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因其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合适的力学性能逐渐成为骨修复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膜和三维立体支架材料也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这篇综述在总结多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概括了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膜的研究现状,对其特点、制备、性能进行了探究,以及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两相及多相复合膜研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也日益增多,影响到了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安全和不适。在废水的处理方法中,以吸附法占主要,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以其环保、经济和易合成使得其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该复合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以及在不同种类废水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最后对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处理废水处理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实验成功的通过酸碱中和法制备得到羟基磷灰石粉体和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谱(XRD)、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及透射电镜(TEM)对样品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加料方式对羟基磷灰石的生成有较大的影响,缓慢混合的加料方式更有利于羟基磷灰石的形成。反应时间对羟基磷灰石中碳酸根取代程度有较大影响,反应时间越长碳酸根取代程度越大。同时研究还发现在反应体系中添加壳聚糖作为模板剂,能有效的改善羟基磷灰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10):2014-2018
综述了近年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改性方法,包括溶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法和原位共聚法等。同时对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人工骨修复以及生物固定支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和降解速率可控将是新一代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17,(10):2014-2018
综述了近年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改性方法,包括溶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法和原位共聚法等。同时对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人工骨修复以及生物固定支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和降解速率可控将是新一代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6.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并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显微镜扫描。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与无机盐相对含量对材料的成型性、孔道结构及强度有重要影响,当壳聚糖与氯化钙质量比大于1:0.9时可以得到成型性较好,孔道分布较均匀且三维贯通的多孔材料。  相似文献   

7.
蔡美平 《广州化工》2010,38(10):26-28
聚乳酸是一类重要的生物降解聚合物,羟基磷灰石是人体骨骼的基本成分。以羟基磷灰石为增强材料、聚乳酸为基体制备的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是无机/有机生物复合材料的典型代表,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8.
纳米羟基磷灰石是自然骨的主要组分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材料。但是,由于材料本身力学性能较差制约了羟基磷灰石的进一步应用,且自然骨是由纳米羟基磷灰石和聚合物组成的天然复合材料,因此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羟基磷灰石/聚合物复合生物材料是当今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羟基磷灰石/聚合物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9.
聚酰胺-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本文通过溶液法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 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IR ,TGA和燃烧实验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并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酰胺 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组成均一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活性 ,可能作一种新的骨修复材料 ,在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模板诱导梭状纳米羟基磷灰石的仿生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生物矿化的原理,在6%的双氧水溶液中以壳聚糖为模板仿生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形貌。结果表明,壳聚糖模板改变了羟基磷灰石的形貌,合成得到宽约为7~8 nm,长约30~40 nm的梭状纳米羟基磷灰石。  相似文献   

11.
核用SiC_f/SiC复合材料是国际上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SiC_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重点综述了SiC_f/SiC复合材料的抗辐照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SiC_f/SiC复合材料燃料包壳管的研究进展,并对核用SiC_f/SiC复合材料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以来,石墨烯以其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以及独特的二维结构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作者所在课题组的相关工作,综述了石墨烯应用于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石墨烯/陶瓷复合粉体的制备、石墨烯/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烧结工艺以及性能,探讨了石墨烯/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丛龙康  张效林 《化工进展》2015,34(11):3970-3974
秸秆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型环保性材料。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会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界面改性技术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秸秆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新进展,叙述了对于秸秆纤维的几种典型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和生物酶处理这两种新型处理方法在秸秆表面预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并着重阐述了以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为主的界面相容剂和以硅烷、钛酸酯为主的低分子量偶联剂对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效果的影响。此外,论文简要分析了秸秆/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深入研究针对秸秆纤维的复合处理方法以及开发高效、环保和高性价比的界面改性剂是未来进一步改善秸秆/树脂复合材料应用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物医用材料的需求量日趋增大,磷灰石与人工合成高分子的复合材料成为组织修复和替代材料的研究热点。以不同单体分类,综述了磷灰石与合成的非降解高分子、可降解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对羟基磷灰石/合成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此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讨论。说明从分子水平设计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医学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基复合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原理,综述了壳聚糖与粘土、二氧化硅、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及其它无机材料复合得到的壳聚糖基复合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的发展应加强处理机理的研究、对重金属离子外的其它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处理研究以及产业化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石墨烯及复合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导率高、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良好等优点,在电极材料、传感器、储氢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以高碳含量的天然资源煤为前体制备煤基石墨烯及复合材料达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研究目前报道有限,尤其是将其作为电极材料应用到储能领域的研究较少。本文重点总结了以不同煤质及衍生物为原料构建不同形貌和结构的煤基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煤基石墨烯及复合材料在储能领域,尤其是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及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当前煤基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该综述旨在为煤基新型石墨烯及复合材料的制备开发以及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壳聚糖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多糖,有优异的生物学性能,在生物医用材料和医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概述,对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可以将金属间化合物与陶瓷材料相复合形成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本文主要介绍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力学性能以及研究进展,研究和开发的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包括Fe-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Ti-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和Ni-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本文对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
The rapidly developing technique of electrospinning has gained surging research interest since the 1990s due to its capability of yielding continuous fibers with diameters down to the nanometer scale. Despite enormous efforts devoted to explore applications of electrospun nanofibers, such as separation, catalysis, nanoelectronics, sensors, energy conversion/storage, and biomedical utilization, there are limited attempts to employ these nanofibers for reinforcement in polymer composites. Electrospun nanofibers, however, possess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not typically shared by other nanoscale composite fillers/reinforcing agents, such as continuity, diverse material choice, controlled diameter/structure, possible alignment/assembly, mass production capability and so forth. Therefore electrospun nanofibers have great potential as promising reinforcement fillers for next-generation polymer composites. This is a comprehensive and state-of-the-art review of the latest advances made in development of electrospun nano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intention to stimulate interests in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y.  相似文献   

20.
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以及优良的力学、生物、电化学等性能。本文综述了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并详细讨论了溶液共混法、静电自组装法、逐层自组装法等方法的优缺点。还概括了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分析、生物传感器、电驱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其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