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葛华 《吉林中医药》2007,27(11):28-28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中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以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对照组43例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79.0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配合隔物炙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中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2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4例以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配合隔物炙,对照组104例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72.1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配合隔物炙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40例。结果总有效率92.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肖茂洁  朱颖 《吉林中医药》2010,30(9):776-777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痛经中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36例,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干姜、肉桂、小茴香、当归、川芎、赤芍、没药、延胡索、生蒲黄、五灵脂、吴茱萸、细辛、白芷、九香虫、土鳖虫)治疗,并于经净后予桂枝茯苓胶囊、乌鸡白凤丸调理治疗,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愈率61.11%,总有效率94.44%。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陈晓萍 《陕西中医》2008,29(7):776-777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6例,以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小茴香、干姜、延胡棠、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苍术、茯苓、香附)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33例,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等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69.70%,有明显差异,P<0.01。提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症属寒凝血瘀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活血温经止痛法治疗32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1月就诊的原发性痛经中属寒凝血瘀型证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少腹逐瘀汤随证加减,对照组口服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连续观察6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16例,治愈6例,显效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16例,治愈2例,显效3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温经止痛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对48例辨证属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服用3个月经周期观察疗效。结果:痊愈28例,好转13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5.4%。结论: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合艾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62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少腹逐瘀汤加减合艾灸神阙、关元、中极、子宫穴治疗,对照组30例予消炎痛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以及检测各组患者血浆PGE2含量。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0.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PGE2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其治疗机理可能与改善前列腺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疗法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属寒凝血瘀型原发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少腹逐瘀汤进行治疗。连用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痛经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少腹逐瘀汤的疗效,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使用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属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在治疗组中,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在对照组中,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严重程度积分比较,两组均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少腹逐瘀汤联合艾灸或口服西药对痛经均有疗效;治疗组治疗后的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分,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使用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或口服西药治疗均有疗效,但前者的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方,对照组给予布洛芬胶囊。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芬必得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轻度有效率为83.33%,中度有效率为94.11%,重度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轻度有效率为71.43%,中度有效率为86.67%,重度有效率为62.5%,两组各程度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症状积分均有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少腹逐瘀汤联合中药热敷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少腹逐瘀汤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治疗。2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6.6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联合中药热敷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经活血方口服加外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证属寒凝血瘀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经期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用温经活血方口服加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95.0%,对照组复发率25.0%,两组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经活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给少腹逐瘀汤加减内服;对照组40例,给西药芬必得胶囊0.3g口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51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选择寒凝血瘀型痛经病人51例,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赤芍、小茴香、炮姜、元胡、灵脂、蒲黄、官桂、白芍、川芎、牛膝、香附)治疗。结果:治愈26例,总有效率96.08。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具有温经活血,调畅冲任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运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布洛芬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8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1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门诊就诊的88例符合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根据症状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观察方药的疗效。结果:88例患者,痊愈15例(17.05%),显效34例(38.64%),有效18例(20.45%),无效21例(23.86%),总有效率为76.14%。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总体有效率为76.14%,尤其对于轻中度痛经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合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3例,予少腹逐瘀汤合四逆汤治疗;对照组43例,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2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结论:少腹逐瘀汤合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