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内科胸腔镜时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以及经内科胸腔镜滑石粉喷洒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46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或恶性胸腔积液接受内科胸腔镜诊断或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其中,25例为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21例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25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通过内科胸腔镜检查最终确诊23例,诊断有效率为92%.2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接受经内科胸腔镜滑石粉喷洒的胸膜粘连术,1个月后随访,有18例患者无胸水复发,成功率为85.7%.所有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或胸膜粘连术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仅有部分患者出现胸痛和自限性发热,分别为32.6%和21.7%.结论 内科胸腔镜诊断病因不明胸腔积液以及通过胸腔镜对难治性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安全有效,创伤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我科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检查的结果与采用内科胸腔镜检查的53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检查结果做出对比分析,评价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与内科胸腔镜的优缺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对12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检查的结果,并与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采用内科胸腔镜检查的53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结果做对比分析,比较其优缺点与确诊率。结果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12例中确诊7例(58.3%),其中肺腺癌胸膜腔转移3例,鳞癌胸膜腔转移1例,胸膜间皮瘤2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5例诊断不明,占41.7%(5/12)。内科胸腔镜检查53例中确诊50例(94.3%):(1)恶性肿瘤39例,占73.6%(39/53),其中肺癌并胸膜转移26例(49.1%,26/53,肺腺癌16例,肺鳞癌7例,小细胞肺癌3例);(2)恶性间皮瘤11例,占20.8%(11/53);淋巴瘤胸腔侵犯1例,占1.9%(1/53),胸腔转移瘤1例,占1.9%(1/53),结核性胸膜炎9例,占17%(9/53);(3)其他2例,为乳糜胸;(4)未能明确诊断者3例,占5....  相似文献   

3.
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OlynnpusBF-240可弯曲式内科电子胸腔镜对2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术中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直视下多点活检,比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 相关性,评价手术的安全性.结果 2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病理确诊19例.诊断阳性率90%,其中结核病9例(43%),转移性腺癌6例(28%),恶性胸膜间皮瘤4例(19%),2例未确诊病例中病理提示纤维素性渗出,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阳性率高、微创、有效,可作为临床常规诊断手段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合并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Olympus LTF-240型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对病理已确诊的合并中小量胸腔积液的24例肺癌患者,在分期诊断中行内科胸腔镜检查.24例包括腺癌15例、鳞癌7例、小细胞肺癌2例.结果 内科胸腔镜下可见胸膜病变17例,包括结节13例、扁平隆起2例、胸膜弥漫性充血2例,经内科胸腔镜检查证实为胸膜转移12例,排除胸膜转移12例.15例腺癌有11例确诊为胸膜转移,7例鳞癌1例确诊胸膜转移,2例小细胞肺癌未发现胸膜转移.24例胸腔镜检查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科胸腔镜检查能提高肺癌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且安全微创,建议在合并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分期诊断中积极行内科胸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检查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本科自2006年5月至2008年7月采用内科胸腔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90例患者成功经过内科胸腔镜检查,胸腔镜下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结核性胸膜炎43例、转移性肿瘤18例、非特性慢性炎症12例、不明原因10例、肝源性3例、胸膜间皮瘤3例、淋巴瘤1例。胸腔积液诊断率为88.9%(80/90)。结核性胸膜炎主要表现为胸膜多发结节,部分病灶出现弥漫性白色粟粒样结节和胸膜增厚,可见条索状粘连;而转移性胸膜肿瘤主要表现在肋膈角、横膈处的灰白色单结节和大小不等的多结节;非特性慢性炎症性胸膜炎主要为胸膜充血水肿,胸膜增厚纤维增生或粘连,少见有单个或多个结节增生。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均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准确率高,具有安全、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5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均应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行胸膜活检术.结果 病理诊断胸膜转移肿瘤46例,其中转移腺癌32例、转移鳞癌14例,恶性胸膜间皮瘤5例,结核性胸膜炎37例,非特异性慢性炎症5例,未能确定组织类型2例,确诊率92.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应用于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确诊率高.  相似文献   

7.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该科自2005年5月~2006年12月间采用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共有51例经过一系列常规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了胸腔镜检查。结果5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胸腔腔检查,胸腔镜下病理组织活检确诊恶性肿瘤37例、结核性胸膜炎7例、慢性炎症6例、未见异常1例。肿瘤和结核病理结果确诊率为86.3%。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结节样改变,部分病灶融合成肿块;而结核性胸膜炎主要为胸膜弥漫性充血肿胀,结节病灶细小呈卵石样改变,可见坏死物覆盖。51例胸腔镜检查仅1例出现粘连带撕裂出血,1例术中血压下降,经处理均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确诊率高,具有安全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正>胸腔积液是胸膜疾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临床采用常规的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及细胞学检查,并结合经皮胸膜活检进行病因学诊断,仍然有20%~30%的胸腔积液病人未明确病因[1]。内科胸腔镜检查能全面观察到肺表面、纵隔及膈肌胸膜、肋膈窦的情况,而且可在病灶处采集活检组织,作为诊断胸腔积液及各种不明原因的胸膜疾病的方法,文献报道内科胸腔镜检查对胸腔积液病因学诊断阳性率在90%以上[2]。我科对住院治疗的胸腔积液病人实施内科胸腔镜检查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3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胸腔积液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价值,了解不同病因胸腔积液内科胸腔镜下影像学的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内科胸腔镜检查的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构成,比较结核性胸腔积液(16例结核组)、癌性胸腔积液(50例癌性组)和炎症性胸腔积液(24例炎症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胸腔镜下表现。 结果(1)病因构成:90例胸腔积液患者中,炎症性与癌性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6.7%和55.6%;(2)临床资料:结核组黄色胸腔积液较多见,癌性组血性胸腔积液较多见;(3)内科胸腔镜下表现:结核组以胸膜粟粒结节、广泛粘连较多见;癌性组胸膜不同程度分隔、包裹、大小不等弥漫结节较多见。 结论癌性、炎症性、结核性分别是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最常见3种病因,内科胸腔镜检查结合病史资料及胸腔积液生化检测,可以大大提高该类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率,并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优势,应成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标准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刚  王玮  李振华  康健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50-52,55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内科胸腔镜诊断的20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通过与临床常用的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学、生化指标、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等比较,评估内科胸腔镜检查的优势.[结果]20例患者中经胸腔镜直视下多部位取材病理活检的确诊率为85%(17/20):恶性间皮瘤5例,胸膜转移瘤5例,结核性胸膜炎6例,非特异性炎症1例;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0.9%(10/11),特异性为100%(10/10).胸部CT显示胸膜厚度>1 cm,胸腔积液CEA/血清CEA>1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5.6%(5/11)、100%(5/5)和80%(4/5)、75%(3/4),两者敏感性均低于内科胸腔镜( P <0.01);内科胸腔镜的常见并发症为活检部位出血、疼痛及发热.[结论]使用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为一种安全、有效、诊断率高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224例胸腔积液胸腔镜检查术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探讨胸腔镜检查术对疑难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224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镜检术,观察胸腔镜下表现,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镜下表现可以分为5种,分别是胸膜充血、水肿34例(15.2%),灰白色弥漫性粟粒样结节49例(21.9%),单发或多发结节113例(50.4%),胸膜增厚及纤维分隔或粘连带形成9例(4.0%),未见明显异常19例(8.5%)。胸腔镜检术确诊率83.9%。确诊病例中恶性肿瘤126例(56.2%),其中肺癌转移99例(腺癌81例,鳞癌13例,小细胞肺癌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9例,乳癌胸膜转移6例,胃癌胸膜转移4例,淋巴瘤3例,直肠癌胸膜转移2例,肾透明细胞癌胸膜转移1例,卵巢癌胸膜转移1例,白血病1例。良性疾病共62例(27.7%),其中结核性胸膜炎52例,慢性炎症9例,结节病1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检查术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和肺部肿瘤标志物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内科胸腔镜进行胸膜活检送病理,且在入院时即采集患者静脉血10 ml送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进行测定。结果 7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中有良性病变32例(肺结核14例,炎性病变9例,肉芽肿性炎6例,脓胸2例,错构瘤1例);恶性病变44例(腺癌18例,鳞癌13例,小细胞肺癌6例,腺鳞癌3例,间皮瘤2例,大细胞癌1例,胸腺瘤1例)。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发现,血清中CEA、SCC-Ag、Pro GRP、CYFRA21-1水平在恶性胸腔积液组与良性胸腔积液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6、P=0.003和P=0.010),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各项肿瘤标记物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44例恶性胸腔积液中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患者剔除(即2例间皮瘤及1例胸腺瘤患者),将剩下的41例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患者,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分析结果显示CEA、Pro GRP和CYFRA21-1水平在NSCLC与SCLC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05,P=0.008),而SCC-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1)。结论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具有检出率高、准确性高的特点,尤其是对胸膜转移瘤的恶性胸积液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血清学指标可以在病理结果出来之前为医师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临床诊断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技术在恶性胸腔积液中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内科胸腔镜病理活检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镜下进行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69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被确诊,其中肺癌58例(腺癌41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5例、腺鳞癌4例),胸膜间皮瘤3例,直(结)肠腺癌胸膜转移3例,乳腺癌2例,胸腺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淋巴细胞性淋巴瘤1例。诊断阳性率88.5%(69/78)。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91.7%(33/36),平均拔管时间为5.6 d(2~13 d)。主要并发症:胸痛29例(80.6%),发热16例(44.4%)。结论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恶性胸腔积液进行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4.
对146例原因不明胸腔积液患者作胸腔镜检查,其中127例确诊为恶性病109例和良性特异性疾病18例。将全部病例组织学诊断与随访结果比较,发现本检查敏感性为92.7%、特异性100%,准确率93.2%。72例经胸腔镜喷入滑石粉治疗,63例获得完全的胸膜固定,持久的成功率在67例恶性胸水中为88.1%,在5例良性胸水中为 80%。术后仅有短暂发热和局限性皮下气肿及2例胸腔引流部位肿瘤种植。本法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是控制顽固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科电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血清癌胚抗原(CEA)、胸苷激酶1(TK1)及胸水腺苷脱氨酶(AD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1月该科接受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的25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血清CEA、TK1及胸水ADA检查结果。结果在25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中,有22例得以明确诊断,确诊率高达88.00%。包括恶性胸腔积液9例(36.00%),结核性胸腔积液11例(44.00%),炎性胸腔积液2例(8.00%),未能明确诊断胸腔积液3例(12.00%);恶性组TK1血、CEA胸水/CEA血阳性率明显高于结核组和炎性组,结核组ADA胸水阳性率明显高于恶性组和炎性组。结论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确诊率高,创伤性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与血清CEA、TK1及胸水ADA等相结合有助于提高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
胸腔镜临床检查应用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对疑难胸膜疾病的诊断检查和胸腔镜检操作关键。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胸膜疾病的病例资料,总结病因组成和并发症。结果91例胸膜疾病患者,男性73例,女性18例,胸腔积液71例,自发性气胸20例。胸腔积液病因:恶性肿瘤39例,结核15例,慢性炎症14例;气胸病因:肺大疱6例;胸膜粘连3例;肺破裂1例;无原因者8例。并发症以发热多见,无与胸腔镜检查相关的死亡。结论:该院胸腔镜诊断的胸腔积液以恶性肿瘤最常见,其次为结核。难治性气胸首要病因为肺大疱。对胸液分析、细胞学检查和闭式胸膜活检不能确诊的胸膜疾病有必要考虑内科胸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常规胸膜活检联合冷冻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活检及联合冷冻活检对胸腔积液的病理确诊率。结果进行胸腔镜检查的120例患者中,常规活检中103例得到确诊(85.8%),有16例在发现病变时用常规钳夹未取得满意组织标本,联合冻切的方法获得了满意的标本,16例冷冻活检均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100.0%,常规活检联合冷冻活检总阳性率为95.0%,与常规活检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常规胸膜活检联合冷冻活检可以达到更高的病理确诊率,且并发症轻微,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Johnson JL 《Postgraduate medicine》2000,107(4):95-101; quiz 257
In patients with cardiomegaly and signs and symptoms compatible with CHF, unilateral right-sided or bilateral pleural effusions of similar size are likely to be due to left-sided CHF. Isolated 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 or chron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s not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pleural effusions, and unrecognized or new-onset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other cause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a patient with cor pulmonale presents with a pleural effusion. Unilateral left-sided pleural effusions with cardiomegaly may be due to pericardial disease. Current hypotheses do not adequately explain the laterality of effusions in CHF or pericardial disease.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correlation is always required; however, the associations described occur often enough to make them useful in day-to-day clinical practice. When ascribing pleural effusions to CHF, clinicians must be sure the clinical signs and history "fit the picture," because pneumonia and pulmonary embolism may also cause pleural effusion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Typical pleural effusions in patients with uncomplicated CHF (demonstrated by small to medium-sized effusions and the absence of fever, leukocytosis, pleuritic chest pain, or marked asymmetry in bilateral effusions) do not require routine diagnostic thoracentesis for evaluation. A reasonable approach in such cases is treatment of the underlying CHF and follow-up radiography to monitor for resolution of the effusions. Prompt diagnostic thoracentesis is indicated whenever atypical features are present and other diagnoses are under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