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西北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按照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将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分为孵化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在评析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基础上,依托西北地区现状,提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施不同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即:在产业孵化期实行政府推动型产业化经营模式 在成长期实施经济驱动型产业化经营模式 在成熟期实施产业带动型产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改造农业的主要方向,农工商联合体和合作社成为普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从交易协调方式来看主要包括契约型、合作型和纵向一体型三种形态。本文试图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与方法,从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视角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组织治理机制及其效率特征,以期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以专业市场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四种农业产业化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四种模式的内涵、对农户利润影响及经营模式的契约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选择和培育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承包经营和乡镇企业之后,在农业经营制度上的又一次创新,它对于扭转农业弱质低效局面,实现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提高农业竞争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高效农业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等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对于落后地区的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来说,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农业产业化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08,(19):22-22
山东省委、省政府最近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决定5年投入100亿元,支持500家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机制,提速农业产业化,在更高层次上推进贸工农一体化,推进经营规模化、  相似文献   

6.
<正>产业化扶贫是近几年贫困地区实践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所谓的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  相似文献   

7.
0、引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系.<决定>提出:"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轻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这就充分肯定了已经运作多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复合体中四个层面的重要层面之一,是向农民提供比较全面的经济技术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有效的途径.随着党的十六届三中个会决定的深入贯彻执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分析了农业科技与经营联合的必要性,认为农业科技与经营的联合不仅仅是一个成果推广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科技与经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科技运行新机制及科技人员管理新体制的形成,在农业生产经营系统内部建立科技成果推广体系是必要的,但是不够的。要促使农业生产经营与科技都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使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一体化。探讨了与我国农业双层制经营形式和新的科技体制相适应的“虚实结合型”农业科技生产经营联合体模式。  相似文献   

9.
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农业综合开发的机制创新,应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允许探索不同的开发模式,其资金投入机制应适度归并政府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农户和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其他经济组织的有效组合。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经营形式多种多样,农户与各种经营组织的关系有松有紧。因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应从多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扩大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其中规模化生产是实现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各地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应遵循的原则、重点考虑的因素及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受农产品特性和交易复杂性的约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公司+农户"组织方式在破解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冲突难题时,面临订单履约率不高的窘境。订单履约率在不同的"公司+农户"模式中表现有所差异。本文的案例研究显示,温氏与农户形成的是紧密型的准纵向一体化的关系,呈现出对农户生产实行准车间化管理、畜禽产权归公司所有、双方对半分享合作剩余和交易以流程价格结算等特征。温氏借助信任、互惠、灵活性、声誉机制和有效沟通等关系治理机制,不仅降低与农户的交易成本,而且促进双方合作互动,保证交易顺利进行,提高合约履行绩效,实现公司与农户双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龚鹏 《科学咨询》2005,(19):30-32
本文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各地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应遵循的原则、重点考虑的因素及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必须要重视理念的作用,加强对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的培训和借鉴;提升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园区等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农业的能力与范围;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股份合作制和品牌化等农业经营模式,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完善经营机制,搞好知识产权保护;完善项目制、补贴制和奖励制等农业经营投入的运行与管理;完善以农业科技、信息、投融资、销售和检测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平台,改善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旨在促进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胡锦涛总书记还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快速调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一定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国家是非常重视农业产化发展的。建昌县也不失时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应用农业科技、优化农业结构和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举措。这对于促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有力应对入世挑战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具有重要意义。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类型农业产业化经营 ,即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效益为中心 ,以科技进步为手段 ,以各类企业、中介组织为龙头 ,以龙头带农户的形式 ,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 ,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 ,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所以“订单农业”的概念普及和传播很快。近期所有涉及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文件均提到了订单农业。哈尔滨市是拥有8区、11县(市)的农业大市,面临入世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农产品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深入发展订单农业,有利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论述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相互关系,具体介绍农业信息化如何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指出农业信息化要与农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周滢 《决策与信息》2008,(12):134-134
土地制度是农业经济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部矛盾对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制约,认为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基础,发展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