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燕存 《乡村科技》2023,(15):53-56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兴起的乡村研学旅行是乡村旅游的一种新形式,其发展壮大势必会为乡村振兴赋能加劲。以山东省烟台市昭泰面塑艺术博物馆为例,分析目前我国乡村研学旅行在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方发力、提升乡村研学旅行产品品质,完善旅游设施、提升乡村研学旅行地的接待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补齐服务短板,加强乡村研学旅行产品营销宣传、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各类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分布广泛,是开展农业研学旅行活动的重要场所。本文在分析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开发现状和作用的基础上,将农业研学旅行基地划分为9种类型,并提出相应的产品开发策略,以期为各类农业研学旅行基地的产品开发和农业资源的教育旅游功能拓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实现传统村落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研学旅行产品在传统村落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在深度挖掘光村研学旅行产品开发资源的同时也分析了光村在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乡村研学游是振兴乡村的新动力,是旅游扶贫的新路径之一;同时乡村研学游是中小学乡土研学实践的最佳选择。襄阳城郊乡村研学游起步晚但发展快,市场虽然繁荣但是出于无序开发状态,因此建议一定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挖掘整合村落自身旅游、文化、生态优势资源,对接襄阳中小学研学教育市场,将乡村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农耕文化等方面的特色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示范点,策划设计具有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的研学旅游线路,精心打造研学旅游目的地品牌。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研学旅行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其旅行发展的整体效果,采用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设置等方法,研究乡村研学旅行的现状。结果表明,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变,促使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由原本的大城市建设走向中小城市体系的整体建设,既可以缓解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大城市生态资源紧张、社会负担重的问题,也可以加强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研学旅行是利用农业农村研学资源,结合乡村旅游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类型。利用314份乌鲁木齐市家长调查问卷,运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模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家长对学生参加农业农村研学旅行意愿强烈,学历、对农业农村研学旅行了解程度、学生参加农业农村研学旅行经历、对农业农村研学旅行的态度以及支持学生参加农业农村研学旅行等因素对家长的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家庭子女数量对家长的意愿具有负向影响作用。此外,总结了乌鲁木齐市家长对农业农村研学旅行内容、时间和方式等的偏好以及对农业农村研学旅行的期望。最后,从基地建设专业化、审核机制专业化、行业制度规范化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农业农村研学旅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沣东农博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法对该园区研学旅行活动及产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研学开展过程中在产品设计、研学服务、产品主体等方面存着许多不足,结合调研问题提出了要紧扣农业主题,提升研学产品设计、辅导员走进班级,提升研学服务水平、产品主体有针对性,探索研学新理念三点产品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森林公园研学旅行感知价值评价体系,正确、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森林公园的研学旅行感知价值,指导森林公园研学旅行产品创新升级。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森林公园研学旅行感知价值评价体系。从森林研学资源感知、研学课程感知、基础设施感知、管理服务感知四个方面入手,选取19个评价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19个影响因子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值,并选取案例地对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实例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对森林公园研学旅行感知价值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森林生物资源(0.1403)、课程组织(0.1166)、森林景观资源(0.0989)、课程导师(0.0979)、课程内容(0.0794)、教学氛围(0.0647)等。建议挖掘森林特色资源,构建与之契合的研学课程内容;加强研学课程组织和设计,做到寓教于乐;打造森林公园专属的研学旅行导师队伍;补齐森林公园接待服务方面的短板。  相似文献   

9.
大浦乡村农业科技示范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农业科技资源、农耕文化资源和自然灾害体验资源,可依托不同场景和资源特点开展自然导赏、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学体验、标本制作和科学艺术等不同形式的研学活动。该文以大浦乡村为例,对其开展特色研究活动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构建基于农业科技示范园研学旅行模式,体现农业科技主题同时注意与中小学课程相衔接。  相似文献   

10.
西安秦岭地带乡村研学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态势良好,通过对西安秦岭地带乡村研学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生态保护教育、丰富研学产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研学品质等发展建议,以促进西安研学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景区村庄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一个重要类型,其建设与发展对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目前浙江省湖州市乡村旅游与景区村庄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景区村庄特色体验项目主要有农业观光、民俗文化、休闲健身、研学旅行4种类型,并存在着同质化、档次低、参与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应从村庄特色魅力乡村文化、社区村民参与、融入文化创意3个方面开发与设置体验项目,以提升乡村旅游的层次与品味。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将乡村文旅资源、产业发展资源以及研学资源进行对接与耦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合理开发和利用文旅资源,加以产业与研学辅助,不断探索三者共生动力,挖掘红色内涵,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乡村“旅产学”融合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临汾市永和县和介休市张壁村的实地考察为依托,分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和研学资源融合发展的新趋势,重点关注红色资源如何推动乡村发展,探索旅产学联动赋能乡村富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朱智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4):203-207
对湖州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基于旅游产品开发理论昂普(RMP)分析模式,对湖州市乡村研学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湖州市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提出乡村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当前我国研学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结合中华农牧文化研学游产品开发的市场分析,充分整合利用本土资源,与地方合作共建了中华农牧文化研学游考察体验基地,开发了农耕文化、畜牧文化、中医药文化3个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农牧文化研学游产品,引导中华农牧文化研学旅行朝着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为开发研学游产品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解决乡村旅游产品与互联网融合率低、平台少规模小、活跃度低、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方法】结合大数据技术,依托人的移动场景旅行服务MTS商业模式,融合线上线下广西乡村旅游资源,设计广西乡村旅游MTS模型,构建平台移动端APP功能框架。【结果】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广西乡村旅游电商MTS平台和设计出基于广西乡村旅游MTS模型的面向游客和企业,覆盖游客出游前、中、后各类旅行场景的广西乡村旅游电商MTS平台移动端电商APP。【建议】促进大数据技术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研究,推动广西乡村旅游行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很多具有阶段性历史记忆的特殊场地,既不能作为历史遗迹保护起来,也没有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淹没。本文介绍了研学景观的类型,总结了乡村研学景观的意义,并且以南昌市民和镇五七学校及其周边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提出了乡村研学景观的设计思路,以期为相关乡村研学景观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意义]文旅融合及教育全域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契机。中国公共图书馆探索研学旅行服务既是职能延伸,也是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方法 /过程]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指出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存在观念滞后、调研不足、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结果 /结论]公共图书馆应该坚持立德树人宗旨,充分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加强研学旅行服务主体的联动,促进图书馆空间再造,设计优质产品打造品牌,完善研学旅行服务测评体系等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馨瑶  于学文 《新农业》2023,(11):93-94
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农业研学成为中小学生假期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大量的乡村旅游业转型成农业研学基地。本文在调研辽宁农业研学基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农业研学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业研学基地配套设施,开发特有研学产品,多元化发展三个方面措施,优化农业研学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地理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观念,倡导学生应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实践力等能力,培养具有高素质高素养的人才,而研学旅行是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提出的一种以行促学的教育新举措,为地理学科融入实践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条件,地理研学旅行是学生校内课堂的延申,是培育和构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本文通过对地理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及对研学旅行的分析,进而分析其在构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安徽淮河流域乡村产业景观要素及景观特征,总结存在的问题:自然景观资源缺乏保护和利用、乡村产业景观功能单一、乡村产业综合效益不平衡、乡村景观缺乏管理维护,指出可从乡村水系、植被绿化、农田、道路、建筑和公共空间等路径提升乡村产业景观。进而提出安徽淮河流域乡村产业景观发展对策,包括保护原有自然景观,丰富乡村景观效果;优化农田种植模式,提升综合效益;传承乡土文化,构建文化产业景观;提高公众参与,提升聚落空间景观。该研究为安徽淮河流域及其他地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