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炎是奶牛场三大常见疾病之一,据统计,在每年因疾病而淘汰的奶牛中,患乳腺炎占30%以上的比例。奶牛一旦患上乳腺炎,不但会影响到奶牛的产奶量,而且还会严重影响牛奶的质量,给奶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留下食品安全的隐患。如何预防与控制乳腺炎已成为奶场一项长期、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降低牛奶品质、危害消费者健康、延长产后发情期、增加奶牛淘汰率,从而降低奶牛业经济效益。目前全世界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腺炎,每年因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50亿美元,我国每年因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3.16亿元[1]。虽然人类对此病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未找到一个彻底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奶牛的乳房炎又称乳腺炎.是乳房组织发生的炎症.常使一个或数个乳叶的机能丧失.甚至不能产乳而不得不将病牛淘汰。它不仅影响到奶牛场的生产.而且病牛所产乳汁内含有大量病原体和毒素,对人体健康也有较大危害。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侵袭导致奶牛乳腺和乳头发炎的一种病症,同时会导致乳汁品质下降。临床型乳腺炎主要体现在泌乳量明显下降,隐形乳腺炎的患病奶牛乳房和乳汁没有明显变化,容易被忽视。本文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做了详细阐述,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克新 《北京农业》2011,(6):116-117
奶牛腐蹄病是目前危害农村散养户奶牛生产、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发生后,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特别在秋季,更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奶牛隐性乳腺炎简易疗法乳腺炎通称乳房炎,发病率约占乳母牛30%~50%,是乳业生产的大敌。奶牛患临床型乳腺炎的约占30%,而隐性乳腺炎高达50%。目前,对乳腺炎的处理,多是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效果虽好,但长期反复使用会出现沁乳量锐减,甚至导致奶牛...  相似文献   

7.
“两病”通常是指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由于“两病”是人畜共患病,危害极大,表现为:①患病奶牛有流产、死胎、不孕、乳腺炎症状,繁育能力下降;②患牛产乳量下降,经济效益低;③病牛及其产品不能在市场流通;④极易感染人。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病症,不仅影响了奶牛产奶量,还对奶牛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一般奶牛乳腺炎在奶牛泌乳期发作机率较高,已经成为奶牛养殖户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对奶牛乳腺炎发病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代农业》2014,(21):42-43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也是花费最大的奶牛疾病之一,分为隐性乳腺炎和临床乳腺炎。乳腺炎能够导致奶牛的产奶量大大下降。由于隐性乳腺炎不表现临床症状,难以及时发现和治疗,所以往往给奶牛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在国内,许多奶牛场的奶牛乳腺炎患病率高达50%以上。一、引起乳腺炎的原因引起乳腺炎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病原菌感染,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另外环境因素(如牛床潮湿)、饲养管理不当(如机械损伤、不规范的挤奶方法等)和奶牛体质较差等都可能引起奶牛乳腺炎。  相似文献   

10.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各种疾病的诊断及防治非常重要。而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疾病,对奶牛养殖有较大影响。文章主要对奶牛乳腺炎的诊断进行介绍,并就如何防治奶牛乳腺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的概率较高,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医药费用投入相对较高,治疗也相对较为困难。微生态作为一种最新的乳腺炎治疗方式,主要是代替抗生素。本文对微生态在奶牛乳腺炎疾病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旨在降低奶牛乳腺炎发病的概率,保证奶牛的身体健康,提升奶牛的产奶量以及奶质。  相似文献   

12.
奶牛舍温湿度与乳腺炎发病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奶牛乳腺炎是一种多因素诱发的疾病,对奶牛舍温、湿度状况与乳腺炎发病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方法使用DWHJ2周记型自计型温湿两用计测定了奶牛舍温、湿度;临床型乳腺炎根据病牛乳房和乳汁的变化做出诊断、隐性乳腺炎用CMT(California Mastitis Test)快速诊断试剂检验;数据分析用SPSS11.0统计软件.结果奶牛舍温度与乳腺炎发病率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湿度与乳腺炎发病率呈弱相关(P〉0.05).结论在高温环境下,牛体受热应激的影响,生理机能发生变化,抵抗力下降;同时在此期间,舍内适宜的温湿度使病原菌大量生长繁殖,易导致乳腺炎发病率的升高.由温度与乳腺炎发病率建立的回归方程Y=26.992+0.984X1(Stepwise法)可为工作中预测乳腺炎的发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山西农业科学》2016,(2):236-238
为了研究乳腺炎对奶牛生理代谢的影响,为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提供血液学依据,应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对临床型乳腺炎、隐性乳腺炎和健康奶牛的血液常规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临床型乳腺炎组和健康奶牛组相比,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嗜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计数(WBC)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而隐性乳腺炎组和健康奶牛组相比,只有白细胞计数(WBC)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的变化均不显著(P0.05)。表明奶牛乳腺炎是一个全身性的病理过程,不仅乳腺组织遭到破坏,血液成分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临床型乳腺炎奶牛组患牛的感染严重。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对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体外抑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我国的奶牛乳腺炎发病率很高,特别是病情病因复杂的隐性乳腺炎。据报道,我国奶牛隐性乳腺炎头数阳性率在46.4%以上,乳室患病率高达59%。乳腺炎会导致治疗费用增加、牛奶废弃、产奶量下降、母牛过早淘汰、牛奶品质下降等诸多损失。本研究选用10味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草药和2种中药复方,对分离出的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中药材为(1)中药:黄芩,黄柏,黄连,大黄,金银花,蒲公英,鱼腥划,连翘,瓜萎,栀子等10味中药均购自淮安市药材总公司。(2)复方1:黄芩、黄柏各50克,蒲公英、…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腺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临床有无明显炎症反应可分为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其中,致病菌感染引发的奶牛乳腺炎最为常见,占总发病情况的90%以上。抗生素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治愈奶牛乳腺炎,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导致细菌耐药性及乳中药物残留,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中药针对乳腺炎的主要发病机制,通过活血化瘀改善乳房局部血液循环,清热解毒清除病原微生物,补气益血调节机体免疫力,达到治愈本病目的。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好疗效,成为目前奶牛乳腺炎防治的热点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在防治奶牛乳腺炎方面一些常用的中草药。  相似文献   

16.
奶牛经常会出现的疾病就是蹄皮炎,患病后奶牛的蹄部会出现腐烂,在多雨潮湿炎热季节出现蹄皮炎的概率会增加。假如不及时诊治,病牛会出现繁殖能力下降、泌乳量减少、食欲减退等症状,对奶牛产奶质量和生产性能造成影响,不但会导致奶牛养殖场遭受巨大损失,也会间接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奶牛蹄皮炎的症状、具体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奶牛乳腺炎的重要致病菌,笔者对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致病机理、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疫苗的研究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新型疫苗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赵香汝  李寸欣  张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76-7178
[目的]探索奶牛乳腺炎病因及其防制措施。[方法]分析奶牛乳腺的免疫学机制,总结乳腺炎发病的原因,并提出奶牛乳腺炎的综合防制措施。[结果]奶牛乳腺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免疫学机制。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可采取加强卫生管理、实行干奶期治疗、疫苗免疫、选育高抗乳腺炎病的奶牛品种等方法进行防治。[结论]该研究为预防奶牛乳腺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腺炎对现代畜牧业所产生的危害越来越明显,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畜牧业针对乳腺炎的研究也愈发成熟,多种综合性针对措施已经被成功的应用在了乳腺炎的防控治疗上。本文就奶牛乳腺炎的发病因素、症状、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提出较为全面的论述还对未来乳腺炎的可能诱发病做出预测和假设,以供广大畜牧业养殖户和乳腺炎研究着参考借阅。  相似文献   

20.
目前奶牛产业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但奶牛疾病的种类也逐渐增多,特别是乳房炎,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影响奶牛产业的发展。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的奶牛产业由于受到乳房炎的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为20亿美元,平均每头奶牛将会损失200美元。对于我国而言,每年由于乳房炎遭受的经济损失超过3亿美元。近几年来,我国奶牛产业发生乳腺炎的几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该类疾病一旦发生,不仅影响奶牛的健康生长,同时,还将会影响产奶量及牛奶品质,危害消费者的自身权益。本文通过分析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而确保奶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