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基于SVG/XML/CIM的变电站自动化工程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即将可扩展矢量图形(SVG)作为变电站图形和完整配置信息封装为整体的信息载体,在子站侧提供基于SVG及公共信息模型(CIM)设计并封装了完整配置信息的变电站一次引导图、电网地理接线引导图的配置编辑系统,进行电网拓扑、变电站一次引导图、自动化系统(主站、子站、智能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等配置。该编辑系统将与主站实现信息交互,通过Java RMI或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将子站完成的配置信息远传至主站自动入库,实现了“子站侧图形配置、主站侧免维护”的开放式工程配置系统,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应用。  相似文献   

2.
电能计量系统能将电厂的发电量准确及时的采集、计算并自动上送到上级电网电量计费主站,是电厂发电效益产生的关键。结合小浪底新建反调节电站介绍了站内的电能计量系统以及小浪底电厂电表处理器和本地计费主站,并且对他们之间的通讯方式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电能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提出了对电能计量终端(包括电能表)远程实时监视的方案。针对实际运行中故障率较高的环节,充分利用终端的自检告警功能,提取终端电池、与电能表通信状态等告警输出信号,并采用信号继电器采集电源状态。将所有监视信号作为数据采集的状态量输入,通过远动装置或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远动通信方式传送到远方主站,通过监视告警信号的发生达到对主要设备的远程实时监视的目的。在主站生成画面实时显示设备运行状态,当信号状态改变时能立即做出反应,可自动发出告警通知维护人员,并记录下故障信息,为分析和判断提供依据。该项目实施并投入运行后,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故障的发生,还可以防止故障的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造成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河南省电力公司与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在建设河南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过程中的主要经验。对该系统的主站、分站、子站3级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以及子站接入广域网的方式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采用透明传输协议解决不同厂家的主站与子站之间的信息传输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网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处理系统由主站系统、通信网络和子站系统3部分组成。该系统的应用价值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主站系统的功能设计上。在综合分析国内各种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处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和福建省220 kV电网主站系统的设计经验,着重论述了主站系统的硬件、软件平台构架及功能模块的设计。硬件平台构架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系统的独立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软件平台的设计对两种可行的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其合理性;功能模块的设计基于故障信息的合理分类从故障分析的各个角度对功能模块进行合理划分。最后简要地展望了主站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支持发电集团与下属电厂协调运作,以及辅助参与市场竞争的电力市场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功能组成和系统运作流程。系统分为集团主站系统和电厂子站系统2部分。集团主站系统部署在发电集团公司,完成各类市场交易、电厂运行,集团公司内部管理系统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市场预测、竞价决策和风险评估等各种业务功能,通过信息发布等多种形式向集团公司内部网和下属各个电厂提供接入。部署在各个电厂的子站系统主要完成市场信息和电厂运行信息以及电厂各机组的成本分析、竞价决策、交易管理和结算管理。采用基于J2EE架构的系统实现方式。该系统已在华东区域电力市场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当前配电自动化中馈线自动化的控制模式,在比较调度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柔性控制特征的分层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控制模式。该方案将配电自动化的紧急控制功能相对独立,并尽可能下放到馈线层的配电终端中实现,以一条馈线为对象实现馈线的故障识别、故障隔离及负荷转移,同时保留配电子站、配电主站层的馈线紧急控制功能,并作为远后备。这种控制模式可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当配电主站、配电子站或主站到子站的通信系统失去功能时仍可实现馈线的故障处理,从而使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2008年水利部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开始建设,购置了卫星转发器资源,更新改造了原有卫星主站系统,建成了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主站平台,目前,水利卫星主站已建成投入运行。介绍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应用系统的卫星参数,阐述系统主站、小站、应急通信小站、综合业务小站的组网方式和结构,分析系统小站电话号码与IP地址分配,以期对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应用系统的建设起指导作用。力争在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系统建成后5年内,水利卫星小站能达到上千的规模。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清远水利枢纽水电站机组投运后经常性发生发电机控制系统通信中断故障,分别从通信两端的设备主体、主站和从站间的通信方式、主站和从站间的通信接线、通信介质材料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关改造思路。通过对发电机控制系统的通信系统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有效地杜绝了清远水利枢纽水电站发电机在发电运行过程中由于控制系统通信中断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堤防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建立长江堤防自动化监测和安全预警系统技术,以武汉市谌家矶地区堤防为试验基地,研制开发了分布式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为三级结构,即采集站、监控主站、远程信息中心。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5个方面:量测技术、信息自动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安全评价模型和系统软件。在谌家矶堤防监测预警系统中,主要选用了渗压计和自动倾斜仪两种传感器,分别监测堤身堤基的孔隙水压力和堤坡的滑动位移;该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谌家矶堤防设立了两个采集站,分别用以监测渗透安全和堤外坡滑塌为主。另外在预警系统设计和研制中,要建立针对堤防具体条件和运行环境的合理安全评价模型,本系统研究和建立了初步的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的渗流安全评价模型和滑坡预测模型,在渗透评价确定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渗流安全评价的概率模型等。该系统软件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采集、检测、控制、存储、计算处理、安全评价及预测、通信等,该系统软件灵活活用、功能齐全、很适合于堤防的监测与安全预警应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考验,该系统有可靠的自动报警系统。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中游区完成雨量采集自动化改造后,针对采集成本高、效率低、数据传输慢等问题,设计开发了新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采集数据,而且实现了野外工作站与远程控制站间的数据实时远程传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李先瑞 《人民长江》2018,49(7):24-29
为实现回声测深仪主机精确计量检定及远程在线计量检定问题,开发了一种回声测深远程校准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数据采集的核心元件,包括电源供电模块、信号处理接收模块、信号发生输出模块、显示延时控制模块、信号通信交互模块;通信模块通过USB串口、RS485及无线WIFI网络系统,实现回声测深仪主机的远程在线校准和远程交互。试验结果表明:该回声测深远程校准系统检定精度符合国家计量检定标准(最大允许误差为±1%d,其中d为实测水深值),且远程校准测试和现场校准测试误差率在2%以内。该回声测深远程校准仪系统为进一步推广远程在线计量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引入当前自动化系统监控主站后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媒体主站系统的设计方案。文中阐述了主要的技术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主站将出现多个遥视控制点,设置必要的主控和分控可以避免安全操作和监视控制上出现的矛盾;变电站工况信息和视频信息协调显示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是同屏演示;主站在数据处理和存储、通信网络等方面也将相应变化。并简要介绍了多媒体主站系统的两种实现方案:EMS与遥视系统互联方法、一体化多媒体主站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叙述辽阳地区电网高度自动化主站原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主站选型、设计、功能规范 等技术问题,并介绍了当前辽阳RD-800 SCADA/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力系统网络化的发展,很多调度主站和变电站远程终端设备(RTU)的通信已经逐步采用以太网,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98年8月制定了IEC 60870-5-104协议,该协议的目的是将原有的IEC 60870-5-101远动协议用于TCP/IP网络。通过TCP/IP网络传输远动信息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其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对远动报文的窃听、篡改和伪造等3个方面,解决方法在于调度主站及厂站RTU的身份认证与远动报文信息的加密。为此,应用信息安全技术对IEC 60870-5-104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及其传输模式进行了研究,在不改变原有报文传输模式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安全报文的设想,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满足信息保密与安全认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张硕 《中国水利》2000,(11):50-51
深圳市笔架山水厂泵房自动化工程设计时,考虑到原厂已部分实现车间PLC控制,且使用品牌有ABB的MOD-CELL100、三菱F1—40MR等,经过价格及性能分析,最后选用了三菱公司的CC—LINK现场总线产品作为主控设备。控制硬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中,主站控制一台送水泵、两台真空泵和一台排水泵,监控与管理整个泵房CC—LINK网络的情况,包括: ①远程离线 对操作不正常的远程模块或从站自动和网络离线。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子站系统是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中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智能装置。文中提出了IEC 61850在继电保护故障处理子站系统的应用特点,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合理的裁减,同时探讨了保护故障信息协议转换的不同模式。应用的核心为子站的上行接口应符合IEC 61850的标准,实现其向其他主站开发商开放。  相似文献   

18.
以220 kV新塘变电站为实例,分别从保护、当地监控、远动主站、工程师站及录波系统、网 络构架、系统性能6个方面介绍了改进的CSC2000综合自动化系统,进一步强调了综合自动 化系统中设备按照间隔分布、保护功能相对独立的设计思想,以及该系统模块化的网络结构 和网络通信特点。  相似文献   

19.
将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技术引入到变电站中,构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并通过网络与主站系统相连,形成功能强大的、崭新的自动化系统。介绍了网络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系统结构,与主站的3种通信连接方式,即光纤直接连接、通过数字通信设备连接和通过数据网络连接,以及站内的通信组网方案和主要工程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STD工控机的有线水位遥测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思想、主要功能、工作原理等,系统包括一个主站和二个从站,通信距离分别为15公里和7公里,该系统的设计采用分布处理的思想,三套STD工控机既有主从关系,又有相对独立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