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大医院都装备的中心供气(压缩空气)系统,相比小型压缩机有很多优点,如气源清洁、节省能源、无压缩机噪声和维护保养方便、维护费用低廉等.但是由于是全院集中供应,也存在着一旦中心供气发生故障,将导致全院性的用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医院中心供气系统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c本文介绍了中心供气(压缩空气)远程控制系统的优点及其功能实现方法,具备较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韩松杰 《医疗装备》2013,26(5):81-82
本文介绍了P840呼吸机的供气系统组成,例举了维修中因供气故障引起的案例,并对呼吸机气源的选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配置于SMART呼吸机上的医用空气压缩机进行改进,使呼吸机具备中心供气和空气压缩机供气自动选择、自动切换功能。方法在空气压缩机的气路中加装传感器、控制阀等设备,使用C语言编程,利用呼吸机的单片机对切换装置进行控制。结果当中心供气设备发生故障导致供气压力低于下限时,呼吸机可以在报警的同时自动切换至空气压缩机供气,当中心供气压力恢复正常后,呼吸机又能够智能切换回中心供气。结论加装气源切换装置提升了呼吸机的智能化程度,避免了呼吸机由于气源因素导致的工作异常。  相似文献   

4.
在第65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捷锐携其核心产品——医用供气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隆重亮相。该方案代表着捷锐的核心竞争力,从气源、区域控制、气体管路、供气监控到病房终端,可为医院提供最高标准、最完整解决方案的医用供气系统。  相似文献   

5.
NO供气系统和呼吸机联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国内外现状,分为集成式和分离式2种方式介绍了NO供气系统和呼吸机联用的研究状况,并以一氧化氮(NO)和氧气(O2)/空气(Air)的混合气体的配置、NO供气系统与呼吸机的同步工作和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气体的监控3方面的研究为着眼点,探讨了当前NO供气系统和呼吸机联用的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往每台综合治疗机需配一台小型空压机。我们研制的中心供气设备,是为多台口腔综合治疗机集中供气的气动装置。1 设备结构由气压控制电路(见图1)、压缩机、储气罐、气体净化过滤器、镀锌管等部件连接于各台综合治疗机所组成。  相似文献   

7.
940例呼吸机报警和故障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黄桃 《医疗设备信息》2005,20(12):58-59,68
目的 总结呼吸机常见报警和故障原因,为临床更好地应用机械通气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7年1月~2005年3月呼吸机应用过程中所发生的940例次报警和故障原因。结果 呼吸机报警以气源报警和气道压力下限报警最为常见,占54.68%(514/940)。在气源报警中以压缩机故障和氧气瓶压力过低或过高最多见,在气道压力下限报警中以呼吸回路漏气为主要因素。其它类型报警占45.32%(426/940)。结论 凡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中心供气系统,以代替容易发生故障的压缩机和经常需要更换的氧气瓶。在呼吸机应用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呼吸机叫路的情况,避免漏气,且要设置恰当的报警阈值。  相似文献   

8.
口腔科的综合治疗机上的牙钻,三用喷枪等都是用压缩供气;以往大都采用单机供气。不仅噪音大,磨损率高,维修量大,而且供气质量不高,含水份和油质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质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成了口腔科设备中心供气装置。由气源房的空气压缩机产生一定压力的  相似文献   

9.
呼吸机应急调用的气源通用转接头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解决呼吸机在医院各临床科室接入中央供气管路的统一制式问题,使呼吸机在科室间能正常借调使用.方法:自行设计制作呼吸机通用转接头,经气密性实验后接入呼吸机供气管路中,保证呼吸机气源接头的制式统一性和通用性.结果:研制的呼吸机气源通用转接头能通用于临床科室的呼吸机和各厂家医用条带或吊塔、设备柱,实现了全院呼吸机气源接头的制式统一,确保了呼吸机的正常借用和应急调用.  相似文献   

10.
医院中心供气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娜  崔亮  董苑 《医疗装备》2004,17(5):10-12
随着医工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不断进步,中心供气逐渐在各级医院普及。中心供气系统一旦投入使用,就与临床工作密不可分,成为一线工作的坚强后盾。因此系统安全是需要重点强调的问题。本文基于本医院的建设经历,介绍了一些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防范措施以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口腔科的综合治疗机的牙钻、三用喷枪等以往都采用单机压缩供气,不仅噪声大,磨损率高,维修量大,而且供气质量不高,含水分和油质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质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建成了口腔科设备中心供气装置.由气源房的空气压缩机产生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通过铜管输送到每台牙机上.经过长期使用,效果良好,现将中心供气装置结构和原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院设备的更新,与抢救病患息息相关的正、负压和氧气的供应系统也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都已陆续采用中心供气的方式来满足临床需求。采用中心供气,不但安全可靠、及时方便、而且卫生又美观。一般气站供给氧气、负压,较完善的气站还供给压缩空气和笑气等。1中心供气系统组成1.1气源负压机组、制氧机及液氧罐组、压缩空气机组。在三气中,氧气更为特殊和重要,气源部分以此为例做一说明。结合医院的每日耗氧量和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气源系统。我院氧气源有液氧和制氧机组两种方式,还有旧时的汇流排尚未淘汰,也…  相似文献   

13.
本系列文章所涉及的技术大多源于西门子Servo 900B和900C、国产SC-500多功能呼吸机以及正在研制的微机控制呼吸机。这些技术的介绍,可望对我国高档呼吸机的研制、生产、应用和维修,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气动电控型的SC-500多功能呼吸机为例,介绍多功能呼吸机中的气路系统。作为系统的气源,可以来自医院的中心供氧供气装置,也可以来自氧气瓶和空气压缩机。这里以空气压缩机作为驱动系统。感受流量和压力的传感器件和控制吸气与呼气流量的伺服阀也列入气路系统。图1为多功能呼吸机的驱动、气路系统和控制系统方框图。本气路系统具有以下功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医院现代化建设水平和患者就医要求不断提高,如何为患者提供一个宽敞舒适的治疗环境,是医院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1]。病房采用中心供气(氧气、负压)系统已成为医院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医院现代化发展的具体体现。我院病房采用中心供气系统后,与传统供气模式比较,明显减少了医护人员的体力劳动,改善了医院病房氧气瓶林立及电动吸引器拥堵情况,为就诊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王景尧 《医疗设备信息》2007,22(12):101-101
通过对呼吸机供气及供氧接头的改进,不同型号的呼吸机可以方便、快捷地运用于医院的不同场合。  相似文献   

16.
1故障一1.1故障现象灵智EVENT呼吸机,报气源故障,外置压缩机有异常响声。1.2故障分析及处理气源故障首先寻找的就是氧气和空气。氧气源由我院中心供氧系统提供,经测量,氧压为0.49MPa,正常。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16(8):60-60,6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是全军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是国家重要保健基地之一,对医院硬件设施标准要求都高于一般医院。GENTEC捷锐为其高干病区、康复楼、国际医学中心、肿瘤大楼、外科大楼以及内科大楼等病区提供专业的、高品质的医用供气系统方案并实施项目,产品包括气源设备、病房配套产品和中央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8.
周令庆 《医疗装备》2001,14(7):48-49
工作原理 :呼吸机是一种以中心供氧或氧气瓶和气泵 (压缩机 )为气源的医院设备。机内有控制气源 (气压、气流、气量、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时间等 )的设置 ,对患者进行控制呼吸与辅助呼吸及自主呼吸治疗。既可通过气管插管 ,或气管切开方式供氧 ,也可采用无创方式通过声门前气道供氧。控制原理 :时间切换、容量恒定、压力控制。呼吸机简介 :1 微机控制的呼吸机2 通气模式IPPV :间歇正压通气F :5 - 60次 /min ;SIPPV :同步间歇正压通气 :F :2 - 60次 /min ;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F :2 - 60次 /min ;ASB CP…  相似文献   

19.
医院中心供气系统的管理使用及保养初探武警总医院管彦军,王小燕301总医院陈曦中心供气系统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必备设施,又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物资基础之一。它主要的职能使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多种医用气体,以达到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目的。我院中心供气系统启用...  相似文献   

20.
对呼吸机空气压缩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林颐胜 《医疗卫生装备》2005,26(9):43-43,45
呼吸机要按照病人需求供气,无论怎样进行智能模式变换及生命支持,可持续性起码有50%以上依赖于除呼吸机本身以外的那些供气设备上。临床上为了病人安全,每台呼吸机都配备了手动呼吸气囊,以备一旦气源中断等意外,可即时对病人施救。了解供气设备,例行科学维护,医工有机结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