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回答长期服用氯丙嗪所致晶体和角膜色素沉着是否可逆?长期服用氯丙嗪对视力的危害程度如何?资料和方法:30个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年龄32-74岁,已服用氯丙嗪3~10年,日量100~825mg.随机分为两级,一组继续服氯丙嗪13人,一组换服甲硫达嗪12人,在三年半的观察期间内,病人服用氯丙嗪或甲硫达嗪的日量为300~400mg.  相似文献   

2.
长期应用氯丙嗪对眼及皮肤的影响(附1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113例长期服用氯丙嗪引起的眼部及皮肤色素沉着。药物平均累积量为582.7g,晶状体混浊发病率为71.7%,角膜混浊发病率为50.4%,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率为70.8%。文章描述了氯丙嗪所致眼和皮肤病变的临床特点,并对发病有关因素、发病机理及治疗作了简要讨论。氯丙嗪所致眼和皮肤病变的发病率与药物剂量的大小有密切关系,但对视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精神药物的副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编辑 :本文综合由 10个单位 16位作者所写的11篇稿件。欢迎有关临床上少见而能确诊的精神药物副反应的稿件。1 氯丙嗪致皮肤水疱杨静艳、金峰 :抗精神病药引起大疱样皮肤损害较少见 ,现报告 2例女性患者服用氯丙嗪在短时间内出现水泡样皮肤损害。例 1,38岁 ,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正常 ,诊断双相情感性障碍躁狂相。服碳酸锂缓释片0 3g/d ,氯丙嗪 5 0mg/d ,肌注氟哌啶醇 10mg。数小时后双手腕以下微红 ,次晨颜面及颈部出现散在凸出皮肤表面的红色丘疹 ,双手肿胀 ,渐加重。第 3日颜面、颈部、四肢可见散在大水泡样皮肤损害。即…  相似文献   

4.
(眼部影响从略)。大剂量氯丙嗪长期治疗引起皮肤色素沉着,首先由Perrot氏等于1962年报导。从那时以来已报导过一批病人日晒部位的皮肤如颜面、鼻、有时在颈、胸的暴露部位和手背等处有金属样兰灰色改变。皮肤的改变开始为红棕色或金棕色,进而为鼠灰色、金属兰或紫红色,甚至为暗紫色。皮肤活检发现类似黑色素的金棕色颗粒。(按:上述为白种人皮肤色素沉着情况,我国用大剂量氯丙嗪长期治疗的病人皮肤色素沉着常为棕褐色——译者)。Geiner氏等报导12例皮肤改变的病人,尸检有内脏器官的黑色素样色素沉着。这些病人都用过大剂  相似文献   

5.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期综合报道精神药物不良反应 17篇 ,是由 17个单位 31位作者所撰写的。1 氯丙嗪致早搏高爱群、苏琴 :氯丙嗪是最早问世的精神药物之一 ,可引起频发性早搏。现报告 1例 ,系男性 ,17岁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史 ,体检无阳性发现 ,心电图正常。氯丙嗪口服 ,1个月后剂量加至 2 5 0mg/d ,出现明显心律不齐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早搏 (15次 /分 )。即停用氯丙嗪 ,并静脉滴注利多卡因 ,补钾 ,改善心肌代谢等 ,1周后恢复正常。后改为利培酮治疗 ,未再发生。王跃 :报告 1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男性 ,4 3岁。第 1天给予…  相似文献   

6.
Crow—Fukase综合征是一种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的多系统损害性疾病,合并脑梗塞者国内未见有报告,本文报告1例如下: 患者 男性,46岁。入院前1年无诱因出现四肢无力及麻木,伴有低热。3月后出现四肢对称性肌肉萎缩,按“格林——巴利”综合征服用激素治疗后有部分好转。病程中相继又有皮肤色素沉着,性欲减退,双侧乳腺增大及双下肢水肿症状发生。入院前有间歇性右侧肢体无力发作半月。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史均为阴性。查  相似文献   

7.
精神药物治疗与肥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服用精神药物的患者常常发生体重增加或肥胖。这首先见于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随后也见于使用抗抑郁药和碳酸锂时。这对躯体、精神和社会生活都带来不良影响。对长期服药造成心理威胁。但其确切机制迄今未明,有关的研究报导不多。本文特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氯氮平的副作用受到普遍关注,但对脑电图的影响的报道尚不多见。本文对94例服用氯氮平和36例服用氯丙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脑电图改变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从精神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对精神病的治疗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不少的副作用,甚至于死亡。近年来由于精神药物使用的更加普遍,药物品种的增多和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现象也就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药物性猝死。国内外不断有这方面的报告,现对本院可能与精神药物治疗有关的8例死亡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药物后可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T.D),临床上已引起人们重视。为此,我们于1978年对本院住院服用各种不同抗精神病药22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发现有39例(17.5%)产生迟发性运动障碍,并进行两年随访。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分析①年龄及病程:39例中年龄最小28岁,最大62岁,平均43.5岁。精分病程最短8  相似文献   

11.
文献报告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产生许多副作用,损害各脏器。对于免疫系统的影响,早已知乙琥胺、乙二醇脲、三甲双酮药物可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近许多报告指出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常常引起低IgA 血症、T 细胞减少、迟发型皮肤反  相似文献   

12.
96例精神药物过量患者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服用过量精神病药物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及血药浓度。方法 回顾 1992~2 0 0 0年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精神药物过量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疾病诊断、中毒药物的种类及血药浓度等。结果 共分析了 96例精神药物过量患者 ,诊断主要为精神分裂症 (6 5例 )及抑郁症 (2 3例 )。过量精神药物主要为氯丙嗪 (38例 )、氯氮平 (33例 )及苯二氮 卓艹 类 (2 1例 )。氯丙嗪血药浓度为 (1380 4± 1731 5 )ng/ml,氯氮平血药浓度为 (16 80 3± 2 337 4 )ng/ml。 结论 精神病患者中精神药物中毒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 ,其次为抑郁症患者。过量药物为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氯氮平及苯二氮 卓艹 类。过量服药的患者的血药浓度较高 ,平均血药浓度明显高于治疗浓度。对服用这些药物的精神病患者更需要看护并加强对精神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药物所致色素沉着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报道的107例及作者所见1例精神药物所致色素沉着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精神药物所致色素沉着108例病例中,男性63例(58.33%),女性45例(41.67%)。引起色素沉着的精神药物以抗精神病药物及抗抑郁药居多。在有具体发生时间描述的72例中,色素沉着出现时间最短5h,最长为23年,用药5年以上发生者占41.67%。色素沉着部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角膜或晶状体(30.56%)、面颈部及四肢(25.93%)、面颈部(16.67%)、面颈部、四肢、角膜及晶状体(12.96%)、面颈部、角膜及晶状体(6.48%)、全身(5.56%)、四肢(0.93%)、注射部位(0.93%)。经停用致病药物,色素沉着恢复者65例(63.73%)、减轻13例(12.04%)。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精神药物所致色素沉着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我院精神科住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临床用药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单一用精神药物为63.15%,联合二种以上者为36.85%,前三种精神药物使用频率依次为奋乃静、氯丙嗪、氯哌啶醇,调查发现,大剂量用药、多种精神药物联合应用、长期合并安坦等不合理用药现象依然存在。提示,老年精神病患者应用精神药物时,应在确诊的前提下,对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药物动力学方面具备的特殊性、躯体合并症等作全面评估,以小剂量,尽量单一品种合理用药,来取得精神症状的最大缓解。  相似文献   

15.
编辑 :近来我刊又收到不少关于精神药物副反应方面的报道 ,其中以抗精神病药为多 ,现综合由2 0个医疗单位、 41位作者所撰写的稿件 2 1篇 ,整理发表如下。1 氯丙嗪1.1 水肿云维生、陆德清、苏宝兰 :有 1例男性 ,43岁 ,患精神分裂症并长期服氯丙嗪已 2 0年 ,每日剂量为75~ 2  相似文献   

16.
精神药物副反应及其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编辑 :本期的“笔谈综合”刊出由 1 5个单位 2 4位作者撰写的 1 5篇稿件 ,内容都是关于精神药物副反应及其处理的。1 抗精神病药1 .1 麻痹性肠梗阻王长海 :于 1 988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期间我院 793例住院患者中发生麻痹性肠梗阻 2 2例( 2 .77% )。均为男性 ,符合 CCMD- 2 -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年龄 2 2~ 57岁 ,平均 ( 38.4± 1 1 .0 )岁 ;病程 1月~ 2 7年 ;冬季发病 1 4例 ( 63.6% ) ;4例服用氯丙嗪并用安坦 ,氯丙嗪剂量为 350~ 50 0 mg/d,平均 ( 4 2 5± 87) mg/d;2例服用奋乃静并安坦 ,奋乃静剂量分别为 8mg/d和 2 4 mg/d;1…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两例长期服用精神药物所致脑炎样状态的病例于下:例一,男性,42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程16年.近13年来一直住院,采用精神药物治疗.近6个月来主要使用左旋甲丙嗪(Levomepromazine),由于患者的冲动行为和兴奋等症状逐渐加重而应用大剂量,并于2个月前加用了三氟哌丁苯(Triflu-  相似文献   

18.
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的过程中,闭经是女性病人的常见副作用。我们从1995年应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精神药物性闭经130例,取得满意效果。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住院96例,门诊34例,年龄17岁~44岁。以往月经不规律及青春期月经初潮、更年期月经紊乱者不入本组。已婚者106例,未婚者24例。所服药物有氯丙嗪36例,氯氮平53例,氯丙嗪合并碳酸锂者14例,氯氮平合并  相似文献   

19.
精神药物所致闭经、溢乳、性功能障碍等较为常见,如何减少或消除这些不良反应,国内报告不多。现将我们对闭经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文对象为1997年6月~1998年6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中服用抗精神病药及抗抑郁药后出现闭经的患者,共22例。1.2方法本文人组病例为服用精神药物前月经正常,服用上药后三个月未来月经者(已排除妊娠)。病例组在所服精神药物品种及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合用研究药物(黄体酮20mg肌注,每日1次,用5天;维生素B680mg,每日3次),在4周内月经来潮者为治疗有效,否则为无效。1.3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氯氮闰及-平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和心几敏酶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单用研究药物、治疗时间超过五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217例,其中服用利培酮60例、氯氮平100例、氯丙嗪57例,检测其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亚型(creatine kinase isozyme-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并检测心电图.结果 1、与利培酮组及氯丙嗪组比较,氯氮平组出现心电图异常人数最多,且有统计学差异,其心电图的改变以T波改变及逆钟向转位最为常见;2、心肌酶指标CK-MB在三组患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氯氮平组明显高于利培酮组与氯丙嗪组.结论 长期服用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肌酶和心电图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以氯氮平组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