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鼻出血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鼻出血的定义和分类 鼻出血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鼻腔和/或鼻窦及邻近部位出血,血液经鼻腔、鼻窦并从前鼻孔和/或后鼻孔流出的现象。邻近部位出血包括靠近后鼻孔部位的鼻咽部出血、颈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咽鼓管出血和鼻泪管出血等。鼻出血又称为鼻衄,是鼻部或全身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也有人提出,鼻出血应属于一种独立的疾病。一种综合观点认为:当鼻出血成为主要临床症状,且多次或长期发作时,本身也是一种疾病,若继发于其他疾病,则称之为继发性鼻出血或症状性鼻出血;对全身未能找到明确病因,无论其局部出现病变与否,均可称之为原发性鼻出血、特发性鼻出血  相似文献   

2.
鼻出血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有报道占所有鼻部疾病住院者的66%,特别是老年人鼻出血患者。患者年龄大,耐受力差,常伴发全身其他器官病变,高血压鼻出血严重时可出现贫血,失血性休克等。出血后再出血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对近两年来高血压鼻出血进行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宋振波 《黑龙江医学》2006,30(6):476-477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急危症之一.可出现于各种年龄、时间和季节.鼻出血可由鼻病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大量出血,甚至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我科自1999-06~2003-05对110倒鼻出血患者施行微波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鼻出血常伴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及肺、肝部疾病。其血管硬化且脆性高,出血凶猛时可危及生命,是耳鼻咽喉科的急重症之一。我科1995-2005年收治老年人鼻出血15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它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鼻出血的原因有局部和全身两种。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  相似文献   

7.
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常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鼻出血轻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若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鼻出血的病因可分为局部病因和全身病因两类。局部病因: 1.外伤; 2.鼻中隔偏曲、嵴、距状突; 3.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 全身病因:凡可引起动脉压或静脉压增高、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张力改变的全身疾病,均可引起鼻出血。例如:  相似文献   

8.
鼻出血是鼻腔、鼻窦疾病或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但以前者为多见,多为单侧出血.可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出血,也可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带血或倒吸血涕,重者可大量出血.多数出血可自止或自用卫生纸等物填塞后停止,出血不止者往往需采用鼻腔填塞术.对利特尔区及其附近可窥见区域内的出血可以通过鼻腔填塞术有效压迫出血点止血,对出血点不明确或只能大致估计出血部位的鼻出血,传统的鼻腔填塞术往往不能奏效,而需反复填塞或行后鼻孔填塞,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因此,传统的鼻腔填塞术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9.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工作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可单纯由鼻部疾病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小儿及青少年鼻出血多为静脉出血,出血量少,易止血;而40岁以上的中老年或老年人鼻出血则多为动脉出血,来势凶猛,不易止血。常用止血方法有烧灼法、填塞法、血管结扎法、血管栓塞法等[1],而前两种方法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10.
刘鼐 《开卷有益》2024,(3):40-41
<正>鼻出血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多数人认为鼻出血是鼻部黏膜破损所致,出现鼻出血也只是简单的“一堵了之”,忽视了对鼻出血病因的确诊,导致反复鼻出血,或耽误原发疾病的治疗。一、鼻出血的临床表现1.出血:多为单侧鼻腔出血,如由全身因素引起者,亦可双侧出血。出血剧烈或鼻腔后部的出血常表现为口鼻同时流血或双侧流血。  相似文献   

11.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少量的出血可以通过按压鼻翼,局部应用减充血剂可止血,而较大量的出血,往往需要进行鼻腔填塞。鼻出血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可由全身疾病引起,也可由鼻腔及临近组织病变引起出血,具有反复、  相似文献   

12.
孙岗  张砚  张霖  李锋 《新疆医学》2012,42(11):112-113
鼻出血是儿童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单侧出血、亦可为双侧出血。大部分可由鼻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的发生,严重出血者可引起儿童生长发育受限。鼻腔出血可发生于鼻腔任何部位,但儿童及青少年的鼻出血多发生在鼻腔前部鼻中隔前下方区域,临床称为"利特氏区"最为多见,成年人及老年人鼻出血则以鼻腔后部常见。我科自2008年—2012年对231例因鼻病(急性鼻炎、鼻中隔粘膜糜烂、过敏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前部出血患儿,选择131例鼻出血患儿在出  相似文献   

13.
赵玉杰 《吉林医学》2011,32(28):6072-6072
<正>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鼻出血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两大类。老年人鼻出血常伴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其血管硬化并脆性增高,使出血量大而不易自止,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其中有很多老年患者是鼻腔后部出血,往往出血速度快而不易止住,单经前鼻孔填塞往往不能止血必须经前后鼻孔填塞止血。这一操作虽然给患者带  相似文献   

14.
儿童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是鼻腔、鼻窦疾病或某些全身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以鼻腔因素居多,对儿童来说多表现为中隔克氏区出血,可单侧,也可双侧反复出血.我们对2007年6月至2009年8月门诊就诊的48例儿童鼻出血患儿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鼻出血是鼻腔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症状之一。其发生原因很多,可能是局部的或全身性的,也可能是几种原因同时存在。出血多为单侧,亦可双侧。出血量多少不一。临床可表现为滴血、流血、血流如柱。严重的鼻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  相似文献   

16.
鼻出血(鼻衄)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它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出血的原因有局部和全身两种。有时出血多,可引起贫血、休克,甚至死亡。因此,除及时、正确的诊疗外,加强护理,对治疗鼻衄,特别是对抢救出血较多的患者,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鼻出血是老年人临床上多见的症状之一,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及时判明出血部位,查清鼻出血原因是实施迅速有效止血的关键,同时恰当的止血处理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近10年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鼻出血患者600例,对其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26例鼻出血临床治疗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鼻出血的发病原因、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环境湿度、温度及精神创伤等可为出血诱因,下鼻道顶部可为常见出血部位,填塞和电凝为常见有效治疗方法。结论鼻出血是多种原因所致疾病,仔细检查综合治疗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19.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多为单侧,少数情况下可见双侧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鼻出血可导致贫血.出血部位多数发生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黎氏区),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少年儿童、青年人鼻出血多发生在此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鼻腔后部,出血一般较为凶猛,不易止血,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中吐出.  相似文献   

20.
黄美英 《右江医学》2013,41(1):137-139
<正>鼻出血(epistaxis;nosebleed)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鼻出血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有反复间歇性出血,亦可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1],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治疗的关键是明确鼻出血的原因,准确找到出血点,及时有效采取止血措施和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笔者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