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Milligan—Morgan(MM)术治疗重度内痔对肛门功能的远期影响,回顾2004年5月至2007年4月96例重度内痔患者资料,其中42例采用PPH治疗(PPH组),54例采用MM术治疗(MM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远期肛门功能。结果显示,PPH组肛门闭合、控便及感觉功能异常患者少于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PH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年肛门闭合、控便及感觉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组术后3年存在肛门闭合、控便及感觉功能异常的患者多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PPH治疗重度内痔对远期肛门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观察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提高微创手术的有效率及治愈率.方法 采用:①PPH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联合应用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治疗组)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对照组)进行手术效果比较;②对两组病例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术后水肿、排便障碍、尿潴留、肛门潮湿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外观良好,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精细控便障碍等后遗症,复发少.结论 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既不损伤肛门括约功能,又能保持良好肛门外观,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分段切除整形联合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分段切除整形联合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期间华西医院收治的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行分段切剥闭合整形联合PPH,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术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6 d,伤口愈合平均时间11.9 d;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5.8%(7/120).术后3 d的疼痛平均积分:术后第1天5.3分(1~8分),第2天3.6分(2~9分),第3天2.2分(1~8分).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出现便血3例,脱出1例,肛门皮赘或异物感1例.对术后12个月时的肛门功能、肛门狭窄或紧缩感进行评价,无一例异常.结论 分段切除整形联合PPH能更好地处理环状混合痔,在彻底清除病灶同时,修复和重建肛门及肛管,保护其大小和功能,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外剥内扎加括约肌切断术与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功能损伤情况,将90例环状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外剥内扎加括约肌切断术)和对照组(单纯外剥内扎术)各45例,并对患者术后肛门感觉、肛门闭合及控便功能进行测试,以4级评分标准评分。结果显示,随访6个月至1年,90例均一次性手术治愈,两组疗效及创口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肛门感觉、肛门闭合、控便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无大出血、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治疗组术后创口疼痛、创缘水肿、残留皮赘、肛门狭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肛门功能损伤小,肛门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PPH联合外痔分段环切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分析行PPH联合外痔分段环切缝合术治疗的重度混合痔(试验组,83例)和单纯行PPH治疗的Ⅱ、Ⅲ期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对照组,61例)患者资料,并对术后水肿、出血、疼痛、尿潴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肛门创口渗血、疼痛、尿潴留、肛门狭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试验组水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O.05。结果表明,PPH联合外痔分段环切缝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能够达到单纯行PPH治疗Ⅱ、Ⅲ期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的疗效,且并发症能够控制在理想范围,疗效满意。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传统PPH的适用范围,可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PH与改良分段结扎术治疗Ⅲ、Ⅳ度痔合并肛裂、肛乳头肥大、肛周皮赘、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具有肛门合并症的Ⅲ、Ⅳ度痔患者在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PPH组54例,改良分段结扎组54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肛门水肿、手术费用、愈合时间、手术满意度、术后1个月、6个月肛门镜检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结果.结果 (1)术后8 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PPH组3.3(2~5),改良分段结扎组5.6(4~7),P<0.05,术后24 h肛门静息时VAS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排便疼痛(VAS)评分PPH组优于改良分段结扎组.(2)肛门水肿PPH组0例,改良分段结扎组4例,P<0.05.(3)愈合时间PPH组10~18 d,改良分段结扎组15~25 d,P<0.05.(4)手术费用PPH组(6120±238)元,改良分段结扎组(2830±180)元,P<0.05.(5)1个月、6个月两次肛镜检查PPH组在吻合口近或远侧有隆起增生的肛垫组织6例,改良分段结扎组1例,两组均无症状与不适.(6)满意度调查PPH组95%,改良分段结扎组92%,P>0.05.结论 PPH术与改良分段结扎术两者均为有效治疗有肛门合并症的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肛门水肿、愈合时间3个方面PPH术优于改良分段结扎术,手术费用少、远期并发症少、肛门外观平整是改良分段结扎术的优点.根据随访结果,PPH术后有明显改善便秘的症状,因此,对于内痔为主伴有便秘和肥胖的患者PPH术较好;外痔多于内痔、有陈旧性肛裂、肛门狭窄、肛乳头肥大等良性合并症的患者,改良分段结扎术较好.  相似文献   

7.
PPH术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3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对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痔环切吻合器(强生PPH03)对32例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施行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21min,平均住院时间6d。术后尿潴留15例,术后止痛19例,术后无大出血、感染、肛门失禁及肛门狭窄,无肛缘水肿。结论:PPH术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段齿形结扎皮桥整形加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环状混合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分段齿形结扎皮桥整形加内括约肌侧切术和传统的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疗程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齿形结扎皮桥整形加括约肌侧切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术式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疗程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复发率少、肛门外观美观等优点,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为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环状混合痔患者136例,随机分为TST组和PPH组,每组各6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外痔切口数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术后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住院时间、术后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患者手术时间、外痔切口数量、术后疼痛方面优于TST组,TST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优于PPH(P0.05)。结论 TST治疗环状混合痔无吻合口狭窄的风险,但手术时间比PPH长,术后疼痛比PPH明显,因而不具有优势。PPH有吻合口狭窄的风险,与TST比较,更适合于环状混合痔。  相似文献   

10.
对比单纯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PPH联合外痔切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纯PPH治疗;2014年8月—2015年7月对7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行PPH联合外痔切剥术,为试验组。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 d试验组疼痛评分(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0 d试验组肛门瘙痒发生率(9.72%)、肛门潮湿发生率(12.5%)、肛门坠胀发生率(15.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试验组1例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试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996,P=0.014)。PPH联合外痔切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剪口结扎结合PPH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剪口结扎结合PPH组、剪口结扎组及PPH组,每组各100例,分别采用剪口结扎结合PPH、剪口结扎、PPH治疗。观察术后直肠阴道瘘、直肠尿道瘘、术后大出血、急性尿潴留以及肛门狭窄、肛门失禁情况,直肠肛管测压对肛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均没有发生直肠阴道瘘和直肠尿道瘘,剪口结扎结合PPH组在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和术后大出血方面均明显低于剪口结扎组(P〈0.01),在肛门狭窄、肛门失禁方面低于PPH组(P〈0.05),直肠肛管测压均优于剪口结扎组(P〈0.01)和PPH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急性尿潴留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术式治疗混合痔能很好地保护肛垫组织,保持肛管正常的解剖结构,不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观察PPH联合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PPH联合LigaSure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PPH联合超声刀痔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探讨分段结扎加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有效性,我们对17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分段结扎括约肌松解术治疗,并进行了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本组患者近期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20~51d,平均30.4d。5年随访结果示,分段结扎加括约肌松解术后不损伤肛门功能,肛门外形美观,术后不复发。结果表明,分段结扎加括约肌松解术是一种根治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简便、有效、可行的特色疗法。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PPH加外痔剥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及安全性,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PPH加外痔剥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术后肛周疼痛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肛缘水肿、肛门狭窄及术后出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采用PPH加外痔剥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急性环状嵌顿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急性环状嵌顿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PH组46例、剥扎组43例,PPH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剥扎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PPH组术后24h疼痛指数及术后排便疼痛指数低于剥扎组(P〈0.05),两组肛门坠胀、伤口出血、肛门控便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水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PPH组优于剥扎组(P〈0.05),术后尿潴留、费用等剥扎组优于PPH组(P〈0.05)。结论:PPH及外剥内扎术均能有效治疗急性环状嵌顿痔,PPH具有疼痛轻、恢复快、操作简单、并发症相对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和评价内痔注射结扎外痔修剪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5例)采用内痔注射结扎外痔修剪法,对照组(145例)采用常规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法.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术后疼痛、出血、肛门感觉性失禁、肛门狭窄、术后复发等并发症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内痔注射结扎外痔修剪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术后痛苦少、损伤小、无后遗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痔核部分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应用美国强生公司一次性吻合器(PPH03)对6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先行痔核部分切除术,再行标准的PPH,术后观察其临床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显示,PPH加痔核部分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平整无水肿,痛苦小,疗程短,疗效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0例PPH组和20例外切内扎术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疗程、术后并发症。结果PPH组和外切内扎术组疗效一致,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可靠,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保留齿状线分段结扎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一组采用保留齿状线分段结扎缝合术治疗(治疗组),一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且治疗组疼痛轻,创口愈合快,术后肛缘水肿、肛门溢液、肛周皮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果表明,保留齿状线分段结扎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治愈率高,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PPH1组34例、PPH2组36例、剥扎组42例,PPH1组采用单纯PPH术,PPH2组采用PPH加外痔切除术,剥扎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术后24h疼痛程度及术后排便疼痛指数、出血、伤口水肿、尿潴留、肛门坠胀、肛门控便能力、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肛肠测压仪检测手术前后3组患者肛管动力学变化指标;随访0.5。1年并记录痔复发或发生血栓外痔情况。结果PPHl组术后24h疼痛指数低于另外2组(P〈0.05):3组患者在出血、肛门坠胀、肛门控便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排便疼痛、伤口水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PPHl组和PPH2组优于剥扎组(P〈0.05):在术后尿潴留、费用方面剥扎组处于优势(P〈0.05)。手术前后剥扎组肛管静息压变化值小于另外2组(P〈0.05),手术前后3组患者直肠感觉阈和直肠耐受量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至1年,PPH1组无复发患者,有3例发生血栓外痔;PPH2组无复发患者;剥扎组复发2例,发生血栓外痔1例。结论PPH加外痔切除术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有效术式,适合外痔严重的混合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