电机负载才能进行检测。以及新开发的自动监测诊断系统。真机应用结果证明,新型系统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是发电机转子常见故障之一。探测线圈法是监测转子绕组绝缘状况的常用方法。本文结合某台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实际案例,表明了在因转子绕组变形导致的转子动态匝间短路故障诊断中,探测线圈法相较于其他测试方法具有可靠性高的优势。同时,探测线圈法存在安装条件苛刻、安装位置要求高、增加检修工序等缺点。通过综合比较,探测线圈法在发电机转子绝缘状况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俭君  钱昌东 《东方电机》2003,31(2):99-102
本文介绍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动态匝间短路故障监测系统的硬件、软件组成及监测系统的分析原理,通过数值定量化分析方法,正确评价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绝缘情况,采用屏幕信息(波形和数值)显示,直观地为用户提供运行依据和维修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重复脉冲(RSO)法在发电机转子一点接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在现场利用实际的转子进行了短路模拟试验,利用RSO试验仪测试得到不同位置短路时的电压响应波形和特征波形,同时,分析了不同激励条件下的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RSO法适用于发电机转子绕组一点接地故障的检测与定位,试验时激励波形应选择锯齿波,而且通过特征波形的电压幅值和电压偏差率,可以快速判断转子绝缘是属于接地故障还是匝间短路故障,为现场分析转子绝缘的故障类型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2.
游哲锐 《电机与控制应用》2017,44(6):101-103, 119
船用发电机的转子绕组因通过电压低、电流小、结构比定子简单等原因,在日常电机制造及检验过程中,匝间绝缘的监测容易忽视,而且IEC 60034以及IEC 60092等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的标准中也没有对此提出明确要求。但是,基于对产品质量及性能的可靠性保障,转子匝间耐压测试是有必要的,特别对高压电机产品的转子匝间绝缘监测,以验证匝间绝缘对陡峭前沿的操作过电压的承受能力。以制造厂进行的高压发电机转子匝间试验为例,介绍了测试方法、故障现象及异常分析三部分内容,包含了以脉冲波形判断发电机转子部分的绝缘异常,以及制造过程中接地电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发电机转子接地故障诊断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状态下,发电机转子绕组的试验项目主要是测量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绝缘电阻及交流耐压等.而在接地故障状态下,由于转子已在膛内,需进行较准确的定位检查试验.本文结合故障一例,介绍了诊断故障的试验方法.发电机转子常见的故障是一点接地故障,是指绕组回路某一点或者某一部分失去绝缘性能,即绕组导电部分与转轴间的绝缘电阻达到零值或保持低电阻接触.正常运行状态下,发电机转子绕组对地之间有一定的绝缘电阻与分布电容,其绝缘电阻一般大于1 MΩ.发生一点接地后由于此时未形成电流回路,对发电机运行尚无直接影响,但是,如在励磁回路中出现第2个接地点时,将形成二点接地故障,严重危害发电机的安全运行.因此,国内发电机保护一般都装设转子一点接地发信号,转子二点接地保护动作于跳闸.发电机转子一点接地后应尽量转移负荷,安排停机检修.  相似文献   

14.
曹锦利 《电工技术》2024,(3):180-182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越来越庞大且复杂。目前仅依靠人工检测发电机转子绕组绝缘电阻的方式耗时耗力,越来越无法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为此提出了同步发电机的转子绝缘监察方法,该方法可自动计算出发电机转子绕组的接地电阻,能够用于非在线监测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接地电阻。阐述了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转子接地的发生及其危害性,并给出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提出了转子在运行中的监视方法。该方法能够节省大量人工测量和计算的劳动强度,对确保发电机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水电厂3号发电机转子回路一点接地现象进行检查和试验,认为系转子线圈松动绝缘磨损、部分线圈油渗透、油污吸附尘埃引起转子绝缘降低所致。经处理,消除了发电机的接地故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四川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某600MW氢冷发电机转子故障情况,分析了该型号发电机在运行及检修中出现转子滑环碳刷电流不均匀,转子绕组匝间短路,转子护环内绝缘块脱落,转子气密试验不合格等故障的原因,并对其分别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和防护措施,对同类型发电机转子故障处理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运行中的汽轮发电机往往由于转子局部绝缘破损而发生转子接地故障。一般接地故障可分为稳定性接地和不稳定性接地二种;按接地故障的严重程度,又可分为直接接地(又称金属性接地)和不完全接地(又称高阻接地)。所谓稳定的金属性接地,系指转子导电部分与转子铁芯直接联通,用绝缘摇表测出的转子绕组对铁芯的绝缘电阻值为零。稳定性接地与发电机的转速和转子温度等关系不大。所谓不稳定性接地,系指转子导电部分与转子铁芯不稳定的联通,当发电机运行参数改变时,它时而接通,时而不接通,因而不稳定性接地与发电机的转速和转子温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谭润源 《电世界》2007,48(4):34-34
1 故障现象 2004年3月9日16时,我厂的3号发电机(双水内冷的.125MW机组)正常运行。运行值班人员在例行检查时,发现发电机转子绝缘监测装置的正极对发电机轴电压为60V,负极对发电机轴电压为120V,两者相差较大。正常情况下,发电机励磁电压为190V,正极对轴和负极对轴的电压相差很小,大约都是90V。从现象上看很有可能是发电机转子(正极)发生了一点接地故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在线监测装置PDA-Ⅳ在鲁布革发电厂的应用,介绍了PDA-Ⅳ的检测特性、数值判断标准及对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状况评估的分析方法.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对故障部位及其严重程度,故障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根据诊断结果对发电机定子绕组实施状态检修.  相似文献   

20.
沈波  郗常骥 《中国电力》1998,31(3):18-22
元宝山发电厂1号汽轮发电机(法国CEM公司制造,313MW)转子线圈,发生严重的匝间短路故障,为彻底消除这一故障,在现场完成了转子全换绝缘处理。文中论述了匝间短路故障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案、新工艺的采用及关键工艺的实施等。运行实践表明,这次发电机转子全换绝缘处理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