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交实验法优选长白楤木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长白楤木中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和酸碱滴定法优选长白楤木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7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1.5 h,提取温度为65℃,物料比为1:20。结论重复性试验证明,所用工艺合理可靠,提取的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辽东楤木根皮中楤木皂苷C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辽东楤木根皮中楤木皂苷C含量的方法.方法 固定相为Diamonsin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体积比为67.0∶33.0∶0.2),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06 nm,柱温为30 ℃.结果楤木皂苷C在20~40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3.2%(n=6).结论可用于楤木皂苷C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太白楤木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溶媒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各指纹峰相对于太白楤木皂苷TA-16的含量的加和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太白楤木最佳提取工艺为:13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60min,提取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为-2.16%,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0.913 1。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太白楤木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棘茎楤木皂苷提取工艺及抗炎镇痛作用药理实验。方法利用简便常用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棘茎楤木根皮总皂苷提取工艺,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等急性炎症动物模型及疼痛模型,观察棘茎楤木皂苷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正交试验优选出棘茎楤木皂苷提取工艺为:10倍量9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h;药理实验初步表明棘茎楤木皂苷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结论棘茎楤木皂苷含量较高,可以开发成治疗风湿疾病的医药中间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对楤木大孔树脂纯化所得总皂苷中的楤木皂苷A进行分离纯化并做体外抗血小板研究。方法: 采用75%乙醇渗滤提取楤木原药材,渗滤液经过大孔树脂纯化,所得总皂苷粉末作为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的样品。采用TBE-300B型高速逆流色谱仪,以氯仿:甲醇:正丁醇:水(4:4:1:3.5)为溶剂体系进行分离纯化,采用两种逆流色谱操作模式(0~130 min为正接正转,体系下相流动;130~180 min为正接反转,体系上相流动,流动相流速为5.0 mL·min-1,仪器转速为850 r· min-1,温度为25℃)进行分离。采用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小鼠体外血小板聚集,分别采用不同浓度HSCCC分离后的四号馏分处理,检测空白对照管与不同浓度的4号馏分给药管富血小板血浆在5 min内的最大聚集率,计算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结果: 楤木大孔树脂提取物经过HSCCC一步纯化,得到的楤木皂苷A纯度为95.81%;分离所得楤木皂苷A呈浓度依赖的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最大抑制率达80%。结论: 利用大孔树脂富集总皂苷,HSCCC分离纯化总皂苷中的楤木皂苷A,为楤木皂苷A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高效的途径。抗血小板活性研究表明HSCCC法分离得到的楤木皂苷A具有初步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6.
崔佳  贾娜  奚苗苗  宋小妹  文爱东 《中国药房》2012,(39):3689-3693
目的:考察楤木总皂苷胶囊的稳定性。方法:以齐墩果酸为指标,观察及测定楤木总皂苷胶囊在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的不同条件下的外观性状、pH值、崩解时限、水分、微生物限度和装量差异,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外观性状、pH值、崩解时限、水分、装量差异及含量均无明显改变,微生物数量不超过规定限度。结论:楤木总皂苷胶囊在2年有效期内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并比较不同产地楤木中楤木皂苷A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_(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35:65);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 ℃;流速0.8 mL·min~(-1);进样量20 μL.结果 楤木皂苷A 0.6325~25.3000 μg与蜂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7%,RSD=1.02%.结论 所建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楤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辽东楤木叶中楤木芽皂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辽东楤木叶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ODS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体积比35∶65∶0.2),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06 nm,柱温为28℃。结果楤木芽皂苷A质量在0.6~4.0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3.941×105m+4.142×102,r=0.9997(n=5),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2.9%(n=9)。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辽东楤木叶中楤木芽皂苷A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该法可用于辽东楤木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翁琰  奚苗苗  潘澄  崔佳  周丹  陆杨  窦芳  文爱东 《中国药房》2012,(35):3291-3293
目的:优选楤木皂苷胶囊的成型工艺辅料。方法:以颗粒的成型合格率、吸湿百分率、休止角和堆密度为评价指标,在逐一单个筛选辅料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合制备楤木皂苷胶囊的混合辅料,并考察临界相对湿度(CRH)。结果:微晶纤维素-乳糖(1:1,m/m)混合辅料制成的颗粒抗潮性能强,流动性好。CRH为78%。结论:所选辅料可用于制备楤木皂苷胶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楤木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ODS柱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4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latoside K methyl ester(Ⅰ)、araloside Amethyl ester(Ⅱ)、pseudoginsenoside RTl butyl ester (Ⅲ)和太白楤木皂苷Ⅰ(Ⅳ).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Ⅱ~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太白楤木皂苷对砷暴露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人正常肝细胞HL-7702进行砷暴露及太白楤木皂苷保护处理。砷暴露组用10μmol L-1终浓度的NaAsO2处理,太白楤木皂苷保护组用不同浓度太白楤木皂苷预处理12 h后,再进行砷暴露处理。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12 h后收集细胞样品,分别检测细胞的凋亡、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损伤产物丙二醛(MDA)水平以及线粒体凋亡途径的重要因子细胞色素C(Cyto C)释放和Caspase-3的激活情况。结果砷暴露可以引起肝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给予不同浓度的太白楤木皂苷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5μg mL-1太白楤木皂苷保护效果最佳。砷暴露可以引起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加,细胞ROS水平升高,GSH水平降低,氧化损伤产物MDA水平增加,线粒体凋亡途径因子Cyto C和Caspase-3的激活。太白楤木皂苷(5μg mL-1)预处理能够显著拮抗砷暴露引起的细胞上述指标变化。结论砷暴露可以通过诱导细胞氧化应激,激活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发挥其损伤毒性作用。太白楤木皂苷可以通过抑制细胞氧化应激,抑制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抗砷暴露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槐木总皂苷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机体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辅以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复制大鼠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橇木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250.0、125.0、62.5mg·kg^-1)和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5只。对大鼠血清及肝脏、肌肉、脂肪组织中的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进行测定,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槐木总皂苷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机体的氧化损伤且有较好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樵木总皂苷中、高剂量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血清及肝脏、肌肉、脂肪组织中的MDA浓度显著下降(P〈0.05,除肌肉组织),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AGEs水平显著下降(P〈0.05),胰腺病理形态明显改善。结论槐木总皂苷能减轻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机体的氧化损伤,从而保护STZ所致大鼠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透骨草总皂苷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透骨草总皂苷乙醇回流提取法最佳提取工艺,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结果正交实验确定总皂苷最优提取条件: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h,溶剂用量为12倍量。HPLC法测定透骨草总皂苷含量(原药材中含量)达到2.71%。结论乙醇回流提取法为透骨草总皂苷最佳提取方法,HPLC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简便、可行、精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鹅不食草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含量。方法对比微波、超声、回流等3种鹅不食草总皂苷提取方法,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所确定提取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结果回流提取法为鹅不食草总皂苷最佳提取方法,正交实验确定总皂苷最优提取条件:8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溶剂用量为14倍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达到69.7%。结论回流提取法提取鹅不食草总皂苷的方法可行,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简便、灵敏。  相似文献   

15.
辽东楤木芽中的化学成分(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鉴定辽东木 (Araliaelata(Miq )Seem )芽提取物 (总皂苷 )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 ,制备高效液相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congmuyenosideA(1) ,congmuyenosideB(2 ) ,木皂苷Ⅶ(congmunosideⅦ ,3) ,3 O β D glucopyranosyl (1→ 3) α L arabinopyranosylechinocysticacid(4) ,腺苷 (adenosine,5 )。结论化合物 4和 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16.
辽东楤木芽中的一个新三萜皂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从辽东木芽中提取的总皂苷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手段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鉴定。结果得到化合物1,鉴定为3O[βDglu-c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caulophyllogenin。结论该化合物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木芽皂苷Ⅰ(congmuyanoside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