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重离子和高剂量率^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建立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比较重离子^12C照射与^60Coγ射线照射诱发染色体畸变的相对生物效能。方法 重离子^12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吸收剂量率为3Gy/min,吸收剂量为1.0~8.0Gy。主要记录染色体型畸变的非稳定性畸变,对双着丝粒体和着丝粒环做曲线拟合,并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和曲线的拟合度。结果 重离子^12C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双 环),在0—8Gy范围内,呈良好的剂量一效应关系。^12C离子诱发染色体畸变的RBE值是不恒定的,它随吸收剂量增加而减少,在0.3—8.0Gy范围内,RBE值(Dr/Dc)从2.62到1.00,平均1.58。结论 ^12C离子对^60Coγ射线照射诱发染色体畸变,在照射剂量较低时,有较高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2.
不同LET碳离子对哺乳动物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不同传能线密度(LET)的重离子对体外培养细胞存活率,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的效应,方法 用集落形成法研究细胞的存活情况。观察统计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结构的变化。结果 (1)细胞存活:不同LET碳离子引起细胞失活效应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125,200,700keVμm。(2)细胞微核:相同剂量下,200kgV/μm碳离子所致微核率高于700keV/μm时的结果。(3)染色体畸变;可看到多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结论 在本实验中,LET为125kgV/μm的碳离子引起的失活效应最大,200kgV/μm碳离子引起的微核率离于700keV/μm碳离子引起的微核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重离子束^12C^6 对^60Coγ射线照射人离体血诱发淋巴细胞微核的效应。方法 用^60Coγ射线和地面加速器产生的重离子^12C^6 (平均LET为36.70keV/μm),不同剂量照射离体人血,用CB微核法观察双核淋巴细胞的微核,计算重离子束^12C^6 对^60Coγ射线的相对生物效能。结果 在0-6 Gy剂量范围内,重离子束^12C^6 对^60Coγ射线的相对生物效能在4.19~1.78之间,平均为2.56。结论 重离子束^12C^6 比^60Coγ射线有更高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建立重离子束1 2 C6 + 照射人离体血诱发淋巴细胞微核的剂量 效应曲线。方法 用地面加速器产生的重离子1 2 C6 + (平均LET为 36 70keV μm) ,不同吸收剂量、不同吸收剂量率照射离体人血 ,用CB微核法观察双核淋巴细胞中的微核。结果 在 0~ 6Gy吸收剂量范围内 ,淋巴细胞微核率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拟合的最佳方程为Y =6 6 5 0 9×D0 .85。结论 1 2 C6 + 照射人离体血诱发淋巴细胞微核在 0~ 6Gy吸收剂量范围内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0~1Gy范围内60Coγ射线、 252Cf 中子、单能中子及 12C 重离子诱发染色体畸变剂量-效应曲线,用于评价职业受照或低剂量辐射损伤。方法 采用不同照射装置1Gy以内照射离体人外周血,于培养开始加秋水仙素,培养48h收获,制备染色体标本,Metafer中期细胞自动寻找系统,人机交互计数染色体畸变,最优拟合数据得到相应模型。结果 在低剂量范围内,以双着丝粒体+环(dic+r)为终点,60Coγ射线为线性模型, 252Cf 中子、单能中子及 12C 重离子为线性平方模型;以无着丝粒断片(ace)为终点,60Coγ射线和 12C 重离子为线性平方模型, 252Cf 中子和单能中子为线性模型;以总畸变为终点,4种射线均为线性平方模型。结论 高传能线密度(LET)射线损伤效应高于低LET射线,4种射线损伤效应依次为 252Cf 混合中子 >单能中子> 12C 重离子> 60Co γ射线。在低剂量范围内dic+r指标适用于高LET照射的剂量估算。  相似文献   

6.
M-FISH技术检测辐射诱导染色体易位和双着丝粒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 (M FISH)技术检测的易位和双着丝粒染色体畸变的差异。方法 用 1,2 ,3,7,8,9,14和 15号染色体端粒和着丝粒特异性探针的M FISH方法 ,分析6 0 Coγ射线离体照射的脐带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易位和双着丝粒畸变。结果  (1)用M FISH方法分析6 0 Coγ射线诱导的易位和双着丝粒染色体畸变的剂量 效应曲线 ,均符合线性二次剂量效应模式 ;易位与双着丝粒的比值在大多数剂量水平不等于 1。 (2 )细胞中无非稳定性畸变的完全相互易位的比例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3)对大多数被标记染色体 ,3 0 0Gyγ射线照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观察值与理论值无差别 ;9号染色体畸变 (易位和双着丝粒 )观察值显著高于理论值 (P <0 0 5或P <0 0 1) ,15号染色体易位观察值显著低于理论值 (P <0 0 1)。结论 电离辐射诱导的染色体易位率不等于双着丝粒畸变率 ;对于大多数染色体 ,辐射诱发染色体易位率和双着丝粒畸变率符合随机性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G显带的染色体双着丝粒畸变率评估32p的辐射剂量.方法 应用4 MV的X射线对离体人血液进行0.5 Gy、1 Gy、2 Gy和4 Gy的照射,建立染色体双着丝粒畸变率和X射线的辐射剂量的剂量-效应曲线.将74 kBq的32p胶体加入淋巴细胞的培养液后72 h,进行G显带染色体分析,通过X射线的辐射剂量和染色体双着丝粒畸变率的剂量-效应曲线来评估32p的辐射剂量.结果 4 MV的X射线的辐射剂量和染色体的双着丝粒畸变率呈线性正相关,剂量-效应曲线为y=24.05x- 13.34 (R2=0.975).74 kBq的32P胶体产生的染色体双着丝粒畸变率为18%,即74 kBq的32p胶体在5 ml淋巴细胞培养液中72 h约产生1.3 Gy的辐射剂量.结论 应用染色体畸变率可以有效地评估放射性核素的内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传能线密度(LET)的重离子^12C^6 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存活的影响,以研究人肝癌细胞对不同LET重离子的辐射敏感性。方法 用克隆形成法研究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 70keV/μm的细胞存活率为10%(Ds=0.1)和1%(Ds=0.01)时的吸收剂量分别为2.94Gy和5.88Gy;30keV/μm的Ds=0.1和Ds=0.01分别为4.00Gy和8.00Gy。结论 70keV/μm比30keV/μm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有更大的细胞杀死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部分照射人离体血对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0~8 Gy(剂量率为0.35 Gy/min)60Coγ射线在37 ℃条件下照射3份离体健康人外周血标本,以0.5∶1的比例与同一供血者的未受照血混合,120 min后进行培养、制片,显微镜下分析染色体畸变(双着丝粒+着丝粒环)的变化,借此进行剂量估算.结果 各组的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和总畸变,以及断片和单体断裂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用双着丝粒+着丝粒环进行的剂量估算,0.5~2 Gy组大于照射剂量的1/3,4~8 Gy组均接近照射剂量的1/3.结论 染色体畸变可以作为估算非均匀照射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60Co γ-ray partial radiation on chromosome aberration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in vitro.Methods The samples of heparinized peripheral whole blood from 3 healthy persons were exposed to 60Co γ-rays at the doses between 0 and 8 Gy with the dose rate of 0.35 Gy/min at the temperature of 37 ℃ ,and then mixed with the unirradiated blood samples of the Microscopy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chromosome aberration double ( centromere + centromere) and the biological dose was estimated thereby.ResultsThe amounts of double centromere + centromere were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dose of irradiation in all groups.The estimated biological dose was higher than the 1/3 of the irradiation dose when the dose was between 0.5 to 2 Gy,and was close to the 1/3 of the irradiation dose when the dose was between 4 to 8 Gy.Conclusion Chromosome aberration can be used as a biomarker in estimation of uneven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扩张运动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细胞系的辐射敏感性和对低剂量辐射能否诱导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方法用2cGy60Coγ射线预先照射进入G1期的AT5B1VA(AT)细胞和GM0639(GM)细胞,培养6h后再照射1.0Gy或3.0Gy60Coγ射线,分析染色体畸变。结果G1期的GM细胞在预照射2cGy60Coγ射线的诱导剂量后能非常显著地降低随后照射1.0Gy或3.0Gy60Coγ射线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的观察值非常显著地低于预期值(P<0.001),而对AT细胞则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染色体畸变的观察值与预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1.0Gy或3.0Gy60Coγ射线诱发AT细胞的各种畸变率(包括着丝粒畸变、无着丝粒畸变和染色单体型畸变)均显著地高于GM细胞(P<0.001)。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不能诱导AT细胞产生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AT细胞对电离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高度敏感,可能是由于不能正确修复DNA双链断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丹皮酚在体外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取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丹皮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率.分为细胞对照组、单纯加药组、单纯照射组和药物联合照射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丹皮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采用TUNEL染色与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观察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随着丹皮酚浓度的增加,丹皮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相应地增加,IC50为(25.2±2.1)mg/L.经克隆形成实验证实,丹皮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有明显的增敏效果,放射增敏比(SER)可达1.29.药物联合照射组的细胞凋亡较单纯照射组明显增加,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效应(t =4.95、3.03、3.78、4.59、2.88、3.70和5.54,P<0.05).同时,Western blot法检测出丹皮酚能够明显下调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单纯给予不同浓度丹皮酚24 h后Survivin蛋白表达下调22.6% ~ 56.7%(t=4.15、7.30和13.47,P<0.05);用丹皮酚预处理细胞再经6 GyX射线照射后24 h,细胞内Survivin蛋白下调可达22.2% ~ 69.4%(t=4.30、8.36和16.34,P <0.05).结论 丹皮酚在体外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下调肿瘤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37Cs γ射线对成骨细胞形态、增殖、分化、矿化及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0 Gy)及0.5、1.0、2.0和5.0 Gy组,分别接受137Cs γ射线照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增殖,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法观察矿化功能,RT-PCR半定量检测ALP、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lagen Ⅰ)、护骨素(OPG)和NF-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等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 1.0 Gy以上照射组抑制成骨细胞增殖(t=6.197~18.677,P<0.05);2.0 Gy以上照射组致细胞数量减少,折光性减低,细胞间突起连接减少,并可抑制细胞ALP活性和矿化能力(t=2.790 ~ 21.374,P<0.05).ALP和OC基因mRNA表达量在0.5 Gy以上剂量照射即明显下调(t=3.563~16.508,P<0.05),OPG、OPG/RANKL在5.0 Gy剂量时表达明显下调(t=12.942、4.954,P<0.05),Ⅰ型胶原和RANKL基因mRNA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137CsΥ射线照射致成骨细胞形态改变,增殖、分化和矿化能力下降,ALP、OC、OPG等相关基因表达下调,OPG/RANKL通路可能是大剂量电离辐射时骨损伤的主要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共34例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评价治疗后1年和2年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3.3个月(6.1~24.3个月)。全组完全缓解(CR)24例,部分缓解(PR)8例,客观缓解率(ORR)为94.1%(32/34)。放疗前肿瘤直径(49.56±19.22) mm,尼妥珠单抗联合外照射后,肿瘤直径(19.61±14.59) mm,肿瘤退缩率(TRR)59.22%。1、2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84.9%、84.9%,1、2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1.8%、87.2%。1、2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91.8%、87.2%,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分别为95.7%、90.9%。主要不良事件为放射性肠炎、白细胞减少、低蛋白血症、贫血。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子宫颈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乙醇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乙醇组(乙醇处理)、单纯照射组(6 GyX射线处理)和联合组(乙醇与X射线联合作用).克隆形成法检测50或100 mmol/L乙醇对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 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50和100 mmol/L乙醇处理MCF-7细胞50 h,对生长无明显影响(t--0.82和1.15,P>0.05);乙醇预处理2h,可明显增加X射线照射后MCF-7细胞克隆形成的能力(t=4.15和10.28,P<0.05).相比于单纯照射组,乙醇降低了X射线照射诱导的细胞G2/M期阻滞(t=7.18,P<0.05),以及sub-G1 峰的比例(t =5.39,P<0.05).而且,Annexin V-FITC检测结果示,乙醇联合X射线照射的细胞晚期和早期凋亡减少(t=4.86和7.59,P<0.05).结论 乙醇可以增加MCF-7细胞的辐射抗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辐射诱导的细胞G2/M期阻滞及早、晚期凋亡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后序贯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Ⅲ~IVA期鼻咽癌患者共24例, 接受两周期卡瑞利珠单抗(200 mg)联合多西他赛+顺铂诱导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顺铂25 mg/m2连续3 d), 之后接受标准同步放化疗(处方剂量:PGTV、PGTVnd为6 996 cGy/33次、PTV1为6 006 cGy/33次、PTV2为5 096 cGy/28次, 同步顺铂化疗, 剂量为75 mg/m2)。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诱导治疗后鼻咽病灶客观缓解率(ORR)为91.6%[完全缓解(CR)45.8%+部分缓解(PR)45.8%];颈部淋巴结ORR为95.8%(CR 4.2%, PR 91.6%)。17例同意复查鼻咽镜, 咬检后显示13例获得病理完全缓解。同步放化疗后鼻咽病灶CR为83.3%, PR为16.7%;颈部淋巴结CR为91.7%, PR为8.3%。13例IVA期患者诱导治疗后鼻咽病灶ORR为92.4%, 颈部淋巴结ORR为92.4%, 均为PR。同步放化疗结束后鼻咽病灶CR为84.6%, PR为1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厄洛替尼和塞来昔布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环氧化酶-2受体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放射增敏效应及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厄洛替尼和塞来昔布的IC20作为后续实验浓度.体外培养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厄洛替尼和塞来昔布联合或不联合X射线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计算其存活分数,绘制细胞存活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kt和pAkt的表达.结果 厄洛替尼和塞来昔布的IG20分别为(5.15 ±0.14)和(40.32±1.26) μmol/L.照射+联合用药组的Dq、D0及SF2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照射+塞来昔布组及照射+厄洛替尼组(t=6.62,P<0.05);照射+联合用药组、照射+厄洛替尼组和照射+塞来昔布组的SER为2.217、1.503和1.299.厄洛替尼和塞来昔布与射线联合作用后,使S期细胞比例减少,联合用药组作用更明显.药物作用前后及药物增敏照射后Akt在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塞来昔布和厄洛替尼均能抑制pAkt的表达,照射能够略提高pAkt蛋白的表达,与单纯照射组相比,塞来昔布或厄洛替尼联合照射组pAkt蛋白的表达减低,两药联用并联合照射组pAkt蛋白的表达最低(t=4.89,P<0.05).结论 厄洛替尼和塞来昔布各自均有放射增敏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放射增敏效应.其机制涉及到使细胞周期中对射线不敏感的S期细胞减少到最低,并进一步增强了射线诱导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以顺铂为基础的全身化疗联合外照射序贯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ICBT)已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模式。得益于医学影像设备成像精度的提高和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ICBT已向图像引导的近距离治疗(IGBT)发展,并已走出了仅仅依赖单一影像引导的模式。如何选择适合的影像采集技术、优化多模态成像融合策略以降低IGBT的剂量偏差等因素是决定宫颈癌治疗成败的关键,也是困扰放疗实践的重要因素。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放疗平台搭建及解决方案中崭露头角,已成为解决多模态融合宫颈癌IGBT关键问题的重要抓手,同时也为提升宫颈癌区域整体诊疗水平、减轻医师工作负担、向基层单位推广放疗经验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心房颤动(房颤)冷冻球囊(CRYO)消融术与磁导航(RMN)指导下房颤消融术两种消融方式, 探讨房颤消融术中减少放射暴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44例冷冻消融患者(CRYO组)和121例磁导航指导下房颤消融患者(RMN组)术中在线随机参考点累积皮肤表面入射剂量(CD)和X射线照射时间, 分析不同类型患者辐射剂量及手术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与RMN组相比, CRYO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65.0±23.6)、(97.8±18.4)min, t=26.05,P<0.001], 但X射线暴露时间明显延长[(8.1±3.1)、(23.4±6.2)min,t=-24.57, P<0.001]、CD值明显增加[(232.3±130.7)、(669.0±387.5)mGy, Z=-12.29,P<0.001]。随访两组患者总体维持窦性心律比例未见明显差异(71.9%、75.7%, P=0.618)。多元回归分析提示, 肥胖患者、非阵发性房颤患者、肺静脉存在变异患者与CRYO组患者CD值增加有关(t=5.47、2.23、3.39, P<0.05), 且C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提出可应用于低图像质量、多叶准直器(MLC)遮挡和非刚性变形兆伏级(MV)图像的无标记射束方向观(BEV)肿瘤放疗跟踪算法。方法 采用窗口模板匹配法和Voxelmorph端到端无监督网络,处理MV图像中的配准问题。使用动态胸部模体,验证肿瘤跟踪算法的准确性。将模体质量保证(QA)计划在加速器上手动设置治疗偏移后执行,收集治疗过程中的682幅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图像作为固定图像;同时采集计划系统中对应射野角度的数字影像重建(DRR)图作为浮动图像,进行靶区跟踪研究。收集21例肺部肿瘤放疗的533对EPID和DRR图像进行肿瘤跟踪研究,提供治疗过程中肿瘤位置变化定量结果。图像相似度用于算法的第三方验证。结果 算法可应对不同程度(10%~80%)的图像缺失,且对数据缺失图像的非刚性配准表现较好。模体验证中86.8%的跟踪误差<3 mm,<2 mm的比例约80%作用。配准后标准化互信息(NMI)由1.18±0.02提高到1.20±0.02(t=-6.78,P=0.001)。临床病例肿瘤运动以平移为主,平均位移3.78 mm,最大位移可达7.46 mm。配准结果显示存在非刚性形变,配准后NMI由1.21±0.03增至到1.22±0.03(t=-2.91,P=0.001)。结论 肿瘤跟踪算法跟踪精度可靠且鲁棒性好,可用于无创、实时、无额外设备和辐射剂量的肿瘤跟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影响紫外荧光法测量饮用水中铀准确性的因素、分析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 实现饮用水中铀的快速、准确测量。方法通过研究饮用水中不同酸度、不同Fe3+含量和Mn2+含量条件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分析该方法的最佳测量条件。通过低中高3种浓度的加标样品研究标准品配制、样品前处理、测量等过程引入的误差, 分析不确定度来源, 进行不确定度合成。结果当水溶液pH=1~11时所绘制的标准曲线, 其线性回归系数>0.995, 符合仪器的线性测量范围。当pH为12左右时, 其线性回归系数为0.761, 不满足测量要求。当pH<3或pH>10时, 荧光计数增加量低, 或可导致测量误差增大。当Fe3+含量≥15 mg/L时, 测量值有很大偏差, 严重影响测量结果。当Mn2+含量≥1.6 mg/L时, 样品产生白色沉淀, 影响测量准确性。结果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6.42×10-2、4.48×10-2、5.26×10-2μg/L, 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3、0.06、0.12 μg/L(k=2)。结论该分析方法测量饮用水中铀的最佳条件为待测样品pH值3~10, Fe3+浓度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