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随着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抢救和治疗水平的提高,使脑中风患者的治愈率有所增加,但有2/3患者残留运动、言语功能障碍、心理或情感障碍及诸多并发症正确的功能训练、变更体位和姿势、预防关节挛缩变形,日常生活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及中国传统医学等恰当的康复护理,可以减少残疾对正常生活的影响。本文观察60例脑中风患者康复护理情况,得出中风患者临床救治中应重点加强对患者情志、饮食、起居等护理,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减少复发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8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对家庭生活护理及家庭康复进行指导,其中包括对室内陈设的布置、改造卫生间、饮食及生活规律的调整、被动与主动的锻炼方法、训练语言及安全知识的宣传等.结果:经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的指导,128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治愈50例,好转7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 87%.结论: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可有助于发现生活和康复锻炼的误区,能迅速、有效恢复脑中风患者的机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及身体上的负担,康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适宜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述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康复治疗发生的作用及效果,说明其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重要意义.方法:对53例脑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恢复期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发挥患者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结果:通过对53例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少了脑中风患者并发症,促进了患者康复.结论:脑中风偏瘫患者恢复期配合心理护理,增强康复的信心,调动了护理配合治疗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3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用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1]作指导,对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包括基础功能训练、实际进食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认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使患者尽早恢复饮食,减少营养不良及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风病是神经系统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康复治疗时间长,患者对治疗、护理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康复效果,脑中风患者在患病时,能够积极采取治疗,正确周密的护理,对疾病治愈和康复有决定作用。本病发病率高、危险性大、病死率高,故加强护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实施整体护理对脑中风病人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整体护理对脑中风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2例脑中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观察组开展整体护理.结果:开展整体护理后,2组发生并发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上肢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下肢运动功能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开展整体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提高脑中风病人的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摘要:本文总结了缺血缺氧性脑病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包括一般护理、专科护理、肢体康复训练、言语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训练,患者经过全面护理及康复训练,降低了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中风患者的影响。方法:61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FMA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脑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6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即心理护理、呼吸肌及腹肌训练、坐站训练、膀胱训练、针灸盆底肌刺激等。结果:经护理及康复训练后两组残余尿量均明显减少,但综合康复护理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能使脊髓损伤病人的膀胱训练达到平衡和恢复自主排尿,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期,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分析中西结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0例脑中风瘫痪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结合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护理前,两组FMA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影响,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FMA评分、ADL评分,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中风患者的蒙医放血治疗与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脑中风的具体症状和合并症灵活选取放血点放血。术后进行现代护理和蒙医饮食、时序护理,结合健康教育;结果:用蒙医放血疗法结合现代的护理技术,在临床上大大降低脑中风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采用结合蒙医特色治疗和护理对脑中风患者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风病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抢救和治疗水平的提高,使中风患者的治愈率有所增加,急性期死亡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也有部分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人群中的总患病率和致残率则大大上升,使2/3患者残留运动、言语功能障碍、心理或情感障碍及诸多并发症,造成终身痛苦。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正确处理可以大大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如正确的功能训练、变更体位和姿势、预防关节挛缩变形,预防褥疮、日常生活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及中国传统医学等恰当的康复护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残疾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于预防和矫正脑中风病人的运动、言语、认知等各种功能障碍,给脑中风病人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方法:对部分患者采取了相应语言强化训练护理措施,及探讨语言强化训练护理对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该方法改善了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结论:早期语言强化训练护理可有效地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车媛  王岩  何银洲 《河北中医》2011,33(9):1393-139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对65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基础训练、摄食训练、鼻胃管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干预。观察患者康复时间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组65例,康复时间为3~33 d,平均18 d;吞咽功能无明显改善2例,占3.08%,吞咽功能改善6例,占9.23%,吞咽功能正常57例,占87.69%。结论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训练越早越好,同时要加强心理护理,增加患者康复信心,对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中风急性期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各种康复要求的卧位、按摩、床上翻身训练等方法,对4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另40例作为对照,以Barthel指数积分与PMA肢体运动功能进行功能评定.结果:经平均2个月治疗,康复组患者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提高幅度明显增大(P〉0.01).结论:在中风急性期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颅脑外伤病人早期介入康复功能训练及护理的意义.方法:选择90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随机分两组:45例早期训练组,45例康复才进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意识状态,运动功能,认知综合功能进行比较.结论:早期介入康复功能训练及护理可使病人康复时间缩短,神经功能完善,并发症减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颅脑外伤病人早期介入康复功能训练及护理的意义.方法:选择90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随机分两组:45例早期训练组,45例康复才进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意识状态,运动功能,认知综合功能进行比较.结论:早期介入康复功能训练及护理可使病人康复时间缩短,神经功能完善,并发症减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现代康复医学理念提出肢体残疾在临床治疗中应以提高整体功能为目的;主张肢残康复方案应该包括对肢体残疾的患者进行功能障碍的评价.对肢体残疾患者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护理及ADL的训练,中医传统医术推拿针灸,才能提高疗效,才是肢体残疾临床康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脑中风患者恢复期有效的整体护理方法,提高脑中风患者恢复期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医院脑中风偏瘫患者230例为观察对象,对他(她)们实施有效地情志护理使患者阴平阳和畅气机、合理膳食疗法使患者气血通达体内外、及时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强壮筋骨经络通、细心的并发症预防使患者康复进程加快。结果 230例患者心理达到接受康复期治疗的最佳状态,都能积极配合治疗、合理膳食和进行功能锻炼,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恢复期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最终赢得了患者满意的效果。结论脑中风患者恢复期有效的整体护理方法,能提高脑中风患者恢复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筋理论指导的早期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96例脑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筋理论指导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束后测定两组FMA评分,同时对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加以评定,对比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FMA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中风偏瘫患者接受临床经筋理论指导的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恢复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