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使贵州某中低品位钙镁质磷矿石得到有效利用,对其进行了反浮选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合适的粗选药剂制度。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抑制剂YHZ-1和YHZ-2、新型脂肪酸类捕收剂GJBW,通过一次粗选工艺流程,获得了精矿P2O5品位为35.18%,精矿P2O5回收率为81.91%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待云寺片区某低品位(P2O515.44%)碳酸盐型胶磷矿进行了浮选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可以得到平均P2O5品位30.73%、回收率68.65%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3.
考查磨矿细度、正浮选抑制剂水玻璃、p H调整剂碳酸钠、脱硅捕收剂YP,以及反浮选调整剂硫酸、脱镁捕收剂NECP用量对云南某堆存低品位磷矿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正-反浮选闭路流程,正浮选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精选尾矿和扫选精矿合并进入粗选,反浮选采用一次粗选流程,可获得精矿w(P2O5)28.51%、P2O5回收率81.70%的浮选指标。研究结果可以为此类胶磷矿选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滇池地区某中低品位胶磷矿性质,采用单一反浮选工艺流程选别。研究结果表明,在反浮选一次粗选、一次粗选一次精选和一次粗选一次精选全硫酸流程3种工艺条件下,均可获得磷精矿w(P2O5)33.3%、w(Mg O)0.85%,P2O5回收率≥76.0%的选矿指标;反浮选工艺适合该矿石选别,能实现目的矿物和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得到合格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5.
根据宜昌含钾中低品位磷矿的性质,以碳酸钠作为调整剂、水玻璃作为抑制剂、TSM-46作为捕收剂,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中矿循序返回的闭路工艺流程,从原矿P2O5品位21.36%、K2O品位4.70%,获得磷精矿品位29.85%、回收率93.28%,钾精矿品位9.41%、回收率74.71%的浮选指标。粒度筛析试验表明,原矿中P2O5、K2O主要分布在中间粒级-74+46μm,浮选后得到的磷精矿中P2O5、K2O也多分布在中间粒级-74+46μm,浮选后得到的钾精矿中P2O5、K2O多分布在细粒级-29μm。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大峪口难选胶磷矿浮选工艺成本,将抗硬水性和溶解性较好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作为捕收剂,结合对浮选药剂制度和流程的优化,探讨了用不加碳酸钠的常温正反浮选工艺分选大峪口低品位胶磷矿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正浮选1次粗选、反浮选1粗1扫开路流程,可获得混合磷精矿P2O5品位28.66%、综合产率52.06%、综合回收率78.81%的浮选指标。该工艺流程简单,采用常温无碱浮选工艺,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7.
对四川宁南大垭口磷矿矿样进行了分段加药双反浮选工艺探索试验,经过一次粗选、一次精选脱碳酸盐矿物,一次精选脱硅酸盐矿物,获得了精矿P2O5品位27.77%、产率34.81%、MgO品位0.99%、P2O5回收率64.38%、尾矿P2O5品位8.21%的选矿技术指标,为大垭口磷矿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反浮选工艺及双反浮选工艺对原矿P2O5品位为25%左右,MgO品位为4%左右的某中等品位硅钙质胶磷矿进行了连续性扩大试验,正-反工艺取得了磷精矿P2O5品位31.82%左右,MgO品位0.73%左右,收率83.71%的浮选指标,双反工艺取得了磷精矿P2O5品位31.10%左右,MgO品位0.57%左右,收率88.18%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9.
以食品废渣为原料合成的抑制剂TN能有效抑制碳酸盐脉石矿物,但选择性较差,因此考虑采用TN和LSC作为组合抑制剂以提高浮选选择性,并且减小抑制剂的用量。本文进行了正交浮选研究,以5种浮选药剂用量为正交实验因素,实现了磷灰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有效浮选分离,在原矿P2O5品位为7.07%的情况下,经正浮选(一次粗选)实验,获得了P2O5品位32.50%,P2O5回收率为95.79%的磷精矿指标。  相似文献   

10.
浮选柱在胶磷矿反浮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浮选柱对云南某胶磷矿进行了现场分流半工业试验研究,在一段反浮选的工艺流程结构下,获得了精矿品位为P2O531.09%,精矿回收率93.27%的良好指标。与同期浮选机生产相比,在给矿品位和精矿品位基本相同的情况下,P2O5回收率提高了7.43%。该技术的研究为我国中低品位胶磷矿的分选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某混合碳酸盐型胶磷矿进行浮选试验研究,该混合矿P2O5品位为22.79%,MgO和SiO2质量分数分别为7.01%、5.79%,根据原矿性质,采用一次一因素反浮选方法,试验最终得到精矿P2O5品位为33.83%,回收率83.13%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12.
某硅钙质磷块岩双反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反浮选工艺对原矿P2O5品位为24.16%,MgO含量为4.42%的某中等品位硅钙质胶磷矿进行实验研究,可获得P2O5品位为31.67%,MgO为0.73%的合格磷精矿,P2O5回收率为85.84%,MgO的排除率达89.14%.  相似文献   

13.
以PF-QWS为正浮选捕收剂,HY-2B为反浮选捕收剂,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六偏磷酸钠、磷酸、硫酸为抑制剂,对湖北某中低品位(17.09%)硅钙质磷矿石进行正反浮选工艺研究,在常温( 30℃)条件下,获得了P2O528.31%、MgO 1.91%、回收率82.86%的精矿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地沟油为原料,经改性得到一种高效反浮选捕收剂,将其应用于宜昌某胶磷矿(原矿P2O5品位27.65%,MgO品位1.46%)的浮选试验,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了反浮选工艺的最佳药剂制度。通过闭路试验得到了精矿MgO品位仅为0.42%且P2O5品位32.05%,回收率98.66%的浮选指标,实现了胶磷矿与白云石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5.
对陕西某磷矿(P2O5品位为28.53%、Mg O质量分数为4.16%)采用一段粗选一段扫选工艺流程进行开路反浮选试验,通过浮选,可获得P2O5品位为34.12%,w(Mg O)为0.074%的合格精矿,且产率为81.03%,P2O5回收率为96.90%,Mg O的排除率为85.00%。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汉源磷钾矿石的性质特点,在大量探索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确定采用正反浮选工艺流程作为原则流程,原矿磨矿细度-325目质量分数占96.5%,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四次正浮选强制精选和两次反浮选,以硫酸作为反浮选抑制剂,RKY7作为正浮选抑制剂,获得了原矿P2O5品位22.87%,磷精矿P2O5品位30.45%,MgO质量分数0.83%,K2O质量分数0.81%,磷回收率86.90%;钾精矿P2O5品位7.02%,MgO质量分数1.09%,K2O质量分数6.84%,钾回收率75.76%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云南安宁某磷化工企业提供的胶磷矿样品进行了单一反浮选试验研究,通过对不同磨矿细度、粗选扫选磷酸用量、捕收剂用量等的优化组合,得到了精矿P2O5品位为28.61%、MgO质量分数为0.55%、P2O5回收率为87.50%、产率为71.82%的闭路试验指标,达到了湿法磷酸生产的用矿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某磷铁矿磁选尾矿进行了磷矿物浮选试验,该矿组成复杂,上下层矿样中磷矿物可浮性差别较大,试验采用了选择性较好的磷矿物捕收剂PA-807A,有效回收了上层矿样和下层矿样中的磷矿物.开路试验中,上层矿样在磨矿细度-200目质量分数为50%时,经过一次粗选一次精选,获得了P2O5品位为31.28%,P2O5回收率为96.15%的磷精矿;下层矿样在磨矿细度-200目质量分数为80%时,经过一次粗选三次精选,获得了P2O5品位为31.76%,P2O5回收率为82.04%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云南某地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的矿石性质,配以新型的ZQ系列捕收剂,采用常温正反浮选工艺及正浮选后酸浸工艺分别得到精矿P2O5品位30.18%、MgO质量分数0.79%、回收率87.99%和精矿P2O5品位28.42%、MgO质量分数0.67%、回收率64.71%的磷精矿。实现了磷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云南省某中低品位硅钙(镁)质磷块岩试样,当原矿P_2O_5品位较低时采用一粗一精的反浮选工艺流程难以获得经济性高的合格精矿。通过优化试验工艺流程,采用常温反浮选一粗一精一扫流程,可以获得精矿w(P_2O_5)为28.08%,w(MgO)为0.93%,产率为70.14%,磷回收率为91.24%,MgO排除率达88.05%的选矿指标;尾矿w(P2O5)为6.48%,w(MgO)为15.95%,产率为29.86%,尾矿选别指标大幅度降低,达到了降低单反浮选尾矿品位及提高精矿中磷回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