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43例(实验组),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人群中ER、PR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老年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和PR表达较对照组低(P<0.05).(2)在老年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随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和肌层浸润的加深,ER、PR的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PR的检测反映了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助于指导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样腺癌(EC)组织中嗜铬素A(Cg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EC组织(观察组)及40例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的内膜组织(对照组)中的CgA、Syn、NSE、ER、PR。结果观察组CgA、NSE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高中分化组织CgA、NSE、ER、PR阳性率均高于低分化组织,P均〈0.05;浸润深度〈1/2组织ER、PR阳性率均高于浸润深度≥1/2组织,P均〈0.05。EC组织中,CgA与ER、NSE与PR表达均呈正相关(r=0.381、0.453,P均〈0.05)。结论 EC组织中CgA、Syn表达升高,CgA、Syn、NSE等神经内分泌因子有助于EC的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人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取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5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采用RT-PCR法测定VEGF、MMP-2和TNF-αmRNA的表达,比较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表达的差异,并且分析ER、PR与VEGF、MMP-2、TNF-α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子宫肌瘤组织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2%和75.93%,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P0.05或P0.01);(2)子宫肌瘤组织中VEGF、MMP-2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子宫肌组织显著升高(P0.01);(3)ER(+)和PR(+)子宫肌瘤组织VEGF、MMP-2和TNF-αmRNA表达较ER(-)和PR(-)子宫肌瘤组织均显著升高(P0.01);(4)相关性分析显示,ER、PR表达评分均与VEGF、MMP-2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VEGF、MMP-2和TNF-α在子宫肌瘤均高表达,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ER和PR的高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金英  刘淑红  王晶 《山东医药》2008,48(38):85-86
将56例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子宫切除术或肌瘤切除术,治疗组21例术前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对照组35例(月经周期增生期16例,分泌期19例)不用米非司酮.术后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瘤体和子宫肌层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子宫肌瘤及肌层组织中PR、VEGF表达及肌瘤中的MVD表达降低(尸均<0.05);对照组增生期子宫肌瘤及肌层组织中ER表达高于分泌期,PR、VEGF、MVD表达高于增生期(P均<0.05);子宫肌瘤组织中VEGF与MVD表达呈正相关(r=0.869,P<0.01);两组子宫肌瘤中各项指标表达均高于子宫肌层组织(P均<0.05).提示米非司酮可降低子宫肌瘤组织中PR、VEGF的表达,减少MVD,抑制肌瘤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在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1例老年子宫内膜癌(老年组)与40例非老年子宫内膜癌(非老年组)患者中ER、PR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ER、PR、p53阳性率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中分别为71.4%、76.2%、81%和77.5%、90%、57.5%,PR表达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36)。p53阳性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r=0.279,P=0.029)。结论 PR和p53在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一定关系。老年患者的PR表达较非老年患者显著降低,而这会影响两组人群孕激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Aurora激酶(Aurora)-A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关注二者表达的特征和相关性。方法 49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并行根治术的患者为观察组,留取术后蜡块组织,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Aurora-A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Aurora-A和Survivin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Aurora-A和Survivin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最大径密切相关,Aurora-A的阳性率与脉管侵犯和肌层浸润密切相关,Survivin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Aurora-A和Survivin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癌中Aurora-A和Survivin高表达可以促进病变的形成和发展。Aurora-A和Survivin无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关注二者与白细胞分化抗原(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56例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后存留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25例无明显病变的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SOX-2、VEGF和CD34的表达。结果两组中SOX-2和VEGF表达的阳性率及MVD值差异显著。观察组中SOX-2和VEGF的阳性率和MVD值与肿瘤的最大径和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密切相关。VEGF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累犯密切相关。观察组中SOX-2和VEGF的阳性率和MVD值均与年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SOX-2和VEGF、SOX-2和MVD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癌中SOX-2低表达、VEGF和MVD高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均有重要作用。子宫内膜癌中SOX-2对血管的形成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突变型p53基因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5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分析突变型p53基因与VEGF表达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突变型p53基因与VEGF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53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χ2=5.028、6.657、5.502、11.293,P<0.05);VEGF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χ2=4.566、4.098、9.305,P<0.05);VEGF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χ2=0.374,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突变型p53基因表达与VEGF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突变型p53与VEGF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中表达明显增强;突变型p53基因表达与VEGF参与肿瘤血管新生及癌细胞的侵袭,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测阻力指数(RI)值与组织中生存素蛋白和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6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子宫内膜癌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1,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2,均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并记录RI值,同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1术后标本、对照组2诊刮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检测Survivin和CEACAM6表达。结果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 RI值呈增高趋势。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中Survivin和CEACAM6表达呈下降趋势。观察组RI值与Survivin、CEACAM6表达均呈负相关,观察组RI值、Survivin和CEACAM6表达均与肿瘤最大径、肌层浸润密切相关。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测RI值与Survivin和CEACAM6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RI值、Survivin和CEACAM6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EC)组织中三叶因子3(TFF3)、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良性子宫肌瘤组织、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42例Ec组织中的TFF3、ER和PR,分析TFF3、ER、PR表达与E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TFF3在良性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为45.0%,EC组织中为66.7%,不同组织间比较P均〈0.01;TFF3蛋白表达与EC的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有关(P均〈0.05),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ER在良性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3.3%,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为70.O%,EC组织中为54.8%,不同组织间比较P均〈0.05;ER阳性表达与Ec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与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程度无关。PR在良性子宫肌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6.7%,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为75.0%,EC组织中为59.5%,不同组织间比较P〉0.05;PR表达与EC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与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程度无关。Ec组织中TFF3表达与ER、PR均呈正相关(r=0.002、0.004,P均〈0.01)。结论Ec组织中TFF3表达明显升高,ER表达明显下降;TFF3、ER、PR对E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玥  章明放  王霞 《山东医药》2011,51(47):30-31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抗原(CD133)、雌激素受体(ER)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标本75份(肿瘤组)、增生子宫内膜标本30份(增生组)和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标本10份(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CD133、ER表达,并分析两指标间及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CD133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增生组及正常组,ER阳性率明显低于增生组及正常组,P均〈0.01。CD133、ER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相关性,两者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CD133、ER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ER-2、PTEN蛋白及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ER-2、PTEN蛋白及ERα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的子宫内膜HER-2蛋白为低表达,子宫内膜癌中HER-2的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而且HER-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病理学分期以及肿瘤浸润子宫肌层深度显著相关(P0.05),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缺失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PTEN表达在G1级肿瘤高于G2、G3级(P0.05),PTEN蛋白缺失率与肿瘤组织类型有关(P0.05),与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HER-2与PTEN的表达呈呈明显负相关。ERα在子宫内膜癌表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且随着病理分期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PTEN表达缺失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蛋白表达缺失常发生细胞分化较差的子宫内膜癌。PTEN蛋白表达缺失与HER-2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Geminin(GMNN)、残疾基因同源物(DAB)2、黏蛋白4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67例。术中取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距离癌组织>5 cm)。qRT-PCR检测组织标本中GMNN、DAB2、黏蛋白4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GMNN、DAB2、黏蛋白4蛋白表达。收集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浸润深度、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53基因、ki67表达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记录生存情况,计算总生存率。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MNN、黏蛋白4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AB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FIGO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p53阳性、Ki67阳性的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GMNN、黏蛋白4高表达率明显高于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p53阴性、Ki67阴性患者;DAB2高表达率明显低于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p5...  相似文献   

14.
石绍兰  高宝莲 《山东医药》2008,48(39):70-71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C-erb-B-2、雌激素受体(ER)蛋白。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2.0%,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10.0%相比,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分级的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相比,P〈0.05。ER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54.0%相比,P〈0.05,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分级的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相比,P〈0.05。C-erb-B-2与E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提示二者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C-erb-B-2、ER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对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了3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组织及肌瘤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IGF-1受体(IEG-I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发现IGF I与ER、PR表达关系密切,提示IGF-1在子宫肌瘤的发生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其下游基因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CXCR4、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IF-1α、CXCR4、VEGF mRNA及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而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几乎无表达。HIF-1α、CXCR4蛋白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脉管浸润、临床分期及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相关。结论 HIF-1α、CXCR4及VE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增高,提示HIF-1α可能通过调控CXCR4及VEGF蛋白的转录,进而促进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老年患者配错修复蛋白(MMR)的表达,分析MMR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并在术后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老年患者112例临床资料,取患者石蜡包埋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其MMR蛋白表达,观察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整体的MMR蛋白表达缺失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MMR蛋白表达缺失情况,包括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是否发生转移等;将存在差异的临床病理特征筛选出,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MMR蛋白表达与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主要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1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4种蛋白同时表达者83例(74.11%),均为散发癌;至少有1种MMR蛋白表达缺失者29例(25.89%),为可疑的Lynch综合征;累及子宫下段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者、病理分期为Ⅲ期者MMR蛋白缺失率高于其他未累及子宫下段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及病理分期为Ⅰ~Ⅱ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检验,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MMR蛋白与累及子宫下段、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r=0.429、0.379、0.353,均P<0.05)。结论 MMR蛋白表达异常(缺失)与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可考虑将其辅助用于老年子宫内膜癌初步筛选,利于疾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喉鳞癌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PPAR)γ、生存素(Survivin)和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同源磷酸酶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87例喉鳞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肿瘤的蜡块组织。72例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作为对照组。72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PPARγ、Survivin和PTEN的表达。结果观察组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PPARγ和PTEN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PPARγ、Survivin和PTEN表达阳性率在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Ki67表达增殖指数中差别显著,Survivin和PTEN表达阳性率与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相关。PPARγ、Survivin和PTEN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喉鳞癌术后组织中Survivin高表达、PPARγ和PTE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发生和进展。PPARγ、Survivin和PTEN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具有一定差异性。PPARγ、Survivin和PTEN之间未见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磷酸化的P38(P-P3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uPA、P-P38和VEGF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uPA、P-P38和VEGF分别表达定位于细胞核、细胞核和细胞膜,其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三者的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三者之间两两比较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uPA、P-P38和VE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DNA结合抑制因子-1(Id-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及与雌激素受体(ER)α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腺癌、1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Id-1及ERα蛋白表达.结果 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Id-1表达逐渐增强(P<0.05),ERα表达则逐渐减少(P<0.05).Id-1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浸润肌层深度、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ERα阳性表达与浸润肌层深度有关(P<0.05).Id-1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但两组生存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Id-1与ERα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284,P =0.034 ).结论 Id-1在子宫内膜癌中存在着过表达,并且可能与ERα协同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