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胡希冀  张明  张利宁 《山西建筑》2010,36(5):297-299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以移动车轮加簧上质量模拟车辆,对不同工况下高速行驶的列车与简支桥梁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得出了高速列车与桥梁系统的一些动力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桥梁在移动荷载模型、移动质量模型、移动车轮加簧上质量模型以及四分之一车模型下挠度变化曲线,指出自重、惯性力、弹簧在桥梁挠度变形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比较四种方法的可靠性及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3.
刘长军 《山西建筑》2007,33(4):295-296
对移动车辆作用下桥梁的动力反应进行研究,分别采用移动荷载和移动质量两种形式模拟车辆,通过分析桥梁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方程及其挠度极值变化情况,指出自重及惯性力在桥梁挠度变形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可靠性及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桥梁车辆振动分析的古典理论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桥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激振频率的简谐力通过桥梁时,桥体发生的动态响应特征,为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振动的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车辆不同速度作用下桥梁的变形有其复杂性,对其研究为工程界所广泛关注。本文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桥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车辆以不同速度通过桥梁时,桥体发生的动态响应特征,从而为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振动控制措施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于铁路桥梁,机车通过时,车道不平顺及驱动轮重量的不平衡产生的荷载效应是一种移动的简谐力。在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运动方程的基础上,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考虑移动荷载质量、速度和桥梁高阶固有频率的影响,对匀速移动简谐力作用下简支梁动态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动挠度都发生在跨中位置附近,跨中节点位移与简谐力的频率有关。  相似文献   

7.
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动态响应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凌  张鹏梁 《山西建筑》2006,32(2):65-66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动态响应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有限元分析,同时对简支梁分别在移动荷载和静力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比较,对移动荷载的形式和移动速度等因素对简支梁动态响应的具体影响也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某矿区铁路桥沉陷实际情况,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开采方式引起的地表沉陷和水平移动的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分析了地表移动的基本特征和相关特性;同时分析了该铁路桥因地表变形产生的附加内力的变化情况.该研究为采动区的桥梁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朱世峰  马明  周志祥 《四川建筑》2008,28(2):139-141
针对用计算机分析列车过桥时桥梁的动力学响应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载荷简化方法,并以简支梁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通过与其它方法结果比较表明,这种简化载荷的方法是可行的.将列车简化为载荷列,推广此方法于某拱桥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相关结论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某钢桁梁桥为背景,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桥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性能进行分析,找出了桥梁最不利的整体节点;提取了车辆过桥时,该整体节点的应力时程曲线,利用雨流计数法原理,计算出该整体节点处的应力频值谱,并利用名义应力法对桥梁整体节点疲劳寿命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整体节点设计合理,正常使用年限内是不会产生破坏的。  相似文献   

11.
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静力单元刚度矩阵的主对角元素上增加与移动速度有关的项,得到移动问题有限元的单元刚度矩阵,从而将动力学问题转化为"拟静力"问题处理.然后用拟静力有限元方法求解了地基在高速移动荷载下位移随速度变化的问题,通过与解析解的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赵金广 《山西建筑》2010,36(3):88-89
运用振动分析中载荷响应的基本原理,研究并运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提供的APDL语言处理了结构动载荷的加载情况,介绍了各种动载荷作用下结构动态响应分析的简便、通用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也同时可进行结构的模态分析。  相似文献   

13.
A brief review is presented of methods of analysis of dynamic systems, including direct integration methods and mode superposition techniques and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these methods. The component element method is then employed to model the problem of masses moving over continuous structures. The time-vary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oving masses and the structures are expressed via component elements, e.g. springs, dampers, stops, etc., connecting the two. Central to the analysis is a change of basis whereby the generalized masses of the structure are uncoupled, and an explicit numerical scheme for direct integration of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The validity and accuracy of this approach are demonstrated by analyses of comparatively simple systems. Its generality and versatility are demonstrated by combining it with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s. By incorporat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the analysis of very complex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complex systems of live loads is possible.  相似文献   

14.
M.T. Piovan  R. Sampaio 《Thin》2008,46(2):112-121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vibrations of axially moving flexible beams made of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are addressed. The problem of an axially moving beam may be interpreted as a telescopic system in which the mass is not constant, the mechanism of elastic deformation is transverse bending. A thin-walled beam with annular cross-section is analyzed, in which a continuously graded variation in the composition of ceramic and metal phases across the wall thickness with a simple power law is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a finite element scheme is employed to obtain numerical approximations to the variational equation of the problem. Normally, finite element approaches use fixed-size elements, however, for this kind of problems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elements, step by step as the mass enters, is a cumbersome task. For this reason an approach based on a beam-element of variable domain is adopted. The length of the element is a prescribed function of time. Results highlighting the effects of the beam flexibility, tip mass and material constituents on the dynamics of the axially moving beams are presen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5.
陈燕 《山西建筑》2010,36(15):281-282
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使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10.0计算了移动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不同车速车辆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现在结构平移装置为一次托换结构,由于楼层荷载较大,平移装置在设计和施工上难以满足相应的安全储备要求.针对目前平移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二次托换平移结构的新方案,并用有限元分析,对平移结构的断柱、平移工况进行比较,根据分析结果对工程项目提供设计指导和施工监测,理论值和施工监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索模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膜单元采用考虑小应变大位移的平面三角形单元,索单元采用考虑大变形的二节点直线杆单元,引入支座提升方法和杨氏小模量理论,给出了一种索膜结构找形的方法。随后应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高校看台膜结构进行了找形分析,并依照新的膜结构技术规程,进行了荷载分析。找形及荷载分析结果符合规程要求,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列车交通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单元体的应力路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列车交通荷载作用下地基内部动应力特征以及土体单元经历的应力路径,基于2.5维有限元数值方法建立轨道-路堤-地基耦合分析模型,其中轨道在轮轴荷载作用下的弯曲变形用欧拉梁来描述,而列车荷载被简化为作用于轨道上的单个或多个移动轮轴荷载,通过基于半解析的方法推导得到了地基中的动应力解答。剖析列车轮轴荷载作用过程中地基内部土单元体经历的应力路径和其中的主应力轴旋转现象;发现当列车速度低于地基剪切波速时,不同速度的荷载作用下不同地基深度处的土单元应力路径曲线形状都很相似;而当荷载速度增大到接近或者超过地基剪切波速时,土单元应力路径曲线和应力分布均发生很大改变。分析结果为研究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的动力特性及地基长期附加沉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