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邯郸市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棉花生长所需的温度、光照和水分等主要条件,分析了邯郸市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和棉花生产的现状,并针对棉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育种研究工作、推广种植杂交棉、扶持棉花类加工企业、发展间作套种技术4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利津县2012年棉花品质产量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棉花各个生育期的气象条件(温度、光照、降水)对棉花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生长发育、产量的高低以及品质的优劣与气候条件息息相关。当气候条件能充分满足棉花整个生育期正常生长和发育时,不仅可以满足其发育进程的需要,还可以获得较好的收成,并能提高棉花品质和等级;相反,当气候条件不利时,则会抑制棉花生长发育,使产量下降、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大荔县棉花产业的现状,并从提高棉花补贴标准、建立健全棉花保险机制、改善棉田生产条件、大力推广棉花轻简栽培技术等方面总结了其发展对策,以促进该县棉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谈气象条件对南乐县棉花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7年南乐县棉花种植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2007年南乐县棉花生长的气象条件正常,光、热、水条件基本能满足棉花生育期需求,干旱、低温和阴雨寡照等气象灾害对棉花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气候条件较好,并针对灾害提出防御措施,为棉花增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河北地区多年气候观测资料,根据棉花生长对环境条件的需求,分析了河北地区棉花主要生长期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条件及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不利气象因素,提出合理种植建议。  相似文献   

6.
粮棉轮作与土壤深翻对棉花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6,(8):113-116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粮棉轮作种植模式与土壤深翻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促进了棉花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无论是在旋耕条件下还是在深翻条件下,棉花株高、真叶数、果枝数、蕾铃数、单铃质量均较连作有不同程度提高,籽棉产量在旋耕与深翻条件下分别较连作提高4.5%与2.6%。土壤深翻前期抑制棉花生长,棉花株高、真叶数均低于旋耕处理,但棉花中后期优势明显,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单铃质量均高于旋耕处理,籽棉产量在连作与轮作条件下分别较旋耕处理提高4.0%与2.1%。粮棉轮作与土壤深翻相结合是提高棉花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市棉花生产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棉花生长发育期所需气候条件的阐述,分析了石河子棉花生产的温度、光照、水分等农业气候资源,并提出棉花科学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8.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从棉花苗期、蕾期、花铃期等各生育阶段介绍了棉花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发生条件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供棉花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棉花枯、黄萎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天津地区棉花生长的情况及气候条件,对棉花成株期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症状、病原、发病条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总结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商丘市棉花生长气候条件分析及产量预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降雨量、温度、光照三方面分析了商丘气候条件对于棉花产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棉花产量预测方法,以期对商丘的棉花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4种不同类型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中棉所41号)对昆虫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双价 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无明显差异,但与常规棉常规施药田差异显著;转双价基因 棉田昆虫群落的物种数(50种)与常规棉田(50种)和转Bt基因棉田(53种)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常规棉常规 施药田(44种);转双价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个体总数和相对丰盛度与其他棉田无明显差异;转双价基因棉和转Bt 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物种数的时空动态无明显影响,而常规药物防治对棉田物种数的时空动态分布影响较大;棉铃 虫已不是转双价基因棉田和转Bt基因棉田的优势害虫,但仍然是常规棉田和常规棉常规施药田的优势害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别在长江下游沿海棉区(大丰) 和沿江棉区(南京),以早熟常规棉中棉所50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双因素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直播棉田以棉花3叶期为起始日期,移栽棉田以移栽后第3 d为起始日期,采用随机调查法,调查整株棉花所有器官,记录棉株上节肢动物的种类及数量。【结果】 栽培措施对棉田天敌亚群落个体数及益害比作用显著,且趋势一致,移栽棉田更有利于天敌发生,益害比更高,不同施氮量对棉田昆虫无明显影响。棉田中主要是棉蚜、烟粉虱、绿盲蝽和花蓟马等刺吸式害虫,主要天敌草蛉、蜘蛛和瓢虫。棉蚜、朱砂叶螨、花蓟马、烟粉虱和绿盲蝽在8月中下旬和9月上中旬发生数量较集中,其中直播棉田棉蚜、朱砂叶螨发生数量相对较多,移栽棉田花蓟马和绿盲蝽发生量相对较多,不增施氮肥棉田花蓟马发生数量相对较多,烟粉虱在棉田间均有发生,且数量较多。草蛉在8月下旬和9月上中旬发生数量大。6月下旬和7月上中旬蜘蛛和瓢虫发生数量大。其中移栽棉田蜘蛛和瓢虫发生量相对较多,增施氮肥棉田草蛉和瓢虫发生数量相对较多。害虫亚群落在南京移N0棉田中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直N0棉田,优势集中性指数则相反;天敌亚群落在大丰移N10棉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直N0棉田,优势集中性指数则相反。【结论】 棉田昆虫消长动态及发生量因栽培措施和施氮量不同而略有差异。害虫亚群落在移栽方式且不施氮肥的棉田中群落稳定性最高,而天敌亚群落在移栽且增施氮肥的棉田中稳定性最高。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2000-2001年在新疆喀什叶城县研究了转Bt基因棉MD-80不同发育阶段对棉铃虫的抗性表达和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果表明:1)转Bt基因棉棉叶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有2个抗性高峰期5月中下旬和7月底,抗虫性分别为94.5%和83.3%,8月份抗性最低(22.7%),而河南的研究表明8月份正是第2个抗性高峰,抗虫效果高达93.8%;2)7月上旬棉株不同器官抗棉铃虫的强弱依次为:棉苞叶(96.7%),棉蕾(74.2%),花瓣(60%),棉叶(50.2%),棉铃(30%),花蕊(26.8%);3)转Bt基因棉对不同龄期棉铃虫抗性随着龄期的增大而降低;4)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顺序依次为普通棉对照田(不进行任何防治,0.7706和0.1883),Bt棉药防田(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0.3968和0.0931),Bt棉自控田(仅依靠自然天敌控制害虫,0.2211和0.0549),优势集中性依次为Bt棉自控田(0.9264),Bt棉药防田(0.8625),普通棉对照田(0.6881),表明普通棉对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最稳定,Bt棉药防田次之,Bt棉田自控田最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转Bt基因棉不同品种的生理代谢特征及其与棉盲蝽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个棉花品种中,棉花绿盲蝽发生量和危害程度以转Bt基因杂交棉品种最高,转Bt基因常规棉品种次之,非转基因常规棉品种最低。顶芽和幼蕾的可溶性糖含量与绿盲蝽发生量和危害程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缩合单宁含量和PLA活性与之则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顶芽和幼蕾的可溶性糖含量以转Bt基因杂交棉品种最高,转Bt基因常规棉品种次之,非转基因常规棉品种最低;缩合单宁含量、PLA活性以非转基因常规棉品种最高,转Bt基因常规棉品种次之,转Bt基因杂交棉品种最低。棉花植株氮素积累量与顶芽和幼蕾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缩合单宁含量和PLA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蕾期和铃期的氮素积累量以转Bt基因杂交棉品种最高,转Bt基因常规棉品种次之,非转基因常规棉品种最低。上述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花品种(尤其是转Bt基因杂交棉品种)在蕾期和铃期的氮素积累量高,引起了顶芽和幼蕾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缩合单宁含量和PLA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发展高效棉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山东省棉业的现状,面临挑战和发展机理,提出了棉花品种的专化选育,区域化种植,模式化栽培和产业化加工与利用是山东省发展高效棉业的必由之路。阐述了以粮棉双增型、增值效益型和绿色环保型棉花品种作主体,推动山东省植棉业产业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张征田  梁子安  王明伟  杜瑞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56-6857,6861
[目的]为建立转基因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体系、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和转基因棉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对3种不同类型棉田(转双价棉、转Bt棉和常规棉田)害虫和天敌种群的时空动态进行研究。[结果]3种类型棉田的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数量差异较大。双价棉田害虫561头/百株,Bt棉田害虫589头/百株,常规棉田害虫1 018头/百株。不同时期害虫和天敌优势种类不同,害虫和天敌种群呈现有规律的时空变化,转双价棉田与转Bt棉田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田与常规棉田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转基因棉对害虫有明显抗性。群落特征指数分析表明,转基因棉田群落稳定性高于常规棉田,群落稳定性随棉花生长期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嫁接对棉花抗黄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嫁接类型对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影响,研究棉花黄萎病发病机理和抗病机制,为深入分析棉花抗病机理、培育抗黄萎病棉花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6个不同黄萎病抗性的海岛棉和陆地棉品种,每个品种均设自身嫁接和相互嫁接2种嫁接方式和不嫁接的直播对照;田间试验鉴定比较直播材料与自身嫁接材料、相互嫁接材料的发病程度。【结果】自身嫁接材料与直播材料发病情况相同;以海岛棉抗病品种做接穗的嫁接组合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显著低于陆地棉抗病品种为接穗的嫁接组合;以陆地棉抗病品种为砧木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显著低于海岛棉抗病品种为砧木的组合。【结论】嫁接操作本身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没有显著影响。海岛棉和陆地棉的抗黄萎病机制不同,海岛棉抗病品种的关键抗病部位为茎部;而陆地棉抗病品种的关键抗病部位为根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新疆棉花价格与全国棉花价格、国际棉花价格的横向传导机理和规律,为完善新疆棉花价格形成机制及棉花市场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选取2007~2019年新疆328级棉花现货价格、全国328级棉花现货价格和国际棉花价格CotlookA指数月度数据,研究三者之间的传导关系。【结果】我国新疆棉花价格、全国棉花价格与国际棉花价格,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国际棉花价格每变动1%,使新疆棉花价格变动1.103%、国内棉花价格变动1.065%。短期,国际棉花价格对新疆和全国棉花价格的传导效应明显,上一期国际棉花价格每变动1%,使本期我国新疆棉花价格变动0.241%、本期全国棉花价格变动0.3%。我国新疆棉价及全国棉价均受国际棉花价格的单向影响,我国新疆棉价与全国棉价之间没有显著的影响关系。【结论】我国新疆棉花现货市场与国际棉花现货市场日益紧密相关,国际棉花现货价格对我国新疆棉花现货价格起主要的引导作用,我国新疆棉花市场被动接受其他市场的价格波动输出,导致新疆棉花价格波动的风险高。  相似文献   

19.
作物茬口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在连作8 a的棉田分区种植小麦、甜菜和棉花,次年再全部种植棉花,研究不同作物茬口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茬地棉花的各项农艺性状优于连作棉花,其中麦茬地棉花的株高、主茎叶片数、果枝数与连作棉花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麦茬地棉花单株干质量、叶绿素含量也均优于连作和甜菜茬棉花。倒茬地棉花比连作棉花平均增产15.2%,其中麦茬地棉花增产21.9%,甜菜茬棉花增产8.6%。麦茬地棉花产量的提高主要在于单株铃数和单铃质量的提高,分别比连作棉花提高23.5%和6.1%。  相似文献   

20.
比较研究了鲁西南直播棉、蒜套棉、麦套棉三种种植模式棉田中盲椿象的种群数量和盲椿象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晚播棉——蒜套棉和麦套棉的盲椿象种群数量显著高于直播棉,其中棉田盲椿象发生高峰期,蒜套棉和麦套棉未防区盲椿象百株虫量分别为直播棉未防区的4.56倍和4.45倍;8月份之前化学防治能够有效地控制棉田盲椿象的种群数量,盲椿象发生高峰期,防治区和未防治区的种群数量均在防治指标(20头/百株)之上;棉田播种时间越晚,减产幅度越大,麦套棉、蒜套棉和直播棉的减产幅度分别为38.4%、27.5%、2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