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加热炉助燃风机时常发生出口阀门卡板卡死,出口阀门无法打开或关闭的故障情况。通过分析原因,对助燃风机出口阀门的控制气缸进行改进,可以手动自动相结合的控制助燃风机出口阀门的控制气缸,有效的解决了助燃风机出口阀门无法打开或关闭的故障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吸风机进口导叶失效原因及其危害性,提出防止进口导叶产生金属疲劳破坏的措施及其一般防范原则。并通过加强对吸风机运行技术管理,检查吸风机进口导叶及其零部件有无发生疲劳现象,对发现金属疲劳的进口导叶或零部件及时更换,以避免吸风机因进口导叶失效造成更大危害。  相似文献   

3.
描述轴流式风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并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安装形式对轴流式风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轴流式风机进风面电机安装架采用圆管形式优于矩形截面的结构形式;轴流式风机采用喇叭口导风圈相比于直短管式导风圈可有效提高风量,降低噪声和功率消耗。  相似文献   

4.
机械一液粘调速装置是一种适用于大中型风机及泵类的高效节能传动装置,他能有效调节风机及泵的流量及使其运行于高效工作区内。本文以该装置调速为基础又介绍了一种新的调速一节流复合控制方式,并且对控制中节流点的确定进行了理论的分析与计算,证明通过这种控制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风机及泵类调速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电站锅炉风机的各种调节进行了阐述,如节流调节,导流器调节,变速调节,叶片调节等,并且对各方法的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风机改造中叶片调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多翼离心风机气动噪声的主要噪声源提出了降噪方案。首先,对于多翼离心风机涡流噪声的降噪,主要通过优化叶轮、蜗壳的结构几何参数和在叶轮出口加装旋转扩压器等方式进行。其次,对于多翼离心风机旋转噪声的降噪,主要通过改变蜗舌形式进行。最后对优化进出口安装角的叶轮和在叶轮出口加装旋转扩压器这两种降噪措施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风机与原型相比达到了显著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测帐篷结构的抗风能力,需建立相应的吹风试验系统。采用标准湍流模型对拟建立吹风试验系统中螺旋桨风机的气流速度场进行了三维实尺度数值模拟。分析了单风机和不同轴心间距时双风机的气流速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单风机气流速度峰值位于风机轴心线上,风速沿流向逐渐减小。双风机气流速度关于通过风机轴心连线中点的垂面呈对称分布,气流速度叠加范围沿流向逐渐增大,距风机出口越远,风速分布越均匀。在通过风机轴心的垂面之间,风速沿流向逐渐增大,至距风机出口13~15m远处开始下降。双风机形成的气流速度在距风机12.2m远处的4m×7m矩形区域上分布均匀,风速值均大于20m/s。风机轴心间距为4m时,4m×7m矩形区域角点处均风速值较大。  相似文献   

8.
差压式流量计的使用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压计与节流装置配套使用组成差压式流量计,差压计通过导压管与节流装置连接,接受被测流体通过节流装置所产生的差压信号,差压计根据生产的要求,以不同的信号形式将差压信号传递给显示仪表,从而实现对液体、气体、蒸气的差压和流量参数的显示,记录和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9.
海上风机安装用抗冲击隔振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避免海上风机在安装过程中因为冲击而造成相关精密部件的损坏,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抗冲击隔振器。隔振器以油液缓冲器为主要的抗冲击隔振元件,并按照在满足一定缓冲行程的要求下,冲击过程中风机最大加速度值最低为优化目标进行了节流孔的设计。通过结构设计和强度验算完成了该隔振器的研制。且通过模型仿真与试验测试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隔振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张荣荣  邹江  孙祥立  陈娟  郭瑶  任滨 《制冷学报》2021,42(3):107-113
动力电池使用制冷剂直接冷却具有成本低,冷却效率高、重量轻,安全性高等优点,但存在蒸发温度过低和电池冷却温度不均的问题。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直冷板后二次节流对直冷板温度调节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直冷板后接人降压装置(固定节流孔装置或可调节开度压力调节阀)可以改变直冷板的出口压力,减小直冷板出口过热度,从而提升直冷板的蒸发温度,并改善制冷剂直冷方式的均温性;但固定开度的降压装置无法主动调节直冷板出口压力,直冷板出口压力随着热负荷增加而增加,因此在热负荷变化时较难将电池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而可变开度的降压装置可根据电池的运行热负荷将直冷板的蒸发压力调整到合适的目标值,既能避免直冷板的蒸发温度过低,又能改善直冷板的均温性,以取得较佳的电池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提取导流罩的轴向长度及叶顶间隙两个设计参数,构建了矩形流道内轴流风机的流场结构及仿真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结合仿真模型分析了矩形风道下轴流风机内部和出口流场特性的变化规律,构建了风机设计参数与气动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通过风机气动性能实验可得:风机出口静压、体积流量和效率与间隙因子成反比,而与长度因子成正比,对比模拟值和实验值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量化映射关系模型得到风机设计参数间隙因子和长度因子的最优值分别为0.8%和12.5%,为风机设计和冰箱风道优化提供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讲述了透平膨胀机的制动方法(电机与风机)、制冷量调节(节流调节及多台机组复合调节、转动喷嘴叶片调节)、典型膨胀机系统(气体轴承风机制动与油轴承增压风机制动),以及透平膨胀机的操作特点。图6。  相似文献   

13.
多翼离心风机气动噪声的降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翼离心风机气动噪声的主要噪声源提出降噪方案。首先,对于多翼离心风机涡流噪声的降噪,主要通过优化叶轮、蜗壳的结构几何参数和在叶轮出口加装旋转扩压器等方式进行。其次,对于多翼离心风机旋转噪声的降噪,主要通过改变蜗舌形式进行。最后对优化进出口安装角的叶轮和在叶轮出口加装旋转扩压器这两种降噪措施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风机与原型相比达到显著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风机叶片裂纹故障,提出通过分析风机出口气动信号,实现在线动态检测裂纹的方法。采集叶片不同状态下的风机出口气动信号,利用db4小波对气动信号进行5层分解,并单支重构,将各频带归一化能量构成6维特征向量;对能量向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基于贡献率实现特征选择;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进行叶片状态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气动信号能有效反映风机叶片状态的变化,该方法可以实现叶片正常、异常状态检测及裂纹长度状态区分,提供了风机叶片裂纹在线实时检测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方超  马士虎  蔡标华  俞健 《声学技术》2018,37(3):277-280
大压差工况下,流量调节阀的节流作用导致自流注水系统振动噪声问题突出。为控制自流注水系统的噪声,从系统配置的角度进行系统降噪优化设计,提出了多级节流的降噪方案。采用流体动力学数值方法进行了多级节流低噪声设计原理分析,验证了多级节流降噪方案的有效性。基于低噪声设计原理,设计了三级流量调节阀串联的节流注水方案,并对三级节流系统进行了流场数值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三级节流设计使各级阀后低压区减小,避免了阀后局部气蚀出现;一级阀门和二级阀门进口下缘及出口上缘均出现大尺度的漩涡结构,为主要噪声源区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定量泵节流阀进口节流、出口节流旁路节流调速回路,对三种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刚度、最大承载能力、功率和效率等进行了比较,并对其的适用范围及改进方案等做了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唐山矿综放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和治理情况,分析了综放工作面的瓦斯来源,确定了其瓦斯超限原因,通过采取调整采区通风系统及相关系统通风压力、安装专用抽瓦斯风机和加风障导风等综合治理措施,最后利用移动抽放泵站和地面固定泵占综合进行瓦斯抽放解决了瓦斯超限问题,为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节流调速和变频调速两种主要调速调节方式的优缺点的比较及在经济和安全性上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变频调速既可经济节能,又安全可靠,是最理想的方案,变频调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对今后风机的节能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44号风机和别的风机的参数进行分析,发现其风速仪零位有偏差,使得其始终不能最大扑捉风能,通过调整风速仪零位,发电效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首先基于分离变量算法(method of separation of variables, MSV)求解了单节流孔静压气体轴承的层流边界层方程,研究了节流孔附近流场特性,阐明了节流孔出口附近压降现象是由于惯性效应导致,并研究了轴承几何参数和供气参数对压降现象的影响规律。最终提出了压降现象产生的临界条件为压比为0.940 9,也即压比大于临界压比时,压降现象消失。其次基于质量流量相等原则,结合层流边界层的MSV方法及雷诺方程的解析算法,提出了一种计算节流孔系数的新方法,并研究了轴承的几何参数及供气参数对节流孔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节流孔系数存在着参数敏感和不敏感区域,这是由于当压比小于等于0.6左右时,节流孔系数趋近于一个常数0.86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