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首次远航抵达月球充满尘土及火山口的平原20年后,太空机构及其他探险者、幻想家正在研究新一回合的月球探险。现在,美国国家太空总署正在考虑常年返回月球的计划,由宇航员定期来回月球与地球之间。有的计划打算在月球远端设立太空观测站。另一项建议则是派宇航员试着在月球上生活,包括以土壤中的氧气呼吸,并建立前哨站。最有野心的计划是以月球为基地,将宇航员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飞上太空的美好愿望.嫦娥奔月、乘坐太阳神四轮马车遨游太空的美丽传说,都是这种飞天幻想的反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发明了飞机,宇宙飞船也已经把人送上了月球……可以说,人类的飞天之梦已经部分地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3,(11):16-16
当人类在向海洋拓展自己生存空间的时候,另一个远在天边但尚未被真正开发的空间——宇宙,已经进入了人类智慧的视野。现在,发达国家的科学家已经开始在描绘开发宇宙绚丽的蓝图,向人们展示着令人振奋的前景。太空“月球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月球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美国华人科学家林桐主持设计了第一个“月球城”建没方案。未来的“月球城”是封闭式的城市,外形为圆筒式或车轮式.直径1千米-2千米,整个“月球城”可容纳一万余人。就如何解决“月球城”的建筑材料,科学家们提出,就地取材,经有关专家测定,并做出了完  相似文献   

4.
开采月球     
在人类历史上12个月球漫步者中,最后一个涉足其上的哈里森·施密特(HarrisonH.Schmitt)是唯一一个受过科学训练的人(地质学博士),他看到并做到了多数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事情。施密特1972年随“阿波罗17号”宇宙飞船在月球上所完成的工作堪称人类探测史上最激动人心和最富成果性的一段佳话,他在TaurusLit-trow谷地驻留的3天是科学和艺术史上的无价宝藏。遗憾的是,这些经历并不是他新近出版的《重返月球:人类太空移民的探险、开发与能量之源》一书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探索月球似乎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人类对月球的观测、探测与研究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从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开始,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就不曾停歇.月球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在月球上可谓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6.
随着太空探索日渐深入,太空的神秘感已经逐渐消失。或许有一天,人类往返天上人间,甚至干脆离开越来越拥挤的地球将不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幻。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探测器,并顺利地登上了月球。科学家们预计,人类移民太空已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7.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首次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到太空后,便打开了人们宇宙旅行之门。紧接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08分钟,行程4万公里,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旅行。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了月球,把地球与其它星球联系了起来。之后30多年,航天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类已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人类要开发宇宙,到太空去旅行、生活,就必须有交通工具把人与物送上去。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目前各种太空交通工具应运而生。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火箭明与飞机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又可像飞机那样降落到机场。航天飞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叫轨道级;下部是固体火箭助推器与外贮燃料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只有美国人登上过月球,俄罗斯已将机器人送上月球。我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继1999年成功发射“神舟”号太空飞船实现载人太空飞行后,现已将目光放在载人登月上。而在中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之前,我国自己研制的太空登月机器人将率先对月球进行勘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月球是资源宝地,月球是造物天堂,月球是绝佳试验场所,月球是外星旅游胜地,月球是天然太空港。总之,月球是人类移民太空、开发太空的理想前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美国航天局在太空导演了一出绚丽壮观、完美无缺的“焰火”大戏:“深度撞击”,探测器极其精确(误差仅1米)地击中了坦普尔-1彗星,成功地在太空进行了首场人工撞击“表演”。时隔一年,美国航天局在近日又公布了一项撞击月球南极的计划,定名为“积极接触月球表面”,目的是希望能成功找到月球存在水的证据。根据计划要求,2009年1月人类将上演撞击星体(月球)的第二场大戏!到时在月球南极表面会有大约1000吨月面尘埃和碎片冲向64千米的高空,在月面上撞出一个直径30米、深4.5米,有1/3个足球场大小的巨型坑,人们在地球上借助望远镜就能观…  相似文献   

11.
今天,太空业的本质就是开拓新的经济领域。自从人类首次进入太空迄今仅仅四分之一世纪,就已有数百家公司直接参与了太空商业活动。今后二十五年里,太空商业活动的规模将可与今天的电子计算机工业相媲美。未来学家们指出,此后的二十五年将会取得更伟大的成绩:在太空设置的太阳能板组可通过微波把电能传送到地球上;在月球和其他星球上开采矿物;也许,人类还会在火星上定居。位于马萨诸塞州坎  相似文献   

12.
提及太空移民,不论宇航员还是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会有一种失落感。是啊!我们迄今依然只能生活在地球上。虽然美国宇航局(NASA)在发射卫星、太空探测器和能穿越太阳系的宇宙飞船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自1972年以来,人类的足迹并未踏上另外的世界。 但是不久,情况也许就会改变。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正在进行;“旅行者”号小型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已经为人类移民火星吹响了号角;有人甚至设想重登月球。  相似文献   

13.
杨骏 《科学之友》2009,(10):3-3
许多人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苏月球探测竞赛记忆犹新,当时双方都发射了数十个探测器,美国甚至实现了人类的首次登月。此后,月球沉寂了多年,并逐渐淡出了人们太空探索的视线。然而,月球在时隔数十年后,又迎来了人类的探测热潮。如果说人类首次探月  相似文献   

14.
人类已经登陆月球,而且还想登陆火星。然而,火星比月球遥远得实在太多,前往火星的载人之旅可谓困难重重。科学家说,送人上火星至少还要等20年甚至50年。不过,太空专家和火星迷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要在地球上模拟“登陆火星”。  相似文献   

15.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相距约38.4万km,是21世纪人类开发宇宙的第一个目标.目前,人类已经制定出再登月球的时间表,计划于2050年前后,在月球上建成一座可供10万人生活的"月球城市".我国自2003年以来,已经成功发送了3次载人飞船,在21世纪中期将发送登月飞船.  相似文献   

16.
对人类开发太空的未来前景、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火星探测、布什总统的太空新计划,以及月球对人类的诱惑等读者提出的问题,《纽约时报》“科技时代”专栏记者肯尼斯·常(Kemeth Chong)在今年1月22日出版的专栏中就上述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7.
定居月球     
移民太空,月球是最佳的候选地,因为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相对不远,人类已经踏足过月球,而且月球上有建设人类定居点所需的丰富的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因其独一无二的位置资源、极具特点的环境资源、丰富的物质资源,是人类进行空间探测和开发利用太空的首选目标.地月系是太阳系探测的试验场,月球是迈向更远深空的中转站.月球科学研究对推动空间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月球资源开发利用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月球探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后,必将以更好地服务于月球科学探测和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增进人类科学认知,拓展人类生存空间,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梳理和评述了国内外月球探测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归纳了未来月球探测所涉及的主要任务、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提出我国月球探测发展建议.月球探测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应该有大国思维,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发挥优势,牵头组织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  相似文献   

19.
月球与生育     
20年前,"阿波罗"号宇宙飞船载着人类首次拜访月球之后,美国航空及太空总署在当年所提出的报告书中就曾预言:大约在1990年之后,人类将乘坐重达3吨的巨型古普车太空船,载着衣物、食品和技术装备,谐  相似文献   

20.
《科学之友》2009,(10):46-46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把宇航员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之后,人类便开始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