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表达于SiSo细胞系上的受体结合癌抗原(RCAS1)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CAS1的表达,研究对象为6例正常脑组织、13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5例弥漫型星形细胞瘤、20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13例胶质母细胞瘤.结果 RCAS1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总表达率为60.1%, RCAS1的表达与肿瘤级别呈正相关(P<0.001),间变型星形细胞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之间的阳性表达细胞计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RCAS1是人脑星形细胞瘤的新的肿瘤相关抗原,其表达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2.
1993年Kleihues等确定的WHO脑肿瘤组织学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神经上皮组织肿瘤1-星形细胞来源的肿瘤(1)星形细胞瘤变异型:①纤维性星形细胞瘤;②原浆性星形细胞瘤;③肥胖性星形细胞瘤(2)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3)胶质母细胞瘤变异型:①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②胶质肉瘤(4)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5)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6)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常伴结节性硬化)2-少突胶质细胞来源肿瘤(1)少突胶质细胞瘤(2)间变性(恶性)少突胶质细胞瘤3-室管膜细胞来源肿瘤(1)室管膜瘤变异型:细胞型、乳头型、透明细胞型(2)间变性(恶性)室管膜瘤(3)粘液乳…  相似文献   

3.
星形细胞肿瘤Astrocytic tumours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WHOⅠ级)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Pilomyxoid astrocytoma(WHOⅡ级)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WHOⅠ级)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WHO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Diffuse astrocytoma(WHOⅡ级)纤维型Fibrillary(WHOⅡ级)肥胖细胞型Gemistocytic(WHOⅡ级)原浆型Protoplasmic(WHO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WHOⅢ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WHOⅣ级)巨细胞型胶质母细  相似文献   

4.
脑胶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间变星形细胞瘤或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统称为高级别胶质母细胞瘤。其中,恶性度最高的,即恶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简称:恶性胶母瘤),其发病率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2%~15%、占所有星形细胞肿瘤的50%~60%。恶性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星形细胞起源肿瘤患者的MRI表现,探讨MRI评分与病理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星形细胞起源肿瘤患者44例,其中星形细胞瘤9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4例及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21例,手术后进行MRI评分。评分标准包括肿瘤是否越过中线、有无水肿、不均质性、出血、边界清晰、囊变或坏死、血管流空效应、强化程度和强化的不均质性等9项指标。结果MRI评分随肿瘤病理分级的提高而增加,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不均质性、水肿、边界清晰、血管流空效应、强化程度和强化的不均质性等6项指标均低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之间9项指标相比,仅不均质性和强化程度2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I评分对选择星形细胞起源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回顾总结儿童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并探究不同组织学类型的生存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SEER数据库中2000-2015年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胶质瘤患儿共7759例,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毛细胞型星形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胶质母细胞瘤及其他类型胶质瘤,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患儿的5年生存率;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向前引入法Cox回归分析筛查上述4种组织学类型患儿生存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7759例患儿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585例(33.32%)、髓母细胞瘤2061例(26.56%)、室管膜瘤777例(10.01%)、胶质母细胞瘤443例(5.71%)、其他类型胶质瘤1893例(24.40%)。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性别(χ2=60.390,P=0.000)、年龄分布(χ2=600.318,P=0.000)、肿瘤大小(χ2=90.773,P=0.000)和原发部位(χ2=2117.948,P=0.000)、病理分级(χ2=1233.50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髓母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好发于男性[60.89%(1255/2061)和57.56%(255/443)];学龄期为高峰发病年龄[35.48%(2753/7759)];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以小肿瘤为主[31.30%(809/2585)和33.77%(696/2061)]且好发于小脑[42.24%(1092/2585)和59.58%(1228/2061)],室管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则较大[32.43%(252/777)和29.57%(131/443)]且多发生于幕上及脑室[36.81%(286/777)和65.91%(292/443)],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以低级别为主[24.06%(622/2585)]。生存分析显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患儿5年生存率分别为97.41%(2518/2585)、64.39%(1327/2061)、76.83%(597/777)和16.25%(72/443),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5.672,P=0.000)。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组织学类型胶质瘤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不尽一致,主要包括确诊年龄、肿瘤大小和原发部位、病理分级、手术切除和放疗,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外,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患儿接受手术切除均对生存预后有积极意义;放疗可降低髓母细胞瘤患儿死亡风险,但可能增加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儿的死亡风险。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比例最高,预后较好;胶质母细胞瘤发病率相对较低,预后较差。人口统计学信息、肿瘤特征和治疗方案均为儿童胶质瘤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因素,手术切除可降低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外的其他组织学类型胶质瘤患儿的死亡风险;放疗可降低髓母细胞瘤患儿的死亡风险,但有可能增加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儿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轴内病变 一、胶质瘤 这些肿瘤起自于脑的胶质成分。错构瘤和良性星形细胞瘤与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和成胶质母细胞瘤不同。一般说来,越是良性的病变。它的信号强度越类似于脑。 一般,一定大小的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可以见到相对小的占位效应,但同样大小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按常规方法,用透视电镜观察18例星形细胞瘤、2例少树突腔质细胞瘤、2例髓母细胞瘤的超微结构。星形细胞瘤能清楚地区别出纤维型和原浆型星细胞;少树突胶质细胞瘤在光镜下疑为其他胶质细胞成分,在电镜下发现其基本结构还是少树室腔质细胞;髓母细胞瘤,其Ⅰ型细胞分化很低,Ⅱ型细胞则有一定程度分化。对3种胶质瘤超微结构的鉴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胶质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0%,占颅内恶性脑瘤的80%~([1])。2016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颠覆性地改变了胶质瘤传统形态学分型方法,并第一次以分子分型作为肿瘤分型的核心依据,共分为8个,即弥漫性星形细胞(WHO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少突胶质细胞瘤  相似文献   

10.
颅内胶质肉瘤(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质肉瘤是由恶性胶质成分和肉瘤成分组成的少见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临床上,胶质肉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的表现相似。本文报告了15例胶质肉瘤,就其临床表现和病理与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主要不同点,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GC)的分型及影像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13例GC进行分型对比研究.结果 GC的临床表现以头痛(8/13)和癫痫(3/13)常见.影像学检查显示弥漫性病灶累及大脑半球3个或3个以上脑叶及中枢结构,MRI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通常无强化,MRS也具有诊断价值.光镜和电镜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多以星形胶质细胞瘤多见(9例),也可为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依据组织学表现,GC 1型以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多见.结论 可将GC分为两型,并且各具有不同的影像和病理学特征,1型GC以星形细胞瘤常见,临床上可依据分型的不同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神经系统肿瘤的WHO(1999)分类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29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TUMOURSOFNEUROEPITHELIALTISSUE)星形细胞性肿瘤Astrocytictumours肿瘤形态学编码WHO分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Diffuseastrocytoma  940 0 /31 ) Ⅱ 纤维性Fibrillary 942 0 /3Ⅱ 原浆性Protoplasmic 9410 /3Ⅱ 肥胖细胞性Gemistocytic 9411/3Ⅱ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astrocytoma 940 1/3Ⅲ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9440 /3Ⅳ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Giantcellgl…  相似文献   

13.
星形细胞肿瘤(astrocytic tumor)的分类星形细胞肿瘤分为局限性星形细胞瘤和弥漫浸润性星形细胞瘤。局限性星形细胞瘤包括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Ⅰ级)、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WHOⅠ级)、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Ⅰ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GCG)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学特征为瘤细胞形态多样,以巨怪形多核巨细胞为主,核分裂像和坏死多见,网状纤维沿血管周围分布。瘤细胞弥漫表达Vim、S-100及GFAP灶性阳性,Ki-67约为20%。结论 GCG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及预后差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组织学上需与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胶质肉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5.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是弥漫性浸润的恶性星形细胞肿瘤,成人好发,发生于大脑半球,可能起源于WHO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亦可能原发,通常无低度恶性原始病变,具有进展为胶质母细胞瘤的倾向.组织学特征与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基本相似,但细胞密度、核异型性、染色质深染和核分裂象增加(图1).局灶性或弥漫性高细胞密度是诊断依据,即使细胞密度不增加,存在足够的核分裂象亦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方向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广义是指所有神经上皮来源的肿瘤,而组织病理学上则狭义地指来源于各类胶质细胞的肿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胶质瘤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的预后还很不乐观。虽然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使胶质瘤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可达6-10年,但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和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只有30-36个月和12-15个月。美国最新资料显示,在所有胶质细胞瘤中占半数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1年生存率约为30%,五年生存率不足5%。  相似文献   

17.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患者为复发性脑胶质瘤 ,分后装治疗组和放疗组。收集首次手术后复发的脑胶质瘤6 5例 ,其中后装治疗组 35例 ,男 2 1例 ,女 1 4例 ,年龄 8~ 6 8岁 ,平均 38.6岁 ;放疗组 30例 ,男 1 7例 ,女 1 3例 ;年龄 6~ 6 7岁 ,平均 39.8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 ,后装机组星形细胞瘤Ⅱ级 1 2例 ,间变型星形细胞瘤 1 4例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7例 ,少枝胶质细胞瘤 2例 ;放疗组星形细胞瘤Ⅱ级 (AⅡ ) 1 0例 ,间变型星形细胞瘤 (AA)1 3例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5例 ,少枝胶质细胞瘤 2例。术后均经CT、MRI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iR-125b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Gli1的关系。方法收集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标本25例,以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25b和Gli1的表达,分析miR-125b和Gli1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及预后的关系。结果①miR-125b在各级别胶质瘤[星形细胞瘤(0.754±0.085)、间变星形细胞瘤(0.545±0.075)和胶质母细胞瘤(0.340±0.056)]中的表达较正常脑组织(1.000)下调(均P0.05),miR-125b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②Gli1表达水平在胶质瘤中[星形细胞瘤(1.034±0.093)、间变星形细胞瘤(1.203±0.113)和胶质母细胞瘤(1.578±0.087)]较正常脑组织(1.000)略高,肿瘤的恶性程度与Gli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间变星形细胞瘤与胶质母细胞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miR-125b低表达和Gli1过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miR-125b低表达和Gli1过表达与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儿童脑肿瘤主要影响到旧的大脑结构、脑干、小脑和脊髓。它们常以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如少枝胶质母细胞瘤)出现,相反,新脑的神经外胚叶肿瘤不常见,成人肿瘤的特点(如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间变性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定义为伴异柠檬酸脱氢酶1或2(IDH1或IDH2)基因突变的弥漫性浸润性星形细胞瘤,发生局灶性或散在性间变,增生活跃。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可以源自低级别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但尤以无低度恶性原始病变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最为常见,可以进展为胶质母细胞瘤,IDH-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