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造纸废水回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经过二级处理过的造纸废水进行进一步深度处理,使其水质达到可以回用于生产的标准实现部分废水的封闭循环。包括了水质分析试验、混凝沉淀试验和砂滤三个试验.使用了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等混凝剂对废水进行处理得出最佳投药条件及最佳投加量。  相似文献   

2.
王森  张安龙 《西南造纸》2005,34(4):24-25
对经过二级处理过的造纸废水进行进一步深度处理,使其水质达到可以回用于生产的标准实现部分废水的封闭循环。包括了水质分析试验。混凝沉淀试验和砂滤三个试验.使用了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等混凝剂对废水进行处理得出最佳投药条件最佳投加量。  相似文献   

3.
石大安  黄荣荣  吴玉宝 《印染》2008,34(8):33-35
先以钢铁厂废酸对印染前处理废水进行简单预处理,再利用膜生物反应器(MBR)进一步处理,可使废水水质大为改善,减轻后续处理负荷.在近100天的试验运行过程中,得出了MBR的最佳操作参数为:T=25℃、HRT=18 h、MLSS=8 g/L、DO=2.8 mg/L、pH=7.5~8.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中的SS几乎完全得以去除,色度可去除30%左右,NH3-N和COD去除率均可达72%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符合造纸工业废水新的排放标准并解决废水和回用问题,对经二级生化处理的碱法麦草浆中段废水采用电化学法深度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比了用铁量、铁碳比、pH值、反应时间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下,处理后出水的CODC r、色度及浊度分别为115.6mg/L、25倍、31NTU,出水水质不但可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GB3544-2008),而且完全达到回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对印染废水、PTA废水及钢铁工业废水水质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试验研究了反渗透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有效的预处理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浊度及铁、锰等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反渗透系统的进水要求,反渗透系统对各类离子的去除率达90%,脱盐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6.
首先通过正交实验讨论用海藻酸钠包埋固定化漆酶后在反应器中处理造纸废水的最适条件;然后进行单因素试验,探究各个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并根据处理后废水水质状况,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主要讨论了反应时间、给酶量、pH值以及介体的用量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处理时间65min、给酶量35g·L-1、pH=7.5、介体浓度7g·L-1时,废水CODCr的去除率达到42.63%。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主要研究广州市华珠保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采用EWP高效污水净化器对广州造纸有限公司的废水进行治理的试验情况。在试验过程中,首先进行实验室试验并筛选出四种较优的配药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广纸废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连续运行试验,摸索出达到最佳效果时的配药方案、运行成本以及水质变化时治理设备及药剂的适应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经治理后COD值在98~172mg/l之间,平均达到150mg/l左右,出水清澈如自来水;处理药剂成本为0.20~0.30元/t。当废水水质波动时,只需调整药剂用量即可维持净化设备的正常运行,不需改变药剂或其它装置。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离子是一种永久性的污染物,对于实验室重金属废水,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本文根据实验室废水的水质、水量等情况进行方案设计。用离子交换法富集回收实验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同时确定了实验室条件下的最佳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9.
采用稀土改性沸石分子筛,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改性沸石吸附处理印染废水.结果表明:稀土沸石分子筛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膨润土和活性炭,在最佳的试验条件下,改性沸石对废水的脱色率高达98.2%以上.该方法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以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的Fenton处理出水为对象,通过田口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法,考察了操作压力、温度和pH对纳滤过程的影响,确定纳滤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操作压力为2 MPa,温度为25℃,p H为7。在此工艺条件下,纳滤膜通量为351 L/(m~2·h)。在此基础上对纳滤处理后废水进行水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Fenton处理出水相比,纳滤(NF)出水COD降至47 mg/L,BOD降至9 mg/L,TOC降至25 mg/L,色度降至1 Units PtCO,去除率分别达到78%、92%、63%、98%,满足工业回用水水质要求,可实现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的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工厂规模的制革废水处理方法。在制革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的污水发步处理,最后再进行最终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能达到排放标准,本文所研究的方法具有节约化工材料和减小费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程刚 《染整技术》2005,27(4):28-29
采用加酸工艺预处理的真蜡印染废水,废水中CODCr含量由原来的10000mg/L左右迅速下降为500mg/L以下,出水色度<40倍,完全能进入常规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水处理。  相似文献   

13.
膜技术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介绍了膜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上的研究与应用概况,指出了膜技术应用于造纸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应用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4.
碱免疫护毛法及废液的循环使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论文进行了黄牛皮碱免疫法及其废液循环使用的试验,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毁毛法所存在的问题,重在研究制革鞣前工段的少污染、无污染的制革清洁工艺技术。用碱(石灰碱或NaOH)对浸水去肉后的生皮,进行免疫处理。再用Na2S进行脱毛、废液回收,测定,补加药品后,再循环使用。结果表明碱免疫护毛法能够回收90%以上的毛,很好地解决了常规毁毛法废液粘稠的问题,[1]更有利于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厌氧接触+射流曝气+Fenton流化床技术处理制浆造纸生产废水的工程参数、运行效果和工程效益。六个月的运行数据显示,厌氧单元出水COD平均浓度为1321 mg·L^-1,平均去除率为61%;好氧单元出水COD浓度为185 mg·L^-1左右,平均去除率为78%;深度处理部分COD出水浓度为44 mg·L^-1,平均去除率为73%,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6.
造纸废水滩涂芦苇湿地处理系统中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场采样和桶栽芦苇实验,分析了造纸废水、土壤、芦苇组织中的Na 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造纸废水滩涂芦苇湿地生态处理过程中,土壤中的Na 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芦苇对Na 的吸收随灌溉废水浓度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且其吸收量仅为造纸废水对生态系统贡献量的1.3%左右,其他大部分的Na 均随水下渗到下层土壤.用造纸废水灌溉滩涂芦苇湿地,对盐碱性土壤有洗盐的作用,对芦苇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可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的抗性菌株选育及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逐步提高底物浓度的方法 ,定向选育出抗造纸废水毒性并能有效降低废水CODCr含量的几株高效白腐菌株 ,对其中Z - 1、Z -2和Z - 3等 3株菌株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3种菌株均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的CODCr含量 ,但其各自的处理效果有所不同。菌株Z - 1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的CODCr及使废水脱色 ,同时还可以降低废水的pH值 ,处理 4天后 ,色度降低 82 61 % ,处理 6天 ,CODCr含量降低 63 44% ,废水pH值从中性下降到pH值 2左右的水平 ;而菌株Z - 2和Z - 3在降低废水CODCr含量的同时 (其中用Z - 2处理 2天 ,CODCr含量下降 69 1 5% ) ,废水的色度有所增加 ,但pH值在处理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就处理效果而言 ,其顺序为Z -1 >Z - 2 >Z - 3。此外 ,用驯化后的菌株Z - 1直接处理蒸煮浓黑液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显示出菌株Z - 1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小液比保毛法及其废液循环使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论文进行了黄牛皮保毛脱毛法及其废液循环使用的试验,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毁毛法循环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毛浆等污物而造成浴液稠粘,影响循环使用的问题[1],同时弥补采用碱免疫法有可能造成免疫过度,毛难以脱净的不足[2],重在研究制革鞣前工段的少污染、无污染的制革清洁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9.
蒲宗耀  黄玉华 《印染》1995,21(5):15-18
本文对阴离子染料吸附剂ADA-4吸附、解吸和再生性能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DA-4吸附剂用于印染污水脱色,不但对污水中的阴离子染料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大大降低了污水色度,而且还可以通过既简单双经济的方法使吸附剂-载体上的解吸,使其吸附性能再生。  相似文献   

20.
Five monochlorinated compounds derived from glucuronoxylan were identified in the liquid process streams of a kraft pulp mill producing hardwood pulp with ECF bleaching, representing ca. 15-20% of the AOX of the bleaching filtrates. The environmental risk of such compounds is negligible because a major fraction (70-80%) is degraded during effluent mixing and neutralization, and about 20-30% is degraded during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the mixed effluent. Only less than 3.5% (0.009-0.017 kg/ tAD) of the compounds formed in the bleaching leave the mill in the final efflu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