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经历了一场转变,哲学研究从对宇宙自然的关注转变到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这个时期城邦政治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变化的结果是“公共领域”的兴起。“公共领域”是希腊人展开政治论辩的场所,哲学涉入“公共领域”产生了所谓“哲学的公共表达问题”。这个背景之下,哲学的发展受到了城邦政治实践的制约,哲学涉入“公共领域”的过程就是哲学自我辩护与自我确证的过程。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必然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思想问题,这个问题决定了这场哲学转变的性质和方向。希腊哲学的这场转变不是历史上一度存在的事件,而是一直伴随着哲学思想成长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英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英国哲学从洛克的"符号行为哲学"到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语用哲学思想,分析了语言的使用、语境、言语行为等问题在英国的产生发展历程,指出英国哲学中语用思维的发展显示了一种独特的研究主题和路向,特别地关注于言语行为和语境,成为现代语用学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对于从哲学渊源的角度认识现代语用学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深奥的哲学,我们应该仔细地探索哲学与美的关系,以便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存在的自我认识,哲学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智力探索,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明澈而宁静的认识,哲学思维具有极致性,是最深沉的思维。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基本问题》一文中,孙正聿教授把"逻辑和辩证法"这"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理解为"思维和存在的一致"即"理论思维的本能的和无条件的前提""这个事实",并把哲学基本问题"归结为‘理论思维的本能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即‘思维和存在的一致’问题",从而把恩格斯的现代唯物主义"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的思想理解为"不再是哲学的世界观的哲学"。上述这些完全曲解了恩格斯。在恩格斯那里,"现代唯物主义,否定的否定","被克服了"的"形式"就是"哲学"这个"形式";而"被保存了"的"现实的内容",就是"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亦即唯物主义世界观"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马克思指出哲学属于宗教精神的掌握世界方式,与恩格斯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实证科学的理论科学观点是一种科学精神的掌握世界方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突破以往的批判理论,在“实践”的社会空间与历史时间中考察人与思维、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实现了批判性思维的范式转换。这一范式转换标志着哲学批判性思维及其问题意识的全面转向,完成了哲学聚焦的对象从“精神世界”到“物质与精神世界统一”的场域转换,实现了哲学关注的主体从“片面、个别或抽象的人”到“普遍具体实践的人”的现实复归。马克思哲学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批判理论演进的逻辑必然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其内含的“客观实践性”“问题链的生长性”以及“价值关怀性”的精神特质,是进一步推动时代理论创新和社会历史进步的深切力量。  相似文献   

6.
探讨古希腊哲学与犹太教的具体融合是解释整个西方文化起源的关键。斐洛的逻各斯学说是他融合犹太教一神论信仰和希腊哲学的产物。由于逻各斯这个范畴在古希腊思想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斐洛的逻各斯论视为两希文化融合的一个结合点。斐洛的工作为后来的基督教整合两希文化提供了榜样和楷模。  相似文献   

7.
《白虎通》与中国哲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大总结的时期, 其总结的成果表现为儒家学说对学术界的统一, 而《白虎通》这部书的产生就是这次总结的标志。理解《白虎通》、理解汉代哲学对理解整个中国的哲学传统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从中西比较的角度, 通过对哲学起源的思索, 意在思维领域之内对中国哲学的来龙去脉给出一个简要的描画, 并对汉儒学进行初步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历来贬低或否认拉丁哲学的成就及其相对独立的地位。本文考察拉丁哲学的起源及罗马共和国末期哲学观念的变迁,指出希腊哲学融入拉丁文化是通过以西塞罗为代表的一批拉丁知识分子的努力开始的,这种创建本民族哲学的努力应当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哲学是新兴交叉学科,它既是对跨文化交往的哲学研究,又是对哲学交往的跨文化研究,旨在建树和平合理、包容互补的文明交往观。跨文化哲学有四个维度:对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哲学研究;跨文化解释学研究;比较哲学研究;跨文化交往伦理学研究。开展、推进跨文化哲学研究,探讨世界不同文明交往中的各种跨文化理论课题,对促进多样文明共同繁荣与发展、建立和谐世界,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所有哲学的首要问题是经验和反映的最一般特征问题。因为关于客观物质的知识必然产生于个体经验,理论必然是逻辑反映的产物。”如果这个首要问题能得到充分的认识,那么很明显:现代哲学必定是独立于个体经验的纯思想领域的哲学,是独立于反映的纯现实领域的哲学;从经验或反映开始,仅是为了达到完全不同的目的而使用的方法上的决窍。但是,如果我们认识到具体的世界是文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理性精神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对理性精神的高度弘扬对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化间哲学语境中的文化中心主义与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哲学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尝试弄清楚那些与基本的实体论、认识论和标准化问题有关的见解,并充分表达这些见解。通过一种主体间方式,这些见解易于接近和论证。在轴心时代,技术意义上的哲学既不是希腊或欧洲唯一的遗产,也不是在其他社会文化中都能找到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了促进或至少是发展共同思想观念的必要性。在这种情况之下,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对“系统哲学是否可能”这一疑问的需要中产生。系统哲学预设在每一种哲学思想中都有不同的文化创新,这可能会影响到以下各层面的反思和论证 :(1)哲学的文化性困境;(2)不同类型的文化中心主义;(3)文化宽容与文化超越。从文化中心主义、宽容与超越的视角看,文化宽容需要不同文化相互感兴趣,且要不断努力在需要理性的地方激发理性,建立人们对某种文化的信任感,并对此持宽容和超越的态度,这可能是当前一项主要的哲学任务。  相似文献   

13.
哲学是时代的精神家园,是文明的灵魂.每一种哲学都代表着它所处时代最深刻的思想.哲学能够为世界、为时代、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提供某种共同繁荣、和睦友好的思维图景.哲学与我们的现实世界和时代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离开它的时代,哲学不能独立生存,更谈不到发展.哲学有多样性,每一个民族有它自己的思维,并对哲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全世界不同哲学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加深理解是哲学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文化哲学专题研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虽已在许多领域中展开 ,但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存在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老师和研究生们就文化哲学和文化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中国文化哲学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文化遗产实践长期以来受制于西方话语,虽然近年来国际上开始关注不同文化的遗产观,但体现本土传统的遗产实践方式尚未在中国被深度关注和开发。中国有“崇古”文化,虽没有现代遗产概念,但对过去及先人遗迹的理解是极为深刻的。历代史、志、谱、牒包含了形式多元、内容丰富和极具人文精神的遗产价值观,是今天全球“遗产运动”不曾涉及的。“衢州水亭门街区文化遗产研究”和“东坞山村文化研究”试图通过挖掘本土话语,重建文化遗产的本土价值观和意义产生方式,让文化遗产的认定和保护从标志性、分类式、项目式途径中走出来,借鉴传统历史书写方式,探索以“行事”为“深切著明”的遗产意义彰显风格;也试图超越“物质原真性”、“民族主义”、“地方主义”、“怀旧情结”、“文化资本”等话语,使遗产实践体现“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及“民德归厚”等史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哲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我们以非哲学的方式教授哲学,哲学有自己的特点,哲学的特点就是沉思和分析。哲学本身是一种本体的或形而上学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前提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思。哲学应体现出对智慧的追求,对人的价值、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时代的关注,应引导学生学习哲学的思维方式,进入哲学活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哲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我们以非哲学的方式教授哲学,哲学有自己的特点,哲学的特点就是沉思和分析。哲学本身是一种本体的或形而上学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前提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思。哲学应体现出对智慧的追求,对人的价值、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时代的关注,应引导学生学习哲学的思维方式,进入哲学活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时期",希腊、印度、以色列、中国的文化都开始出现转型,印度选择更为完备的宗教神学,希腊选择了纯粹的哲学,中国则抛弃了宗教神学,选择了世俗哲学。这一文化转折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精神层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复杂的影响。文章从哲学发生的母体——宗教着手,通过分析中国宗教与血缘、宗法、政治的关系的变迁,分析了"轴心时期"中国世俗哲学产生的渊源和过程。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古希腊哲学包含了后来西方哲学的萌芽,那么,似乎也不妨说《周易》经传也包含了后来中国哲学的萌芽。中国哲学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为人类哲学思想宝库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其源盖出于《周易》。  相似文献   

20.
翻译在基督教的兴起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翻译,就没有文化的融合,就没有<圣经>,就没有深刻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基督教本身.因此,通过对基督教兴起的历史背景,基督教经典产生过程中从希伯来书面语到希腊语的笔头翻译以及从阿拉米口头语到希腊语的口头翻译,一些希伯来语和阿拉米语词汇乃至句子之音译为希腊语的情形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可以深化该领域的研究.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在这一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价值理念的冲突和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