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切割式活检针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型肿块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周围型肿块,症状体征较少,X线和CT征象没有一个具有绝对的特异性,不能定性诊断;痰细胞学及纤支镜检查阳性率低;传统的经皮肺抽吸活检的标本只能做细胞学检查;经支气管肺活检及切割式活检针经皮肺活检的标本能同时做细胞学和病理检查,阳性率有所提高,但前者操作复杂。1994年4月-1996年10月作者用Trucut针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性肿块检查,确诊率83.3%(5/6)。对于直径≥3cm的肺周围型肿块,在痰细胞学和纤支镜检查阴性时,应首选X线电视导弓吓切割式活检针经皮肺活检术。能提高确诊率。材料与方法6例男性病人。年龄55-70岁,…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1976.7—1978.9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573例各种肺支气管疾患,采用日本 OlympusBF-B_2型纤支镜作了检查,对其中140例经病理学确诊肺癌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病理分型为:未分化癌71例(50.7%),鳞癌40例(28.5%);腺癌4例(2.9%)类型未定者25例(17.9%)。取材方法:活检阳性119例;刷检阳性4例;涂检阳性4例;活检阳性而刷检阴性者2例;活检阳性而刷检阴性者8例;活检阴而涂检~*阳者3例,说明三种取材方法都有较高的阳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5例X线及CT提示为肺周肿块,支纤镜未能活检证实者;使用东芝50A超声仪,配用306M型穿刺探头及XH7—9号针,常规消毒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1985年7月至9月间对一组病人,使用北京某厂生产的经皮肺穿活检针(侧孔倒钩式),对49例肺野块影施行穿刺活检,发生针道接种转移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60岁,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0个多月,X线照片左肺下叶块影6×5 cm大,周围毛糙,略呈分叶状,疑为肺癌于1985年7月17日入院,体检及各项化验室检查无特殊。于7月20日,X线定位后,局麻下用上述BS12号针(外径1.2mm)于左第九肋间腋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384例经纤支镜检查的肺癌病人。结果显示,发病部位以两肺上叶较常见,年龄多分布于40~70岁。纤支镜下,增殖型改变者多见于鳞癌,浸润型改变者多见于小细胞癌。若同时进行活检及刷检可获得较高阳性率。8例纤支镜检无阳性发现病人,后经疾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因此建议,对可疑肺癌病人纤支镜检查应同时行活检及刷检,若纤支镜检无阳性发现,可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王岳松  宋艳红  刘丽 《肿瘤》2000,20(1):51-53
目的 研究纤支镜和经皮肺活检对肺外周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X-线引导纤支镜肺活检和超声引导经皮肺活检。结果 纤支镜肺活检组中(62例)敏感性、特异性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1.94%,100%和8.06%(5/62),超块经皮肺活检组中(30例)分别为93.10%、100%和6.67%(2/30)。结论X-线引导经纤支镜肺活 检和超引导经皮肺活检对肺周边病灶有极大的诊断价值,对病灶较小且靠近胸壁者可首选超  相似文献   

7.
经胸壁细针穿刺吸取活检诊断周围型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肺癌的早期诊断对治疗效果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已为大家所公认。目前, 早期诊断的技术普遍提高, 如痰脱落细胞学和纤支镜间接活检其诊断率达71%。尽管如此, 仍有部分病例特别是周围型肺癌要获得病理学的诊断, 还是有困难的。本文经胸壁细针吸取肺活检方法来诊断周围型肺肿块, 100例检查结果予以报导并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79年9月至1987年9月,在纤支镜检查病例中有1,165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为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233例(20%),鳞癌549例(47.1%),腺癌291例(25%)和其它型癌92例。本文重点分析小细胞肺癌并以鳞癌和腺癌做对照组。一、纤支镜与病理诊断阳性率本组233例小细胞肺癌,226例纤支镜检查有所见,可做出肺癌之纤支镜检查诊断。该226例全部经纤支镜直接刷检和/或活检。其中142例病理确诊为肺癌。在84例刷、活检阴性病例中71例继续查痰找到癌细胞;13例依X线诊断手术切除肺标本做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7例周边型肺癌术前常规纤支镜检无所见,术后肺标本病理确诊为肺癌。本组之对照组一鳞癌和腺癌也用同样方法和途径获得病理诊断。本组纤支镜检查肺癌诊断阳性率97%(226/233)。对照组鳞癌91.4%(502/549);腺癌72.9%(212/291),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癌症》1989,(4)
1981—1985对1399例弥漫性或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进行了细针针吸活检。针吸使用手提式Cameco注射器及直径0.6—0.8mm、长20mm的针头。局部不麻醉,每人至少穿刺2次,涂片用M、G、G或巴氏染色。 细胞学诊断有:胶样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肿,  相似文献   

10.
本语言收集384例经纤支镜检查的肺癌病人。结果显示,发病部位以两肺上叶较常见,年龄多分布于40-70岁。纤支镜下,增殖型改变者多见于鳞癌,浸润型改变者多见细胞癌。若同时进行活检及刷检可获得较高阳性率。8倒爷 支镜无阳性发现病人,后强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因此建议,对可疑肺癌病人纤支镜检查应同时行活检及刷检,若纤支镜检无阳性发现,可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1979年9月至1990年5月,经我院纤支镜检查并经病理和(或)细胞学确诊肺腺癌517例、肺鳞癌939例、小细胞癌399例。本文就检查结果对三型肺癌行对比观察分析。 一、纤支镜检查诊断肺癌阳性率 本组肺腺癌517例,纤支镜检查见异常并可诊断为肺癌390例;127例周边型肺癌纤支镜查无异常,切除肺标本病理确诊。肺腺癌纤支镜检查诊断阳性率则为75.4%(390/517);肺鳞癌阳性率为92.2%(866/  相似文献   

12.
1021例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9月至1987年2月,我院纤维支气管镜(OLympus BF—B_3、BF—B_3R型)检查病例中有1021例经病理组织、细胞学确诊为肺癌。 临床资料 1.病理确诊途径与方法:本组1021例肺癌,依纤支镜检查所见,可做出纤支镜诊断肺癌者898例。该898例全部经纤支镜行直接刷检或活检,其中,791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合理地综合应用各种检查方法及其使用程序,以期达到准确而尽快诊断肺癌的目的,我们对1984.4—1986.4住院的201例原发性肺癌编了下列检查程序:(1)全部病例摄X线片;(2)全部病例查痰找癌细胞三天或以上;(3)痰检阴性属中央型者作支纤镜检查;(4)痰检阴性属外周型者作经皮肺针吸细胞学检查。用此程序诊断本组肺癌的阳性率为95.5%(192/201),较单项痰细胞学检查63.7%(128/201),支纤镜检72.2%(13/18)或经皮肺针吸细胞学检查92.7%(51/55)的阳性率都高,故认为此程序是目前可尽快给肺肿块定性的诊断程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本院1988年以SP T_1N_0M_0、T_2N_0M_0为诊断标准的Ⅰ期肺癌55例。其中12例(21.8%)是体检、43例(78.2%)是因病就诊发现肺内病灶。以咳嗽、痰血为第一症状者28例(50.9%)。纤支镜检查中央型组阳性率:95.5%,周围型通过纤支镜肺活检、经皮肺活检等检查。11例进行胸部CT检查,了解纵隔与肺门淋巴结,与术后病理对照符合率:90.9%。本组3例SPT_1N_0M_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空芯针活检对于乳腺肿瘤诊断的意义.方法 超声引导下空芯针活检乳腺肿瘤97例,对照组为252例乳腺肿瘤的触诊法空芯针活检.以手术后的病理诊断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和穿刺次数.结果 (1)超声引导下空芯针活检符合率为96.9﹪,高于触诊法的85.7﹪,(P<0.05);对于乳腺癌的诊断,超声引导下空芯针活检敏感度为96.9﹪,高于触诊法的84.8﹪,(P<0.05);对于直径≤30 mm肿瘤超声引导下空芯针活检乳腺肿块的符合率为95.7﹪,高于触诊法的75.2﹪,(P<0.05);(2)触诊法空芯针活检病例平均穿刺6.1次,超声引导下3.8次(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空芯针活检对于乳腺癌诊断准确,平均取材次数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许多技术对肺病灶的诊断安全而有效,肺病灶针吸活检就是其中的一种。针吸活检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还可引起肿瘤细胞的种植。为克服这些并发症,本文作者介绍了一种改良的针吸活检技术——CT导向下肺病灶共轴针吸活检。30例行肺病灶共轴针吸活检病人先行胸部CT检查,以确定病灶部位及进针点(皮肤至病灶部位的最短距离),同时了解纵隔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同轴维针活检的安全度及其对淋巴瘤复发的诊断价值,前瞻性研究54例有恶性淋巴瘤病史(均为手术活检确诊)并出现胸部新病灶的患者.靶病灶为10~40mm,肺实质内29个,肺门病灶7个,纵隔内13个,胸膜病灶2个,胸壁病灶3个.给病人用镇痛剂与镇咳剂,在穿刺点行局部麻醉.用CT导向(42例)或透视导向(12例),将带有移动开关的22号穿刺针插入靶病灶,然后将18号套管同轴地进到病灶边缘部,经此套管用22号抽吸针(取细胞标本)与21号切割针(取组织标本)多次取样.  相似文献   

18.
病理组织学诊断对胸内肿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皮穿刺活检是取得其病理组织学诊断的重要方法。1992年6月至1998年6月,我们应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套管细针,模拟机定位经皮穿刺诊断胸内肿块100例,103个肿块诊断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均为痰检、纤支镜检查及其他方法检查未能确诊的胸内肿块病人。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中位年龄57岁。病变位于右肺上叶28例,中叶10例,下叶24例;左肺上叶15例,下叶16例,2例两肺结节样病变;左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CT导向用快速活检外进行胸腔活检、采集肺及纵隔肿块的活体组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而获得明确诊断,从而提高诊断水平,使病人得到正确治疗。我科从1995年12月至1998年10月采用这项技术对23例未明确诊断的病人进行检查,全部获得病理学诊断。材料与方法1对象本组23例,16例为肺部肿块,5例为纵隔肿块,均为诊断不明的住院患者,男性20例,女性3例,年龄14~72岁。其中3例伴有胸腔积液,10例伴有肺气肿。左肺6例,右肺12例。纵隔肿块5例。23例患者均做X线正侧位胸片、胸部CT检查,其中3例做胸液病理检查,3例做纤支镜检查,均未得到明…  相似文献   

20.
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对肺癌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娟  张锦 《中国肺癌杂志》2003,6(5):360-363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DNA含量测定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 )对41例肺癌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活检标本及 2 1例非癌性病变的活检标本中DNA含量 (DI)和S期细胞比率 (SPF)进行测定 ,并与同期纤支镜活检、刷检、及纤支镜术后痰检对比分析。结果  ( 1)肺癌组织中DNA含量、SPF均显著高于非癌性病变组织 (P <0 .0 1)。肺癌组异倍体率为 78.0 4% ,而肺良性病变组仅为 4.8%。FCMDNA含量分析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 78.0 4% ( 3 2 /4 1) ,特异性为 95 .2 4% ( 1/2 1) ;( 2 )肺癌组织中DNA含量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 3 )肺癌异倍体组的SPF高于二倍体组 (P <0 .0 5 ) ;肺癌SPF与肿瘤分期、转移有正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应用FCM检测纤支镜小标本DNA含量可作为检测肺组织癌变的一种辅助手段。肺活检组织的FCMDNA含量及细胞增殖活性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肺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