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孙琳  徐文正 《福建电脑》2009,25(6):164-164
该系统分为前台营业管理、库存管理、预定管理、会员管理、系统设置、用户登陆六大部分。会员管理实现了会员信息的浏览,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点菜收银、库房管理、预定管理等功能实现了与会员管理的有机结合。系统基本可以实现小型餐馆使用的实际需要。为餐馆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面向海量数据应用的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整合了基础设施层获取的海量数据,是面向各类物联网应用提供跟踪、监测和控制等信息服务的关键平台。阐述了物联网海量数据处理技术,包括存储、预处理和数据挖掘;总结了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在系统安全、隐私保护和可信性方面的安全保障机制;从系统架构、实现技术和系统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最后,展望了这一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马青 《微型电脑应用》2011,27(5):54-56,64,70
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模式下的智能小区设计思路与方案。"物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互模式和管理模式,基于物联网模式下的住宅小区智能化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将单片机技术运用于餐饮行业,解决过去人工点餐形式带来的低效繁杂的弊端,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无线点餐系统,实现了顾客就餐全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餐馆的运营效率并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阐述了无线点餐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模块的实现,为无线点餐系统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杨凤  张改红  杨瑞 《计算机时代》2021,(12):125-127,130
智慧校园是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核心技术,提供智慧化、数据化、网络化、协作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等各类服务,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效深度融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最终实现智慧化教学和管理的校园模式.文章探讨了智慧校园的建设,智慧校园的架构设计以及智慧校园的应用场景,可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智慧校园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理念,是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其它技术相融合的具体实践、是学校培养人才、提高管理与优化服务的创新。云计算是利用虚拟化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深度集成整合,提供超级计算和存储能力,它具有三种服务形式: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物联网技术是传感网、因特网与移动通信网三网高效融合的产物,核心是物联感知系统,它划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架构由统一门户系统、服务支持平台、数据信息融合平台、网络融合基础平台以及信息标准体系和安全维护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目前社区养老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具有内容单一、覆盖面小等缺点。试图探讨一种利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终端及集成技术,建立养老服务信息资源库和智能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将政务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等平台进行整合,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慢病管理、健康咨询、紧急救助等生活服务的养老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餐饮行业的高速发展、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经营的高风险以及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要求将餐馆的规划、设计融入与之对应的生活形态,以确保餐馆经营的成功。本文通过对生活形态的理论研究与餐馆设计实务研究,展开餐馆设计研究的工具构建。该设计研究工具包含对餐馆设计的背景诊断、餐馆设计的定位展开及设计结果的评估,它从流程秩序、节点要素和节点技术三个轴向来构建。  相似文献   

9.
餐饮行业的高速发展、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经营的高风险以及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要求将餐馆的规划、设计融入与之对应的生活形态,以确保餐馆经营的成功。本文通过对生活形态的理论研究与餐馆设计实务研究,展开餐馆设计研究的工具构建。该设计研究工具包含对餐馆设计的背景诊断、餐馆设计的定位展开及设计结果的评估,它从流程秩序、节点要素和节点技术三个轴向来构建。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面向服务的物联网中间件,注重物联网中物的系统功能,通过定义中立的服务接口,实现物、物与物间的有效管理和交互,以及与上层具体应用的对接。在该中间件的设计实现中,采用服务组合的方法,分别实现物的管理、交互和处理等服务。通过在某危险化学品运输监控系统中的应用,验证了面向服务的物联网中间件的设计思想和中间件系统,较好地保证了服务的提供和应用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技术为设施农业带来了新内涵和新途径。针对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引导农民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现状,依据物联网技术架构,提出一种便携式农业环境参数采集系统,旨在实现对温室位置、温度湿度、光照、CO2含量等环境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配合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系统实现信息的维护、分析、报警和远程发布等功能。此外,系统还可作为物联网节点使用,避免后续物联网温室建设的重复投入。实验与实测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便捷的可操作性、良好的稳定性,数据处理的准确与高效性特点,从而可提高科技服务部门的服务效率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设军休信息化服务云平台系统.移动端APP提供健康监测、健康宣教、连线医生、政治思想、文化活动、居家服务、电商平台等服务,后台管理系统主要负责数据维护更新、信息统计、时政资讯发布等.该平台能够充分满足军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健康医疗需求,从而提高军休管理机构服务水平,优化创新服务办事流程.  相似文献   

13.
智慧城市与生活物联网生活物联网,顾名思义,是指应用于人们家庭和个人生活的物联网。生活物联网采用信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把个人和家庭生活中所需要的物体与物体连接起来,使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居家、健康和出行等日常生活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已开始更多地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而在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应用生活物联网,将成为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信息服务(IOT Information Service,IOT-IS)是物联网中信息处理和发布的信息服务系统.典型的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是EPC系统中的信息服务系统EPCIS(EPC Information Service).本书主要以EPCIS为例来介绍物联网的信息服务技术.  相似文献   

15.
信息感知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信息来源,是物联网信息交互和协同的基础。但通过前端感知设备获取的感知信息存在不确定性、海量性、异构性等特征,不仅给受限感知网络在信息传输、存储和处理方面带来挑战,同时也给信息的统一表示和管理带来难度。日趋成熟的语义技术为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阐述了语义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和发展。分析了物联网各个层面的语义需求,概述了语义技术应用于物联网资源描述和建模、感知数据表示和处理、感知数据标注、服务构建和提供、数据存储和查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语义技术应用于物联网面临的挑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王柔 《软件》2023,(7):134-136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将物联网技术用于智能家居控制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将结合FPGA技术相关概念,设计基于FPGA的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家中环境信息,针对危急情况发出警报,用户使用手机等智能设备登录控制系统查看信息,远程调整智能家居的运行方式,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停车诱导系统工作原理是采集停车场信息及道路交通拥堵信息等,传输至停车诱导信息系统的控制中心经信息处理与统计分析,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停车信息服务。论文确立了停车诱导系统的构架,系统由数据采集及传输、信息存储与处理、用户终端发布等部分组成。同时论文对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一种物联网中基于Chord的信息服务方法。文章首先根据物联网中信息产生的特点提出了物联网中的基本信息产生模型,然后通过分析物联网信息服务的特点并以Chord网络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Chord的信息服务节点组织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信息存储和查询方法。经过与EPC网络架构进行的分析比较,这种基于Chord的P2P信息服务方法能够有效消除系统性能瓶颈,并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健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海拔景区安全监测与管理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旅游安全监测信息服务站架构,建立了信息服务主站和分站,由景区安全信息服务中心主站和游客位置、地质灾害、视频监控等信息服务分站组成。主站将分站现场实时获取的地质灾害信息、游客位置信息和视频图像存储在本地服务器或经由3G传输到指挥中心,实现为应急救援机构、旅行社与计划出行的游客等提供预警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0.
《软件工程师》2019,(11):18-21
为了在非临床条件下,搭建一套智能的、非入侵式的智能监护系统,为居家老人提供合理的、非入侵式的、智能化的生活服务,本文融合客观环境信息与被照顾者在室内的位置、日常行为等主观信息,开发设计一套智能化的、未入侵式的智能监护系统,为老人或者慢性病患者提供智能化的生活服务。实验证明,融合室内位置与日常行为等主观信息,能有效地提高智能监护系统的"非入侵"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