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正交双通道变换在接收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I/Q通道的正交一致性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证,这会降低接收机的动态范围,进而影响接收机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带数字接收机I/Q幅相不一致性的校正方法,首先通过一种时域方法获得误差信息,接着构造滤波器组对I/Q信号进行校正。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宽带接收机I/Q通道的正交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DBF体制雷达中多通道数字中频接收机设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王冰  靳学明  韩华 《现代雷达》2003,25(12):47-50
介绍了DBF体制雷达中多通道数字中频接收机的研制思路、方案,其基本思想是用中频直接采样和数字I/Q解调技术代替模拟I/Q解调;并应用LNDS技术解决DBF体制雷达系统中多信道、高速大容量数据的传输问题。详细分析了研制中的关键技术;给出了试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
卢刚  吕幼新 《信号处理》2006,22(5):690-693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I/Q通道之间通常会发生失配现象,这会降低接收机的动态范围,进而影响接收机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带接收机中L/Q幅相误差校正的数字方法:首先通过一种时域方法以获得误差信息,籍此计算校正所需参数,再由Newton插值多项式构造滤波器组对I/Q信号进行滤波校正。仿真表明,这种数字校正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宽带接收机I/Q通道的正交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张朝辉 《现代雷达》2004,26(4):56-58
阐述了超视距雷达用中频采样和数字下变频的原理 ,给出了具体的工程实现方法。该设计可实现I/Q基带信号以 2 4位串行输出 ,可完成五种带宽的数字低通滤波器的切换 ,并可对多路接收机之间出现的相位误差进行补偿 ,对其测试后的性能指标完全能满足雷达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爱民  王星全 《信息技术》2012,(4):124-125,128
高效数字匹配滤波器设计是数字接收机中提高信噪比改善系统信号处理性能的一项关键技术。数字匹配滤波器在通信和雷达接收机中应用广泛,文中分析了匹配滤波接收机的基本原理,介绍了QPSK信号匹配滤波接收机的FPGA实现过程,并给出了基于Xilinx ISE 8.2i的Test Bench Waveform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了数字合成孔径雷达正交相干检波的I,Q通道的不平衡性,给出了评价I/Q通道不平衡性的统一指标。为了改善数字合成孔径雷达I/Q通道的不平衡性,该文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内插多相Kaiser滤波法.研究表明,当多相Kaiser滤波器的阶数为16时,噪声旁瓣的抑制比为-74dB,相对瞬时频率误差为-1.18%。  相似文献   

7.
郭崇贤 《现代雷达》1998,20(6):92-95104
介绍了靶场测量雷达新一代引导接收机。它是一种模拟/数字混合型锁相接收机,可对USB(UnifyS-Band)信号进行谱线识别和谱线跟踪,其捕捉范围和跟踪范围可达±180kHz。它能提供目标角误差信号、目标强度信息和目标速度信息。  相似文献   

8.
在搭建数字接收机之前可以通过利用仿真软件先进设计系统建立算法的顶层模型,以便指导实现接收机的各种功能和指标。根据上述思路,文中设计了16通道数字接收机,集成在160 mm×233.35 mm的印刷电路板上。使用120 MHz时钟对75 MHz中频信号采样,再通过数字下变频器将频率搬移到零频并分为I、Q两个正交的通道。每个通道的瞬时动态范围可以达到75 dB,通过与仿真结果相比较,数字接收机的性能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9.
基于码匹配滤波的数字化直扩接收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推导出了一种基于码匹配滤波的数字直扩接收机模型,该方法通过在解扩之前对本地扩频码进行匹配滤波实现对变带宽扩频信号的最佳接收。由于不需直接对输入基带信号进行滤波,而对本地扩频码的滤波又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实现,因此与传统的扩频接收机相比,占用的硬件资源大大减少。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易于实现的次最佳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次最佳接收机的误码率性能和最佳接收机的误码率性能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用二分项采样法实现直接中频采样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炳钧 《现代雷达》2000,22(6):67-69
提出用二分项采样法实现直接中频采样,而数字式检波器采用数字内插法。应用贝塞尔插值法,同步恢复数字接收机中两正交通道I支路采样和Q支路采样,满足现代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影响TD-SCDMA接收机的四种重要的因素是:相位噪声、噪声系数、I/Q相位不平衡和电源噪声。误差向量值(EVM)是用来描述这些因素对无线接收机的影响。本文给出了评估电源噪声、I/Q平衡和本地振荡器相位噪声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零中频结构的卫星接收机产生的I/Q不平衡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I路信号和Q路信号互相关的数字补偿方法。通过仿真结构可知,该方法能够补偿较大的I/Q增益不平衡和I/Q相位不平衡。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数字中频接收机的工程实现办法,该数字接收机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较高的I、Q输出精度,采用的是带通采样法进行单路中频采样,数字滤波法进行数字正交相干检波。介绍了传统模拟接收机的不足和数字接收机的优点,讨论了两种数字正交相干检波方法,研究了带通欠采样的原理;根据本课题的技术指标要求进行了设计工作,设计了中频放大电路和AGC控制电路,进行了AD采样和数字相干检波部分的设计工作。结果表明,两路信号幅度的误差≤0.5%,相位的正交误差≤0.5°,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技术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的模拟接收机。  相似文献   

14.
扩频数字接收机匹配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扩频数字接收机中利用匹配滤波器捕获伪码的原理。就某型号接收机对匹配滤波器的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在FPGA中匹配滤波器的软、硬件设计与算法实现。通过对设计电路的实时仿真表明:该匹配滤波器具有设计合理、捕获精度高、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可应用于其他扩频系统的数字接收机中。  相似文献   

15.
一种数字矢量调制幅相误差的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青松  习友宝  肖鹏  唐华  孙宗林 《通信技术》2010,43(5):19-20,23
在使用数字矢量调制对基带信号进行瞬时带宽拓展时,由于I/Q通道的非理想性,不可避免的会引入幅相误差,从而产生镜频信号,使得发射机输出信号频谱纯度降低,难以达到接收机对信号进行识别的要求。为了达到工程上的要求,需要对幅相误差进行校正。文中首先测量出系统的幅相误差,再设计出补偿相位的全通滤波器和补偿幅度的低通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此校正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发射机的镜像抑制比,改善输出信号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交采样的理论和技术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雷达等数字信号处理中,常常先需要将接收信号分解为正交的I、Q两路数字信号。I、Q信号的幅相不平衡会使得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降低,而传统的双通道正交检波方法又会使得这种不平衡性较大。本文通过对获得I、Q信号的几种典型采样方法进行的理论分析表明,对中频信号直接进行正交采样的单通道处理方法最优,它不仅只需要一个A/D转换器,而且还可以消除I、Q信号的幅度误差,有效地降低J、Q信号的相位误差。通过选取工程较易实现的中点Bessd内插函数,中频直接正交采样的硬件实现得以完成。对实验结果进行的大量测试表明,I、Q信号的相位误差小于1°,无幅度误差,由此说明这一方法不仅在理论上可行,而且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宽带/窄带兼容的数字接收机中,匹配滤波器一般需要前置级联积分梳状(CIC)滤波器。在高性能要求的系统中,还需要对CIC进行补偿。传统的方法是将CIC补偿滤波器和匹配滤波器分开设计,而本文提出了一种将两者合并,使用一个滤波器来实现两种功能的方法。在不增加滤波器阶数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滤波器性能,同时又节约了硬件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传统的超外差式接收机,低中频接收机由于不需要镜像抑制滤波器、中频滤波器等片外大体积昂贵器件,因而系统设计可以更加灵活,体积更小,成本更低,集成度更高。低中频接收机采用I/Q下变频进行镜像分离,但模拟前端I/Q不平衡导致的镜像抑制不足问题却是其一大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测试信号数字估计和补偿I/Q不平衡的方法来提高镜像抑制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在幅度不平衡不大于10%和相位不平衡不大于10°时,经补偿后的镜像抑制比能够达到50d B以上。  相似文献   

19.
针对雷达、电子战和通信等多功能一体化探测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零中频架构的0.3~18 GHz超宽带接收机。硬件系统由宽带数字接收机、超宽带模拟解调器和超宽带频率源组成,实现了0.3~2 GHz频段信号的直接数字化接收和2~18 GHz频段信号的模拟正交解调。给出了FPGA软件处理流程,采用了基于镜像功率检测方法对I/Q支路进行时延误差校正,采用了基于矩阵求逆最小方差法对I/Q支路进行幅相误差校正。样机测试结果表明,接收机的最大瞬时带宽为4 GHz,校正后的镜像抑制度超过50 dB。  相似文献   

20.
韩洪征  王志功 《电子工程师》2008,34(1):22-25,46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IEEE802.11b/g无线局域网接收机射频前端的设计。基于直接下变频的系统架构。接收机集成了低噪声放大器、I/Q下变频器、去直流偏移滤波器、基带放大器和信道选择滤波器。电路采用TSMC0.18μm CMOS工艺设计,工作在2.4GHz ISM(工业、科学和医疗)频段,实现的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系数为0.84dB,增益为16dB,S11低于-15dB,功耗为13mW;I/Q下变频器电压增益为2dB,输入1dB压缩点为-1 dBm,噪声系数为13dB,功耗低于10mw。整个接收机射频前端仿真得到的噪声系数为3.5dB,IIP3为-8dBm,IP2大于30dBm,电压增益为31dB,功耗为32m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