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考察了两种绿色无毒溶剂乙酸乙酯和乙醇在D,L-丙交酯提纯过程中的使用情况. 以熔点为指标表征重结晶后D,L-丙交酯的纯度,考察了重结晶温度、时间及D,L-丙交酯/溶剂比例对D,L-丙交酯重结晶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不同重结晶温度、时间及溶剂用量下,两种溶剂提纯3次后D,L-丙交酯的熔点均能达到聚合的要求. 使用两种溶剂提纯的经济性对比表明,乙醇较适宜作为D,L-丙交酯扩大生产中的提纯溶剂,其最佳的提纯条件为温度4℃或更低,重结晶时间在1 h以上,乙醇使用量为2.5 mL/g. 在此条件下,提纯3次后D,L-丙交酯的收率约为63%. 对重结晶所得物质进行了元素分析、FT-IR分析及1H-NMR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环状D,L-丙交酯结构.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D,L-丙交酯的收率,研究了D,L-乳酸为单体,低真空条件下使乳酸单体先缩聚后解聚制备D,L-丙交酯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制备过程中脱水温度、脱水率、催化剂量、聚合温度和解聚温度对丙交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ZnO为催化剂,用量为1.2%,在全程低真空条件下,乳酸分别在120~160℃脱水和220~250℃解聚,以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作为溶剂改进了粗产品的提纯方法,可得到产率达40.2%的丙交酯。毛细管熔点法测定了产物的熔点,并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分析对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所得产物为高纯的环状丙交酯。  相似文献   

3.
以乳酸为单体,采用先缩聚后解聚的方法制备了L-丙交酯。首先通过正交实验较系统的研究了合成工艺,包括三种不同催化剂(锌粉、乙酸铜及辛酸亚锡)用量、脱水温度及裂解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进而考察了提纯方法对丙交酯最终产率及杂质(乳酸、水)含量的影响,并利用红外、热分析及核磁共振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在辛酸亚锡催化下,脱水及裂解温度分别为130℃及190℃时,L-丙交酯单体的产率达到80%;通过多次重结晶可以得到较高纯度产物。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混合催化剂辛酸亚锡-氧化锌(C16H30O4Sn-ZnO)体系对L-丙交酯合成的影响,并分析了重结晶溶剂体系对L-丙交酯纯化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纯化后的L-丙交酯进行表征,并采用数字熔点仪测定其熔点。结果表明,当辛酸亚锡和氧化锌的物质的量比为8∶2时,L-丙交酯粗品的产率可达到74.54%;采用无水乙醇将L-丙交酯粗品重结晶3次,产率可达到57.08%,熔点为96.0℃。  相似文献   

5.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丙交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磊  韩金玉  王华 《化工学报》2007,58(12):3082-3085
丙交酯是合成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重要中间体。以D、L-乳酸为原料,在离子液体催化剂存在下脱水环化合成丙交酯,研究了反应过程中离子液体的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丙交酯产率的影响,粗产品经重结晶纯化得到高纯度D、L-丙交酯,通过熔点、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制备丙交酯具有可行性,体系粘度降低,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丙交酯的生成;确定了[NH(C2H5)3][HSO4]为催化剂时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5 wt%,缩聚温度110~140℃,解聚温度190~250℃。  相似文献   

6.
以煤法制乙二醇(EG)工艺中的副产物羟基乙酸(PGA)为原料,先预聚成低相对分子质量聚羟基乙酸再解聚制备乙交酯。研究发现,解聚升温速率对乙交酯的收率有重要影响,同时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乙交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180℃,加入催化剂w(Sb2O3)=0.75%(以低聚物PGA质量计),以15℃/min的速率升至290℃有最佳解聚效果,粗产物乙交酯的收率高达87.5%,3次重结晶后质量分数高于99.9%,收率为78.0%,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产物乙交酯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煤法制乙二醇(EG)工艺中的副产物羟基乙酸为原料,先预聚成低分子量聚羟基乙酸再解聚制备乙交酯。研究发现解聚升温速率对乙交酯的收率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乙交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180℃,加入催化剂Sb2O3量为0.75wt%, 以15℃/min的速率升至290℃有最佳解聚效果,粗产物乙交酯的收率高达87.5%,三次重结晶后纯度高于99.9%,收率为78.0%,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产物乙交酯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L-丙交酯的合成及其纯化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乳酸为原料、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经缩聚和解聚两步反应合成了L-丙交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脱水温度、解聚温度等因素对L-丙交酯产率及纯度的影响.利用改进的合成工艺得到粗L-丙交酯,然后采用浓度梯度与交替溶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重结晶,使精制L-丙交酯的总产率和纯度同时得到了提高.通过熔点、比旋光度、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产物L-丙交酯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开环聚合法合成聚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L-乳酸为原料,在丙交酯合成工艺中,以ZnO/Sn(Oct)2为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0%,同时采用减压气流法,能使丙交酯的收率高达39.2%;在丙交酯开环聚合工艺中,反应温度为160℃,制备出聚乳酸的分子量达到8.9×104。使用微机熔点仪、红外光谱(IR)分别对丙交酯的纯度与聚乳酸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SnCl_2/Al_2O_3催化剂,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测定比表面积技术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SnCl_2/Al_2O_3为催化剂、以乳酸为原料催化合成丙交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聚合时间及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丙交酯粗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2%、聚合温度135℃、聚合时间2h,在真空度-0.098kPa下、解聚温度200~230℃时,丙交酯的最高粗收率可达到99.0%。催化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基本维持不变,催化剂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型环境友好材料聚乳酸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科  王鹏  舒静  李文科 《化学工程》2005,33(3):71-75
以工业乳酸为原料,采用开环聚合法对聚乳酸合成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对传统工艺中的催化剂及投加方式作了改进。在丙交酯合成工艺中,采用ZnO/La2O3作催化剂并分2次顺序加入,明显提高了丙交酯的产率(达52%);在丙交酯开环聚合工艺中,采用辛酸亚锡甲苯溶液作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30—180℃,反应时间8h,体系真空度控制在0.098MPa的条件下,制备出聚乳酸的分子质量达到2.4×104g/mol,优于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2.
李自力  王宏雁  张玉军 《应用化工》2009,38(7):962-964,969
丙交酯是以乳酸为原料制备高分子量聚乳酸的中间体。研究以2-乙基己酸亚锡为催化剂,以D,L-乳酸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通过脱水环化合成D,L-丙交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脱水时间、解聚温度对丙交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2-乙基己酸亚锡为催化剂,最佳催化剂用量为1.3%,最佳脱水温度为140℃,最佳解聚时间为90 min。用乙醇作为重结晶溶剂,可获得总产率达25.3%的纯D,L-丙交酯。通过熔点、红外光谱(I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合成丙交酯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贺璇  郭锡坤  郑敦胜  张俊豪 《精细化工》2004,21(10):745-747
采用氧化锌(ZnO)、氯化亚锡(SnCl2)、硫酸亚锡(SnSO4)、辛酸亚锡〔Sn(Oct)2〕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催化合成丙交酯。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丙交酯的收率有显著的影响。以ZnO/Sn(Oct)2为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 0%时催化效果较好,能使丙交酯的收率高达45 2%。同时在N2流速为2L/min、压力为400Pa下采用减压气流法用于丙交酯的蒸出,收率比传统的减压法增加了8 1%。此外,还设计了一个在合成中能够有效分离丙交酯和乳酸的接收器用于接收丙交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3,4-二氨基苯甲酸和乳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2-羟乙基-苯并咪唑-5-羧酸,并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料摩尔比以及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的影响。通过红外、熔点、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得到合成2-羟乙基-苯并咪唑-5-羧酸的最佳条件为以4 mol/L HCl溶液作为溶剂,同时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12 h,3,4-二氨基苯甲酸与乳酸的最佳摩尔比为1∶4,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15.
4-氨基-1,2,4-三氮唑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兵  叶志虎  周杰文 《应用化工》2009,38(12):1788-1790
以甲酸和水合肼为原料,通过甲酰化、环化合成出了4-氨基-1,2,4三-氮唑,收率为84.6%,熔点为86~88℃。合成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60℃,甲醇与水合肼的最佳料比为1∶1.5,反应时间常压2 h、减压2 h。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图谱、核磁以及质谱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讨论了影响ATA收率的影响因素以及作为含能离子液体在TNT替代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3,4-二氨基苯甲酸和乙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2-甲基-苯并咪唑-5-羧酸,并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料摩尔比以及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的影响。通过红外、熔点、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得到合成2-甲基-苯并咪唑-5-羧酸的最佳条件为以4 mol/L HCl溶液作为溶剂,同时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14 h,3,4-二氨基苯甲酸与乙酸的最佳摩尔比为1∶5,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17.
刘丽秀  何爱江  李相彪 《广州化工》2011,39(9):116-118,122
以乙醛酸、尿素为原料,液体无机酸为催化剂合成尿囊素.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等因素对尿囊素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n(尿素):n(乙醛酸)=4.0,85%磷酸4.0 mL,80℃下反应4 h,尿囊素收率可达62.3%.方差分析表明: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8.
以焦性没食子酸为原料与碳酸氢钠反应合成2,3,4-三羟基苯甲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响应面优化,并建立反应产品得率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得出2,3,4-三羟基苯甲酸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了实验操作简便,取焦性没食子酸与碳酸氢钠的质量之比1:3,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4.5 h,在此条件下2,3,4-三羟基苯甲酸的得率为37.57%。产品经过显微熔点测定、 FT-IR分析和1H HMR分析,证实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