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肝病住院患者88例进行研究与分析,按照随机数字平均法则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4例患者在此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但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病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吴晓雪 《大家健康》2016,(3):245-24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用于肝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间在我院治疗肝病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组,将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的80例肝病患者归为试验组;采取常规护理的80例肝病患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用于肝病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显著(54.82±6.19 vs 41.79±6.03),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0%vs7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内收治的200例哮喘患者且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占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分析,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护理中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增加治疗依从性,改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且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双轨互动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研究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双轨互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患者出院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对甲状腺患者手术护理中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取甲状腺患者84例,随机分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42例,评估两组生活质量与满意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与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提高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病护理过程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内收诊的158例肝病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9例,对照组病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病例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评价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另调查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患者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高,可推广。  相似文献   

7.
林敏 《吉林医学》2015,(5):1043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品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个性化护理方式。方法:从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化疗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将所选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对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再接受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SDS评分、SAS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白血病疾病患者个性化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负情绪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血透中心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前,两组SDS评分、SAS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遵医依从性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依从性、血压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遵医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遵医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能稳定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阳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病患者2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ADL评分和HAMD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ADL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提高老年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郏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74%(45/47)]高于对照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较差,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较强,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舒适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冠心病患者在包括总体健康水平、躯体疼痛水平、社会关系水平、生理功能水平以及活力水平在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8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对冠心病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依从性较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改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42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全面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P)、自我效能量表(GSES)、希望指数量表(HHI)、治疗依从性量表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GSES评分、HHI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HHI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GSES评分、HHI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癫痫患者中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希望水平、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患者具有更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影响。方法:将9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双盲法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基础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情况。结果:经早期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临床症状及PANSS症状改善情况及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旨为降低临床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100例初产妇产后抑郁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进行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产后抑郁量表情况以及满意度等结果比较。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能明显缓解其产后抑郁情况,显著提升患者在院休养与护理期间的依从性与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病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为乙型肝病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122例乙型肝病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和护理3个月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及肝功能均明显改善,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及肝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护理3个月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卵巢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使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在宗教信仰、生活环境、社会关系、独立能力、心理状况及身体机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患者的护理中,能使得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更好的缓解,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临床采用针对性优质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临床慢性胃溃疡患者90例纳入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两组即研究组采用针对性优质护理进行干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45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比较。结果:研究组进行针对性优质护理后其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慢性胃溃疡患者进行针对性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胃溃疡症状明显得到痊愈和改善,明显提高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延续性护理应用于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患者病情,通过辨证分析加入适合的中医护理技术,对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的数据信息分别收集对比,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康复依从性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康复依从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分析,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恢复期引入中医护理技术的延续性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延续性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