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翘嘴红鲌也称大白鱼,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品种。网箱养殖翘嘴红鲌适合在湖泊、水库等大中水域开展,是翘嘴红鲌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通常用来养殖翘嘴红鲌成鱼。  相似文献   

2.
翘嘴红鲌是黑龙江水系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肉昧鲜美。兴凯湖的翘嘴红鲌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是兴凯湖的主要经济鱼类,占渔获物的8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无计划地酷捕滥捞,兴凯湖的翘嘴红鲌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翘嘴红鲌的繁殖群体已达灭绝边缘,个体越来越小,很少能捕到用于人工繁殖的个体。为挽救这一宝贵资源,国家作为八五重点攻关项目,把翘嘴红鲌人工繁殖研究的课题下达给了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初步掌握了翘嘴红鲌人工繁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翘嘴红铂又称大白鱼,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翘嘴红鲌也是受欢迎的养殖鱼类,养殖前景看好。苗种培育是翘嘴红鲌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以下分别介绍翘嘴红鲌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正翘嘴红鲌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翘嘴红鲌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鲜美为鱼中珍品,市场价格较高,是热门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试验研究,对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利用、保护鱼类资源都十分有益。1生物学特性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容易受惊,拉网操作时,可"飞"越1m多  相似文献   

5.
翘嘴红鲌属鲤形日、鲤科、鲌亚科、鲌鱼属,俗称翘嘴鲌、白鱼、白条子。翘嘴红鲌生长速度快,当年的鱼苗可达1kg以上。肉质白而细嫩,属上等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6.
浅述翘嘴红鲌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在分类上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红鲌属,是长江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该鱼广布性鱼类,我国长江、黑龙江、辽河、黄河等江河流域均有分布。其体色银白,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是我国名贵鱼类之一。随着养殖新品种的不断开发,翘嘴红鲌的人工养殖已逐渐兴起,尤其是近两年翘嘴红鲌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使其养殖规模日益扩大。现将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性与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牛山湖翘嘴鲌和红鳍原鲌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年4月~2003年3月研究了牛山湖翘嘴鲌(C luter alburnus)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的年龄组成与生长。研究结果表明,翘嘴鲌由5个年龄组组成,以2~4龄鱼为主;红鳍原鲌由3个年龄组组成,以2龄鱼为主。翘嘴鲌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367 mm和551 g;红鳍原鲌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41 mm和42 g。翘嘴鲌和红鳍原鲌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W=0.00001L2.9902与W=0.000005L3.1941。牛山湖鱼类主要由适应静水生活的湖泊定居性鱼类组成,红鳍原鲌较多,而翘嘴鲌较少。  相似文献   

8.
太湖鲌鱼数量变化规律及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2003~2005年的食性分析和渔获物组成调查,研究了太湖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数量变化的规律及在鱼类群落演替过程的作用。食性分析表明:太湖翘嘴红鲌、蒙古红鲌主要摄食鲚鱼,其次是小型鱼类和虾。其中鲚鱼在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消化道的出现率分别为95.24%、59.26%;在翘嘴红鲌食物中的重量组成比例为59.2%±11.4%。渔获量统计表明:1952~1958年鲌鱼平均年产量为406.4±102.5 t、占渔获总量的6.28%±0.85%;1987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1 090.8 t、占渔获总量7.65%;1993年后鲌鱼资源在快速减少,由1993年的922.3 t、占6.55%下降到近年的100~160 t、仅占渔获总量的0.4%~0.8%。2004年调查表明,在74 667kg渔获物中,翘嘴红鲌、蒙古红鲌仅占0.0038%。分析历年渔获量变化趋势发现,随着鲌鱼数量的不断减少,鲚鱼和小型其它鱼类均呈相反的快速增加趋势,而银鱼则有大体一致的持续下降趋势。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发现,鲌鱼-鲚鱼、鲌鱼-小型鱼类渔获量的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鲌鱼-银鱼渔获量的正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认为:太湖翘嘴红鲌、蒙古红鲌对鲚鱼和小型鱼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银鱼可能有间接促进作用;人为过度捕捞使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数量不断减少,从而导致鱼类群落向鲚鱼为绝对优势种、小型鱼类不断增加的方向变化。鲚鱼和小型鱼类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其快速增加抑制了浮游动物、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这是太湖蓝藻频繁暴发的生物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红鲌属鱼类是水库中常见的中上层敌害鱼类,对于刚投库的鱼种具有极大的危害。目前,清除红鲌属鱼类的方法除采用跳网捕捞及在产卵场用药物毒杀其鱼卵外,其它有效的方法还不多见。湖北省京山县惠亭水库渔场根据蒙古红鲌易进张网和翘嘴红鲌喜欢跳跃的不同行为生态,近几年来结合成鱼捕捞生产使用密眼张网和跳网大规模歼捕红鲌属鱼类(主要是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  相似文献   

10.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隶属于鲤抖、鲌亚科,俗称白鱼、翘嘴白鱼,是我国淡水水域常见的一种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经济价值较大。本文对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简单的介绍,初步探讨了翘嘴红鲌的人工繁殖技术和夏花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太湖翘嘴红鮊的生物学及其增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品诚 《水产学报》1984,8(4):275-286
本文从研究翘嘴红鲌的生长、各个时期的食性和繁殖生物学出发,对于翘嘴红鲌在太湖渔业资源中的地位及作用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作者认为,过去把翘嘴红鲌简单地当作有害于太湖鱼类资源的凶猛鱼类而不加节制地加以捕杀,是造成目前太湖鱼类组成小型化和渔获物经济价值下降的原因之一。因此提出了保护和增殖翘嘴红鲌的主张,并且具体地提出了有关翘嘴红鲌的起捕规格、禁渔期和禁渔区、限制有害渔具、实行人工放流和保护水域环境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2.
翘嘴红鲌全人工繁殖与夏花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长根  朱宏元 《内陆水产》2004,29(10):15-15
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太湖白鱼,在分类学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是长江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鱼中之上品。由于自然资源日趋减少,市场需求量大,人工养殖具有广阔的前景。盐城市盐都区水产养殖场2004年进行了翘嘴红鲌的苗种繁育试验,对其性腺发育、人工繁殖、夏花培育进行了研究总结.旨在探索翘嘴红鲌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使之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俗称和顺、拗颈、翘嘴,隶属鲤科、鲌亚科鲌属,是鲌属鱼类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种类。一般个体重1~3kg,最大个体可达15kg。翘嘴红鲌为江河优质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洁白、细腻、肉味鲜美,商品鱼市场价格高。  相似文献   

14.
翘嘴红鲌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俗名翘嘴巴、大白鱼等。由于该鱼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所以曾经将该鱼作为我国渔业的危害种类。但由于翘嘴红鲌分布广泛,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味美洁白,被称为鱼中上品。同时,翘嘴红鲌能将小型野杂鱼类转化为经济价值高的鱼肉蛋白,在湖泊和水库渔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好这个品种,国  相似文献   

15.
翘嘴红鲌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是我国名贵鱼类之一,深受消费者喜欢。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其天然资源量日益减少,天然捕捞能留作亲鱼的数量很有限,亲鱼的来源不能得到保证,且会进一步破坏翘嘴红鲌的自然资源。要使翘嘴红鲌能够进行规模化人工养殖,主要应解决大批量鱼苗的来源和苗种培育的技术,因此翘嘴红鲌的人工繁殖技术也就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俗名大白鱼、翘嘴巴、翘壳、白丝、兴凯大白鱼、翘鲌子、鲌刺鱼、翘白、白鱼、噘嘴子浮鲢等,广东地区俗称长江和顺,长江中游俗称翘白、白鱼,长江下游俗称太湖白鱼。隶属鲤科、鲌亚科、鲌属,是鲌属鱼类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种类。翘嘴红鲌为江河优质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洁白、细腻、肉味鲜美。  相似文献   

17.
翘嘴红鲌又称白鱼,是名贵的淡水鱼类,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抗病力强、生长快、养殖周期适中,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生产上常作为蟹池中套养、池塘主养及湖泊放流,以提高生产效益。但是,目前金坛市翘嘴红鲌苗种还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蟹池套养翘嘴红鲌和湖泊放流翘嘴红鲌的技术虽然经过多年试验探索,有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俗称白鱼、翘白等,隶属鲤科,鳊鲌亚科,红鲌属,是赣江和鄱阳湖水系大型优质经济鱼类和主要渔获物之一。翘嘴红鲌肉嫩而味美,深受消费者喜食,市场价长期居高不下,南昌地区个体质量500~750 g的商品鲌鱼批发价高达24~28元/kg,在以草鱼为代表的常  相似文献   

19.
<正>翘嘴红鲌俗称"刀鱼"、"翘嘴巴",属鲤形目、鲤科、鳊鲌亚科、红鲌属,是生活在水体中上层的经济鱼类。其行动迅猛,性情暴燥,易受惊善跳跃,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开胃健脾、消肿利尿、强身健脑的药效,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野生的翘嘴红鲌以肉食性为主,而经人工繁育养殖的翘嘴红鲌完全可以摄食人工配合饵料,近些年翘嘴红鲌已成为池塘养殖、河沟湖泊养殖放流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20.
由于翘嘴红鲌对药物十分敏感,用药须慎之又慎,因此,对于翘嘴红鲌病害的防治比养殖其他鱼类更应做到防重于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